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疏浚;工程;爆炸物;安全;方法
前言:
随着我局疏浚工程业务不断拓展,工程建设规模的不断加大,沿海大型港口建设进行基建性疏浚过程时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存在水下可疑爆炸物等情况。特别是近年古海战战场、海军演习场等海域建设港口、航道疏浚时开挖出一些哑弹、报废弹药等,若施工作业不当极易发生人身伤害事故和船舶海难事故,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
我局2014年进行某新机场工程施工中就存在此现象。为此,结合工程施工过程从安全管理等角度,简单论述一下水下存在可疑爆炸物条件下进行安全疏浚作业的方法,如有不妥之处,敬请领导同志们指正。
我局某新机场工程于2014年9月开工,工期15个月,合同总工程量329万方。船舶进场施工前,局属项目经理部参加了由地方政府组织的相关部门与业主、施工单位间施工协调会议。在会上,了解到疏浚区域原为金门海战战场,80年代后期又为主要的海军演习场,施工水域可能有较多的哑炮等,严重影响施工安全。
对此情况,从安全管理角度考虑进行疏浚作业时,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安全管理:
一、制订的应急预案、争取岸基管理部门支持
现场项目经理部(以下简称项目部)应参考相关资料,认真组织编写《防爆炸物、障碍物应急预案》,加强与岸基管理部门沟通争取岸基的支持。结合主管机关、业主和监理方的建设及时对预案进行修改和补充,确保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在应急预案中应有“紧急处置措施、应急通讯”等相关内容。
二、进行磁力探测和清除作业
工程开工前,应组织专业力量对施工区域可能存在的防爆炸物,进行全面的磁力探测,可形成3D水下地形磁力分布图纸,初步判断可疑爆炸物位置、深度信息。
条件允许时,可根据探测单位提供的坐标位置、深度进行清除可疑爆炸物作业。清除方法目前常用的有各类型扫床、抓斗定点开挖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目前,民用磁力探测设施由于科学技术等原因,仍存在着探测结果的不确定性,如可能会出现假目标,甚至有漏掉可疑目标的可能;坐标精度不准等情况,所以,无论采取何种清除方法都存在着成本高、周期长、清除难度大等困难。
三、落实安全作业措施:
在进行扫床等清除措施后,由于前述原因疏浚施工必然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安全措施,降低安全作业风险。
1、开展针对性防爆炸演练
必须定期开展有针对性的防爆炸演练,不断检验防爆炸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完善性、提高组织和人员应急处置能力的目的。各参与施工的船舶要成立抢险队伍。在进行防爆炸演练时,将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形都要考虑全面,演习科目可假设船舶施工过程中发生爆炸、进水,船舶的应急处置、人员的应急疏散和撤离、弃船消防等。
2、采用技防手段,构筑本质安全
施工前,应正确处理好施工效率与安全生产的关系,组织对耙吸式施工船耙头隔栅进行补焊加密,防止大型炮弹等异物吸入泥泵,造成重大事故;对抓斗式施工船加强操作(驾驶)舱的人员的爆炸防护设施。增加施工船舶消防、堵漏器材和救生设备的配备,并安置在恰当且方便使用的位置,同时落实到专人使用。
耙吸式挖泥船的泵舱、机舱、下耙一侧提前准备好棉被、快干水泥、木塞等堵漏器材,以备应急使用。
3、划定紧急冲滩区域
根据施工现场周边海域地形情况、气象情况、潮流情况,必要时为自航舶划定紧急冲滩区域,便于船舶发生爆炸事故时,进行冲滩抢险作业。条件允许时,可在航道两侧均进行设立。设立紧急冲滩区域前,项目部应组织冲滩区域进行水下测量,并形成图纸下发各施工船舶;有施工软件的可在施工软件上详细标注位置、水深。
4、加强现场人员的培训教育
必须开展有针对性的安全培训教育,充分明确个人在防爆炸预案中的职责、做到防爆炸工作责任到人,以提高对防爆炸工作对参与施工的人员安全、设备安全的重要性的认识。加强与其他现场施工单位、其他标段施工船舶的沟通,提高参建人员对可能存在水下爆炸物的特殊性安全要求的认识,督促当班驾驶人员注意谨慎驾驶、认真挖泥作业,确保在关键时刻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国家财产的安全。
5、加强现场安全检查
应加强对现场的安全检查力度,重点检查防爆炸预案的落实情况,如预案中个人的职责熟悉情况、耙头格栅的安装疏密情况、应急演练情况等。有分包的单位还要加强对分包单位的检查,做到防爆炸工作不留死角。同时,对检查中发现的隐患均要做为重大隐患落实专人限定时间整改,确保万无一失。
6、现场应急救助力量
为提高发生爆炸事故时的应急抢险能力,项目部可租用一艘防爆炸抢险快速反应船舶,便于发生事故时人员撤离救护、船舶救助等。
7、施工工况条件
必须加强水文、气象的守听,避免恶劣施工工况条件下进行施工,必要时可提高安全作业施工条件,如阵风6级停止施工等。
论文作者:杨建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3
标签:作业论文; 爆炸物论文; 船舶论文; 情况论文; 水下论文; 可疑论文; 人员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