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游仙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四川 绵阳 621023)
【摘要】目的:对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行剖宫产术中肌瘤切除的疗效进行探析。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妇产科收治95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临床资料,依照手术操作不同分成探究组(50例)和对比组(45例),对照组行单纯剖宫产术,探究组同时术中行肌瘤切除,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手术效果。结果:探究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缩宫素用量高于对照组(P<0.05),但术中术后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在剖宫产术中切除肌瘤是可行的,预后良好,且安全性较高,有着重要临床意义。
【关键词】妊娠;子宫肌瘤;剖宫产术;肌瘤切除
【中图分类号】R73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33-0177-02
子宫肌瘤临床女性常见的一种生殖系良性肿瘤,以30~50岁女性为主要发病群。研究表明,该病不但在已育妇女中多发,且日益年轻化。此外研究报道,子宫肌瘤会增加妊娠期并发症发生几率,比如:流产、早产、胎盘早剥、胎盘残留、胎位异常、产后出血等,原因可能是和妊娠期子宫血供丰富,肌瘤异常增大相关。临床实践发现[1],在剖宫产同时将子宫肌瘤切除有助于预防肌瘤变性,进而避免子宫肌瘤对分娩后宫缩影响,并可降低再次手术风险。本文主要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在剖宫术中行肌瘤切除的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我院妇产科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92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临床资料开展回顾性研究,均通过B超、CT等检查确诊,符合《妇产科学》相关诊断标准[2]。术前检查显示胎位正常,均为单胎足月妊娠,患者各项身体机能正常,对手术知情并同意。排除肝肾功能不全、妊高症、妊娠糖尿病、凝血机制障碍、生殖系恶性病变及剖宫产术禁忌症等患者。依照手术操作不同分成两组。其中,探究组:50例,25~33岁,平均(28.6±3.1)岁;初产妇40例,经产妇10例;孕周38~41周,平均(39.7±2.4)周;单发肌瘤38例,多发肌瘤12例;肌瘤位置:肌壁间28例,黏膜下14例,浆膜下8例。对照组:45例,23~34岁,平均(28.8±3.2)岁;初产妇38例,经产妇7例;孕周39~41周,平均(40.1±2.2)周;单发肌瘤36例,多发肌瘤9例;肌瘤位置:肌壁间20例,黏膜下14例,浆膜下11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病情、孕周等方面差异不具统计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研究。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在硬膜外联合麻醉状态下手术,在腹耻骨联合上三横指处作切口。在患者顺利分娩后,将20U缩宫素注入宫体内。对照组行单纯剖宫产术,术后输注完宫缩素后,应用用0.9%生理盐水+甲硝唑充分冲洗宫腔,在检查确定无活动性出血后逐层关闭切口。探究组患者术中行子宫肌瘤切除,即在分娩后,对患者宫腔进行全面探查,同时应用0.9%生理盐水+甲硝唑冲洗,根据子宫肌瘤情况进行切除;对黏膜下肌瘤者,先行肌瘤剔除,再逐层缝合切口;对肌壁间肌瘤,且直径在6cm以上的,先用缩宫素10U+0.9%生理盐水10mL于肌瘤基底部以及周围注射,再对肌瘤彻底剔除,用连续包埋法缝合瘤腔。两组患者术后均静脉滴注10U缩宫素+0.9%生理盐水500mL,连续用药3d,并应用广谱抗生素预防感染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缩宫素用量,并掌握两组术后恶露干净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数据用(x-±s)表示,以t检验,计数数据以例数(%)表示,以χ2检验,P<0.05为统计学意义判断标准。
2.结果
2.1 两组临床手术效果对比
通过比较,探究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缩宫素用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但术中、术后出血量无明显差异(P>0.05),如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效果比较(x-±s)
2.2 两组产后并发症情况对比
探究组产后出现2例尿潴留,5例重度疼痛,发生率为10.0%;对照组出现1例尿潴留,4例重度疼痛,发生率为11.1%,两组数据无显著性差异(P>0.05,χ2为1.004)。
3.讨论
子宫肌瘤临床妇科常见的良性肿瘤。临床调查报道,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占子宫肌瘤的0.7%~1.4%。虽然子宫肌瘤对妊娠影响不显著,但会增加不孕、流产及早产等风险。如肌瘤过大,会导致胎位不正、产程延长、难产等,且增加剖宫产几率。当前,临床对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处理尚无统一标准。有学者表示,妊娠期子宫处在过分充血状态,在肌瘤增大时,可能引起术中出血量增加,使得术后大出血风险增大;同时,在产后肌瘤会随雌激素变化而缩小,不需在剖宫产中剔除。但也有学者认为,足月妊娠时子宫肌瘤边界清楚,容易剥离,且这时对于缩宫素敏感,虽手术时间有所延长,术中出血量增多,但均在可控范围内。
现阶段,对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在剖宫产术中行剔除术,有较好效果,可避免二次手术。临床研究报道,在剖宫产术中同时切除子宫肌瘤,联合组患者手术时间相对延长,但术中出血量、术后恶露干净时间基本一致。本研究中,探究组患者剖宫产术中同时行子宫肌瘤切除,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缩宫素用量相对高于单纯剖宫术对照组(P<0.05),但术中、术后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与上述研究报道基本一致[3]。可以看出,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剖宫产术中行肌瘤切除是可行、有效的,但术前需掌握患者手术指征和身体情况,确保手术顺利、安全。
【参考文献】
[1]李彩霞,赵婷婷.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剖宫产时肌瘤剔除的指征及治疗方法探讨[J].中国妇幼保健,2015,30(05):692-694.
[2]谢幸,苟文丽.妇产科学(第八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317-319.
[3]江竺轩,于桂琴.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行剖宫产术中肌瘤切除的临床疗效[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89):17489+17491.
论文作者:蔺天燕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0
标签:肌瘤论文; 子宫肌瘤论文; 患者论文; 术后论文; 手术论文; 两组论文; 时间论文; 《医药前沿》2018年3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