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弥散张量成像在胶质瘤手术前后的临床应用价值论文_付志刚,张光岩,易礼海,刘建辉

核磁弥散张量成像在胶质瘤手术前后的临床应用价值论文_付志刚,张光岩,易礼海,刘建辉

付志刚 张光岩 易礼海 刘建辉

佳木斯市中医院影像科 黑龙江佳木斯 154000

摘要:目的:探讨胶质瘤手术前后应用核磁共振(MRI)弥散张量成像(DTI)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接诊的脑胶质瘤患者25例进行研究,术前术后皆予以常规MRI与DTI检查,对比分析临床效果。结果:18例Ⅰ-Ⅱ级患者术后临床症状有显著改善(P<0.05),但7例Ⅲ-Ⅳ级患者术后症状无显著改善(P>0.05);肿瘤病灶区、灶周水肿区平均弥散系数(MD值)相较于正常白质区有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3个区FA值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核磁共振DTI可明确脑胶质瘤和周围脑白质纤维束关系,其MD值与FA值可区分不同区,为术前手术方案确定与术后预后评估提供参考,值得借鉴。

关键词:核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胶质瘤;术前术后;临床应用

脑胶质瘤属于常见疾病,其治疗目的在于最大化保护白质区与脑功能基础上切除肿瘤,以此确保术后患者生存质量。当前,弥散张量成像(DTI)是唯一可活体显示脑白质病变纤维束的无创检查方式,成为胶质瘤手术前后重要的检查手段[1]。为了进一步探讨胶质瘤手术前后应用核磁共振(MRI)弥散张量成像的临床价值,我院展开了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25例对象,皆为我院2012年2月-2014年12月接诊的脑胶质瘤手术患者,以肢体运动障碍、颅内高压及感觉障碍入院就诊,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配合本次研究。25例患者中男15例、女10例;年龄15-70岁,均值54.6±10.7岁。

1.2 方法

本组患者术前术后皆予以MRI及DTI检查,利用1.5T MR扫描仪(加以最新8通道光线圈提高信噪比)处理,解剖背景图像为自旋回波序列T1或T2加权像;DTI扫描参数则包括DW-EPI,TR8000ms,Minmum为TE,磁敏感梯度b包括0s/mm2与1000s/mm2,弥散方向共15个,矩阵为128×130,实施单次激发,层厚为3-5mm,视野为24cm×24cm,层间距设定为0-1mm。检查后将图像送到SUN图像工作站处理,利用Functool软件对扫描数据实施图像后处理,获取各向异性指数图(FA),同时将术后病理分级确定的高级胶质瘤选取肿瘤病灶区、灶周水肿区、正常白质区检测FA值与平均弥散系数(MD),根据纤维束方向、位置改变确定周围白质纤维束为推移、破坏、浸润。

1.3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相关数据采取统计学软件SPPS18.0处理,计数资料用百分数(%)表示,而计量资料采取均数 表示,单因素方差分析处理三个区域MD值与FA值,以P<0.05差异作为统计学有意义的标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结果

2.1 病理诊断

本次研究25例患者最终经病理诊断显示Ⅰ-Ⅱ级患者有18例,为低级别胶质瘤,而Ⅲ-Ⅳ级患者有7例,而高级别胶质瘤

2.2 胶质瘤与邻近脑白质纤维束关系及术前术后评价

Ⅰ-Ⅱ级患者18例表现为推移邻近脑白质纤维束,主要表现出肿瘤周围正常走行的脑白质纤维束分离与移位,予以切除术处理比较充分,为此术后临床症状得以显著改善(P<0.05);Ⅲ-Ⅳ级患者7例表现为胶质瘤破坏或浸润邻近脑白质纤维束,肿瘤区与邻近脑白质纤维束中断与缺失,术后临床症状无显著改善(P>0.05)。

2.3 7例高级别胶质瘤不同区域MD与FA值对比

胶质瘤肿瘤病灶区、灶周水肿区、正常白质区MD值依次为(1.258±0.259)×10-9mm2/s、(1.130±0.142)×10-9mm2/s、(0.841±0.095)×10-9mm2/s,而FA值依次为0.175±0.024、0.221±0.033、0.402±0.048,对比分析可知,三个区域内的MD值与FA值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

3 讨论

近几年,分子影像学不断发展与完善,逐渐成为崭新的边缘学科,前途无限。核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近几年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在胶质瘤手术前后检查中作用重大。本次研究针对接诊的25例脑胶质瘤手术患者进行研究,术前术后皆予以核磁共振DTI检查,18例为Ⅰ-Ⅱ级患者,主要为推移邻近脑白质纤维束,主要表现出肿瘤周围正常走行的脑白质纤维束分离与移位,故而手术时要尽量保护正常脑白质纤维束,尽量切除肿瘤,而不用担心保护已破坏脑白质纤维束及术后引发新功能缺陷,最终切除比较充分,复查显示临床症状有显著改善(P<0.05);7例Ⅲ-Ⅳ级患者为胶质瘤破坏或浸润邻近脑白质纤维束,肿瘤区与邻近脑白质纤维束中断与缺失,选择治疗方案前要明确肿瘤对周围结构的侵犯程度,从而合理选择方式与最佳时机,对治疗有着积极的意义,但这类患者术后症状无显著改善(P>0.05)。此外,针对7例Ⅲ-Ⅳ级患者肿瘤病灶区、灶周水肿区及正常白质区的MD值与FA值对比分析可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总的来说,DTI属于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发展而来的新型分子影像学分析技术,主要是利用组织水分子在三维空间的弥散异向性描绘白质纤维组织结构与走行,成为当前唯一可活体非创性检查脑白质纤维结构与病理改变的新技术[2-3]。相较于传统MR而言,DTI的FA图像可清晰显示脑白质结构,同时能分辨不同神经传导束与纤维投射方向。采取DTI技术可探查胶质瘤病灶对周围脑白质纤维束的影响,以及其与肿瘤的确切位置,从而为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切除范围提供依据,并可预测手术风险与评估临床预后[4]。

综上,核磁共振DTI可明确脑胶质瘤和周围脑白质纤维束关系,其MD值与FA值可区分不同区,为术前手术方案确定与术后预后评估提供参考,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郗金锁,徐成,贺业新等.核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脑胶质瘤诊断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4):1919-1921.

[2]黄强,李海涛,谢延风等.1H-MRS与DTI在胶质瘤分级中的临床价值[J].重庆医学,2013,14(21):2456-2457,2460.

[3]李伟,龙晚生,罗学毛等.弥散张量成像在脑肿瘤中的应用[J].国际肿瘤学杂志,2011,38(10):797-800.

[4]陈永生,宋敏鹰,李少鹏等.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脑胶质瘤手术前后的临床应用研究[J].哈尔滨医药,2014,34(4):303-304.

论文作者:付志刚,张光岩,易礼海,刘建辉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27

标签:;  ;  ;  ;  ;  ;  ;  ;  

核磁弥散张量成像在胶质瘤手术前后的临床应用价值论文_付志刚,张光岩,易礼海,刘建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