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层建筑上部存在超长悬挑,导致模板支架无法采用传统的施工工艺进行搭设,高层建筑物外脚手架无法采用落地式脚手架,外脚手架只能根据建筑物的几何形状采用悬挑式脚手架,高层建筑在较高位置的悬挑结构模板支架立杆无受力点是一个很大难题。
关键词:超长悬挑;模板支架;脚手架;受力点
引言
站在某种施工工艺的技术角度上来看,高层建筑的设计规划、安全文明、施工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高层建筑项目所在地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程度。若想达到预期的高层建筑施工效果,就必须加强控制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各个技术环节,尤其需对高层建筑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加以重视,把高层建筑外脚手架的管理与控制工作做好,只有这样才能提升高层建筑的整体质量、施工效率及安全管理质量。
1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特征分析
对于作为建筑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高层建筑施工来说,其主要具有区别于普通施工形式的显著特征如下:第一,技术含量较高。要求存在一定的密闭性和抗风性,这样对于安全性能具有较高要求。第二,地基强度要求很大。考虑到高层建筑的地基负荷量很大,需要在一定的安全范围内进行地基承受力的设计和计算。对于地基设计来说,尽管有多种形式的地基,但是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则,一是应该尽可能在大气层能够影响的深度以下:二是应该在设计地基时和建筑设计有关方面相互吻合。在实际工作中,考虑到建筑物越高,对于地基的影响越来越大,为了解决施工中结构抗浮等问题,高层建筑的地基在面积大的要求下应该尽可能越深。第三,高层建筑性能好且施工工期短。作为混合型结构的高层建筑来说,功能较为复杂,这说明高层建筑具有性能好且施工工期短的特点。
2高层建筑外脚手架的施工要点分析
2.1确保搭设位置合理
通常情况下,当建筑主体施工达到二层以上就需要搭设外脚手架,确保高空施工人员安全。并且,建筑施工人员在完成外脚手架的搭设之后,还需做好与之相关的各项安全防护措施,从而实现脚手架搭设位置的合理性与安全性,高层建筑的施工才能得到顺利推进,高层建筑的整体施工质量才能获得应有保障。若外脚手架搭设位置出现错误,则紧跟其后的各项施工操作均会受到一定程度影响,甚至导致整个高层建筑的施工环节面临严重危险。基于此,在建筑企业正式开展高层建筑施工工作之前,需全面研究该建筑物,并充分明确项目所在地现场的实际情况,以确保外脚手架搭设位置的准确性,杜绝建筑施工过程中安全事故的发生。
2.2做好对脚手架材质的研究
在对外脚手架材料进行选购时,施工单位材料负责人需对材料方面的规格尺寸与要求予以严格选购,扣件式钢管外径应达到48.3mm,允许偏差±0.5mm,壁厚3.6mm,允许偏差±0.36mm。同时,在对扣件拧紧力矩值为40~65N?m。选购扣件材料时必须严格检查扣件是否存在裂缝、变形,螺栓是否出现滑丝,表面应有防锈处理。查验所选脚手架的产品质量合格证、出厂质量检验报告书等相关资料,确保脚手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避免出现威胁施工人员生命安全的问题。此外,外脚手架每施工层必须铺设脚手板,且外脚手架板搭设完成后,由施工单位书面报告现场监理单位,由监理单位组织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联合检测验收,确保符合施工安全后,并在外脚手架醒目位挂设验收合格标识牌后,方可允许现场施工作业人员在外脚手架上作业,施工单位现场专职安全员每天加强对外脚手架安全检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施工过程分析与控制方案
3.1吊装法分析
吊装法指的是先将结构的连接和支柱在地面上拼接完毕,再使用大型的起重机械将其悬吊至计划位置并且固定,一般需要多架起重机械同时吊装,比较适用于地面开阔的位置,并且地基的承受力要具有相当的强度能承担建筑与起重机的重量。在吊装过程中,要保证的是每家起重机起吊的的速度一致,以确保受力均匀,否则会影响到总体结构的稳定性。吊装法的优点即减少了高空作业量,减少了支架的使用,并且大大降低了人力缩短了工期,并且在后期拆除支护模板会比较简单。
3.2高空支架法
高空支架法与传统的高层施工模板支护是较为相似的办法,与在地面拼接不同,高空法是直接在高空拼接架构,将零件拼接成完成的整体,是最为原始但是技术已经非常熟练的方法,不需要多台大型起重机配合,这样的方法适用于起吊能力弱的地区,也配合了大部分地区的施工情况,但是缺点是高空需要搭建的支架多,就直接增加了施工成本,质量也是难以把控的一方面。高空支架细分为全支架与悬支架,全支架就是指要将建筑搭设大范围的脚手架,在拼接过程中将支架强度与刚度要验算精密,在施工后期对脚手架结构进行拆除时,也要严格按照工程的要求来进行拆除。
3.3模板支护方案比较与确定
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分析,在模板平台的工程搭建到结束这段时间,最重要的就是平台的安装与拆除两个方面。方案选择时,要从建设平台的经济性、便捷性及质量安全性三方面着手,比较权重选出最优方案。经过分析,可以发现第一个方案吊装法,优点在于在地面环境拼装,工程量较少,充分利用了大型起重机械,缩短了工期;缺点是高空的拼装风险较高,需要确保节点的吻合性,后期拆除比较苦难。第二个方案整体法,优点在于减少了钢管支架与大型机械的使用量,节约了资源,后期拆卸比较简便;缺点是布置时的吊点需要经过大量计算,否则会导致结构内内力差距过大产生结构安全性问题。
3.4纵向水平杆的构造要求
(1)纵向大横杆设置在立杆内侧,其长度不宜小于三跨,横距中间设置一根填芯杆。大横杆对立杆起约束作用,故大横杆与立杆必须用直角扣件扣紧。(2)纵向水平杆接长采用对接扣件连接,对接扣件的接头要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得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要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得大于纵距的1/3。(3)纵向水平杆伸出立杆端头的距离统一为100mm。(4)每步之间设置一道拦腰杆,要求同纵向水平杆。
3.5横向水平杆的构造要求
(1)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位于主节点处,置于纵向水平杆之下,用直角扣件与立杆扣紧并严禁拆除。两跨之间的小横杆,每跨之间设置一根,用扣件与大横杆扣紧。(2)主节点之间的横向水平杆,间距不得大于400,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纵向水平杆上。(3)小横杆伸出立杆的长度统一为100mm,既可以防止杆件滑脱,又能达到整齐划一的效果。3.6连墙件的构造要求(1)连墙件的数量的设置要满足要求,在与悬挑梁相对应的建筑物结构上设置连墙件。严禁采用柔性连墙件。(2)连墙件设置采用一层两跨布置(即2.9m层高×1.5m×2跨),从悬挑底层第一步纵向水平杆处开始设置,并要靠近主节点,偏移主节点的距离不要大于300。(3)连墙杆呈水平设置,当不能水平设置时,与脚手架连接的一端要下斜设置。(4)每层结构浇筑砼时在楼层边梁预埋Φ48×3.0扣件式钢管,作为连墙杆的拉接点,并用直角扣件与立杆连接牢固。
结语
在建筑施工企业对高层建筑外脚手架施工开展安全管理的实际过程中,需以具体施工标准与要求为依据,采取有效安全管理措施,以有效降低工程所需的施工成本。
参考文献
[1]张宇.高层建筑外脚手架施工过程及安全管理的分析[J].科学与财富,2018,13(32):217.
[2]吴世泉.刍议高层建筑附着式升降外脚手架的施工过程及安全管理[J].建材发展导向(下),2018,16(7):181-182.
论文作者:郭培强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8
标签:脚手架论文; 扣件论文; 高层建筑论文; 支架论文; 水平论文; 地基论文; 纵向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