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湘乡市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湖南 湘乡 411400
摘 要:信息技术越来越深入地渗透到我们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为人们的学习活动提供了更加方便、灵活、满意的服务。随着“互联网+教育”这一指导思想在教育各领域的推进,相信在不久的未来,我们的教育体制也将随之产生巨大的变化。本文主要就移动学习这种教学方式在中职学校如何开展以及应用进行了一点思考和探索。
关键词:移动学习 互联网+ 教学应用
一、移动学习
移动学习是未来技术支持学习的焦点,越来越多地进入到人们日常的生活中,可以预见这将会引发教育体制的变革。
当前,各种移动设备的出现,如手机、PAD、手持电脑等,使得人们可以通过移动通信网络、计算机网络、移动教学服务器和各种移动设备等构成的移动通信系统来进行学习,这就是移动学习。
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学生们不再只是简单地从课堂当中得到,更多的是来自于日常碎片化通过移动手持设备随时随地了解和获取自己想学的信息。这种新型学习方式的主要优势有:
1.作为移动学习的受众者,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移动通信技术和移动手持设备来进行学习。这种学习资源的获取来源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极大地满足了“总在线”的学习需求,也更符合未来学习的要求和趋势。
2.根据自身情况时间安排更随意。也就是说学生可以充分利用生活中的碎片化时间来进行学习,经过每天的摄入和积累,掌握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结构。
3.满足了个性化的学习需求。移动学习的交互性可以实现信息及时的双向流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沟通能力,激发学习热情,实现自我存在感,提高学习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中职学校的学情分析
通过调查研究,目前中职学校的学情有以下几个特点:
1.文化理论基础差,厌学情绪重。
2.社会交往沟通能力差。
3.学生自主学习性差,自控力差。
4.性格差异性比较明显。
5.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
6.渴望被关注、被鼓励、被称赞、被认可。
以上情况加大了中职教师提高教学效果的工作难度,但也是创新教学改革的一种契机。
三、利用移动学习促进中职学校教学工作
目前,我省的信息化教学研究与应用在全国教育信息化领域都是名列前茅,移动学习得到了极大的推广和应用。因此,作者认为移动式学习方式也可以在中职学校进行一定的探索应用。
1.利用移动学习,开展课前预习。要保证一节课45分钟课题的完整有效性,要包括课前预习、课中详听解疑及课后巩固。但实际情况是中职学生基本没有课前预习的习惯且学习被动。如何让学生接触并内化这种习惯呢?教师可以通过手机QQ、微信公众号推送的学习方式提前推送预习内容,使信息可以多元化展示,这种形式既为学生喜爱又能达到课前预习的目的。当然,由于中职生自控力差,移动设备使用的约束问题还需进一步探讨。
2.利用移动学习,开展专题讨论。丰富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主动性是中职教师应该重点关注和不断探索的问题。可通过在课堂环节增加讨论等互动方式来增加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度。例如:教师根据一次课的内容,建立一到两个讨论主题,以任务形式布置给学生。利用移动学习不局限于课堂内,可在课后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开展专题讨论,用这种方式让知识内化并渗透到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养成参与课堂的习惯。
3.利用移动学习,完成作业提交。课后练习是对课堂学习情况的一种强化巩固和反馈,但中职现状是作业难收,能收上来的情况很多就是一份原版加多份复制版。若教师在课前先为这一次课建立相关的练习题库,题目由浅入深、内容丰富、设定挑战关卡,能大大提高学生独立完成练习的积极性,由被动变主动,教师能更好地掌握学生知识的反馈情况。
4.利用移动平台,进行教与学的反馈。师生互动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应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要做到课前有指导、课中有讲解、课后有解答和评价,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在关注他,增加他的学习动力,让教师能对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心中有数,因材施教。通过移动平台,教师随时能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实现学生学的反馈。另外,教师对学习情况进行的评价、指导又可以通过移动平台进一步反馈给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注,从而实现教的反馈。
参考文献
[1]王文槿 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方法与策略研究.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朱琳 中职学校学生学情分析及对策.现代职业教育杂志,2017,(11)。
[3]时荣 移动学习的发展和应用状况综述.信息与电脑,2012,(12)。
[4]马云云 吴飞燕 浅谈微学习环境下高职教学改革.高等教育,2013,(9)。
[5]宇善良 多媒体技术的铁路专业理论信息传递模式.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13,(7)。
[6]钱吉奎 加强专业建设,培养高速铁路高技能人才.教育管理研究,2010。
论文作者:宋彧彦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7年12月总第1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2
标签:中职论文; 教师论文; 学生论文; 情况论文; 方式论文; 课前论文; 学校论文; 教育学》2017年12月总第13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