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俊珏[1]2003年在《张惠言研究》文中指出作为十八世纪末至十九世纪初常州文人集团的领袖,常州词派的开山鼻祖,张惠言既为常州今文经学的崛起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又是中国文学由古代向近代转换过程中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是中国近代前夜在经学与文学等领域内具有开创性历史功绩的优秀知识分子。 本文着眼于惠言经学、古文与词论之纽结,在详尽考述其生平事迹、精神风貌以及时世背景的基础上,通过对其经学思想与成就、古文创作与古文观(附论辞赋)、词作与词论的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和阐述,说明了惠言的古文与词论是其经学思想在文学领域内的投射,他的文学观念和创作实践中所蕴涵的深沉的忧患意识和积极的用世热情构成了中国近代文学的先导性因素。
苏建强[2]2018年在《消息视域下张惠言易学思想研究》文中指出张惠言一生的学术成就蔚为壮观,其是乾嘉时期着名的易学家、词人、散文家、书法家等。其于经学,长在《易》、《礼》。易学上,专宗虞翻之学,申发“阴阳消息”之说,同时参以郑玄、荀爽等诸家之言,着《周易虞氏易》九卷,自成体系,为世称道,被誉为“专家绝学”,其与惠栋、焦循齐名,并称为“乾嘉易学叁大家”;于《礼》其着《仪礼图》和《读仪礼记》,尤以《仪礼图》为学者所称道,是清代研究《仪礼》的重要着作。张惠言认为虞翻易学,以“消息”二字贯通,进而建构起“消息说”体系。在此基础上,他不仅以“消息说”的视野阐明了“人事”和“礼法”之用,同时以“消息说”贯通了郑玄、荀爽之学,使其“消息说”体系更加恢弘广大,对象数易学的发展也起到了极大地促进作用。绪论主要阐述当下张惠言学术研究的现状,以及本文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其成果从经学研究、文学研究、综合性研究叁方面契入。其成果大量集中在“文学研究”上,而“经学研究”相对少之又少。经学中“易学研究”虽逐年增然势缓;而“礼学研究”,每年更寥寥无几。本文研究的思路,主要先探讨张氏学术的背景,从清学思潮到乾嘉“朴学易”,又从“朴学易”中锁定张惠言易学。本文主体脉络,先明其易学思想的核心即“消息说”,其不仅以此说贯通了人事、礼法和易候等学,同时亦贯通了郑荀易学。本文研究采用的方法有:历史与逻辑统一的方法、文献史料论证的方法,以及比较研究和诠释学的方法。第一章主论张惠言易学建构的学术背景。此节脉络主张由大到小,即从清代学术大环境过渡到乾嘉“朴学易”小环境,又从“朴学易”聚焦在张惠言易学上,如此来全面把握其学的背景。张氏处清代经学全盛期乾嘉之际。然经学全盛期是以启蒙期的“经学复兴”为基础,故全盛期时诸多学术嬗变,在启蒙期时皆有雏形,故本文以“学术环境”和“易学发展”为核心,简述了“清启蒙期”和“乾嘉时期”不同地发展,以此来更好地了解孕育张惠言学术的背景。第二章论述张惠言生平、学术渊源和经学着述。于其“生平”,阐述了张惠言的儒学家世和整体人生的发展脉络;于其“学术渊源”,则认为其学之所以广博,是受益于诸多良师和文友的引导,如影响其学之师主有朱圭、阮元、金榜等;劝其转向古文之友主有钱鲁斯、王灼、恽敬和吴德旋等,正如此才成就其博大的学术气象。于其“经学着述”,论述各着作的主体内容和版本流通情况。第叁章论述自然消息之本“太极”生发的体用。于“太极”体的诠解,以自然视域解为“元气”,乃自然天地之本;以易学视域解为“乾元”,为六十四卦之基。而“太极”之用则侧重于“自然消息”的“月体纳甲说”和“卦气说”。张氏认为“太极”不可见,以“北辰”况之。无行太极的运行以日月斗来况,日月运行,促成春夏秋冬四季,以及二十四节气和七十二侯,此些皆“太极”运行所产生的“消息”现象。故月相阴晴圆缺的消息变化,即成“月体纳甲”说;其运转形成的四季、二十四节气和七十二侯等自然变化,即成“卦气说”。本文追溯了“月体纳甲”和“卦气说”在象数易学史上大致的发展脉络,进而详述了张惠言如何从“消息说”视域来解读此二说。第四章论述《易》消息推演成八卦和六十四卦。张惠言认为《易》消息八卦的展开是以自然本具“八卦”为基础,即圣人以自然物象来比拟演绎《易》之八卦,且以“参天两地而倚数”的思想,推叁画卦为六画卦,如此即生成六画的“八卦”。而六十四卦的展开主要包括“虞氏违例”处理、“消息说”体相解构和证成叁方面内容。其中“违例处理”,强调“消息说”产生的缘起,为了深入解析张氏“消息说”产生的缘起和理论特殊性,本文旁征了李挺之“反对”卦变系统和潘雨廷“旁通”卦变系统,以此二人的卦变系统为参照系,来突显张氏“消息说”解决“违例”的独特之处,且辨析了叁家体系各自的优缺点,而解决违例的过程,也即“消息说”形成的过程。“体相解构”部分,认为此体系将虞氏解经易例融会贯通,主体是以“纳甲与辟卦”、“反对”和“旁通”为纲领,辅之其他各种卦变易例,唯除两象易外,余皆涵摄在消息系统中。“系统证成”部分,主要论述“消息说”体系的应用,具体如何解决“违例”十六卦,以及如何将整个“支离破碎”的虞氏学体系,构建成完整系统。通过此些问题的探讨,会让我们对张氏消息说有更为深刻的认识。第五章论述消息过程中各种象以及既济定。卦象增加包括“以象生象”和“象外生象”两种。“象外生象”主以各种卦变来拓展取象,如旁通、反对、卦变、卦气、月体纳甲等皆是此类。本处主从“消息”视域来解读权变、之正说、互体、半象等,且进一步说明了为什么“两象易”不具消息内涵。而“以象生象”主指汉儒依经文,进一步推演出诸多卦象,亦称“逸象”,本文对张惠言所辑录的四百五十六逸象以八卦分类,对诸多重要逸象,以张氏注解为主,辅之以其他各家注解,来全面把握其义。最后卦象会流转到“既济卦”,此卦六爻皆正,符示阴阳和谐,天下太平之象,本文比较了虞氏和张氏对“既济定”理解的不同之处,详述了张氏对“既济定”的内涵。第六章将“消息说”贯彻到人事、礼法和易候上的内容。首先,张惠言将“消息说”归本人事来诠解而成《易事》,如此《易》与人事贯通。其着重探讨“内圣外王”之道,同时也探讨了君子之道、礼仪之道、应时之道和家道等内容。其次,“消息说”与礼法互诠而成《易礼》,对诸多“礼条”,多以“消息说”诠解,辅以自己的评论,为“礼法”寻找到了天道依据。此部分我们从七方面来归纳,即除“吉凶宾军嘉”五礼外,再加上“受命继位封侯礼”、“刑法赏赐礼”,如此能相对圆满地阐述其《易礼》思想。最后张惠言以“消息说”解析了“七十二易候”,其将自然物象配以卦象诠解,后引申出人事之理,更完备了虞氏易候之学。第七章主论“消息”视域下的郑荀易学。张惠言认为郑、荀、虞叁家易学,虽相用不同,然“消息”一也。也正是以此观点,其尝试融通叁家之学,主述虞氏易,并兼以“消息”,旁通郑、荀之学。其从“消息”视野解读了“爻辰说”和“易数说”,进而诠解了郑氏“礼学”,本文从“吉、嘉、军、宾”四方面论述礼学。最后对郑氏的“爻象”易例加以总结,如叁才六位、当位、失位、中位、应、乘等。同时张惠言还从“消息说”的视域解读了荀爽的“乾升坤降说”,并以此为基础论述其卦变思想,同时也讨论了荀氏“财官”和“世伏”的易例。最后第八章对张惠言易学作了评价。从五个层面评价了张惠言的易学思想,其学虽有部分未贯通一如,但从其对“虞翻易”系统地整理和广博地开显上,的确对象数易学的发展起了很大地促进作用。
朱一[3]2015年在《张惠言《仪礼图·丧服表》研究》文中认为张惠言(1761一1802),原名一鸣,字皋文,号茗柯先生,常州武进(今属江苏)人。嘉庆七年(1802),以疾卒于京师,享年四十二。张惠言之成就集中在经学、散文和词学上。经学方面,他精研《周易》,与惠栋、焦循一同被称为“乾嘉易学叁大家”。又精研礼学,着有《仪礼图》十八卷和《读仪礼记》二卷。在文学方面,他被钱仲联先生推尊为“明清八大家”之一,是阳湖文派代表人物和常州词派的创始人,曾编有《词选》、《七十家赋钞》等选本。到目前为止,学界研究对张惠言生平及学术成就的研究均从其文学、易学、学术渊源入手,尚未有系统性地对其礼学成就和着作进行研究。本文即从张惠言之着《仪礼图》丧服表入手,对张氏礼学进行分析,窥探其对《仪礼》尤其是《丧服经传》的观点。本文第一章主要讲述张惠言的生平和着述,其中重点论述了其学术渊源。第二章是对《仪礼图》有一个详细地论述,包括其撰作、版本刊行、着作体例和内容特点。由于张氏礼学长期受到忽视,这一章可使读者对《仪礼图》有一个清晰地了解。第叁章是论文的重点部分。首先论述了张氏《仪礼图》中丧服表体例和内容特点,其次对其内容进行逐步分析,最后将张氏表义例与其他诸家之丧服义例进行比较。此章的分析部分包括对丧服表中包含的五服制度、服制、丧期、服制义例以及丧服表的引文。通过对张氏丧服表的分析,探究他的丧服制度观和宗法观,以及他所坚持的礼学理念。在比较部分可探究张氏如何继承前人观点,并对后世的服制义例观有何影响。第四章是本文第二个重点部分。本章探究后代学者对张惠言之书的研究。本文选取的是清末经学大师曹元弼在其着《礼经学》中,对张氏丧服表的引用和校正。曹元弼在《礼经学》第叁章“图表”中引用了张氏丧服表,并且对其疏漏处结合自己的研究做出了校正。本文将曹氏改动之处全部列出,并分析了其校正原因。通过研究曹氏对《仪礼图》的引用,可探究两者在治学理念和礼学思想上的共通性,以及《仪礼图》对张氏之后礼学的影响。
陈水云[4]2016年在《常州词派的“根”与“树”——兼论常州词学的流传路径与地域辐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常州词派是晚清时期影响最大的词派,它最初形成时还只是因亲缘、地域、选本的关系被绾合在一起,但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通过词坛唱和、思想砥砺、编辑词集等方式壮大声气,逐渐在京师、吴中、江宁、浙西、临桂、岭南等地传播开来,成为晚清时期阵营最庞大、思想最成熟、影响最广泛的词派。
陈修亮[5]2005年在《乾嘉易学叁大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易学发展到清代,和其他儒家经典一样,其研究水平达到了又一个高峰,在这个高峰期,尤以乾嘉时期更为突出,而在乾嘉时期,又以惠栋、张惠言、焦循叁大家为代表,正如梁启超所说:“可以代表清儒《易》学者不过叁家,曰惠定宇,曰张皋文,曰焦里堂。”(《中国近叁百年学术史》)我们要研究易学发展史,要把清代摆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上,而要研究清代易学,就有必要抓住叁大家,以把握乾嘉时期易学的主流方向。对叁大家易学的研究,应该是我们的长期任务,叁大家的易学成就的博大精深,也需要进行多角度的探讨,前人虽然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在全面、系统等方面仍存在诸多欠缺,而这些欠缺也不可能在本文中得到全面解决。本文对叁大家的易学研究,主要从文献学的角度着力,以图弥补前人在本方面研究的薄弱点。 叁大家固然要分别探讨,但又要置于一个统一的学术背景之下,所以本文在引言之后的第一章主要阐述了乾嘉易学产生的社会背景与学术渊源,通过对乾嘉易学产生的学术背景与渊源的分析,从而揭示出叁大家易学所具备的时代学术所赋予的考据性特色,这为全面了解乾嘉易学叁大家的易学成就提供了宏观的参考坐标。在这样一个坐标之下,对叁大家易学分别予以研究,既总结了他们的共性,又探讨了他们的个性,在共性与个性的介绍中使他们的关系得以显现。 本文在二、叁、四章,分别对乾嘉时期惠栋、张惠言、焦循的易学进行了深入地分析与研究,逐一探讨了他们的生平与学术成就,易学思想,治《易》特色,易学史、学术史地位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惠栋在乾嘉学术中极具代表性,以倡导汉学被学术界推为一代宗师、乾嘉学派吴派的创始人物。惠栋继承家学传统,十分尊信和推崇汉儒经说,“重汉易,弃宋易”为其易学思想中的重要特征,从这种思想意识出发,对汉儒各家易说进行了广泛地发掘和深入地阐发。在具体的治《易》过程中,从象数学的角度出发,运用汉代各家易说,对《周易》经、传文进行了重新的阐释。清代学术的博大宏阔,充分表现在惠栋的治《易》过程中,遍引群书、纳入多学科治《易》便为其显证。其“重小学,以文字、音韵、训诂知识解《易》”的治《易》特色亦使乾嘉学术注重考据的特征得以凸显。自惠氏公开标榜易汉学,对乾嘉易学研究的产生了导向作用,为本时期易学研究的汉学化奠定了基础。 张惠言是继惠栋之后的又一易汉学大家,其一生精研汉易,专攻虞翻易学,他之所以专攻虞氏义,乃是基于补惠栋易学之不足,企图全面而系统地恢复虞翻易学。“扬汉抑宋”亦为张惠言易学思想中的显着特征,故其对虞氏《易》注的疏解与阐发力主取象说,在对虞氏易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挖掘出其消息说的本质
周茂仲[6]2011年在《张惠言学术渊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张惠言(1761—1802),字皋文,号茗柯,江苏武进人,在经学和文学等领域取得不凡的成就。经学方面,张惠言精研《周易》,与惠栋、焦循一同被后世称之为“乾嘉易学叁大家”。文学方面,亦被推尊为“明清八大家”之一。但是,研究张惠言经学和文学等方面的学术成就以及在清代学术史上地位,就不能忽略对其学术渊源的研究。本文从其生平及其着述入手,对张惠言家族家学、继承汉代以来的学术成果、获益于良师益友诸方面的学术渊源做了总结和分析。先就张惠言的生平特别是学术历程和学术着述予以梳理。幼年时艰苦求学,少年到中年忙于授徒应考,晚年在京城短暂为官,张惠言都孜孜以求,刻苦为学,方才撰成了一部又一部的学术着作。这些着作,深深地影响了日后的学者,不仅一再被刊刻,而且,经张惠言的倡导和探究,研究虞氏易学一时成为风气。张惠言的学术渊源,离不开绵延不衰的家学的熏陶。自明代中叶起,武进“大南门张氏”就逐渐形成较为鲜明的家风:代有着述的“文儒”之家,再苦也不放弃读书的为学精神。张惠言深受家风影响,尤其在家中贤母之教的培育下,自幼便打下了扎实的学术基础。之后,张惠言广泛阅读历朝历代的学术着作,汲取以前学者的学术研究成果。以惠栋易学为近源,以汉代之学为远源,主要吸收戴圣、郑玄、荀爽、杜佑等人学说的同时,又注意融聚入清以来其他学者的学术观点,进而重点研究虞翻易学,并使之成为“专家绝学”,形成了颇为鲜明的学术特色。当然,张惠言学术视野的开阔,学术境界的提升,亦获益于良师的教诲和友朋间的切磋。除朱圭和阮元等座师提携外,向金榜“问郑学”则成为张惠言学术发展和变化的关键转折点。与钱伯垌、王灼、恽敬、吴德旋等众多友朋的“礳切”,使张惠言之学更为广博和精审。
王爱荣[7]2007年在《诗教与花间的融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常州词派在清代中期崛起,馀韵流泽,至今不绝。张氏家族指张惠言、张琦家族。本文着重讨论的是张琦一门,主要是张琦及其四女张(纟习)英、张(纟册)英、张纶英、张纨英的词学思想与创作。本文在地域、时代、家族的背景下通过对张氏家族文艺思想、词作主题、词的艺术手法、词学保存与传播的个案解剖,揭示张氏家族词学与常州词派的深刻联系,从张氏家族词学角度对常州词派作一新的审视。张氏家族词学是传统“诗教”精神与“花间”委婉情致的融合。“诗教”精神是其家族文艺之内核,“花间”情致是其家族词学的体制表现与抒情特色。这个家族词学既开常派先声,又为常派之典型。
方夏卉[8]2017年在《“风骚”精神与晚清词学观的演进》文中研究指明“风骚”传统在词学发展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鉴于此,以“风骚”精神的继承和发展为线索,选择张惠言、陈廷焯、郑文焯、况周颐为词家代表,梳理出清末词家接受《风》《骚》艺术传统的历史进程,探寻“风骚”精神在词学观及其批评范式构建中的作用和意义。清末词家在继承“风骚”传统的基础上,以词为根本,从词体、词法、词学批评等角度出发,不断重塑着词学的内涵,也发展了“风骚”的精神实质。第一章以“风骚”之原义及其演变过程为根本,从“比兴”艺术手法、“风”的现实主义情感和“骚”的浪漫忧怨情怀角度,阐释“风骚”传统的精神实质,分析其在中国诗学史上的意义和作用。第二章以张惠言为代表,分析经学家汲取风骚精神的路径,指出其论词以儒家诗教思想为基础,以“风骚”精神为依托,主张推尊词体,提倡“意内言外”“比兴寄托”的论词方法,注重词的意格,追求“雅正”的品格以及“深美闳约”的词学批评标准,阐发了具有时代特色的词学经典观。第叁章以陈廷焯为代表,分析诗学家吸收风骚精神的态度,依次从词体观、词史观、词学批评标准方面,分析其在不同时期树立的经典词人以及作品,探寻其“忠厚”之词心、“比兴”之词法、“敦厚”的词品等词学主张以及其词学批评标准的诗学底蕴。第四章以郑文焯为代表,分析倾向美学批评的词家传承风骚精神的特点,依次从他对“清空”“直寻”“赋比兴”的解读,阐述“风骚”精神影响下的词学批评体系。第五章以况周颐为代表,分析偏向艺术批评的词家继承风骚精神的态度,依次探讨了“词心”“襟抱”“词格”的词学主张所具有的风骚艺术精神。结语部分从晚清代表词家对“风骚”精神的继承与发展和“风骚”精神在文学、文艺学构建的意义角度,总结“风骚”精神在晚清词坛的地位及作用,揭示其对后世文学潜移默化的影响。
龙鹏屹[9]2016年在《张惠言词学思想研究》文中指出张惠言(1761—1802),字皋文,号茗柯,被称为“明清八大家”之一,是清代常州词派的开山宗师。他在经学、词学、文学创作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张惠言的词学思想在词史上具有一定地位,其词学思想吸纳了经学概念、诗学理论和词史上关于词体认识的一些观念,但能融为一体,更重要的是赋予了词学较为鲜明的理论色彩。张惠言的词学思想主要内容为:主张为“尊体”,词应“意内言外”,词体艺术特征为“低徊要眇”,表现手法崇尚“比兴寄托”。张氏之词学思想与其经学研究之间存在一定联系。其推尊词体的路径是援诗教入词论,提出诗词同源。其“尊体”意识,依托了深刻的传统诗学理论,这就使其词学思想具备了理论的依据。他倡导词应“意内言外”,这与其《易》学研究注重抉发圣人微言大义有密切之关系。他将今文经学派的治学方法融入了词学研究之中,在《词选序》中提出了“缘情造端,兴于微言,以相感动”的词学创作主张。在他之后,周济、谭献、陈廷焯、况周颐对其理论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完善,构建出了一个连贯的理论体系。张惠言的词学思想在词史上不仅具有理论价值,且具备实践意义,其词学思想对于纠正浙派末流存在的问题具有积极意义,对清末四大词人以及常州词派的创作实践也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以张惠言词学领域为研究基点,深入分析了张惠言的词学理论,并结合我国词学的历史传承,时代背景对张惠言词学创作的影响,对张惠言的词学思想展开探讨;从他词学思想的核心观念、词学思想中体现的美学观、以及词学思想的艺术特征和表现手法几个方面对其词学思想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和阐述。这是一个纵向的研究过程,从张惠言的生平研究,到词学理论及创作研究,最后体现为影响研究,借助这样的脉络,最终提炼出了其词学思想中诸多主张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这不仅仅是对前人理论研究的重新梳理,也是研究领域深度的开拓,期望通过本研究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
张小璐[10]2016年在《张惠言散文研究综述》文中研究说明张惠言是阳湖文派的奠基人,他在散文创作和散文编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对张惠言散文研究的作品层出不穷,在单篇论文方面,主要体现在对张惠言自己散文创作研究和他编选的《七十家赋钞》的研究;在研究专着方面,主要体现在对张惠言所属的阳湖文派的研究。最后总结出张惠言散文研究的创新视角。
参考文献:
[1]. 张惠言研究[D]. 董俊珏. 苏州大学. 2003
[2]. 消息视域下张惠言易学思想研究[D]. 苏建强. 山东大学. 2018
[3]. 张惠言《仪礼图·丧服表》研究[D]. 朱一. 江西师范大学. 2015
[4]. 常州词派的“根”与“树”——兼论常州词学的流传路径与地域辐射[J]. 陈水云. 文学遗产. 2016
[5]. 乾嘉易学叁大家研究[D]. 陈修亮. 山东大学. 2005
[6]. 张惠言学术渊源研究[D]. 周茂仲. 扬州大学. 2011
[7]. 诗教与花间的融合[D]. 王爱荣. 南昌大学. 2007
[8]. “风骚”精神与晚清词学观的演进[D]. 方夏卉. 安徽师范大学. 2017
[9]. 张惠言词学思想研究[D]. 龙鹏屹. 吉首大学. 2016
[10]. 张惠言散文研究综述[J]. 张小璐.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