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视察黄山时的重要谈话是加快我国旅游经济发展的行动指南,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黄山论文,经济发展论文,我国论文,指南论文,旅游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对如何加快发展我国旅游业,有过几次重要谈话,特别是1979年视察黄山时的重要谈话,集中体现了他的旅游经济思想。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对这个重要谈话宣传不够、研究很少。在纪念改革开放20周年的今天,我们带着极为崇敬的心情,重温他老人家的这次重要谈话。
一、邓小平视察黄山时的重要谈话是一份鲜为人知、反映邓小平旅游经济思想的极其珍贵的历史文献
1979年7月12日至15日,再次复出担任党和国家领导职务不久的、 75岁高龄的小平同志,在当时任安徽省委第一书记万里的陪同下,不畏艰辛,徒步视察黄山。上山前,他向陪同的省、地负责同志宣布了两条规定:“第一条,不能因为我来黄山而妨碍群众游山。第二条,这次是利用休假来黄山,对外不宣传。”在山上,他留下了始信峰上“与香港同胞合个影”、“还请同志们先走”、“给娃子们写个字”等一幕幕鲜为人知的动人情景。7月15日,小平同志下山回到住地, 同安徽省委和徽州地委(今黄山市委)负责人就大力发展黄山旅游业发表了重要谈话。这次谈话内容十分丰富,不仅对黄山和安徽的旅游业发展指明了方向,而且对改革开放初期刚刚兴起的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由于小平同志要求“对外不宣传”,这个重要谈话长期没有对外公开发表。1992年,在小平同志南巡重要谈话精神推动下,我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同年10月,也就是邓小平视察黄山的13年以后,《中国旅游报》公开发表小平同志视察黄山时的重要谈话节录,《解放军报》发表长篇通讯《总设计师的黄山情》,第一次公开报道小平同志视察黄山、钟情黄山、关心旅游、爱护群众的动人情景。近二十年来,小平同志的重要谈话,一直鼓舞着黄山人民和安徽人民“要有点雄心壮志,把黄山旅游的牌子打出去”。但在全国范围内,对这个重要谈话的丰富内容和精神宣传和研究很不够。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当时的规定不得对外宣传,二是这个重要谈话没有被收录到邓小平理论的权威出版物中;三是小平同志的重要谈话是在黄山对当时的安徽省委、徽州地委(今黄山市委)主要负责人讲的;近二十年来,随着省、地(市)主要负责人的多次调整变动,真正完整了解这个讲话内容的人并不多。这次重要谈话,是小平同志为我们留下的一份极其宝贵的精神遗产,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吸取。
二、邓小平视察黄山时重要谈话的基本精神
小平同志上黄山,名义上休假,实际是考察。刚从“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中走出来的祖国,百废待举,百业待兴。小平同志是带着问题和思考来黄山的,如何贯彻落实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实行工作重点转移?如何加快发展,使有条件的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如何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做好旅游事业这个大文章?小平同志从对黄山的实地考察,深入思考,进而阐发了许多精辟见解。这个重要谈话同小平同志的其他许多谈话一样,没有长篇大论,思想解放,实事求是,言简言赅,抓住关键。基本精神包括:
“旅游事业大有文章可做,要突出地搞,加快地搞”。这是小平同志在视察黄山时重要谈话的基本思想。在这之前,他同国务院有关领导同志谈经济建设方针时也提出了这个要求。为什么要“突出”?为什么要“加快”?小平同志以一个战略家高瞻远瞩的过人胆识,把握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大局,预见到黄山旅游和中国旅游经济的光明前景。旅游业兴起于十八世纪中叶,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起呈加速发展趋势,被公认为世纪下半叶“在世界范围内最有影响的社会经济事件之一。”它已超过老牌钢铁行业、石油工业和军火出口工业,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随着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和对内对外的改革开放,中国旅游事业的发展具有极好的机遇和条件,大有文章可做。新形势,新机遇,小平同志要求省、地两级领导抓紧规划,加快黄山的旅游开发和对外开放。因为旅游是无烟工业,国家投资少,见效快;旅游可以促进我国的对外开放,创汇增收,为国家建设引进资金;旅游是“朝阳”产业,能扩大财源,增加收入,解决就业;旅游能提高国民素质,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精神文化需求;旅游能扩大国际间的交往,增进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友谊。
发展旅游,要“解放思想,开动机器,广开门路,增加收入”。小平同志在黄山与陪同考察的安徽省委和徽州地委负责人谈话时,要求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运用于发展旅游的工作中去。敢不敢发展旅游,会不会发展旅游,都有个思想解放问题。发展农业可以增加收入,发展副业可以增加收入,发展旅游也可以增加收入。农民致富路千条,抓住一条就能富。他对徽州地委负责同志说:“黄山是你们发财的地方”,“你们的资本就是山。山区建设就是让群众看搞什么见效快,你就搞。很多外国人特别是华侨批评我们不会赚钱,他们说到处都是钱,就是我们不会赚。你们这里,要解放思想,开动机器,广开门路,增加收入。”小平同志还强调,发展旅游不仅是为了解决温饱,还要使旅游区成为全国最富裕的地区之一。小平同志的话有魄力、有远见,是对黄山讲的,也是对全国讲的。要敢于冲破禁区,思想上来个大解放。资本主义国家能搞旅游,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也要搞,而且要搞得更好。搞旅游不是为了吃喝玩乐,而是为了开发利用资源,多渠道增加收入,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
搞旅游“第一是服务态度”。小平同志指出:“要很好地创造条件,把道路、交通、住宿、设备搞好。交通还不是第一,第一是服务态度,清洁卫生。凡是服务态度好的,工资要高,这样积极性就调动起来了”。“搞旅游的人要有点外语知识,会外语的好服务员工资要高。导游要训练。”旅游属于服务行业,游客至上,服务态度第一。小平同志之所以对服务态度提出很高要求,因为旅游工作的服务中心是人。如何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小平同志讲了最关键的三条,一是要加强培训,二是要拉开工资档次,三是学点外语知识。小平同志的这个思想,对我国旅游事业的起步和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要使中国旅游业在国际上享有很高声誉,不但要注重“硬件”建设,更要注重“软件”建设,把人才的训练和培养提到首要的位置上。小平同志在强调第一是服务态度的同时,并没有忽视旅游设施建设,提出一定要把吃、住、行方面的基本条件创造好。
“要有点雄心壮志,把黄山旅游的牌子打出去。”小平同志视察黄山时对当地负责人说:“黄山就是你们发财的地方,对黄山要好好整治。要有点雄心壮志,把黄山旅游的牌子打出去。”象发展其他产业一样,发展旅游也要有自己的特色,实施名牌发展战略,这是小平同志旅游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怎样把名牌打出去,小平同志指出:“要做一系列工作”,一是“要有个规划,搞一个以旅游为中心的综合方案”;二是“开创时国家要投点资”、“也可以搞合资经营”;三是政策上允许“有的地区先富起来”、“一个地区总有一部分先富起来”;四是“服务质量”最重要;五是道路、交通、住宿、设备等硬件建设;六是旅游产品开发;七是保护好旅游资源。小平同志视察黄山时不仅从宏观上指明了黄山开发的方向,而且从微观上提出了具体要求,这对全国重点风景名胜旅游区的开发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他指出:“旅社建设要搞得古色古香,将来要装冷风机。宾馆要设小卖部。你们的祁红、绿茶世界有名,可以搞小包装,一两、二两的。包装一定要很漂亮。外国人不是为喝茶,是当纪念品,带回去送人,表示他到过黄山了不起。安徽的纸、墨、笔、砚,也要搞好包装,赚外汇。还要搞些好的黄山风景照片、画册,搞一套黄山风景明信片,让游客买去做纪念。小卖部卖这些特产,定出国际价格,大有买卖可做。”以上这些今天看起来似乎很平常,并且大多数已经做到了。但在20年前,有谁敢想?有谁会做?小平同志以小见大,想得很多,设计得很细。他说:“外国人到中国旅游,有时花钱少了还不满意,所以我们要把名牌打出去,学会赚外国人的钱。”
“旅游这个行业,要办成综合性的行业。”旅游包括食、住、行、游、购、娱这六项内容。游览是中心,食、住、行是游览的物质条件,娱是游览中的一种精神享受,购是游览余兴的抒发。这六项需求构成了旅游产品的内涵。小平同志从“旅游要千方百计地增加收入”的目的出发,要求把游游办成综合性的行业。这是因为,旅游业是一个关联度极强的行业。它不仅可以为工业、农业、建筑业等提供巨大的市场,而且还带动和促进第三产业中的金融保险业、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文化娱乐业以及对外贸易等各行各业的发展。根据世界旅游组织测算,旅游业每直接收入1元,会给国民经济相关行业带来4.3元增值效益。兴一业而旺百业,旅游业的发展,直接或间接带动众多产业的发展,甚至还可以衍生出一些新的产业。旅游业的综合效益好,它是一个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吸纳就业能力强。大力发展旅游业,可以缓解就业压力,也会直接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的升级换代。一些发达国家的实践表明,旅游业安排就业的平均成本要比其他经济部门低36.3%,旅游业每增加1个直接就业人数,就可增加有关联的间接就业人数5个以上。旅游业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交汇点,发展旅游业,既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又可以带动社会进步。它还能带动经济比较落后、但旅游资源极其丰富的中西部地区发展,在协调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三、邓小平视察黄山时的重要谈话及其旅游经济思想对中国旅游业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在小平同志视察黄山时的重要谈话及其旅游经济思想的指导下,黄山和安徽的旅游业从无到有,中国的旅游业从小到大,呈现出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可喜局面。
黄山市已发展成新兴国际旅游城市,黄山被誉为国内外闻名的“风景名胜山”、“安全山”、“卫生山”。1979年7月, 邓小平同志视察黄山,掀开了黄山旅游业发展崭新的一页。历任省、地领导认真贯彻落实小平同志的重要谈话精神,抓住黄山旅游经济不放松。1987年,国务院批准撤销原徽州地区,成立地级黄山市,从此黄山的国民经济呈现快速、健康发展势头,旅游业蓬勃兴起,经济外向度日益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和旅游配套设施明显改善,城市建设步伐大大加快。黄山市在全国、全世界的知名度越来越高,现已发展成名副其实的“新兴国际旅游城市”。在小平同志“把黄山的牌子打出去”的指示精神鼓舞下,黄山“八五”期间接待入境旅游者56万人次,创汇5900多万美元;旅游总收入14亿元,综合效益50多亿元,比“七五”时期翻了一番多,以旅游业为主体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4.5%,实现了国民经济三大产业序列比例“三、二、一”的结构目标。1996年成立了黄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地发行上市了8000万黄山旅游B股和4000万黄山旅游A股,共募集资金4.1亿人民币,成为我国首只完整的旅游概念股。 旅游经济的发展带动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促进了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地处黄山南大门的汤口镇,是远近闻名的旅游经济重镇。现在农民人均储蓄存款5000元以上,80%以上农户购置了彩电,其中有2 个村已安上了闭路电视,4个村开办了电视差转台。洗衣机、电冰箱、 液化气等陆续进入农户家庭,全镇农民的生活已经开始步入小康。1982年黄山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重点风景名胜区;1985年被评为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中国旅游胜地40佳之一;199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保护名录;1992年被建设部命名为“先进风景名胜区”;1998年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确定为首批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名列第一。美丽的黄山以“卫生山”、“安全山”、“文明山”走向世界。黄山的旅游资源开发,促进了安徽省旅游事业的快速发展。“八五”期间,来皖海外游客、旅游创汇累计,与“七五”时期相比分别增长123.5%和8.87倍,国内旅游收入也以每年35.3 %的速度递增。全省初步形成了皖北、皖东、皖西、皖中旅游区的雏形及皖南旅游区连片开发的格局。旅游已成为安徽经济新的增长点,并开始培植成新兴的支柱产业。黄山市和安徽省旅游经济的迅猛发展,是实践邓小平同志重要谈话及其旅游经济思想的结果。
我国提前四年实现小平同志提出的到本世纪末旅游创汇100 亿美元的目标,旅游产业形象日益鲜明,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我国旅游业在改革开放中产生,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而逐步发展。1979年7 月小平同志提出发展旅游要解放思想, 冲破禁区, 千方百计增加收入; 1979年11月国务院批准国家旅游总局《关于大力发展旅游事业若干问题的报告》;1981年7月国务院召开全国旅游工作会议, 讨论如何走中国式的发展旅游事业的道路;1986年1 月国务院提出把旅游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初步明确旅游是产业;1992年6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进一步明确旅游业是第三产业的重点;1996年《“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把旅游业列为第三产业中积极发展序列中的第一位。目前,全国已有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重点产业、先导产业来发展。改革开放以前,旅游被认为是“吃、喝、玩、乐”,不能创造价值。现在,人们的思想观念变了,我国的旅游业已经实现了以外事接待为主的“事业型”到以经济创收为主“产业型”的转变,产业规模不断扩大。1996年中国国际旅游年创汇首次突破百亿美元大关,达到102亿美元, 提前实现小平同志提出的在本世纪实现旅游创汇100亿美元的目标。 目前我国已有旅游企业8896个,国际旅游从业人数111.5 万人, 间接就业人数500万,拥有固定资产1251.67亿元,全国旅游收入约为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3.7%,已超过石化系统,接近化工、机械、 电子行业的产出水平。实践证明:小平同志关于“旅游很值得搞”的论断是无比英明正确的。
我国旅游业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非常规发展道路。我国旅游业落后于欧美旅游发达国家一百多年,甚至比印尼、泰国等一些发展中国家都落后了几十年。但经过改革开放以后20年的发展,在小平同志旅游经济思想的指导下,我国已昂首迈入旅游大国行列。我国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旅游事业发展道路。这就是入境旅游先于国内旅游发展,并占据主导地位,以入境旅游为主导,以国内旅游为基础,以出境旅游为补充。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坚持发展入境旅游是我们的方向,这个方向现在和将来都不会动摇。发展入境旅游的方针是“海外抓促销,国内抓建设”。国内旅游,主要是主动引导消费,满足需求,推动国内旅游市场的繁荣。对于出境旅游则是适度发展,有组织、有计划、有控制地进行。世界旅游组织秘书长弗兰加利于1998年7月5日在马德里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亚洲金融危机使目前的世界旅游业放慢了增长速度,而中国旅游业却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1997年中国的旅游入境人数在世界上的排名由1990年的第12位上升到第6位, 旅游收入则从第25位上升到第8位。他预测,到2020年全世界旅游人数将达16亿, 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旅游大国。根据国家旅游局预测,到2010年,我国国际国内旅游业的年产出将达到1.3—1.4万亿人民币,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可望提高到8%。到那时,我国旅游业将走向成熟; 旅游基础设施将有全面改善;各种旅游产品都比较丰富;我国接待入境旅游的规模和效益将进入世界前列;我国国内旅游将真正成为“大众旅游”;公民自费出境旅游也将达到相当规模;旅游业将真正成为我国的一项支柱产业。
标签:旅游经济论文; 黄山论文; 黄山住宿论文; 经济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旅游产业论文; 旅游收入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