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创新模式;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
前言:教育改革进程中具体呈现出了以素质思想为主导的发展面貌,促使各阶段的课程教学呈现出新形态,而道德与法治作为初中阶段一门关系学生德育建设的重要学科,在全新的教育环境下也面临着一定的发展挑战,作为任课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在思想上积极地顺应这一改革趋势,并通过实际行动去支撑和贯彻教法创新,从而实现教学改革这一举措的深度落实,也能够促使学科本身在教育领域的地位以及所承载的育人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道德与法治,在初中阶段的教育工作领域,所占据的学科地位可以说是比较独特的,这不仅是一门基础的文化课,同时也在培养学生道德,规范品格方面具有着重要的功能。然而,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关于教学思想和方法的贯彻,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部分教师并未有效适应新课改环境下所提出的教学新标准、新要求,在开展课堂活动时仍然以应试思想为主导,在具体组织教学活动时通常遵循满堂灌的授课思想,即针对教材中存在的理论知识进行灌输式讲解,要求学生通过机械记忆导致学生的知识内化层次过于表面,不够深入。因此,作为新时代的教师面对上述不良现象有必要在思想上做出正确改观,以素质思想为战略思想就课程教学相关思想和具体方法展开创新,从而让学生在新环境支撑下产生持久性的学习动力,为学生高效学习、深入理解而提供一定的动力支撑。
二、创新模式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分析
(一)实施情景法,优化课堂教学环境
情景法是一种新方法,是依靠多媒体等一些工具或者生活化的素材,进行情景创建,从而实现课程知识由难到易,由抽象到具象的有效转化。让学生在情景的感知、体验等一系列直观性的学习活动中,深入理解课程内涵,从而实现基础知识的有效内化。因此,在实际授课的过程中,教师不妨以情景为依托对现有的课堂环境和教学面貌进行动态调整[1]。比如说,教师在讲解“遵守规则”时,则可以合理贯彻情景法展开相应的教学活动,从而实现教法的有效创新。在课上,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展示生活中与规则有关的案例,比如说交通规则、遵守公园秩序、维护公共安全等方面的规则宣传视频,让学生通过动态感知形成良好的规则意识,也能够让学生在情景条件的支撑下通过合理想象与联想,加深学生情感认知与理解。
(二)实施合作法,培养学生探究意识
在课上,教师需要深入思考改革进程中所呈现的素质思想内涵,高度重视学生本体作用的发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转变课堂结构的设计思想,构建开放型、探索型的课堂环境,发挥学生的本体意识,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相关的问题,并在课上以小组为学习单位就自己所具有的思路和想法进行有效的互动,以此来实现学生思维意识有效发散,同时也能够重点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师可以积极落实合作法,并做好科学分组、任务布置和情境创设等相关的准备工作。比如说,教师在讲解“认识总体国家安全观”时,教师可以将当前比较严峻的港独问题,以及相关的新闻报道引入到课堂上,并引导学生围绕“NBA莫雷有关支持港独的相关言论”展开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交流思想和观点的过程中,加深对基础安全观的思想认知。
(三)实施时事法,培养学生政治素养
时事法是根据道德与法治该课程与现实生活联系的紧密的特征,搜集当前社会领域比较热点,并且与初中生现实生活具有较强关联的时事素材,科学地与课程内容进行有效整合,让学生在全面了解与深度剖析的过程中,对政治内涵加深理解,从而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政治观,强化学生的政治素养科学建设。比如说,教师在讲解“增强生命的韧性”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列举扫雷英雄杜富国的英雄案例,以及其他的英雄事迹渗透给学生,让学生能够在情感层面上加深对课程内涵的共鸣度。同时,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多关注和了解时事新闻,比如说积极关注十九大会议亦或是70周年的阅兵活动等,来丰富自身的政治常识。
(四)实施微课法,拓展自主学习空间
在实际授课的过程中,教师要科学利用现代化手段对教学载体进行有效创新[2]。以网络为载体构建微课体系,将课程资源进行直观整合,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空间,同时也能够为学生根据自身知识内化情况通过自主复习巩固相关知识点,提供一定的载体条件。比如说,教师可以将教材中的重要知识点整合微课体系,方便学生针对性的进行检索、下载,从而完成自主复习。
(五)实施激励法,激发自主学习自信
在课上教师要本着学生本位的教学原则对评价领域的思想意识和方法手段进行及时的更新。尊重学生主观情感感受,实施激励性评价[3]。让学生能够对自身的学习基础和行为表现产生强烈的自信,并支撑学生在该学科领域实现深入的发展。
结论:以前所述,在全新的教育形势下,加强教法和相关教育观的创新,对促进当教育深化改革,支撑学生素质全面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在道德与法治课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实施全新的教学方法。在课上,通过实施情景法、合作法、时事法、微课法以及激励法,为学生构建新颖,并且符合学生自主学习需求的新环境,给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学习提供一个良好的载体支撑。
参考文献:
[1]刘宝东.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创新教学之探[J].课程教育研究,2019(33):70-71.
[2]樊兆甫.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18):82.
[3]郑晓哲.新课标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创新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2018(29):92-93.
论文作者:劳飞燕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1
标签:教师论文; 学生论文; 思想论文; 法治论文; 道德论文; 初中论文; 课程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