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呼吸衰竭临床危险因素及护理要点分析论文_段燕燕

重症呼吸衰竭临床危险因素及护理要点分析论文_段燕燕

段燕燕

(新疆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呼吸科 新疆克 拉玛依 834000)

【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重症呼吸衰竭的临床危险因素及护理要点。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重症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平均每组25例,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0%,P<0.05;观察组的呼吸功能复常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合并高黏血症、自身的心脏功能较差、气道堵塞、酸碱平衡紊乱以及氧疗浓度不当等,加强对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的观察护理,实施综合护理措施,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 重症呼吸衰竭;临床危险因素;护理要点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08-0071-02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analysis of the clinical risk factors for severe respiratory failure and nursing key points. Methods In our hospital for treatment of 5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severe respiratory failur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ccording to the draw Method:of all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n average of 25 cases in each group, implement comprehensive nursing observation group, control group routine nursing.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2.0%, the observation group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68.0%, P < 0.05; Observation group of respiratory function after often time and hospital stay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Severe respiratory failure in patients with clinical risk factors mainly include combining high blood sticky, poor heart function, their, and blockage of the airway, concentration of acid-base balance disorders and oxygen cure improper and so on, to strengthen the nursing of patients with severe respiratory failure, implement comprehensive nursing measures,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patients.

呼吸衰竭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均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当疾病发展到晚期时,患者往往表现为发绀和呼吸困难等。针对重症呼吸衰竭患者,在实施抢救的过程中不仅需要依赖于有效的医疗措施,同时还应该对患者实施精心的护理[1]。本文着重针对重症呼吸衰竭的临床危险因素及护理要点进行了认真地探讨分析,现将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重症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平均每组25例。其中,观察组有男性15例,女性10例,年龄分布为21~76岁;对照组中有男性14例,女性11例,年龄分布为20~75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主要内容包括:①进一步加强呼吸衰竭的基础护理。②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氧疗护理。③定期为患者进行排痰液和湿化,确保患者的呼吸道通畅。④鼓励并积极引导患者进行适当地体育锻炼。⑤积极开展原发病与合并症的治疗。⑥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

1.3 评价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显效:临床表现消失,生命体征趋于正常且保持稳定,相关监测指数和呼吸功能恢复正常水平;有效:症状表现有所好转,生命体征偶有波动。无效:与治疗前比较基本无变化[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对数据库的录入及统计分析均通过SPSS17.O软件实现,其组间疗效比较用X2检验,组间构成比较用t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x-±s)标准差表示,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所有患者的临床危险因素50例患者中,合并高黏血症者33例,占比66.0%,心脏功能较差者37例,占比74.0%,发生气道堵塞、酸碱平衡紊乱者30例,60.0%,出现氧疗浓度不当者42例,占比84.0%。

2.2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有19例显效,4例有效,2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有14例显效,3例有效,8例无效,总有效率为68.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的呼吸功能复常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的呼吸功能复常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的呼吸功能复常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n(x-±s)]

组别 例数呼吸功能复常时间(d)住院时间(d)

观察组25 4.37±1.08 8.95±1.31

对照组25 7.42±1.46 13.65±2.07

P值-<0.05<0.05

3.讨论

针对重症呼吸衰竭患者,在治疗的同时,还应该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给予患者精心的护理,为患者提供洁净舒适的休养环境,进行针对性的抗感治疗,引导患者适当进行符合其身体状况的康复锻炼,并实施科学有效的皮肤、口腔以及呼吸道护理等。这样的综合护理方式,对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的生存期延长、疾病转归以及提高疾病晚期生存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所有患者中,合并高黏血症者33例,占比66.0%,心脏功能较差者37例,占比74.0%,发生气道堵塞、酸碱平衡紊乱者30例,60.0%,出现氧疗浓度不当者42例,占比84.0%。由此表明,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合并高黏血症、自身的心脏功能较差、气道堵塞、酸碱平衡紊乱以及氧疗浓度不当。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0%,并且观察组的呼吸功能复常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由此表明,针对上述几大高危因素,加强对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的观察护理,实施综合护理措施,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使患者能够快速恢复呼吸功能,实现早日康复。相关研究证明,应用综合护理模式对重症呼吸衰竭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能够取得非常明显的临床效[3]。本研究结果与相关文献报道的数据相符[4]。

综上所述,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合并高黏血症、自身的心脏功能较差、气道堵塞、酸碱平衡紊乱以及氧疗浓度不当等,加强对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的观察护理,实施综合护理措施,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翁卫群,屠新丽.长期机械通气撤离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J].实用护理杂志,2010,18(03):117-118.

[2]陈茂军,卢子英,陈克芳.136例机械通气撤机失败的原因与护理对策[J].实用护理杂志,2010,18(01):104-105.

[3]张大良,张萍.无创机械通气医院家庭序贯治疗COPD所致呼吸衰竭的研究[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10,2(04):219-221.

[4]苏利娟.重症呼吸衰竭的危险因素分析与护理措施[J].航空航天医药,2010,66(05):1126-1128.

论文作者:段燕燕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1

标签:;  ;  ;  ;  ;  ;  ;  ;  

重症呼吸衰竭临床危险因素及护理要点分析论文_段燕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