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FDI理论适用性分析——兼论我国对欧洲的投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适用性论文,欧洲论文,中国企业论文,理论论文,论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按欧盟一体化进程分类,欧洲各国可以分为欧盟原成员15国、新欧盟成员10国和非欧盟国家三类根据区位选择的不同,应该选择适用的FDI理论或者适用组合理论。在对欧FDI投资理论进行评述时,一个值得关注和思考的问题是,西方跨国投资理论和利用外资理论对中国企业的借鉴意义,适用性会因为区位特点和企业的类型不同而不同。正缘于此,研究中国企业对欧投资行为的理论适用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国对欧洲FDI的现状
根据中国商务部合作司2005年底发布的《200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的数据,200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55.3亿美元,扣除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对境内投资主体的反向投资,投资净额为55亿美元,较上年增长93%。截至2004年,中国累计对外直接投资总额449亿美元,扣除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对境内投资主体的反向投资,累计对外直接投资净额(即存量)448亿美元。
2004年度的对欧直接投资为1.7亿美元(见表1数据),按照这一数据,中国对欧洲总投资只占总直接投资额的3.1%。本文把欧洲国家按照一体化的布局以及FDI的实际规模分布分类为新成员10国、原成员国15国、俄罗斯和非欧盟其他国家,中国对这些国家在2003年和2004年的投资状况通过表1列出。
表1 中国对欧洲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流量状况表(单位:万美元)(2003、2004年)
国家/地区 2003年2004年
欧盟新成员10国431 103
欧盟原成员15国
107266905
俄罗斯 30627731
非欧盟其他国家893 2356
欧洲合计: 15112
17092
数据来源:中国商务部合作司,《200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2005年9月。
在中国对欧洲的直接投资中,欧盟国家一直是中国FDI的主要东道国,而在非欧盟国家中,则主要集中在俄罗斯为代表的前苏联国家。
对于欧盟,中国现在是欧盟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扩大为25个成员国的欧盟现在是中国的最大出口市场。近年来,中国对主要市场进出口全面增长,主要贸易伙伴位次也发生了变化。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增速均保持在26%以上。前三大贸易伙伴欧盟、美国、日本在中国外贸总额中的比重合计为44.9%,比去年同期下降了0.5个百分点。欧盟东扩后首次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
理论普遍认为,一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与其目标出口国的规模应该是正相关的关系。按照这样的推断,中国对欧盟的FDI水平与现时的贸易额的规模与急速增长是极其不相称的,也许两者之间存在着某种滞后的时间差,需要在以后的几年里反映出来。
而对于非欧盟的其他国家来说,中国在这一地区的直接投资则集中在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但以俄罗斯为最多。
二、主要FDI理论以及适用性分析
对于非欧盟国家,由于中国FDI主要是集中于以俄罗斯为代表的前苏联成员国中,中国与这些国家在地域上比邻,而在经济发展水平上也比较接近,甚至还占有一定的优势,因而,几乎大部分的FDI理论都适用于中国对这一地区的投资行为。
而对于欧盟国家而言,情况却有很大的不同。对于A2类老成员国来说,中国对这些成员国的FDI属于典型的逆向投资范畴,因而在适用性理论的选取和分析上必定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对于A1类欧盟新成员国来说,由于其经济发展水平与A2类欧盟老成员国有相当大差距,而与中国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发展水平比较接近,因而在适用性的理论选取上就变得更具复杂性和灵活性,更多的情况下,能选择作为中国企业的指导性的FDI理论应该是多种现有FDI理论的组合。
同时,我们认为中国对欧盟地区的FDI水平与出口规模很不相称。这种不相称,有中国政府的政策导向的问题,有企业家自身投资意愿或者是观望心态的因素。但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中国企业在投资欧盟时,缺乏行之有效的适用性理论作为行动指导和依据。因而,寻求中国对欧盟FDI投资的适用性理论,并对其进行有效性分析,有着非常大的积极意义。
这里我们分别就国际直接投资主流理论、国际直接投资非注流理论——发展中国家的FDI理论以及中国国内针对性理论研究做一些分析与探讨。
(一)国际直接投资主流理论
1.垄断优势论。垄断优势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初,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海默(s.H.Hymer)最早提出,后经金德尔伯格(C.Kindleberger)和凯夫斯(R.E.Caves)发展而形成理论体系。该理论认为,由于国内和国际市场的不完全性特点,造成了跨国公司具有相应的垄断优势。这些垄断优势使跨国公司能排斥东道国企业的竞争,维持较高的垄断价格和利润,导致不完全竞争,这是跨国公司从事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原因。但缺乏动态分析;在对外直接投资因素的比较上,它注重从厂商理论论述企业行为;研究对象是战后美国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急剧扩张,从美国寡头垄断部门来研究美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论证美国,企业的竞争优势。然而,他无法解释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许多并无垄断优势的中小企业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事实。不过,该理论可以作为中国企业对欠发达国家进行FDI的理论依据。
2.内部化理论。20世纪70年代,英国学者巴克莱(Peter.J.Buckley)与卡森(M.C.Casson)及加拿大学者拉格曼(A.M.Rugman)提出并发展了市场内部化理论,简称为内部化理论。首次从企业组织发展的角度提示了境外直接投资的重要意义,从而使得理论的分析更加接近了现代跨国企业的跨国投资实践。该理论与其他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相比具有较大的适用性。既可以解释发达国家的国际直接投资行为,也可以解释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直接投资行为。但该理论不能解释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区域分布。而且,该理论单纯从跨国企业的主观方面寻找其从事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和基础,使其具有片面性和局限性。
3.国际生产折中理论。20世纪70年代末,英国里丁大学教授邓宁提出了该理论。该理论是在综合过去20多年国际贸易和投资直接投资理论精髓的基础上提出的,至今仍然在跨国投资理论中占据重要地位。邓宁认为企业只有同时拥有了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区位特定优势,才能够进行跨国投资。但这一理论也有其偏颇之处,它研究的对象只是实力雄厚、具有明显垄断优势的美国跨国公司。根据该理论,没有垄断优势的企业无法进行对外直接投资。而且该理论也存在一些缺陷:决定FDI的三维变量之间存在重叠或冲突;该理论主要从微观的角度来展开分析,忽视了不同生产关系下FDI性质与特征的差异。而20世纪80年代以来,没有垄断优势的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兴起,则对此理论提出了质疑。该理论仍然对中国企业的顺梯度直接投资适用。
4.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基于完全竞争市场假设的FDI理论。美国经济学家弗农(R.Vernon,1966)在垄断优势理论的基础上,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提出了产品周期理论。他认为,产品在市场上呈现周期特性,该周期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全新阶段、成熟阶段和标准化阶段。各个阶段与企业的区位决策、出口抑或国外生产决策均有联系。该理论将企业的垄断优势与区位优势相结合,动态描述了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原因。该理论的缺陷在于,它是实证研究美国特定时期境外直接投资的产物,并局限于高新制造业,不适合解释其他类型的境外直接投资,如在国外原材料产地进行直接投资;无法对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现的现象做出全面而科学的解释,如许多跨国企业已开始就在国外研发、生产和销售新产品,或为了适应东道国市场需求而对原有产品进行改进或适应多样化市场等;该理论无法解释在国际分工深化条件下的境外直接投资行为。
5.边际产业理论——比较优势论。这是基于完全竞争市场假设的FDI理论。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日本中小企业对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迅速增加。以小岛清为代表的日本学者针对这一现象创立了边际产业理论。他认为对外直接投资往往是从在国内已经或者即将处于劣势的产业依次进行。也称之为顺贸易导向的投资。小岛清理论在把微观分析作为既定前提的基础上,注重从宏观动态角度来研究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缺陷在于,其动态分析仅限于日本及少数欧洲国家的情况。在对外直接投资决定因素上,小岛清注重从国际分工的比较成本来分析对外直接投资。与其他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相比,小岛清的比较优势论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从事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与东道国的技术差距越近越好,这样容易在海外,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找到立足点,占领当地市场;第二,中小企业在制造业中投资往往比大企业更占优势,因为他们转移到东道国的技术更适合于当地生产要素结构,为东道国创造就业机会,受他们欢迎;第三,无论是投资国还是东道国都不需要有垄断和寡头垄断市场。
(二)国际直接投资非主流理论—发展中国家的FDI理论
1.小规模技术理论。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威尔斯(Louis.T.Wells)在1977年发表的《发展中国家企业》一文中提出小规模技术理论。该理论的最大特点,就是摒弃了那种只能依赖垄断的技术优势打入国际市场的传统观点,将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竞争优势的产生与这些国家自身的市场特征有机结合起来,从而为经济落后国家对外直接投资提供了理论依据。该理论指出世界市场是多元化、多层次的,即使对于那些技术不够先进、经营范围和生产规模不够庞大的企业来说,参与对外直接投资仍有很强的经济动力和较大的市场空间。当然,该理论也有某些局限性和片面性。它将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仅仅局限于小规模生产技术的使用,可能会导致这些国家在国际生产体系中的位置永远处于边缘地带和产品生命周期的最后阶段。同时该理论很难解释一些发展中国家的高新技术企业的对外投资行为,也无法解释当今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日趋增长的现象。
2.局部技术变动理论。英国经济学家拉奥(S.Lall)于1983年提出该理论。他认为,发展中国家的企业特有优势主要体现在:第一,发展中国家的技术知识的当地化是在不同于发达国家的环境下进行的。第二,发展中国家生产的产品适合于他们自身的经济条件和需求。第三,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竞争优势不仅来自于其生产过程和产品与当地的供给条件和需求条件紧密结合,而且来自于在新的创新中产生的技术在小规模生产条件下具有更高的经济效益。该理论从微观层面上证明了发展中国家可以以比较优势参与国际生产和经营活动,而忽视了发展中国家政府在企业国际化进程中的作用。
3.技术积累理论。技术积累理论是由英国里丁大学著名专家坎特维尔(John.A.Cantwell)于1991年提出。坎特维尔主要从技术累积过程出发,解释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活动。从而把对外投资动态化和阶段化。强调前期的FDI的经验获得、局部技术的变动和技术积累对后期FDI的重要作用,从而使得FDI具有阶段化特点。在产业分布上,首先是以自然资源开发为主的纵向一体化生产活动,然后是以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为主的一体化生产活动;在地理分布上,发展中国家企业在很大程度上受“心理距离”的影响,其投资方向遵循“周边国家一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的渐进发展轨道;在对外投资方面,它们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产业的传统产品,开始从事高科技领域的生产和开发活动。
4.动态比较优势理论。该理论由日本学者小泽辉智(Ozawa)提出,试图把跨国公司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与开放的经济发展理论结合起来,用一种一体化的理论解释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发展中国家如何建立自己的跨国公司去促进经济转型,如何推进这一进程的实现过程。该理论实质上是以动态比较优势为主要决定因素的跨国投资范式,跨国投资的发生及模式选择完全遵照动态的比较优势。这一理论最大的优点在于它不仅能强调了发展中国家在不同发展阶段以不同模式参与跨国投资的必要性,而且还提出了选择原则和实现模式的条件一以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为基准,以出口导向战略为条件。
5.邓宁发展周期论。邓宁于20世纪80年代初,在国际生产折中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投资发展周期论,从动态角度解释各国在对外直接投资中的地位,发展和完善了国际生产折中理论。该理论是国际生产折中理论在发展中国家的运用和延伸,邓宁将对外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与各国经济发展的阶段和结构联系起来进行考察,动态地描述了对外直接投资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投资发展周期论根据一国的人均GNP把对外直接投资周期分为四个阶段,得出一国的净对外直接投资地位与其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密切的正相关关系。世界上大多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地位的变化大体上符合这一发展趋势,但在实践中也显示出很多与该理论相悖的事实。但邓宁试图用一套模型来概括所有发展中国家乃至所有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与发展历程,且仅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作为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并以此作为决定对外投资水平的唯一主要变量是欠缺的。这在方法论上没有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证上不能解释少数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更不能解释90年代以来一些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的原因。
(三)中国国内针对性理论研究
1.中国FDI分类转换理论。冼国明与杨锐(1998)认为,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可以分为两类: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逆向投资(FDI-Ⅰ),即学习型FDI;和发展中国家对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投资(FDI-Ⅱ),即竞争策略型FDI。通过前期的学习型FDI,发展中国家企业可以加强技术积累的速度和效果,并且增加了后期的所有权优势,进而通过后期的策略FDI进一步巩固“OIL”结构和市场份额。二人同时指出,当发展中国家通过前期的学习型FDI获得的技术与同期发达国家所拥有的技术之间的差距小于某个特定值时,FDI-Ⅰ才能向FDI-Ⅱ转换,也就是说,发展中国家在进行FDI-Ⅱ的时候必须有一定的技术积累。当然,发展中国家自身技术积累程度较高的可以直接进行FDI-Ⅱ。
2.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综合优势理论。孙建中(2000)提出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综合优势理论,指出综合优势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投资动机的多极化;二是差别优势的多元化;三是发展空间的多角化。该理论认为,中国是一个经济发展不平衡、但高速增长的发展中大国,兼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特征,其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呈现出多极化和综合型;同时与被投资的东道国相比又具有多层次、综合性的差别优势:而且对外直接投资的各个阶段并存、技术结构多层次性,投资主体多元性以及投资空间全方位性,这三个因素之间相互激励、相互促动,形成对外直接投资的综合优势,进而取得综合效益。
3.有效资本论。由邢建国(2003年12月)提出,所谓有效资本是指能够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有效集合生产要素建构或进入跨国性行业增值链的资本。有效资本注重的不是资本的数量规模和垄断优势的大小,而是资本的特定功能。显然,它是一个动态的概念。相对于中国FDI,其资本的形成既不单纯取决于过剩资本的形成过程,也不单纯地依赖于垄断优势资本的供给能力。这一理论最终给中国对外FDI找到了适用性的理论依据,其核心是中国对外FDI是完全可以依赖对“有效资本”对发达国家的市场进行有效的FDI行为的。当然也就适用于中国对欧盟的直接投资行为了。
三、中国企业对欧FDI区位选择以及适用理论组合分析
在此基础上,确定不同类型的投资企业在欧洲可能的合理区位,最后通过不同的区位选择确定合适的具有指导意义的FDI适用性理论或者是适用性理论的组合。
根据中国企业自身的经营目标、技术水平和实力来考虑,目标市场或投资区位战略分为以下六类:资源性投资型、高新技术产业、专有技术产业、中间性技术产业、标准技术产业、适用技术产业。
(一)资源性投资型
资源性投资仍然是我国近期海外投资的主要战略目标,获取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生产性资源是现阶段海外投资必须考虑的投资重点。如我国生产活动中日益短缺的铁矿、石油和木材等资源。这类FDI投资活动主要是集中在资源丰富的前苏联国家,属于比较典型的顺梯度投资,在理论的选取上是大部分FDI理论都具有相应的指导性和适用性。
(二)高新技术产业
我国在航天、原子能、生物工程、激光技术、超导材料等方面已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是这些新技术产品在国内市场需求不足、利用率低,而在国际市场则前景广阔。因此,这些技术和相关产品应向消费和需求层次比较高的发达国家出口,或直接投资生产与销售。同时,我国高技术企业在发达国家建立R&D机构,或与发达国家同类企业建立战略联盟,还可以吸收当地技术成果,开发适合当地的产品。这类企业对欧直接投资应该选择欧洲发达国家,主要是欧盟的老成员10国范围内,属于典型的逆向直接投资范畴。在适用性理论的选取上,应集中在发展中国家的FDI理论体系中,主要包括的适用性理论有:局部技术变动理论、技术积累理论、动态比较优势理论、有效资本论。这样的适用性理论组合就构成了本类型企业适用性理论基础。
(三)专有技术产业
专有技术主要指我国具有传统特色的技术,包括古典园林,中国国画,中医中药,手工艺品,传统食品等。这些技术和产品主要通过海外华人网络向欧洲所有市场进行拓展。其主要的适用性理论是小规模技术理论。
(四)中间性技术产业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从国外引进了不少生产流水线。如家用电器、汽车等,经过20年的消化、仿制与创新,有些技术产品在国内市场已趋饱和,特别是近几年内需不振,许多行业出现生产能力相对过剩,如彩电生产能力高出国内需求60%,空调器生产厂家开工率为30%,洗衣机开工率只有43.4%,电子产品中供大于求的产品大到75%。这些产品扩大出口又受到各国贸易保护主义的限制。因此,这类技术应尽早转移到经济发展水平比我国更低一档的发展中国家,或绕过壁垒直接进入发达国家。该类型企业对欧的FDI目标市场应该是欧盟新成员10国以及非欧盟国家。所适用的理论有: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边际产业理论、局部技术变动理论、技术积累理论。
(五)标准技术产业
一般指纺织业、机械制造业等,这些产品的技术要求已趋标准化,市场竞争的关键在于商品价格的高低,而影响商品的主要因素是原材料和劳动力等生产成本。因此,这类技术可以转移到一些资源丰富、劳动力低廉、交通便利的非欧盟的邻国,并向第三国(也包括欧盟市场)出口。大多数FDI理论对这类企业的FDI行为具有指导意义和适用性。但最适用的理论组合包括:垄断优势论、国际生产折中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小规模技术理论。
(六)适用技术产业
主要指那些符合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技术水平、生产结构和消费水平的相关技术。因为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市场规模较小,工业化程度不高,技术和熟练劳动力缺乏,不适应发达国家的大型跨国企业所采用的大规模使用资本密集型设备和技术进行生产。而我国的一些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劳动密集型技术则比较适应。中国这类企业不仅可以使产品直接出口,还可以通过技术转让开拓发展中国家的市场。根据目标市场的特点,这类企业对欧FDI的区位应该选择在欧盟新成员国和欧洲非欧盟国家。适用的FDI理论有小规模技术理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综合优势理论、边际产业理论——比较优势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标签:对外直接投资论文; 垄断优势理论论文; 国外宏观论文; 市场垄断论文; 发展中国家论文; 优势分析论文; 投资论文; 欧盟论文; 发达国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