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管理研究现状论文_时忠丽1,胡春凤2,冯玉韬2,王永芳1,张秀平1(通

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管理研究现状论文_时忠丽1,胡春凤2,冯玉韬2,王永芳1,张秀平1(通

时忠丽1 胡春凤2 冯玉韬2 王永芳1 张秀平1(通讯作者)

1.济宁医学院护理学院 272067;2.济宁市精神病防治院 272051

摘要:近些年来我国各大医疗机构广泛开展对慢性疾病的自我管理,并提出了精神分裂症自我管理这一概念,主要对精神分裂患者自我管理的潜在对象、管理相关工作者、自我管理的主要内容、管理时间、频率和周期、自我管理评价工具和研究方法等几个方面展开分析,同时与我国当前的国情和社会背景相结合,对精神分裂症自我管理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了对未来发展的美好愿景,以促进精神分裂症自我管理水平的提高和朝着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自我管理;研究现状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高发的慢性疾病,患者常伴有自残意识和衰退化倾向,而治疗方法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患者的预后,不仅如此,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来说,自我管理能力和保健意识也能够提高预后效果,改善临床治疗结果[1]。目前,关于慢性疾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计划已在世界多个国家中提出和实行[2]。此计划的提出者是一名国外的专业学者,经过多次试验,此计划被确认为是缓解患者症状、减少治疗费用、缓解患者家庭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的有效措施和手段,对改善和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预后效果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3]。由于我国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经济总体发展水平较低,发展不均衡,缺乏精神卫生等社会资源,且存在着看病难、看病贵、人均就医率低下的社会问题,因此对精神分类症患者开展自我管理工作十分有必要[4]。本研究主要对目前我国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自我管理的研究工作进行和总结,并为以后的相关研究和工作提供实际临床参考。

1.自我管理的概念

自我管理的概念尚无统一的标准,不同学者对其定义和诠释存在一些差异。有学者认为自我管理的着重点在于管理,对患者自身的健康问题和护理工作更为重视,且这种管理通常伴随患者的一生 [5]。自我管理的理念和自我护理等相関概念具有相似处和不同之处[6]。笔者认为,利用各种技术和手段解决问题,并对患者的自身健康水平产生良好影响就是自我管理。综合分析,运用各种手段和技术控制患者自身的病情这正是自我管理的优势和特征,在自我管理的过程中不仅改善患者的病情,更重要的是患者能够提高自我管理水平,从而更好的控制疾病的发展和发生 [7]。同时注重患者和医护人员相结合共同发挥利用资源和技术进行疾病管理。

2.精神分裂症自我管理的实施过程

2.1干预对象

精神分裂症自我管理的对象为精神分裂症疾病患者,患者本身具备对药物的决策和管理症状的能力。有学者认为采用自我管理教育能够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和自我管理能力[8]。但由于患者的疾病较为特殊,许多患者的自知力受到损害,对治疗不那么配合,缺乏对自我的约束与管理能力。所以若仅仅依靠患者本身进行自我管理是不太可能的,因此更应该将患者的照顾者作为重点干预对象,包括患者的家属、亲人、朋友、伴侣等[9]。

2.2干预者

在临床上,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干预的不仅包括专业的医疗保健人员,也有不少非专业人员,如志愿者等。由于精神分裂症的病程较长,难以保证医生全程监督和参与患者的康复过程,这就需要由非专业人员代替医生的角色。相比于发达国家,我国存在着医院人力资源不足的情况,具有较低的医务人员与患者匹配率,在自我管理项目推广的过程中,面临的一个主要困境即为专业人员不足,因此,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管理干预者由非专业人员担任具备现实性与可行性。同时,大量研究表明,由非专业人员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干预,其效果与专业人员干预结果差异不大[10]。

2.3干预内容

有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我管理内容共五方面,分别是疾病有关知识的掌握、药品管理、症状管理、预防复发和社会支持[11]。笔者认为,可分为自我管理教育和自我管理训练两方面。自我管理教育主要包括患者对用药的自我管理、对复发和先兆症状的了解情况、预防复发的计划和对复发情况的处置能力。自我训练则包括药物管理、症状管理、回归社会的技能训练、情绪管理、综合性干预。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应制定一个标准规范的自我管理体系,并推广传播。国外有疾病管理和康复以及康复行为项目两大规范性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我管理体系建成。而目前我国还缺乏这样具有规范性的体系。这可能由于患者本身缺乏自我管理意识和缺乏社区资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自我管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来说有百利而无一害,因此未来应对自我管理的概念和内涵进行更多的探讨和统一的制定,最终确定一套适合我国现状的完善的自我管理体系,并在各大医疗机构和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推广。

2.4干预频率、时间和周期

根据以往的有关研究规定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管理的干预时间为一小时到一个半小时之间,由于干预内容存在差异,因此干预频率也存在较大的区别,少则1次,多则数十次[12]。有学者的干预项目只有药物管理这一项,因此只需要进行6次干预即可完成,而有的学者设定的自我管理内容项目复杂,因此可能需要更多的干预次数和周期[13]。

由于干预内容的不同,导致了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管理干预的时间、频率、周期存在或大或小的差异。但值得一提的是,大部分精神分裂症患者不能通过长时间的集中注意力,因此在干预的过程中应该对患者的状态进行随时的观察,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减少干预频次[14-15]。

2.5评价工具

评价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时,现有研究中报道的可采用的量表主要有以下几个:(1)精神疾病管理与康复量表(IMRS):受试者自我管理能力、康复状态为主要测量内容,无论何种临床情境,均可采用此量表;(2)药物依从性评定量表(MARS):主要进行药物依从性评价,该量表并未要求临床环境;(3)药物管理能力评价表(MMAA):患者管理药物能力测试时,采取角色扮演方式,医务人员只有经过培训后才能使用MMAA;(4)精神疾病患者自我效能量表(TSSES-PMI):以自我效能感评价结果来将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反映出来。

3.总结

自我管理干预有助于促进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疾病恢复和预后,帮助患者尽快恢复社会交往和人际交往能力,降低社会负担。在精神资源的分布方面,我国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地区性差异,因此在解决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其管理内容上,通常偏向于解决共性问题,而忽略了个性化的问题,导致了自我管理能力存在偏缺。因此,应针对临床具体情况,提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并实施,针对性的对所有患者的问题进行个性化的处理。

参考文献:

[1] 邹海鸥,李峥,王红星,等.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管理理解及态度的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11):29 -32.

[2] 邹海欧,李峥,王红星,等.精神分裂症病人自我管理量表的编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4,28(1):51 - 56.

[3] 杨英.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和自我管理相关性研究[J].四川精神卫生,2015,28(4):374 - 376.

[4] 李珍华,李遵清.自我管理能力训练对预防精神分裂症患者复发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21):17 - 19.

[5] 胡海霞,董春霞,朱红,等.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管理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医院,2014,14(9):150 - 152.

[6] 杨英.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管理影响因素研究[J].实用老年医学,2016,30(5):431-433.

[7] 闵国庆.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与管理对策[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23(22):155 - 156.

[8] 陈金钗,谢海燕,陈玉芳.时间护理干预模式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7,33(26):2036-2039.

[9] 李秀美,邹远珍,彭燕萍,等.优质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12(5):46-47.

[10] 王艳红,李玉玲.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行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31(33):2535-2537.

[11] 朱彤.共情护理模式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效果评价[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14):17-20.

[12] 何汝冰,胡建平,郝军峰,等.多元化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12(7):21-23.

[13] 黄先娥.延续性护理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12):20-22,31.

[14] 张海娟,王丽娟,马莉.以护士为主导的康复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6,32(20):1565-1568.

[15] 王玲,俞玮,孙喜蓉,等.个性化护理在促进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康复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5,32(11):6-9.

课题信息:

1.济宁医学院2016年度青年教师科研扶持基金项目 编号JY2016KJ027Y

2.2016年度济宁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编号2016-56-15

3.2017年度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编号2017WS515

论文作者:时忠丽1,胡春凤2,冯玉韬2,王永芳1,张秀平1(通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0

标签:;  ;  ;  ;  ;  ;  ;  ;  

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管理研究现状论文_时忠丽1,胡春凤2,冯玉韬2,王永芳1,张秀平1(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