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环境:危机下的艰难突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水环境论文,艰难论文,危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该怎样描述中国正在发生的水资源危机?
有观察者这样说,如果局面再不得到扭转,中国水资源就将全面枯竭,我们“将失去改正错误的机会”。
目前,中国正在经历着世界上最为严重的水危机,危机的根源包括污染物流失、制度失衡管理不善、普遍的洪涝干旱以及过快的经济增长。据国家水利部估计,水资源短缺问题将在2030年达到高峰,届时中国人口数量将达到16亿,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将只有1760吨——这个数字已经到了联合国规定的“警戒线”水平以下。
《中国日报》曾经引用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的话说: “与世界上任何其他的国家相比,(中国)所面临的水危机更为严重和紧迫。”
尽管中国拥有全球不算太少的淡水资源,然而庞大的人口基数使得中国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位列全球倒数第二。专家介绍,中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约为2200立方米,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4。
与此同时,严重的污染以及缺乏有效治理的现实意味着情况正在进一步恶化中。有统计显示,中国70%的江河湖泊都已经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这种现象在农村地区尤为严重。据国内著名环保组织“自然之友”近日发布的环境绿皮书《2006年:中国环境的转型与博弈》指出,中国约3.2亿农村居民缺乏清洁的饮用水, 这是很多河流沿岸变成癌症高发地带的主要原因。例如,广东省北部某地区河流污染极为严重,以至于沿岸某些村庄被当地人称为“癌症村”。
还有数据显示,中国在过去10年挖井取水近百万口,导致地下水位严重下降。《中国水危机》一书作者、著名环境问题专家马军表示,在过去的50年中,中国北方各大城市如北京的地下水水位下降了50米,这种年均1 米的下降速度导致水资源无法进行循环,地下水无法再生。这是一个失去平衡,已经“倾斜的水世界”:世界水日期间,有媒体以此来形容当下中国的水环境。
触目惊心的水之殇
马军说,从全国的七大流域来看,水资源状况都不容乐观。黄河曾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可能再没有什么比黄河断流更能深刻反映中国水资源的严峻局面了。黄河于1972年首次断流,到1997年黄河断流期长达226天,近700公里河床干涸。如今保证黄河不断流已成为政治任务,为此黄河常年维持小流量状态。但这样的流量无法把十亿吨泥沙带到河口,大量泥沙淤积在水库和下游河道,造成严重的洪水隐患。据“治黄”专家研究,水污染和黄河的断流有着密切关系,由于污水不能得到有效处理和循环使用,黄河流域各城市大肆开采极为宝贵的地下水资源,使得黄河的水资源失衡状况更加严峻。
“绿色和平”组织曾对黄河水系进行过评估,结果发人深省。该研究报告称,由于生态变化,“黄河可能被毁。”报告反映:“黄河生命的源头正在消亡,黄河源区的补给正在逐渐消退,甚至枯竭。”
长江的洪水问题依然非常严重,长江干流水量虽未有明显变化,但许多支流径流量已不断减少。每年排入江中的污水达220亿吨, 占全国总排污量的三分之一。据媒体报道,几乎在每个沿江城市都可以看到长长的污染带,绵延百里。近年随着三峡水库的建成,库区流速减缓,自净能力大大降低,污染问题可能变得更为棘手。据新华社报道,长江仅有31%的水达到Ⅰ类或Ⅱ类水质标准,35%的水质劣于Ⅲ类水。水利专家表示,如果不采取措施,那么三至五年内,长江70%的水质都将降至Ⅲ类标准以下。学者刘广昭说,如果长江70%的水质降至Ⅳ、Ⅴ类标准以下,那么很多水生植物物种都将绝迹,而且“长江也将变成死水。”
我国西北地区历来降水稀少,历史上都是靠着稀疏的河流湖泊,在支撑着这一地区脆弱的生态平衡。如今这一平衡也已被打破,河流萎缩、湖泊水位下降甚至枯竭,沙漠开始了迅速扩张。资料显示,90年代末土地沙化速度已上升到每年3436平方公里,每年流失土壤五十亿吨,沙尘暴频繁发生,受沙漠化影响的人口已达四亿。
东北地区的松花江和辽河流域的水资源情况也在恶化中。据报道,松花江一到枯水季节多为旱灾,雨水季节则又洪水泛滥。辽河流域水资源短缺,污染极其严重。
华北地区海河流域有超过三百条的支流,报道称,几乎“无河不臭,无水不干”。地下水严重超采,业已形成超过七万平方公里的世界最大地下“水漏斗区”,造成地表沉降和海水入侵。有专家称,河北一些城市地下水资源将在十年内枯竭,如果不采取应急措施,将有可能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淮河流域生态破坏严重,水旱频繁,上游的恶性排污,使得人口密集的下游常常陷入有水不能用的窘境。目前,在若干缺乏替代性水源的农村地区已出现了“癌症村”甚至“癌症县”,环境灾难开始酿造成公共健康危机。
我国西南地区水资源总量丰富,但危机四伏。中国20多年的经济发展构成了对能源的高强度需求,水电业被当作解决能源短缺的重要方式,西南地区的江河因此成了水电开发的主战场。学者王力雄曾指出,建坝热潮正在破坏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的资源环境,威胁到当地宝贵的生物多样性和景观资源。同时,所制造的百万“水利移民”,有可能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中国东南地区降水丰富,河流众多,但普遍面临着水质型缺水。长江三角洲平均每300米就有一条河流,但许多城市有水不能用,不得不大量超采地下水, 造成地表沉降。珠江三角洲集中了全国13%的径流量,但污水泛滥,饮用水水质堪忧。被誉为“空气中也能拧出水”的广东,近年来竟面临着缺水的困扰,据广东有关部门预测,2010年广东省缺水量将达到82.6亿立方米。
与此同时,中国近海海水水质严重恶化,很多海区赤潮泛滥,海洋学者担心,近海海域甚至有变成“蓝色沙漠”的危险。
艰难的突围
以广东为例,珠江三角洲水网密布,水资源人均拥有量全国居首,但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随着广东经济的迅猛发展,江河污染、水环境恶化日益严重,城市河道几乎“有河皆污”,不少河道已到“难以治理的地步”。根据民革广东省委对珠三角洲区域5147 家重点工业污染源的调查统计, 工业废水每天的排放量为235.5万吨;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为每天660.5万吨,农村生活污水排放量约240 万吨,这些污水就这样日夜不停地灌入珠三角平原各河涌湖泊。2003年以来,广东省的降雨量减少了30%,酸雨频率则增加到54.5%。全省4 大河流的径流屡创历史新低,严重的干旱又引发了减潮上溯等诸多问题。广东省水文局的资料显示,省内40座城市有30座供水量紧缺,全省部分市、县由于水质或水量原因被迫迁移取水点。目前,广东省处于水质性缺水威胁的人口已达1600万。
马军表示,由于中国大规模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污染问题和资源短缺还在继续恶化。“如今的污染程度早已经超出了河流的自净能力,”他说。
事实上,光污染不治理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已把环境资源基本耗净,我们“已到了必须为环境治理支付成本的时候了”,有学者指出。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坦陈,“十五”计划大多数指标都完成任务,但环境指标没有完成。“绿色和平”组织专家评论说,中国“必须重新评估他们授予的经济发展优先权,并加强防治污染的措施。”
在这样严峻的背景下,中国排污治理开始了艰难的突围。根据既定的环保目标,未来五年,中国全社会环保投资预计将达到创记录的1.3万亿元,不考虑价格折扣,将比“十五”期间增加近6000亿元。国家环保总局的目标是:到2010年,在GDP年均增长7.5%的同时,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在“十五”计划环境指标未能完成的背景下,这些指标能否实现无疑将是对政府“环保执行力”的一次重大考验,“‘十一五’环境目标的实现并不乐观”,清华大学水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傅涛说。
中科院近日发布报告指出,解决中国水问题的核心是治水模式的转型,要通过制度创新实现中国治水模式的转变。报告认为,中国目前面临的水危机实质上是治理危机,是治水模式长期滞后于水环境变化和社会需求的累积结果,必须建立适应时代要求的现代治水模式。
这个结论,和联合国最新公布的《世界水资源开发报告》中的观点不谋而合,联合国认为,全球水资源危机基本上可以说是一场公共管理体系的危机,这个体系“决定了哪些人、在什么时候、通过何种方式、能够得到什么样的水,并且决定了哪些人有权得到水资源以及相关服务”。
有专家建议,解决中国水资源污染问题的一个重要思路是,引入全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和水权观念。惟有如此,利益相关方才有可能约束排污行为。但是,在现阶段如何建立起一个有效运作的“利益谈判机制”,以更加综合、平衡的视角来协调其中的可能冲突,对于有关方而言,无疑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对于中国水资源困境而言,也是一个艰难的突围。傅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水业改革是一个重建责任体制的漫长过程,将有大量的深层次的问题暴露出来,需要在体制重建中消纳和化解”。
政府和学术界的争论、探索仍在继续,民间环保组织已默默行动起来了。最近刚组建成立“公民与环境协会”的马军在2006年底推出了中国第一个“水污染地图”,2007年,他和他的伙伴们的目标是整合更多的NGO资源, 更精准地定位污染中国水资源的各污染源,然后通过法律等各种方式对污染者施以压力,让其付出治污成本。他说:“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仅仅依靠政府三令五申和投资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机会或许总是存在,但时机选择的不同,也许意味着截然不同的代价付出。”记者不由得想起这句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