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辅助药物氧喷吸入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我院接收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100例。根据双盲原理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各50例。对照组患儿予以硫酸特布他林与布地奈德氧喷吸入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率。结果:分析两组患儿体征与症状缓解时间,观察组要短于对照组,检验P<0.05,符合统计学意义;对比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率,观察组要高于对照组,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接受药物氧喷吸入治疗时,辅助展开护理干预,可快速缓解患儿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率。
关键词:护理干预;喘息性支气管炎;药物氧喷吸入
氧喷吸入治疗时加压氧气后促使气流从小孔喷入雾化器内,促使负压空间溶液与气流相互混合,在面罩内吸入[1]。临床中常见的哮喘与喘息性支气管炎均使用氧喷吸入治疗。此种治疗措施效果显著,用药量相对较少,副作用少。患儿接受氧喷吸入治疗时提供相应的护理措施对改善其病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护理干预辅助药物氧喷吸入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我院接收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100例。经诊断所有患儿均符合喘息性支气管炎判断标准。根据双盲原理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各50例。对照组男28例,女22例,患儿年龄为0.5-9岁,平均年龄为(3.6±0.9)岁。病程1-12d,平均病程为(4.9±0.6)d。观察组男29例,女21例,患儿年龄为0.5-10岁,平均年龄为(3.5±0.8)岁。病程1-11d,平均病程为(5.1±0.9)d。两组患儿基础性资料无统计学意义,可进行对比分析。
1.2方法
对照组患儿予以硫酸特布他林与布地奈德氧喷吸入治疗,将药物放置在雾化器内,充分摇匀混合后以氧气为动力实施氧喷吸入治疗。每天2次,每次15min,连续治疗3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护理干预。具体操作如下:
(1)心理护理干预。护理人员需在氧喷吸入治疗前,向患儿与家属说明喘息性支气管炎产生的原因和治疗方法,并详细说明氧喷治疗的效果,消除患儿与家属的紧张感,促使其能够很好的配合临床治疗与护理。使用玩具或动画的方式转移患儿的注意力。治疗期间如出现哭闹,家属哄劝无用后,需及时中断治疗,直至患儿安静后继续治疗。(2)治疗中护理干预。治疗期间,患儿保持坐位或半卧位,保持头部后仰,氧喷吸入治疗应用氧气驱动治疗可取得较好的效果。相对比成人,小儿发育尚不完全,对喉腔与鼻毛的缓冲效果并不明显。因此,护理人员应注意患儿初次应保持雾量适中,速度适中,以免引起气管痉挛造成憋气现象,引起呼吸困难。治疗时调节氧流量,开始吸入1min时应保持小雾量,直至患儿适应后增加流量,保持6L/min为宜。患儿吸入时护理人员应仔细观察临床症状,检查吸入方法是否正确,指导年龄较大的患儿深呼气与慢呼气,以便药物能够达到支气管远端。患儿吸入时如出现面色青紫与呼吸困难,应及时停止,必要时还需抢救[2]。(3)治疗后护理干预。患儿完成氧喷吸入治疗后,护理人员需对其口腔与面部做好必要的清理护理,观察15-30min确定患儿精神状态、面色、呼吸频率无异常后,记录治疗效果。(4)健康教育干预。在患儿接受治疗的整个过程,护理人员应注意为患儿及家属做好必要的健康教育,以便患儿与家属均对喘息性支气管炎有一定的了解,知道疾病的产生机制与临床表现,了解诱发性食物,如蛋类、海鲜与花粉等。提醒家属患儿饮食应保持清淡,以清淡饮食为主,同时还需注意营养的摄入。
1.3观察指标与疗效判断
统计临床治疗效率,并观察两组患儿症状缓解时间与体征缓解时间。
显效:治疗后患儿闷喘与肺部哮鸣音消失;有效:治疗后患儿的临床症状显著改善;无效:与治疗前并不存在差异。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应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均数±与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并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则采用率(%)表示,经X2检验,如P<0.05,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分析两组患儿体征与症状缓解时间,观察组要短于对照组,对照组患儿症状缓解时间(4.7±1.4)d、体征缓解时间(5.4±1.5)d,观察组患儿症状缓解时间(3.1±1.1)d,体征缓解时间(3.5±1.2)d,检验P<0.05,符合统计学意义;对比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率,观察组要高于对照组,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率对比[n(%)]
3.讨论
喘息性支气管炎是儿科常见性、多发性疾病,同时也是过敏性、呼吸道感染性有关的疾病。患儿主要为婴幼儿与学龄前儿童,多伴随咳嗽、发热、喘息困难等症状,发病急、病情严重,严重影响患儿的身体健康[3]。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主要为过敏性体质,发病后产生的症状与哮喘类似,容易反复发作。在年龄逐渐增长中,发作次数也会渐渐减少,可治愈。临床主要采用氧气雾化吸入药物治疗。此种治疗方法药量少,但起效时间短,无明显的副作用。但患儿年龄小,治疗期间容易出现抵触现象。因此,护理人员需提供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提高患儿治疗配合度与治疗依从性。药物治疗辅助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率。
综上所述,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接受药物氧喷吸入治疗时,辅助展开护理干预,可快速缓解患儿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率。
参考文献:
[1]施念.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采用护理干预辅助药物氧喷吸入治疗的临床体会[J].医学信息,2015,13(18):165-166.
[2]宋春钰.护理干预对毛细支气管炎吸入治疗辅助效果的临床效果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58):11409-11409.
[3]黄柳柳.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可必特+普米克令舒治疗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7,15(7):117-118.
论文作者:王丽霞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4
标签:患儿论文; 支气管炎论文; 对照组论文; 两组论文; 统计学论文; 症状论文; 小儿论文; 《健康世界》2019年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