日本反“通胀”措施及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通胀论文,日本论文,启示论文,措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日本是一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也是资本主义国家中经济起飞最快的国家。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经验很值得借鉴。本文仅对战后至1970年前日本反“通胀”措施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提供一些借鉴。
一、日本反“通胀”措施
(一)战后恢复时期的反通胀措施。
从1945年至1952年,基本上是日本的恢复时期。战后,日本经济处于衰败与混乱之中。战败不仅使其丧失了海外的原料基地,使本国物质财富遭到巨大损失,还使遣返人员的就业和生活资料的供给成为日本急待解决的问题。粮食紧缺物价狂涨,通货膨胀。1945年12月至1934-1936年平均物价的3.5倍,1946年12月猛涨到战前的16.3倍,1947年12月又涨到48.2倍。面对这种状况,日本采取了如下措施:
第一,及时准确分析通胀的原因,为制定有效措施奠定基础。
当时日本“通胀”的原因主要有:(1)战时的物资配给制取消,使日本人在物资紧缺情况下抢购,人们对日元价值失去信心,银行存户纷纷提款,一时间需求大于供给。(2)银行贷款膨胀,而且这部分贷款不仅没有用在增加供给的生产上,同时民间银行的向外贷款又是从日本银行借贷来的,这使日本银行增发了大量纸币,造成通胀。(3)为支付复员军人和军需企业的补偿,日本银行货币发行量剧增,造成财政赤字,国家又靠发行国债进行弥补。但在通胀情况下,人们不愿购买国债,日本银行只好增加货币发行量来认购国债,形成恶性循环。日本对通胀原因的准确分析,是日本顺利治理通胀的基础。
第二,金融手段与行政手段并用解决通胀。
通货膨胀是由于纸币的发行量大大超过了流通中所需的金属货币量,从而造成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的一种经济现象。治理通胀最普通的办法是收紧银根。日本在治理通胀时,除采用紧缩政策的金融手段外,又辅之以严厉的行政手段。如1946年2月实施的《经济危机紧急对策》,宣布一切金融机关现有存款全部冻结,已发行的纸币全部强制存入银行,以旧日元换新日元,并限额人均300日元。这不仅调查了财产,为实行财产税作了准备,也抑制了需求。1949年日本执行“道奇路线”时,也以行政手段稳定物价,如停止一切新贷款、确定对美元单一汇率等。战后初期日本延续了战时形成的一种统制经济,同时也逐步在向市场经济过渡。这一时期在反通胀时行政手段的有效使用,对解决通胀有一定的作用。
第三,规定了米和煤的基础物资价格,以此为标准建立物价体系。
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的形成一般经过几个环节:一是企业自主定价,但受价值规律、供求规律的作用影响,企业定价并不一定就是产品的现实价格,它还要经过另一个环节,即市场形成价格。市场形成价格的过程就是交换的实现过程。但市场形成的价格也不是所有的时候都合理,这就需要第三个环节,即政府的干预。在社会物价没有暴涨的情况下,国家应以经济手段为主要干预手段。在从统制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时期,在物资紧缺,严重通胀情况下,日本采用行政手段定出最基本的物价,而不是定所有的物价,是十分必要和有效的。
第四,不同阶段的温和紧缩与急剧紧缩政策。
1949年前,日本的紧缩政策可以说是一种温和紧缩政策。当时采取分阶段稳定通货发行量、遏止物价上涨,即所谓的“临时稳定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到1948年开始发生实效,纸币发行速度下降,物价开始停止上涨,生产逐渐恢复。战后日本是一种短缺经济,生产不足,明显地供小于求。采用“临时稳定”政策就是想在生产不足情况下谋求一种“临时稳定”以恢复生产,对重点产业、必要行业提供一些资金,逐步紧缩来根治通胀。1949年以后,在“道奇路线”的指导下,采用了急剧紧缩政策。由于生产水平很低,银根奇缺必使企业经营资金严重不足,同时国内有效需求也减少,滞货增加,生产不得不处在停滞状态。1949年下半年,日本陷入萧条。虽然通胀受到了抑制,但生产也同时受到了抑制。如果没有1951年美朝战争,日本可能在萧条中渡过一个较长的时期。
(二)经济起飞时期防范“通胀”的措施。
1953年至1970年是日本的经济起飞期。这期间没有发生过恶性通胀问题,主要因为日本对通胀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第一,调动国内闲散资金解决资金缺口,大搞邮政储蓄,以防止纸币过量发行。
日本以储蓄作为高设备投资的源泉,组织和鼓励政府和民间金融机构开展储蓄活动。一般来说,经济高速发展的国家都面临一个共性问题,即资金短缺。各国解决短缺方法不一。各种方法又各有利弊。如借外债,假若一个国家经济效益较好,借些外债也不会因还本付息而大伤元气,否则不宜多借外债;再如发行国债,虽然可以用新国债抵旧国债,但国家要支付大量的利息、贴补,也是一个负担;利用多发行纸币的办法更是后患无穷。日本没有像韩国起飞时那样大量借外债,而主要是靠邮政储蓄以解决资金缺口,同时通过企业内部积累及政府财政投资等渠道,解决了投资问题,不仅适应了经济现代化过程中对资金的需要,也防止了“通胀”。
第二,连续投资重点产业,带动经济发展,从根本上避免“通胀”。
日本从1953年开始就对重点产业如电力、海运、钢铁、煤炭等加大投入,重点投资,实行利率优惠等优先政策,使工业起飞的基础有了保证。1956年,针对企业的技术和设备都很陈旧的情况,对设备引进和技术改造进行了大量投资。而且,日本银行向企业提供的设备投资资金是长期的,提供的数量一般占企业设备投资金额的60%-70%。1958至1970年,日本一直坚持有财政补贴性质的低利率政策,对重点产业给予充分的资金供应。日本定出理想产业结构目标,使投资有了方向。正是这样的投资,使基础产业迅速增长,社会供给不断增加,同时也使产业结构尽快调整到位,使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减少,避免了宏观经济总量失衡,减少了“通胀”的诱因。
第三,紧缩政策适时,但不适度。
1953年,美国将危机转嫁给日本,实行多方面限制进口,增加出口,使日本经济受到影响。日本采取了紧缩政策。这是遇到外汇危机时的一种应急办法,但由于力度过强,使工业生产出现了下降。由于大量原材料,先进技术设备的引进,导致了贸易逆差、外汇危机。1957年,日本又一次实施紧缩政策,结果是使1955年至1957年的经济繁荣期结束,不少企业因缺资金而倒闭。虽然这不是因“通胀”因素而采取的紧缩措施,但这种相隔一段时间就紧缩一下的做法,一方面客观上防止了“通胀”因素的大量产生,防止了“通胀”,另一方面由于紧缩措施不适度,导致了经济在一个时期的停滞。总之,日本反“通胀”的防范手段基本上是成功的,从而使日本1953年至1970年间在较好的环境中经济得以快速发展。
二、我国应借鉴日本的经验和教训
虽然中日两国有着不同的国情,但在经济发展中某些具体的管理方式还是可以借鉴的。日本反“通胀”措施对我国有以下启示:
第一,跟踪研究各种“通胀”因素和引发通胀的其他因素,建立预测、预报制度,科学分析“通胀”原因,为采取治理和防范“通胀”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物价上涨可能由两方面因素引起,一方面是通货膨胀因素,如纸币发行量没有严格控制,社会需求包括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膨胀,社会信贷膨胀以及产品结构不合理而导致的纸币流通量相对过剩等等,另一方面也存在着调整价格因素及体制、政策因素。如1993年10月,广东省突然抬价收购粮食,造成全国粮价上涨。有的地方或企业,也趁价格改革之时擅自抬高产品价格以获取暴利。因此,科学预测,及时防范,是十分必要的。
第二,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过程中,控制“通胀”应该是行政手段与金融手段并重。
市场经济体制没有完全确立之前,市场体系的功能不可能正常发挥,市场形成的价格不完全反映供求变化。因此,在促进市场作为资源配置基础的过程中,应该有金融、法律、行政手段作为保证,为市场发挥作用创造条件。一般情况下以经济手段、金融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而在转制中,特别是出现高“通胀”率时,则应该是行政手段与金融手段并重。在法律不完备,法规不健全的情况下,行政手段不能过早地闲置。实行市场经济,价格放开是一种必然趋势。但一旦在价格改革中出现严重通货膨胀,应以行政措施在某一时期限定基础产品价格上涨幅度。同时还应采用经济、金融、法律手段一同治理。
第三,严格控制货币发行量,调动国内闲散资金,利用好外资。
经济快速发展的国家,资金短缺是必然的。但解决资金短缺不能靠新增货币发行量。一方面应利用好国内的一切闲散资金。我国近两年居民收入增长较快,若不以适当的措施加以引导,使之用于投资、建设,就会形成巨大的现实消费需求,助长物价上涨,“通胀”产生。另一方面,要利用好外资,发展一定的合资、合作经济。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重点投资到位,减少货币发行量。
第四,财政金融紧缩政策应适时、适度,紧中有松。
日本的经验表明,在一个经济没有完成腾飞、生产不足的社会中,治理“通胀”的紧缩措施不能急剧过度,否则会影响经济的增长。所谓“适时”是指及时,不能当“通胀”已经明显出现时才开始紧缩,而应在出现苗头时就逐步执行紧缩措施。所谓“适度”是指银根不能过分收紧。不能只看到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会引发“通胀”这一面,也要看到投资增长会为未来带来强大的有效供给,对防范未来之“通胀”提供物质条件。治理“通胀”必须采用紧缩政策,而保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也十分必要,必须维持固定资产投资的适当增加。所谓“紧中有松”是指在紧缩政策实施中,对重点产业应实行优惠贷款,保证其快速发展,以带动整个经济发展。如一些基础性行业,特别是农业,需要加大投资。只有采取紧中有松的财政金融政策,才能保证合理的产业政策实现,形成合理的产业结构,避免因治理“通胀”而引起经济停滞。同时在紧缩中,必须抑制消费基金增长,以减少有效需求;应积极扩大出口,以防止企业产品滞销而导致的经济停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