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西北地区发展中的产业结构调整_轻工业论文

论西北地区发展中的产业结构调整_轻工业论文

论西北诸省区开发中的工业结构调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省区论文,结构调整论文,工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8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007(2001)07-0058-04

在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历史中,工业结构的调整始终处于中心地位,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相比,工业是采用先进技术最广泛的部门,它的生产社会化程度最高,生产效率提高最快。同时,工业还担负着向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装备、技术和原材料的任务,并以其提供资源的技术水平、数量和品种,决定其他部门发展的水平。因此,无论研究整个国民经济还是局部某地区的产业结构,均应注重研究工业结构的现状和变化。

一、西北诸省区工业结构现状审视

(一)经济增长效益低

新中国成立以来,西北诸省区曾经历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和六、七十年代“三线”建设两个大的经济增长时期。改革开放以后,虽然国家投资重点东移,但是,西北地区仍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仅以陕西省为例,20年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按当年价格计算,由1978年的81.33亿元增长到1999年的1488亿元,增长17.3倍。然而,长期以来,西北诸省区的经济增长是在经济效益较低的情况下运行的。具体反映在:一是西北诸省区国内生产总值及创造的财政收入与东部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和创造的财政收入比例差别颇大。1999年,西北诸省区国内生产总值的总额为东部地区(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山东、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福建)10省市的8.3%,而创造的财政收入为东部地区的8.1%。若以个别省市相对比,反差就更大了。1999年陕西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4017元,新疆为7160元,是西北地区经济实力较强的省区。1999年,陕西的国内生产总值为北京的67.8%,为天津的102.8%,为广东的17.6%,而陕西的财政收入则为北京的37.8%,为天津的94.3%,为广东的13.8%。同期,新疆的国内生产总值相当于北京的53.8%,天津的80%,广东的13.8%,而新疆的财政收入仅相当于北京的25.9%,天津的62.8%,广东的9.3%。二是西北诸省区的总资产贡献率、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和全员劳动生产率低于全国平均数和东部10省市。1999年,西北5省区总资产贡献率平均为5.2%,东部10省市平均为7.4%,相差2.2个百分点;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东部10省市平均为3.9%,全国平均为3.42%,而西北5省区中,除了陕西、新疆(分别为0.75%和0.09%)为正增长外,其余3省区为负增长,甘肃、青海、宁夏分别是-0.93%、-0.81%和-0.33%。1999年,全员劳动生产率,全国平均为35194.3/人·年,东部10省市平均为43731.25元/人·年,西北5省区为29543.90元/人·年;西北5省区平均全员劳动生产率为全国的83.9%,为东部10省市的67.5%(注:2000年中国统计年鉴)。

(二)工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西北诸省区经济增长质量不高,追根溯源,主要是由于工业结构失衡和工业结构低水平造成的。

第一,产业结构失衡,降低了投入产出的比例。三次产业结构变化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同步发展,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特征。一日出现了三次产业结构变化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同步,将不仅约束工业化的进程,而且会制约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在赛尔昆的模式里,当人均国内生产总值500美元时(1980年美元),第一产业比重为31.7%,第二产业比重为33.4%,第三产业比重为34.6%。1999年,甘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681元,陕西为4017元,宁夏为4770元,考虑到美元价格的变化,无论哪个省区都未名符其实地达到500美元的发展水平。但是,1999年甘肃省第一产业产值比重为20.5%,第二产业为45.39%,第三产业为34.11%;陕西省第一产业产值比重为18.9%,第二产业为42%,第三产业为39.1%;宁夏第一产业为19.06%,第二产业为41.23%,第三产业为39.71%。通过比较可以发展,上述三省区第一产业比重明显偏低,第二产业比重明显偏高,这表明改革开放以来,西北诸省区同全国一样将第二产业的迅速扩张作为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在这种模式中,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出现了三次产业结构失衡。产业结构失衡还表现在第二产业内部,主要是工业内部的轻工业过轻,重工业过重。陕西省1992年轻重工业比例为40:60,在走向21世纪的陕西产业发展规划中,“第二产业中,轻重工业的比重基本上维持在40:60左右”(注:陕西走向21世纪战略思考)。1999年,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和新疆轻重工业总产值(按90年价格)的比例分别为:37.6:63.4,20.2:79.8,19.1:80.9,22.4:77.6,31.9:68.1(注:2000年中国统计年鉴)。改革开放以来,西北诸省区与全国一样,发展最快的是高消耗、低加工度的行业,包括劳动密集型的一般加工工业和依靠引进支持的组装加工工业,以及与这些行业密切联系的基础工业和能源工业。产业结构和工业结构的失衡,不仅背离了生产力发展规律的要求,而且,严重地破坏了产业结构之间、工业内部各行业之间的互为条件、互相依存的比例关系,增大了经济运行的成本,抑制了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

第二,低水平的工业结构,培育了一批低附加值的加工工业。经过“一五”、“二五”和“三线”建设的国家重点投资,陕西工业体系初步形成。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发展又上了一个新台阶,经济实力已具相当规模,并形成了包括电子、能源、化工、建材、航空、纺织、医药等在内的主导产业。因此,展现陕西工业发展的水平,即可了解西北诸省区工业发展的概况。以经济全球化的视角来观察陕西工业结构的现状,其工业结构仍处于较低水平。主要表现在:(1)技术装备较落后。现有工业企业技术装备大约1/3是50年代和60年代形成的;1/3是70年代形成的;其余1/3是80年代以来形成的。近几年,由于有效投入不足,企业全面技术改造、工艺技术和产品更新不足20%。(2)高新技术产业占的比重少。从具体行业来看,现代技术、中间技术和落后技术大体是“金字塔”形分布。新兴产业的产品所占比重不足10%,90%以上的工业产值依赖于传统产业(注:陕西走向21世纪战略思考)。(3)经济的增长过分依赖资金的增加和劳动力的投入,有明显的粗放型和高消耗的特征。高加工度、高附加值的行业,包括机电一体化的装备工业、关键零部件工业、特殊材料和新型材料工业发展较慢。由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缓慢,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低,从而导致工业经济增长主要以外延扩大再生产增大规模,以速度求效益,投入产出比例较低。

二、西北开发中的工业结构调整

(一)应转变的几种观念

第一,工业化是个渐进的过程,而不能理解为工业化就是重点发展重工业。由于具体的国情和特殊的国际环境的原因,我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曾以高昂的代价重点发展了重工业。改革开放以来,经过种种努力,“发展重工业的偏好”已发生较大的变化。但是,这并不是说人们对工业化过程和工业化发展的规律性都有了深刻地了解和认识。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一些地区在“上台阶”和互相赶超的经济规划中,将投资的重点仍然放在重工业,因而导致工业内部的重工业比例久久居高不下。事实上,工业化是生产力发展的一种表现形式。工业化向前推进,必然带来生产力的进步。因此,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着工业化所处的阶段。按照著名经济学家钱纳里的理论,社会经济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即初级产品生产阶段、工业化阶段和发达经济阶段。进一步说,工业化过程一般是依照轻工业——重工业这样的次序进行的。在工业化初期,轻工业在整个工业经济中占据主要比例;随着工业化的发展,重工业的比例逐步上升;当工业化进入后期,重工业占据绝对的比重。

第二,只有按照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发展生产力,才是增强一个地区经济实力的根本途径。重工业能够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技术装备,重工产品产值通常较高,因此,发展重工业对于加快一个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增强一个地区的经济实力,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重点发展重工业不是发展本地区经济和增强本地区经济实力的唯一途径。而且,不适时机地(即破坏了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关系)加大重工业发展的力度,反而会削弱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后劲。国际和国内经济发展的实践都表明,适时机的(即按照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大力发展轻工业,同样是增强一个地区经济实力的重要手段。改革开放以来,东南沿海一些省份的经济实力,在本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上明显增强,就充分说明了这个道理。1999年,按国民生产总值总量排位,广东居首位(8464.31亿元),江苏第二位(7397.82亿元),浙江为第四(5364.89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江苏为19700多元,广东为12700多元,浙江为12500多元,它们分别相当于西北五省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2-5倍。然而,改革开放初期,西北五省区人均GDP均高于福建(福建1998年人均GDP已超过10000元),其中青海省甚至高于广东。那么,江苏、浙江、广东等省是靠什么快速发展经济来增强经济实力的呢?答案是依靠发展轻工业。1993年轻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例,江苏为61.35%,浙江为61.97%,广东为60.34%;1995年轻工业产值的比例分别上升为65.59%、76.09%和66.89%。

第三,将地区资源优势转变为地区经济优势需要诸多条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毫无疑问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但是,优势产业的“优势”是针对地方经济利益来说的优势,某种自然资源特点并非是形成优势产业的充分条件,而能够为本地区带来最大收益的产业才是优势产业。因为,促进经济增长,除了需要自然资源之外,还需要人才和科学技术等要素。在科技日新月异发展的当代,自然资源所形成的物质因素,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对资本增值发挥的作用逐步下降,而高素质的劳动者和先进的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的决定性条件。西北5省区虽然拥有重工业、轻工业等工业发展所需要的丰富自然资源,但是,由于人才缺乏,劳动者整体素质较低,科技发展滞后,生产那些高加工度、高附加值的重工业产品,产品的比较成本和比较利益均处于劣势。所以,在缺少人才和科技的条件下,过分强调发展与本地区自然资源相关的工业,特别是重工业,难以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

(二)工业结构新模式的特点

1.“轻型化”的工业产业总体结构

西北五省区工业结构不合理,显著地表现为轻工业比重过小,重工业比重过大。轻重工业比例失调的工业结构,严重地制约了生产要素产出率最大化,导致地区工业经济的低质量运行。因此,重新安排西北诸省区工业结构的第一步措施,就是大力发展轻工业,提高轻工业在工业结构中的比重,降低重工业增量的比例。由于轻工业本身的特点,西北地区由重点发展重工业转向重点发展轻工业,不仅是必要的,而且由此亦可使该地区的经济运行走向良性循环。

首先,由重点发展重工业转向重点发展轻工业,可以较大幅度地提高产出率,为西北地区经济进一步发展提供资金积累。相对于重工业而言,轻工业生产周期短,资金周转速度快,经济效益高。1993年全国重工业每百元固定资产实现工业产值为194.27元,而轻工业则高达384.32元;1995年全国重工业每百元固定资产实现工业产值118.04元,轻工业为199.14元。全国国有独立核算的工业产业每百元固定资产原值实现利税,1993年重工业企业为11.43元,轻工业为18.51元;1995年重工业企业为7.91元,轻工业为14.53元。重点发展轻工业是西北诸省区迅速增加资金积累的最有效手段。

其次,由重点发展重工业转向重点发展轻工业,可以节省投资,减轻西北地区资金供应紧张的压力。西北地区发展经济面临资金短缺的困难,主要由三个方面的原因造成。一是投资的硬、软环境较差,吸引外部资金的能力弱。二是地方财政收入过少,无法满足经济发展对资金的大量需求。1999年陕西财政收入为106.4亿元,甘肃为58.3亿元,青海为14.1亿元,宁夏为18.8亿元,新疆为71.3亿元(注:2000年中国统计年鉴)。陕西全省107个县市,60%以上的县市公务员不能按时发工资;甘肃全省86个县市,其中56个县市(约为全省县市的70%)的公务员不能按时发工资。连吃饭的钱都困难,哪有多余钱大规模地搞建设呢?三是贫困人口居多,扶贫压力大,难以有更多的资金搞建设。有关统计资料表明,国家重点扶植592个贫困县中,西部多达307个,超过50%。甘肃贫困人口(加上灾年返贫的人口)约200万,占全省总人口的10%;宁夏全省贫困人口高达400万(注:区域经济、城市经济.2000,(4)),而全省总人口为504万,连饭都吃不饱的人,又怎能搞资金积累呢?与发展重工业相比,轻工业项目投资较少。西北地区想要在资金短缺的条件下去求生存、求发展,重点发展轻工业,既是该地区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又是别无其他选择的唯一出路。

最后,由重点发展重工业转向重点发展轻工业,可为西北地区工业结构进一步发展,提供大量的后备人才。发展轻工业较发展重工业,对科学技术和劳动者素质要求水平较低些。但是,在轻工业发展的过程中,随着产品加工深度提高,因人才的培养和职工的培训,劳动者的整体素质也会相应提高。由发展轻工业而带动的科学技术进步和高素质人才的增加,为工业经济结构高度化的发展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2.不同层次技术的工业产业合理组合

西北诸省区在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的大环境中,工业内部各行业之间,工业产业在地区之间,均存在着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因此,该地区工业结构不合理,不仅反映在轻重工业比例失衡方面,同时还表现为在忽视了本地区生产力发展特点的基础上,超越可能条件,过分地去追求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从而打破了低级技术、中等技术和高新技术应有的产业结构格局,影响了不同层次质量的生产要素作用发挥的最大化。目前,我国客观地并存着工业化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化时代,而西北地区也存在着类似的状况。适应不同水平生产力的要求,在不同层次技术平台上积极发展产品差别化的产业,是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西北地区经济整体运行质量的最佳选择。

(1)以特色农副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同一产业内部(如轻工业),由于产业构成不同,产业发展的次序也有差异。轻工业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另一类是以非农副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轻工业发展的次序是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为主逐渐转向以非农副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西北地区可利用本地区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发展特色农副产品的加工业,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延长产业在区域内的产业链。(2)以非农副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工业。由于长期维持畸形的“重型”工业结构,西北部各省区轻工业发展滞后,工业消费品主要依赖东部省市供给。面临西部开放的大好机遇,应在轻工业原有发展的基础上,大力鼓励发展日用工业消费品的生产。特别是一些大中城市,应规划发展那些耗能少、无污染的“都市型”轻工制造业。在地方财力不足的情况下,出台一些优惠政策动员社会资金的力量,支持兴办乡镇企业和私营企业,可能是实现轻工业快速发展的一条较现实的途径。(3)以产业规模升级和技术升级为特点的重工业产业。虽然,西北部各省区工业产值中重工业产值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但是,重工业基本上是沿着一条小规模、低水平的重复建设的路子缓慢发展。工业结构在由“重型化”转为“轻型化”之后,重工业的发展要有一个新模式,即缩短战线、突出重点,实现产业规模升级和技术水平升级。比如,瞄准世界水平建设大型炼油企业(世界炼油最大规模企业已达到4000万吨/年)和石化企业(石化企业中的乙烯规模一般超过60万吨/年,最大单套装备规模达到115万吨/年)。与此同时,加大技术投入力度,增加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工产品、特色产品的生产,大量压缩那些耗能高、知识含量低的大路货产品的产量。(4)赶上新经济时代,有选择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代表了当代生产力发展的最高水平,它在社会经济变革中发挥着巨大推动作用。西北部各省区应科学规划,慎重决策,借助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新机制,有选择地发展某些高新技术产业,提升本地区工业产业结构的高度。

收稿日期:2001-02-08

标签:;  ;  ;  ;  ;  ;  ;  

论西北地区发展中的产业结构调整_轻工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