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伊春市中心医院 1530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腹腔镜子宫切除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价值与可行性。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0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有60例,而接受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有40例。研究中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并发症、出血量、术后镇痛药物使用率、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康复程度等。结果:腹腔镜组的平均手术时间高于开腹组;腹腔镜组患者术后出血量、术后镇痛药物使用率、腰腹疼痛率、术后排气、下床活动、体温恢复以及住院时间等均小于开腹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显著。结论:使用腹腔镜子宫切除手术治疗子宫肌瘤是一种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子宫肌瘤;临床疗效
Objective: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value and feasibility of laparoscopic hysterectomy in the treatment of hysteromyoma. Methods:100 patients with uterine fibroids in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2 to May 2014 were selected. The clinical dat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including 60 cases of laparoscopic hysterectomy and 40 cases of open myomectomy. In the study,we compared the operative time,complications,bleeding volume,postoperative analgesic drug usage,exhaust time,hospitalization time and rehabilitation degre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the average operative time in the laparoscopic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laparotomy group. The postoperative bleeding volume,postoperative analgesic drug usage rate,abdominal pain rate,postoperative exhaust,ambulation activity,body temperature recovery and hospitalization time in the laparoscopic group were all less than those in the laparotomy group. The comparison of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Conclusion:the use of laparoscopic hysterectomy for the treatment of hysteromyoma is an effective method of clinical treatment,which is worthy of application.
Key words:laparoscopic hysterectomy;hysteromyoma;clinical efficacy
子宫肌瘤是一种常见的妇科良性肿瘤疾病,发病率到达25%[1]。虽然子宫肌瘤危害性较小,但是若不接受有效治疗则可能会引起阴道出血、月经过多、贫血,严重时会导致患者不孕,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当前,临床中多采用手术方式治疗子宫肌瘤,并且随着医疗科技水平的提高,腹腔镜手术成为治疗子宫肌瘤的主要手术方式[2]。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影响,部分医院并未认清腹腔镜子宫切除手术的临床价值,临床应用不普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此,本文结合实际案例重点探讨腹腔镜子宫切除治疗子宫肌瘤的的临床价值与可行性,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文章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100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年龄在32~46之间,平均年龄为(36.64.2)岁。将100例患者分为腹腔镜组与开腹组,分别为60例与40例。本研究中所有患者均为第一次接受子宫肌瘤切除手术,并且两组患者在年龄、文化程度、病情、其他病史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本研究中对两组手术患者均采用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手术由从业时间长、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操作。
1.2.1腹腔镜组手术方法
①术前阴道及肠道准备1天,帮助患者取得头低脚高手术体位,保留导尿。②在患者脐轮上10mm-20mm处插入气腹针,并注入适量二氧化碳气体以形成气腹。套管针穿刺进入腹腔置腹腔镜,镜下观看适合腹腔镜下操作后,依次于右下腹麦氏点、左下腹反麦氏点、最后在患者耻上20mm处置入套管,并插入手术器械,③窥阴器充分暴露宫颈,碘伏消毒后置入举宫器,电凝切断双侧圆韧带、输卵管峡部、卵巢固有韧带,或骨盆漏斗韧带,剪开阔韧带前、后叶,下推子宫膀胱反折腹膜至宫颈外口处,充分处理宫旁组织,电凝凝断子宫血管、主韧带以及骶主韧带。④切开阴道穹窿部,撤除举宫器,随后经阴道取出被完整切除的子宫。⑤用0号肠线缝合阴道残端,并检查创面出血情况,最后冲洗患者腹腔。
1.2.2开腹组手术方法[3]
按照《妇产科手术学》第三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中的手术步骤对开腹组进行子宫切除手术。
1.3.观察方法
①在手术中详细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②术后48小时,观察记录患者排气、排尿、下床活动、体温恢复、住院时间,镇痛药物使用、以及腰腹疼痛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均采用表示,采用t检验,p<0.05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术中均无脏器损伤,腹腔镜组2例中转开腹,均为曾剖宫产手术大网膜与子宫、腹壁广泛粘连,视野暴露困难。腹腔镜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腰腹疼痛率、加用镇痛药、术后排气、排尿、下床活动、体温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均小于开腹组,而腹腔镜患者手术持续时间大于开腹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显著。
3讨论
子宫肌瘤是常见妇科疾病之一,是妇科常见的良性肿瘤,但是若不及时治疗仍然会对妇女生活质量造成很大影响,甚至会导致妇女不孕、贫血等。临床上通常采用手术方法对子宫肌瘤患者进行治疗,并且随着现代医疗科技水平的提高,子宫肌瘤手术在不断发展变化[4]。
开腹式子宫切除术是传统的子宫肌瘤临床手术之一,同时也是出现时间最早的子宫肌瘤手术之一。经过长时间的发展,该手术方式凭借其手术难度小、适应症广等特点成为当前最常用的子宫肌瘤手术方式。然而,该方式手术切口长、出血量大且术后恢复时间长,影响患者术后生活中质量。因此,腹腔镜子宫切除术逐渐引起学者的重视。与开腹式手术方式相比,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同样会完整的切除整个子宫,而且减少了手术操作对盆腔脏器的刺激,减少患者盆腔或者腹腔受到污染的机会[5]。
本文通过研究结果显示:经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治疗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腰腹疼痛、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均小于开腹组。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手术创口小不影响腹部美观,术后恢复迅速,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体验,可取得和开腹手术相同的效果并且不影响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是治疗子宫肌瘤的是一种有效的理想的手术治疗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海燕,周晓燕.腹腔镜在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价值探讨[J].中华全科医学,2014,2(10):1629-1630+1633.
[2]宋丽锦.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和开腹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比较[J].当代医学,2014,4(25):38-39.
[3]周鸿亚.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切除疗效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4,12(25):3375-3376.
[4]王霞.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医学工程,2014,21(8):118.
[5]隋丽红.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临床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2014,24(24):37-38.
论文作者:吴雅冬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
标签:手术论文; 子宫肌瘤论文; 子宫论文; 腹腔镜论文; 患者论文; 术后论文; 切除术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