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程[1]2014年在《妊娠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妊娠结局分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妊娠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母婴结局,提高对妊娠合并HBV感染孕妇管理的认识,加强对妊娠合并HBV感染的母婴监测,改善母婴结局。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前检查并分娩、孕期初诊为HBV感染(血清HBsAg阳性)的孕妇40例,作为妊娠合并HBV感染妊娠结局的研究对象,其中肝功能异常者12例,肝功能正常者28例;随机选取相同医院、同期血清HBsAg阴性并且肝功能正常的孕妇60例作为对照组。所以孕妇排除了甲、丙、丁、戊型肝炎病毒感染,无其他肝胆疾病;排除可能影响妊娠结局的胎盘早剥、胎盘前置、糖尿病等合并症。对所选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肝功能正常组、异常组和对照组三组母婴结局。结果:1.肝功能正常组、异常组和对照组孕妇早产、胎儿窘迫、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及产后出血发生率,肝功能异常组最高、对照组最低。肝功能异常组与对照组比较,早产、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和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较高(25.0%vs3.3%、P=0.03,33.3%vs5.0%、P=0.013,33.3%vs3.3%、P=0.004);胎儿窘迫、胎膜早破发生率略高,无明显差异(P>0.05)。三组剖宫产率之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2.肝功能异常组低体重儿、新生儿窒息和死胎发生率最高,低体重儿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5.0%vs3.3%、P=0.03);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略高于肝功能正常组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肝功能正常组低体重儿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略高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妊娠合并HBV感染对母婴结局造成不良影响,尤其存在肝功能异常时对母儿危害更大;对孕妇常规地进行HBV血清学和肝功能检测,重视产前检查和围生期监测,以改善母婴结局。妊娠合并HBV感染不增加剖宫产率、对分娩方式影响较小。
王培林[2]2007年在《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组的垂直传递及其突变与表达》文中提出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所致,是一种难治性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与多发病,是与慢性活动性肝炎、慢性迁延性肝炎、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发生关联的疾病。据统计,世界上约有3亿五千万人携带HBV,每年新增乙肝患者50万~100万,我国感染人数约占世界感染人数的50%。乙肝每年导致至少200万人死亡。然而,迄今乙肝尚无特异有效的临床治疗对策与措施,乙肝的发生率尚未显著降低。因此,HBV感染的传播方式受到研究者们的关注;乙肝经生殖细胞垂直传播的途径尚未得到证实,有关研究报道甚少。HBV是目前所知的最小的嗜肝病毒。HBV DNA长约3.2kb,构成HBV基因组,为部分双链环状病毒。HBV基因组共有4个开放阅读框架P、C、S和X区。本文报道了HBV基因组在男、女乙肝患者睾丸组织、卵巢组织中的基因复制、基因表达和基因突变,HBV基因组在乙肝患者父子、母子间垂直传递,HBV基因组小鼠卵细胞载体的构建和精细胞载体的构建与转HBV基因组小鼠的垂直传递。本研究从分子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和组织学等方面为HBV基因组经精细胞和卵细胞垂直传递提供了实验证据;乙肝患者的研究和动物实验证明,受到HBV感染的乙肝患者的生殖细胞能够把HBV基因组传递给其发病后出生子女。本文为乙肝垂直传播的理论提供了证据,为HBV感染的干预(如乙肝疫苗的应用等)提供了理论基础和依据。乙型肝炎患者父亲发病后出生子女本文首先研究分析了较大家系、样本的乙型肝炎患者父亲(HBF)、乙型肝炎患者父亲发病后出生子女(HBFa)和乙型肝炎患者父亲发病前出生子女(HBFb)各实验组血清游离型、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整合型HBV基因组检测率和HBV感染率,发现HBF、HBFa组的3项指标显著高于HBFb组,HBF与HBFa组的3项指标呈一致性增高。说明HBFa组的HBV基因组有可能从HBF组获得。进一步分析了整合在HBF与HBFa基因组内的HBV基因组突变,发现HBF与HBFa父子之间具有完全一致的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单链泳动变位;所分析的的3个家系5个成员的HBF与HBFa的HBV基因组,有U5样序列区和非U5样序列区的3个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突变位点完全一致,HBF家系2301父子U5样序列区和非U5样序列区的10个位点的SNP突变位点完全一致。提示HBFa的所有HBV基因组的SNP都应是由整合有HBV基因组的HBF基因组通过精细胞传递所致。为了在产生精细胞的睾丸及附睾组织寻找到组织与细胞学证据,作者又研究了HBF的睾丸及附睾组织细胞内的HBV基因组,发现在HBF睾丸及附睾组织中存在大量的HBV基因组,主要分布在曲细精管的基底部。显然,为HBV基因组在父子之间的垂直传递提供了组织学和细胞学的证据。本文关于HBV基因组父子间垂直传递的研究为首次报道。第二,首次大样本的研究了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e抗原(HBeAg)均阳性乙肝患者母亲(HBM)孕妇的卵巢组织样本HBV基因组基因的表达,检测HBsAg在卵巢组织的分布与表达,发现HBsAg主要分布在卵巢组织的血管管壁及周围的间质细胞内,在卵巢皮质的卵泡细胞胞质中检测到HBsAg。说明在卵巢组织和卵泡细胞内存有HBV基因组,卵巢组织和卵泡细胞受到了HBV的感染。为母婴之间HBV基因组通过卵细胞的垂直传递提供了组织学与细胞学的证据。进一步分析了HBM卵巢组织与外周血、HBM新生儿脐带血存在的HBV基因组。发现在HBM卵泡组织中检测到HBV基因组,其检测率与HBM新生儿脐带血中HBV基因组的检测率呈一致性增高,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HBM新生儿细胞内的HBV基因组可能是来自HBM,是通过卵细胞传递而来。因为HBM孕妇的卵巢组织样本HBV基因组的免疫组化研究结果已提供了组织学与细胞学的基础。同时,本文进一步研究了HBM卵巢石蜡组织切片组织细胞内的HBV基因组与分布,发现在HBM卵巢组织中检测到HBV基因组,分别分布在卵巢皮质的卵泡细胞,髓质的血管管壁以及血管周围间质细胞中。说明HBV感染了卵巢组织,在卵巢组织和卵泡细胞中存在HBV基因组。又进一步为母婴间通过卵细胞垂直传递HBV基因组提供了组织学和细胞学的证据。本文关于HBV基因组母子间垂直传递的研究为首次报道。第三,应用人的生殖细胞进一步研究HBV基因组的垂直传递,涉及伦理学的问题,显然是不可能的。我们应用阳离子脂质体-质粒pBR322-HBV DNA共转染小鼠卵细胞,证明HBV基因组可以通过脂质体转染进入小鼠卵细胞,卵细胞可以作为HBV基因组的载体;为培育证明HBV基因组可以经卵细胞垂直传递子代的动物模型提供了前提条件。第四,运用精子载体共培养和体内转染法共转染小鼠精细胞,发现小鼠精子有一定俘获外源HBV基因组的能力,并发现HBV基因组在小鼠精细胞的分布。作者应用精子载体法建立了HBV基因组经精细胞垂直传播的转HBV基因组小鼠模型。为HBV基因组经生殖细胞垂直传递提供了实验证据。为HBV感染的垂直传播提供了实验证据。HBV基因组垂直传递的研究有助于探讨、阐明HBV感染传播的机制与途径。除在乙肝传播的理论上有所突破之外,还将为HBV感染的临床预防提供理论依据和基础;这在降低乙肝发生率、提高人口素质、优生优育等方面都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张丽[3]2009年在《乙肝疫苗使用20年后山东省乙型病毒性肝炎血清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文中指出【背景】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称乙肝)是由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传染病,可发展成为慢性肝病、肝硬化和肝癌,是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多年来,山东省乙肝控制工作一直采取以“新生儿乙肝疫苗(Hepatitis B vaccine,HepB)接种”为主的策略;1987年开始引入HepB,1992年开始在新生儿普及接种,但需自费接种;2002年将HepB纳入儿童计划免疫,免费为新生儿提供HepB,仅收取少量注射费用;2005年开始新生儿接种HepB完全免费。山东省还于2004年和2006年分别开展了学龄前儿童和15岁以下儿童HepB查漏补种工作,同时在成人中积极推广使用HepB。山东省曾于1992年新生儿普种HepB初期开展了全省乙肝血清学调查,HBV流行率高达50.00%,人群慢性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携带率为6.4%,其中儿童HBV流行率和慢性HBsAg携带率分别为45.63%和8.00%,此后未再开展全省大样本调查工作。HepB的长期、广泛使用可能对人群HBV的流行强度和流行特征产生影响。为了解HepB接种20年后山东省HBV血清流行病学和分子流行病学现状及特征,于2006年9月开展本研究。【研究目的】了解HepB使用20年后山东省社区人群HBV血清学指标流行率、分布特征、感染模式构成以及青少和成人HBV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与新生儿普种HepB初期比较,探讨山东省乙肝流行病学特征的变化趋势,对防治效果进行初步评价。了解山东省社区人群中HBV基因型、血清学业型、HBV S基因变异株和HBV隐匿性感染(Occult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OBI)的流行状况、分布特点以及病毒株的分子生物学特点,为完善乙肝控制策略提供参考。第一部分乙型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研究【材料与方法】根据人群HepB免疫策略调整情况,将研究对象分为新生儿普种HepB前出生(15~59岁)、新生儿HepB自费接种时期出生(5~14岁)和HepB计划免疫时期出生(1~4岁)3个年龄组,分别计算样本量;通过多阶段随机抽样在山东省12个县(市、区)随机抽取1~59岁调查对象7601人。对所有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血标本采集;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方法,检测调查对象血清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体(Antibody to HBsAg,Anti-HBs)、乙肝病毒核心抗体(Antibody to core antigen,Anti-HBc),HBsAg阳性者进一步检测乙肝病毒e抗原(Hepatitis B e antigen,HBeAg)和乙肝病毒e抗体(Antibody to hepatitis B e antigen,Anti-HBe)。采用抽样权重对不同地区、不同人群HepB接种率,HBsAg、Anti-HBs流行率,HBV流行率和HBV易感率进行点值估计,采用泰勒级数线性法估计率的方差,然后构建点值估计的置信区间,通过比较置信区间进行率的统计学检验;计算调查人群和育龄期妇女中不同HBV血清学感染模式构成比;以以上调查中青少年和成人HBV感染者为病例组,非HBV感染者为对照组,以调查问卷中HBV感染可能相关因素作为备选变量,采取成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HBV感染危险因素,计算各危险因素的比值比(OR值)和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数(Population attributable risk percent,PARP)。【结果与分析】(1)人群HepB接种情况。山东省1~59岁人群HepB全程接种率为27.07%(95%CI=22.56%~31.59%),1~4岁人群HepB全程接种率(99.66%)显著高于5~14岁(89.95%)和15~59岁人群(13.21%);10~14岁人群HepB全程接种率(81.22%)显著低于10岁以下各年龄组(均>97%)。全省1~14岁人群首针HepB(First dose of hepatitis B,HepB_1)及时接种率为65.41%(95%CI=55.56%~75.25%);1岁组HepB_1及时接种率(93.07%)显著高于8岁以上各年龄组(<75%),城市地区HepB_1及时接种率(86.20%)显著高于农村地区(61.92%);在家出生者(23.67%)显著低于在乡镇级(70.70%)和县级以上医院(75.17%)出生者。(2)HBV血清学指标流行率和分布特征。全省1~59岁人群HBsAg流行率为3.39%(95%CI=2.51%~4.26%),15~59岁人群HBsAg流行率(3.81%)显著高于1~4岁(0.92%)和5~14岁(1.53%)人群;东、中、西部和城乡之间,以及不同性别人群之间HBsAg流行率无显著差异;与新生儿普及HepB初期相比,1~59岁人群HBsAg流行率下降47.03%,而1~4岁和5~14岁儿童分别下降88.38%和80.95%。全省1~59岁人群Anti-HBs流行率为44.96%(95%CI=41.34%~48.57%),15~59岁人群Anti-HBs流行率(40.04%)显著低于1~4岁(72.14%)和5~14岁(66.71%)人群;不同地区和不同性别人群Anti-HBs流行率无显著差别;与新生儿普及HepB初期相比,1~59岁人群Anti-HBs流行率上升99.82%,1~4岁和5~14岁儿童分别上升2.97和2.44倍。全省1~59岁人群HBV流行率为24.26%(95%CI=21.94%~26.57%),15~59岁人群HBV流行率(28.46%)显著高于1~4岁(2.18%)和5~14岁(5.18%)人群;城市地区HBV流行率(34.38%)显著高于农村地区(22.43%);与新生儿普及HepB初期相比,仝人群HBV流行率下降51.48%,1~4岁和5~14岁儿童分别下降94.95%和88.83%。全省1~59岁人群中HBV易感率为48.25%(95%CI=45.05%~51.46%),其中15~59岁人群HBV易感率(52.07%)显著高于1~4岁(26.79%)和5~14岁(31.51%)人群;农村地区人群HBV易感率(49.65%)显著高于城市地区(40.53%)。(3)不同HepB免疫史人群HBV流行率。有HepB免疫史人群Anti-HBs流行率(65.51%)显著高于无免疫史(33.06%)和免疫史不详(38.77%)人群,HBV流行率(14.34%)显著低于无免疫史(29.96%)和免疫史不详(27.52%)人群;未发现不同HepB免疫史人群HBsAg流行率存在显著差别。在婴儿期完成3剂次HepB的1~14岁人群中,10~14岁组人群HBV流行率(8.76%)显著高于10岁以下人群(<3%)。(4)HBV血清学指标检出模式。调查对象共检出10种HBV血清学指标组合模式,其中第8种感染模式(即Anti-HBs单阳性)检出率最高,占调查对象的43.69%;第10种感染模式(即乙肝血清学五项指标全阴者)次之,占调查对象的37.68%;不同年龄、HepB免疫史人群HBV血清学感染模式不同。育龄期妇女(20~49岁)中共检出9种感染模式,其中第10种模式所占比例最高,为51.38%;其次为第7种(Anti-HBc和Anti-HBs同时阳性)和第8种模式,分别占22.34%和18.07%,以上3种模式合计占调查育龄期妇女的91.79%;第4种和第6种(即HBsAg和HBeAg双阳性)占调查育龄期妇女的1.58%。(5)青少年及成人HBV感染危险因素分析。15~59岁人群HBV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按照OR值大小依次为:长期一起生活的人HBAg阳性、年龄≥30岁、有针灸史、男性和乙肝疫苗接种史(为保护因素)其OR值分别为2.00,1.57,1.31,1.20,0.78;其人群归因危险百分比(PARP)分别为2.01%、30.27%、2.43%,7.70%和6.48%。【结论】山东省目前仍为乙肝中度流行区,青少年和成人中HBV流行强度显著高于儿童,不同地区间流行差异依然存在。与新生儿普种HepB初期相比,山东省HBV流行强度减弱,儿童时期流行高峰消失;人群特别是儿童HBV免疫水平明显提高,山东省实施以“新生儿HepB接种”为主的乙肝控制策略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山东省社区人群特别是成人中仍有大量HBV易感人群,应进一步加强乙肝控制工作。【创新点】首次对山东省HepB使用20年后乙肝血清学流行状况开展全省范围大样本研究。研究内容系统全面,设计实施科学严谨,分析方法具有创新,研究结论翔实可靠,为进一步加强山东省乙肝控制工作提供了科学的依据。第二部分乙型病毒性肝炎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材料与方法】从本研究第一部分乙肝血清学研究保留的HBsAg阳性血清标本中提取总核酸(DNA),采取巢氏聚合酶链反应(Nested polymerase chainreaction,Nested-PCR)方法扩增HBV S基因区,对扩增产物进行双向测序;用BioEdit Sequence Alignment Editor software 5.0.9软件进行核苷酸序列排列;用MEGA 3.1软件按照邻接法(Neighbor-joining)构建系统发生树(Phylogenetictree),在进化树上靠近的标准株基因型即为该标本病毒株的基因型。使用MEGA3.1软件将核苷酸序列翻译成氨基酸联排序列并进行序列比较,根据S基因中122位、160位、127位、134位、159位、177位和178位氨基酸种类确定HBV血清学亚型,通过氨基酸序列比较确定S基因变异位点。计算不同地区和人群各HBV基因型和血清型的构成比;分析HBV S基因变异株变异位点、变异形式和检出率;利用χ~2检验或Fisher's精确概率法,对不同地区、不同年龄、性别、HepB免疫史和血清学感染模式人群“α”抗原决定簇变异株检出率的差异进行统计学检验。按照系统抽样方法,从HBV血清学研究保留的HBsAg阴性血清标本中随机抽取485份,提取总DNA,使用Nested-PCR方法扩增HBV S基因和C基因,两次扩增两基因均为阳性者确定为OBI;利用以上相同方法确定OBI病毒株的基因型、血清型和S基因、C基因变异情况;计算不同地区、不同年龄、性别和血清学感染模式人群OBI检出率,利用χ~2检验或Fisher's精确概率法对OBI检出率差异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与分析】(1)基因型和血清型分布。对102份HBsAg阳性血清标本进行了基因型、血清学亚型和HBV S基因变异的检测。检出B型和C型两种基因型,其中99.02%(101/102)为C基因型且全部为C2亚型,仅1株为B基因型B2亚型;检出adrq+、adw2和ayr 3种血清型,其中adrq+型占96.08%(98/102),adw2型占2.94%(3/102),ayr型占0.98%(1/102);3株adw2血清型和1株ayr血清型毒株均来自山东省中部地区。(2)S基因变异株流行情况。102株HBV中共检出15株“α”抗原决定簇变异株病毒,变异株检出率为14.70%(15/102);检出11个“α”抗原决定簇aa位点的13种突变形式,其中9种突变形式既往有文献报道,包括I126S、I126N、P127T、Q129L、G130R、M133T、F134S、P142S和G145R;4种突变形式既往未见文献报道,包括P135S、P135L、C137L和S143T;15株“α”抗原决定簇变异病毒株除4株发生I126S变异,各有2株发生P127T变异和G145R变异外,其余变异形式均仅在1株病毒中检出;不同地区和不同年龄、性别、HepB免疫史人群间“α”抗原决定簇变异株检出率均无显著性差异。102株病毒中,43.14%被检测出前S区变异,21.57%发生在前S1区,15.69%(16/102)发生在前S2区,5.88%同时发生在前S1和前S2区;尤以前S1区的前端突变较为集中。(3)隐匿性乙肝病毒感染(OBI)检出率及分布情况。485份HBsAg阴性标本中4份检出OBI,检出率为0.82%;不同HBV血清学指标人群中OBI的检出率有显著差别。OBI毒株均为C基因型、adrq+血清学亚型;2例(0.41%)出现“α”抗原决定簇变异(1例为G145R突变,1例为S143T突变),2例出现“α”抗原决定簇以外突变(均为T47K突变)。【结论】山东省社区人群中HBV以C型基因、adrq+血清型为主;少量的adw2和ayr血清型主要集中在中部地区;社区人群中HBV S基因变异株的发生率较低,变异位点比较分散,野毒株仍是优势毒株;aa126点是HBV“α”抗原决定簇最常见的变异位点。山东省社区人群中OBI检出率较低;其检出率与HBV血清学感染指标有关。【创新点】本研究首次从无症状HBV携带者中证实C基因型和adrq+血清型在山东省HBV流行的优势地位。在国内首次从有代表性的社区人群中对S基因变异株特别是“α”抗原决定簇变异株的流行率、分布特征和分子生物学特点进行研究,发现了4种新的“α”抗原决定簇变异形式。本研究是国内近20年来首次在社区人群中开展的OBI流行现状研究。
汪娟[4]2011年在《安徽省部分地区乙型肝炎分子流行病学初步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乙型肝炎(hepatitis B,简称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引起的、以肝脏炎性病变为主并可引起多器官损害的一种传染性疾病。该病呈世界范围流行,易病程迁延,转为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球约20亿人曾感染乙肝病毒,每年约100万人死于HBV感染导致的肝硬化、肝功能衰竭和肝癌等疾病。因此,HBV感染是一个严重危害全世界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不同地区HBV感染的流行强度差异很大,WHO按人群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携带率将全球划分为高、中、低3个流行区域,我国属于HBV感染高流行区。而我国不同地区HBsAg流行率分布也不一致。安徽省一项乙肝流行现况调查显示皖江地区为乙肝的高流行区,自然人群HBsAg流行率达9.8%。而我省农村地区由于基础条件落后,知识匮乏,资源短缺,乙肝疫苗接种质量相对较差,可能导致乙肝流行现况更不容乐观,因此,为了解我省农村地区人群中乙型肝炎的流行状况及知识水平,课题组拟对我省某市农村地区展开流行病学调查。不同个体感染HBV后,结局差异很大,除了病毒本身的影响外,个体的遗传因素可能是导致HBV感染出现不同结局的主要原因。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应用于流行病学研究,大量疾病的相关易感基因不断被发现,国内外对乙型病毒性肝炎宿主遗传易感性的研究成果也不断被报道。整合素是位于细胞膜表面上一类跨膜糖蛋白受体家族分子,在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发挥着各种不同的重要功能,研究显示,肝脏中整合素和ECM蛋白的表达与HBV感染及肝癌的发展密切相关,在受损的肝脏中,活化的肝星状细胞表达整合素水平增加。整合素αV(ITGAV)是整合素蛋白之一,一项对韩国乙肝患者的研究显示,ITGAV基因可能与韩国人群HBV感染和感染后的肝癌遗传易感性有关,但在中国人群中尚无相关报道。因此,在中国汉族人群中探讨HBV感染慢性化的机理,从个体遗传易感性的角度探讨HBV感染不同结局的原因可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同时,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HBV基因型与肝脏疾病的病情进展、传播方式和临床转归均有一定联系,因此课题组对我省某市级医院收集HBV感染者进行HBV基因型检测分析,以了解我省HBV基因型分布特点并探讨基因型与肝炎严重程度、疾病进展的关系。研究分为乙肝流行现况和遗传易感性研究2个部分。第一部分安徽省某市农村地区乙型肝炎流行现况目的了解安徽省某市农村地区人群乙型肝炎(简称乙肝)的流行状况及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方法以安徽省合肥市为研究现场,对合肥市农村地区居民2038人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静脉血标本3ml,用ELISA方法进行HBsAg及抗-HBs检测。结果在2038例血清标本中,乙肝HBsAg标化流行率为6.44%,抗-HBs标化流行率为46.85%, HBsAg流行率在性别之间无统计学差异(χ2=0.559,P>0.05),农民HBsAg流行率最高,达9.06%,学生群体HBsAg流行率最低为2.70%。1992年之后出生的群体HBsAg流行率显著低于1992年之前出生的群体(χ2=8.12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乙肝疫苗的标化接种率为38.87%,学生乙肝疫苗接种率最高为85.41%,农民乙肝疫苗接种率最低,仅12.19%。乙肝知识得分调查农民群体最低;乙肝知识的三大获取途径依次是电视、广播以及报刊书籍。结论调查地区人群中HBsAg流行率为6.44%,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抗-HBs水平偏低,农村居民对乙型肝炎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偏低,应加强农村地区乙肝知识的健康教育,提高乙肝疫苗接种率。第二部分乙型肝炎的遗传易感性研究目的1、探讨中国汉族人群ITGAV (rs1839123)对慢性乙肝的易感性。2、了解安徽省某市级医院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住院患者的HBV基因型分布状况,并探讨HBV基因型与肝炎严重程度、疾病进展的关系。方法1、搜集两所医院的314例HBV感染者和健康对照476例,按性别和年龄进行匹配,所有病人的HBsAg都通过ELISA进行检测与诊断,同时排除其他类型肝病,如酒精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和代谢性肝病者均未列入病例组中。此外,抗HCV阳性者也未被纳入病例组。设计问卷,采集研究对象的临床、实验室和一般流行病学资料及外周血,提取DNA冻存,结合ABI 7300 PCR仪的基因分型技术,检测ITGAV (rs1839123)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利用χ2检验比较位点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是否达到遗传平衡以及两组间分布是否存在差异,以P<0.05判定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选取一所医院48例HBV感染者进行基因型检测分析:采用PCR技术结合荧光探针技术,进行荧光PCR分型检测。HBV血清标志物的检测应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MIA)。HBV-DNA含量应用实时荧光定量方法检测。结果1、ITGAV (rs1839123)基因多态性与HBV感染者遗传易感的相关性研究:(1)哈迪-温伯格平衡(HWE)检验:经χ2检验,无论病例组还是对照组,位点rs1839123的基因型频率均符合HWE定律(病例组:χ2=0.099,P=0.754;对照组:χ2=0.464,P=0.496)。(2)相关性结果:病例组中A,G等位基因频率依次为17.68%和82.32%,GG,GA,AA基因型频率依次为67.52%,29.62%和2.86%。研究结果表明ITGAV(rs1839123)多态性与HBV感染不具有相关性。2、HBV基因型检测分析:48例HBV感染患者中HBV B基因型1例(占2.08%),C基因型35例(占72.92%),未分型12例(占25.00%),未发现B、C混合型和D型。不同基因型在性别、年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HBV携带者、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细胞癌中B、C基因型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基因型中HBeAg阳性率为42.86%。HBV-DNA阳性率在各基因型间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ITGAV(rs1839123)的基因型频率符合HWE定律,其基因多态性与HBV感染遗传易感性的关系研究结果未发现任何等位基因或者基因型与慢性乙肝具有相关性,因此,ITGAV(rs1839123)的基因多态性可能与中国汉族人群慢性乙肝的遗传易感性无关。2、调查市HBV基因型分布以C型为主,HBV-DNA水平在基因型间的差异提示C基因型感染者可能与肝炎病情发展有关。
邵中军[5]2005年在《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危险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乙型肝炎是目前世界上广泛流行的传染病,据估计全球至少有20亿人曾感染过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约4亿HBsAg携带者,每年大约有100万人死于HBV相关疾病。我国是HBV感染的高发区,HBsAg检出率约10%,长期携带病毒易发展为肝硬化(hepatic cirrhosis,HC)及肝癌,严重威胁人民的健康。研究证实宫内感染是高发区的主要传播形式,一旦发生且极容易慢性化,并最终将有较大比率发展为HC、肝癌。因此探讨HBV宫内传播的主要影响因素对于乙型肝炎的防治将有重要意义。 目的:探讨影响HBV宫内传播的危险因素。 方法: (1) Meta分析方法:以“宫内感染、新生儿、危险因素和乙型肝炎;intrauterine transmission,risk factor,hepatitis B”为关键词对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和MEDLINE进行检索。我们对母亲HBVDNA或HBeAg阳性、新生儿HBeAg阳性、生产方式、先兆流
马建新, 白钢钻, 冯丽萍, 王素萍, 徐德忠[6]2000年在《妊娠中晚期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妇女胎盘感染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HBsAg)阳性妇女妊娠中晚期胎盘各层细胞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方法 收集太原市传染病医院妇产科HBsAg阳性产妇胎盘 16 7例 (其中足月分娩胎盘 15 8例 ,中期引产胎盘 9例 ) ,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染色法检测胎盘蜕膜细胞、滋养层细胞、绒毛间质细胞和绒毛毛细血管内皮细胞HBsAg和乙型肝炎核心抗原 (HBcAg)。结果 (1)足月分娩胎盘蜕膜细胞、滋养层细胞、绒毛间质细胞和绒毛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均感染乙型肝炎病毒 ,以胞浆分布为主 ,局灶性分布多见。从蜕膜细胞、滋养层细胞、胎盘间质细胞至绒毛毛细血管内皮细胞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呈下降趋势 ,总感染率分别为 6 6 46 % (10 5 / 15 8)、5 8 2 3% (92 / 15 8)、2 7 2 2 % (43/ 15 8)和 12 6 6 %(2 0 / 15 8)。 (2 )中期引产胎盘有 1例发生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1/ 9)。结论 乙型肝炎病毒可感染足月分娩胎盘各型细胞 ,从母面向胎儿面 ,胎盘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指标逐渐下降 ,提示胎盘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多发生在妊娠晚期 ;妊娠中期胎盘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机会较低。
杨丽萍[7]2013年在《浅谈乙型肝炎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文中研究说明乙型肝炎分子流行病是一种具有较强传播性,并且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之一。在近几年,国内外流行病学的专家经过不懈努力,使我国乙型肝炎分析流行病学得到了长足发展,取得了新的成果。本文对新时期我国乙肝分子流行病学中的技术研究进行回顾,以期对乙型肝炎分子流行病学的未来有所裨益。
苏成豪[8]2007年在《疫苗时代厦门市人群乙型肝炎流行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调查分析疫苗时代厦门市人群乙肝流行特征和变化趋势;评估乙肝疫苗接种效果;探讨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的影响因素,为乙肝高流行区调整乙肝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法,抽取厦门市6个区36个村(居委会)作为调查点,按年龄组分层随机抽样,共调查1-59岁人群4423人,对抽样对象开展问卷调查并采集血样检测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1-14岁人群HBsAg携带影响因素研究以40名乙肝疫苗全程接种且HBsAg阳性儿童为病例,以HBsAg阴性儿童(1690人)为对照;15-59岁人群HBsAg携带的影响因素研究以399名HBsAg阳性者为病例,以HBsAg阴性者(2148名)为对照;利用Epidata 3.1软件建立调查数据库;利用SPSS11.5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病例对照影响因素研究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率的调整按抽样方案采用抽样权重法进行调整。结果调查显示1-59岁调查人群HBsAg调整阳性率为13.79%、抗-HBs调整阳性率53.63%、HBV调整阳性率65.87%;1-4岁组HBsAg调整阳性率为1.04%,1-14岁人群HBsAg调整阳性率3.07%。1-14岁调查人群乙肝疫苗接种率达96.22%,疫苗保护率78.88%,乙肝疫苗接种率等指标与HBsAg阳性率、HBV阳性率之间呈直线负相关;厦门实施儿童乙肝疫苗计划免疫的14年期间,估计避免了26097个HBsAg携带者,减少了6524个慢性肝病者和783名肝硬化患者。1-14岁疫苗免疫人群HBsAg携带的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年龄、母亲HBsAg阳性、父亲HBsAg阳性、家庭内其它成员HBsAg阳性、不安全注射史为危险因素,全程合格接种疫苗是保护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及母亲HBsAg阳性为主要危险因素。15-59岁人群HBsAg携带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本地出生、性别、母亲HBsAg阳性、共同生活成员HBsAg阳性是危险因素、接种疫苗,全程接种疫苗是保护因素。多因素分析表明男性和共同生活成员HBsAg是主要的危险因素;预测厦门市1-59岁人群2020年HBsAg阳性率为6.58%。结论厦门仍属乙肝高流行区,且总体流行形势十分严峻。实施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14年削平了儿童的流行高峰,效益显著。应进一步强化疫苗接种,健全监测系统,阻断水平传播,科学随访携带者,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乙肝的流行和危害。
徐德忠[9]2003年在《应当重视HBV宫内传播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全球广泛流行的传染病 ,发病率高居传染病发病的前几位 ,严重威胁人民的身体健康。而我国是乙型肝炎的高发区。有效地阻断其传播途径是控制乙型肝炎发生和流行的重要措施之一。我国的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工作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本期特约一组有关控制乙肝宫内感染的论文 ,借大家学习和借鉴。目的是使广大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我国目前在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成果 ,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 ,进一步开展相关工作 ,提高整体研究水平 ,保护人民的身体健康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敬请关注。
李珍[10]2005年在《体外培养人滋养层细胞的鉴定及HBV感染后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世界性传染病。我国是乙肝的高流行区,慢性无症状HBV携带者(Chronic asymptomatic HBV carrier,AsC)已超过1.2亿人,而AsC孕妇通过母婴垂直传播导致慢性乙肝的感染率约为70%,严重影响着我国出生人口的质量。宫内传播是垂直传播的主要途径,即HBV通过胎盘屏障引起胎儿的感染,其传播机制尚不清楚,国内外研究尚少,本校流行病学教研室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提出:HBV宫内传播有血源性和细胞源性两种途径的假说。其中,细胞源性假说认为:HBV由母面蜕膜依次通过胎儿面的绒毛滋养层细胞、绒毛间质细胞直至绒毛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引起胎儿宫内感染。可见,阐明HBV感染胎盘的第一层细胞—绒毛滋养层细胞的机制是明确宫内传播机制的关键;但在体研究无法观察HBV感染的动态过程,因此需要进行人滋养层细胞体外培养,这就要求采用适当的培养方法,建立稳定的体外培养体系,获得足够数量的纯滋养层细胞。目前国内尚未获得满意的滋养层细胞株。
参考文献:
[1]. 妊娠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妊娠结局分析研究[D]. 刘程. 广西医科大学. 2014
[2].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组的垂直传递及其突变与表达[D]. 王培林. 中国海洋大学. 2007
[3]. 乙肝疫苗使用20年后山东省乙型病毒性肝炎血清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D]. 张丽. 山东大学. 2009
[4]. 安徽省部分地区乙型肝炎分子流行病学初步研究[D]. 汪娟. 安徽医科大学. 2011
[5]. 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危险因素研究[D]. 邵中军. 第四军医大学. 2005
[6]. 妊娠中晚期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妇女胎盘感染的研究[J]. 马建新, 白钢钻, 冯丽萍, 王素萍, 徐德忠. 中华妇产科杂志. 2000
[7]. 浅谈乙型肝炎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方法[J]. 杨丽萍.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3
[8]. 疫苗时代厦门市人群乙型肝炎流行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苏成豪. 福建医科大学. 2007
[9]. 应当重视HBV宫内传播机制的研究[J]. 徐德忠. 中国公共卫生. 2003
[10]. 体外培养人滋养层细胞的鉴定及HBV感染后的实验研究[D]. 李珍. 第四军医大学. 2005
标签:预防医学与卫生学论文; 感染性疾病及传染病论文; 基因型论文; 基因组论文;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论文; 乙肝阴性论文; 两对半论文; 乙肝核心抗体论文; 乙肝e抗体论文; 乙肝表面抗体论文; 流行病学论文; 传染病论文; 乙肝e抗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