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电力系统;线损;管理;优化
引言
电力营销中的线损问题,是指电能资源在传输供应过程中,在电网各分区电力设施设备以及线路中的电能损耗现象。线损管理水平是衡量供电企业电能供应水平以及综合服务能力的重要指标。供电企业只有高度重视线损管理工作,采取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和切实有效的控制措施减少线损、控制电能损耗率,才能获得稳定的经济效益,实现电力事业的节能可持续发展目标。
1现代电力系统线损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
1.1线损管理组织力度欠缺
虽然大部分电力企业对于线损管理工作有正确的认识,但是仍然步伐一些企业缺乏对线损的正确认识,因此重视程度也自身不高,这些企业在开展线损工作的时候更喜欢听指标的完成情况以及相关数据的资料汇报,而对于相关问题展开分析,往往是定性分析,定量分析以及纵向对比工作不重视。正是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广大电力企业对地区线损情况无法正确把握,存在明显偏差,这些偏差的存在干扰电力企业制定科学合理的解决线损的方案。此外,部分地区确定线损相关指标的时候简单粗暴,缺乏相关理论指导,导致对线损工作无法有效把握,产生的负面影响相当大。线损管理工作开展的时候,对于线损相关指标的控制工作也明显忽略了。线损管理工作实际展开情况认识不正确,开展工作的时候其指导思想也存在明显不足,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完成相关指标,而没有深入分析线损这项工作的学习和实现。正是这一系列错误认识的存在,导致线损管理工作力度明显不足,管理效率不尽如人意。
1.2电网结构不合理
在电力企业的运营过程中还是发现有一些地区出现了电源于电网不匹配、电压等级不匹配等问题,电力企业的正常、科学合理的用电事关全国人民的生产与生活,电力企业的特殊性,使得往往在重视了安全问题的基础上,忽视了其他一些需要同时兼顾的领域,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所以要努力克服。
1.3线损管理工作制度不够完善
电力营销线损管理存在的首要问题是缺乏顶层制度设计。很多地区的供电企业致力于经济收益的增长,往往容易忽视对线损管理工作的制度及操作规范的建立健全与细化完善,导致线损管理缺乏科学规范地操作指导和有效的监督机制。
2加强电力营销线损管理工作的有效对策
2.1建立健全线损管理制度体系
①制定完善并细化线损管理制度与具体措施,充分结合不同供电企业的经营实际,明确各部门职责范围内的线损管理任务和岗位职责,加强部门间的工作协调与有效沟通,同时对线损管理工作的操作规范与管理流程做出精确规定,形成完善系统的线损管理规范;②建立线损管理工作监督考核机制,结合工作实际制定考核任务与目标;③完善线损管理工作培训体系,加大对供电企业一线从业人员的专业性技能培训力度,提高从业人员整体管理水平;④加强用电检查工作力度,规范电能供应与使用环境,大力宣传安全用电、规范用电法律法规及用电常识,普及各类违法违规取用电行为,以及应当承担的相应法律责任,并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用电行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必须加大力度完成电网的改造
提升线损管理效率,首先需要强化电网的改造工作,特别是架设新的输配电线路的时候,更应该秉持着科学的规划,统筹兼顾的理念,结合地方配电网建设及运行的实际情况,切实提升电网的安全性,平稳性。此外,保障电网负荷功率的情况下,一定要注重电力系统线路网络的升压改造工作,将电网元件电流切实降低,这样能够达到降低线损的预期目标。电网实施升压改造的过程中,有必要和改造陈旧,老化的电网同步展开,这样一来满足了输电线路符合快速增长的需要,有效地降低了线损。此外,完成电网升级改造工作同时,还需要强调电源布局的合理优化,强调在电网的负荷中心安置电源,结合供电范围提供更广泛,负荷密度更大的供电区,安置电源的时候选择的安置形式应该是不少于两点的电源安装方式,这同时也是提升输配电线路降损率的关键路径。
2.3全面排查电力企业的陈旧设备
企业要进步就要大胆地舍弃一些落后陈旧的设备,磨刀不误砍柴工。企业一定要抽出一个时间对所有不合格的设备更新,在降损方面,可以参考供电线损的线损数据,对耗能大的设备以及线路进行排查,或者可以以小区为单位,进行实际调查,询问意见。
2.4优化电网结构
要优化电网结构,要依据最新的电力改革方案,首先明确今后电力市场的发展趋势,接着,要深入分析现行电网结构的布局以及内容,检讨其中的不足,同时要学习国内外其他电力企业有关电网结构安排的方式,在城市的实际发展水平做出规划。通过优化电网结构降低一些可控的线损能耗,在把握整个电网后,调整输电降损的相关举措,实现供电线损的最小化。
2.5加大线损管理资金投入力度
在电力营销中,科学有效的线损管理需要充足的资金支撑。供电企业保障线损管理资金投入力度,可以直接保障在供电网路建设过程中的建设质量,使用优质设施设备和供电线路材质,并可采取全新建设工艺,这些都能够大大降低电力营销线损,使得供电网路整体实现节能发展。
2.6持续完善电能计量机制建设
一方面,要定期检修与更换电能计量设备,合理配置使用计量装置,淘汰老旧产品,有效提高设备精准度;另一方面要加强供电统计工作的准确性,可以通过建立供电统计普查、随机抽查等监督机制,对统计工作进行有效规制,控制和降低统计错误率,以此为基础确定准确的线损率,减少线损率异常问题。此外,还要建立线损台账管理机制,掌握线损数据和资料,为供电企业经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2.7必须打造高素质的线损一线控制工作团队
致力于高素质线损一线控制工作团队的打造。必须强调专业培训以及业务提升,弥补线损管理的短板,结合现场实践,经验交流,观摩录像等手段,促进线损管理人员业务技能的不断提升,在实际工作环节注重电路流失大量电能问题的防范;此外完善相关制度,为人才的培养注入新鲜活力,合理运用激励机制,发掘人才潜力。
结语
当前,线损问题是我国电力事业发展进程中所面临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之一,供电企业在营销过程中,对线损问题进行科学化、合理化地管理尤为重要。文章针对电力营销线损问题进行了简要论述,并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够为相关部门和单位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线损管理工作还存在诸多值得深入研究探索的问题,若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难题,需要从管理创新角度和技术创新角度同时着力,这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实现电力节能发展目标,全力推进我国电力事业的健康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彦佐,王世勋.供电企业营销中线损率的控制方法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20).
[2]佚名.现代电力系统线损管理问题及优化方案探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8,No.273(19):181.
[3]陈莹莹.县级供电企业线损现状分析及其降损措施[J].通讯世界,2014(19):142-143.
论文作者:刘 蕾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5卷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3
标签:线损论文; 电网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电能论文; 工作论文; 电力论文; 《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5卷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