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国内城镇化建设进程也随之日益加快,并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成果。但是,在可持续发展观深入民心且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重要内容之一的前提下,发展新型城镇化也面临着一些难题,必须不断优化经济结构方能跟上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要求。为此,本文首先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规划转型所需条件进行了分析,并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规划转型策略进行了探讨,为促进我国城乡规划的更好转型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关键词:城镇化;城乡规划;转型
引言
当前,城镇化发展已经从原来单纯的人口转移过渡到大量人口迁移的时期,并伴随着结构转型与升级,因此,科学地开展城乡规划就显得非常有必要。相关研究显示,城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逐步朝着郊区化方向发展,在郊区发展到相应阶段以后,会大大推进城镇化发展及建设。
1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规划转型面临的挑战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一些经济发展快速的沿海地区农村农业经济已经明显转变为城市工业经济。农村在快速变化的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在人口密度高、人均耕地面积低的村庄,自给农业首先成为农村生产的主要模式,而后,由于农业经济无法带领农民走向繁荣,非农业经济便在农村发展中应运而生。因此,在农村发展过程中,争取生产力的乡村社区处在集体合作与个人努力的紧张关系之中。实际上,后者通常优先于前者,因为生产力需要激励。然而,如果村庄不再作为单元存在,许多贫困地区的村庄就会发生集体经济衰退和收入减少的情况。许多受过良好教育和有能力的年轻人就会离开,一些老人、孩子以及没有受过良好教育的年轻人就会留下来,从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如何在非农业发展的同时保留村庄作为一个可行的单元是可持续城市化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在集体农业被个体家庭农业取代之后,产生了一些集体农村工业化现象,而这种农村工业化形式在无情的市场竞争下只是昙花一现,并被效率更高的私营和全球企业所取代,最终不能实现协调发展。因此,经济背景的复杂性直接影响着城乡规划转型的成功与否。
2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规划转型所需条件
2.1改变城乡规划思维方式
发展新型城镇化必须彻底摒弃以往一成不变的城乡规划理念,通过改变城乡规划思维方式,有助于实现城乡规划的更好转型。城乡规划应围绕当地群众来开展,应以当地民众的生活要求为出发点,应以提升民众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为目标来实施城乡规划转型。在当前的新形势下,应保证城乡规划与当地经济实现协调发展,还应将环境及文化等因素融入城乡规划中,以保证城乡规划的开放性和多元性。
2.2合理调整城乡内部结构
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加快,现有的城乡内部结构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城乡空间的要求,人们越来越注重城乡功能的多样性,这就需要加快城乡规划的转型;同时,城乡内部结构的发展速度已经无法满足时代的发展需求,严重影响着城乡功能的发挥。因此,若想促进城乡的更好发展,必须对城乡内部结构进行合理调整。
2.3实现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应重视城乡之间与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从多角度来实施城乡规划,以大中小城市与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作为重要目标。以往我国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在城乡规划中一味地强调城市发展,却未考虑到农村的发展。在当前的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应彻底摒弃以往的规划发展思想,转而注重城乡协调互补发展。但值得注意的是,城乡一体并非是将城市与乡镇变为一致,也并非将所有乡镇均变为城市,而是应根据各自的实际需要,在符合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实现城乡的协调发展和差异化发展。换言之,就是保证城乡在文明风貌与文化方面实现共同借鉴学习发展,在产业上实现互利共赢发展,在空间上实现和谐发展,在生活上实现互惠互利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此外,在区域发展方面,城乡规划应改变以往强调城市发展的思想,转而重视乡镇与大中小型城市的协调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乡规划,应从区域和城乡角度更加注重城市之间以功能关系为资源的匹配模式,更加注重城乡结构、形态功能、基础设施与政策环境之间的协同发展。
3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规划转型策略
3.1注重新型规划理念的融入
传统的规划理念往往以牺牲环境以及人们生存条件为代价,新型城镇化的理念是在新的历史背景条件下提出的,以人为本是新型规划理念的核心部分,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城乡协调差异化发展,减少贫困人口数量,做到农村人口与城市人口有共同的发展机会。因此,城乡规划要深入基层,聆听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打破传统城乡规划理念,充分理解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3.2加强对城乡内部构造的优化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建设任务日趋繁重,实施城乡规划的过程中,应综合考虑各方因素,保证城乡规划的科学性,不断改进现行的规划模式。同时,在发展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每个环节的需求均是各不相同的,应结合其实际需求来编制城乡规划任务,以推动城乡功能性的发展。在城乡规划过程中,应摒弃传统的宏观结构规划模式,加强优化城乡内部构造,加快城乡规划建设。通过对城乡内部构造进行优化调整,可以使城市土地资源得到更合理的使用和配置,有助于提高城乡规划的合理性与有效性。
3.3将小城镇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节点
快速的城镇化和城市扩张在中国产生了大量的城市农村社区,其中两种典型的范例是城市边缘村(城边村)和城市村(城中村)。这个城市化的农村社区通常是一个非正式住区,住房质量低,缺乏与城市边界相融合的规划监管。另外,城边村正在转变着传统的农村社会经济特征,在没有规划准则的情况下,城边村的演变在于积极拆迁,进行快速的社会经济转型。
然而,拆迁重建模式将不再是中国城市化农村社区成本效益的有效解决方案,后生产主义倡导的文化驱动创造力下的替代反应将在新的城市化时代产生积极的再生战略。由于缺乏正式的规章和规划,城边村和城中村的建设与维护是在自我发展的基础上进行的,这些举措缺乏改善其建筑社区的动力。与城市社区相比,大多数城边村和城中村远离现代化的城市性质,伴随着相对低质量的建筑,基础设施严重缺陷,城市环境恶化,未能有效地融入城市化进程,无法满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对城市的形象有严重的影响。
3.4配套体制改革
鉴于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与传统发展模式有着诸多不同,在进行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必然要面临一些经济上及市场运转机制上的阻碍,同时也会涉及到户籍管理、土地利用、财税机制、创新开发等诸多问题,仅依靠编制城乡规划难以一一解决。这就需要在城乡规划编制中提高对这些问题的重视,规划中的各项内容要符合新型城镇化发展趋势,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通过立法及其他手段,将这些方案转变为更具影响力的法律、法规。从过去的注重单项问题的解决转变为户籍、保障、土地、就业等多种问题的集中解决,开展综合配套的体制改革。
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进行城乡规划,要注重区域协调发展,特别是注重城边村和城中村地带农民社会经济特征,做到城乡规划转型更加科学、更加有效;同时,要以人为核心,积极改善人民居住条件,关注城市功能建设。
参考文献:
[1]李永洁.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广东城乡规划改革探索[J].南方建筑,2015(4):4-8.
[2]杨玉山.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规划的转型思考[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1).
[3]王璐瑶.基于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乡规划转型思考[J].建筑设计管理,2015(7).
论文作者:赵丽凤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
标签:城乡规划论文; 城镇化论文; 城乡论文; 城市论文; 背景下论文; 农村论文; 协调发展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