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红
(遵义市正安县人民医院 心电图室,贵州 563400)
摘要 目的:分析老年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心电图表现。方法:选取在我院诊治老年老年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136例,对比分析患者经12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测心肌缺血结果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结果:经12导联心电图诊断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与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3.8%、79.3%、73.1%、71.2%,准确性为72%;3支病变敏感性均显著高于单支、2支, 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前降支、回旋支与右冠状动脉病变、左主干病变的敏感性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2导联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冠心病诊断,为无创检查操作方便快捷,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老年冠心病;诊断价值
冠心病患者常表现为胸闷、胸痛、气短等症状,常具有心律失常或心肌缺血发作史。常规心电图难以对患者异常情况进行捕捉[1]。现临床常应用12导联动态心电图诊断,可有效提高心肌缺血检出率,以辅助临床诊治冠心病。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在我院诊治老年老年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136例,所选取患者均行会诊及验证,确诊为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其中男性患者为77例,女性患者为59例,年龄为61~77岁,平均年龄为(65.3±5.2)岁。将患者按随机方式分为I组(64)和II组(72),I组当中,男性患者为34例,女性患者为30例;II组当中,男性患者为41例,女性患者为31例。两组患者年龄等所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患者在入院后首先接受24h12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查,需详尽记录患者24h内症状与活动情况。采用北京世纪今科动态心电图机连续24h记录12联导动态心电图,且回顾性分析患者ST段变化[2]。心肌缺血诊断标准:ST段在J点后80ms处水平型、下斜型下降高于0.1mV、ST段抬高高于0.2mV,持续1min以上为阳性。冠心病诊断标准:其主要分支内径狭窄高于50%或至少有1支主要冠状动脉。其中患者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前许停用钙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等有影响药物[3]。
1.3统计学方法
经SPSS15.0统计学软件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经( )表示,且经t检验,计数资料经x2检验,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I组12导联动态心电图
I组(64例)患者中,41例(64.1%)为12导联动态心电图阳性者,23例(35.9%)为阴性者;72例II组别患者中,14例(19.4%)为阳性者,58例(80.5%)为阴性者。在性别、年龄、是否存在高血压、糖尿病及有无胸痛等方面I组与II组无统计学差异,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组12导联动态心电图阳性率显著高于阴性组,在冠心病患者中动态心电图阳性伴有胸痛患者较多,两者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0.05。
2.212导联心电图检查
经12导联心电图诊断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与与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3.8%、79.3%、73.1%、71.2%,准确性为72%;冠状动脉单支、2支、3支血管病变的敏感性分别为56.2%、60.1%、100%,3支血管病变敏感性均显著高于支2支,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经诊断前降支、回旋支与右冠状动脉病变、左主干病变的敏感性无统计学差异,P>0.05。
3.讨论
肺心病和冠心病均在老年人当中较为常见,因其通常情况下采用“一元论”对其辩证分析,因此,两者合并病症状况常备忽略,对患者的总体治疗效果造成一定影响。通过对肺心病和冠心病予以合并,对其产生病因、诊断状况及病症特点进行细致分析,对于早期诊断率的提升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并且还有助于增强疗效及缩短病程的效果。
动态心电图属于一种随身携带的微电子记录仪,可在24内全程记录患者心电图,可连续记录约为10万次心电信号,显著提高了阵发性心律失常与心肌缺血发作的检出率,且诊断各种心律失常具有显著优越性质[4]。无论患者是否具有床症状均可记录出现的时间、数量、种类等。12导联动态心电图与常规12导联心电图位置相近但其心肌缺血检出率较高。同时12导联动态心电图可在24h内对ST段同步监测,具有独特优势。相关文献指出,在冠心病心肌缺血事件中12导联动态心电图监测显著由于普通动态心电图监测,可提高下后壁心肌缺血的检出率。心肌缺血是指心肌供血减少或需氧量增加。心肌缺血可改变患者心脏功能,导致心肌电生理活动异常,进而引发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等。心肌缺血在心电图中主要为ST段改变。由于动态心电图为24内连续记录,可及时发现突发、短暂性心肌供血不足,提高心肌缺血检出率。
综上所述,12导联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冠心病诊断,为无创检查操作方便快捷,综上所述,针对老年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对其病因、诊断及特点进行分析,对于早期诊断率的提高、病程缩短及疗效增强均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庞志茹. 老年慢性肺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临床心电图分析[J]. 中国保健营养:临床医学学刊, 2009:25-26.
[2]司玉霞. 老年慢性肺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心电图资料分析[J].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1, 03:157-157.
[3]乔峰. 老年人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诊治体会[J]. 吉林医学, 2010, 31:1664-1664.
[4]胡春. 老年肺心病患者心电图V_1导联P波终末电势改变的临床意义[J]. 基层医学论坛, 1997, 9(6):714-714.
论文作者:陈小红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5年第1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8
标签:心电图论文; 患者论文; 冠心病论文; 心肌论文; 肺心病论文; 统计学论文; 老年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5年第11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