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美丽乡村规划与建设探讨钟炘延论文_钟炘延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美丽乡村规划与建设探讨钟炘延论文_钟炘延

摘要: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在不断推进,在这样的背景下,美丽乡村建设已经成为了核心任务。如何做好美丽乡村规划与建设,这是有关人士需要清楚认识的。对此,本文就基于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对当前美丽乡村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探讨一些先进的模式,最后提出美丽乡村规划建设的具体措施建议,希望可以给有关人士一些参考帮助。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美丽乡村;规划建设

引言

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农”这个“短板”问题务必要扎实解决。过去的“五年”尤其是推出精准扶贫政策以来,以及从国外经验看,我国“三农”问题出现了新的情况和新的趋势。当前美丽乡村建设,必须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尤其是推进新时代农村的城镇化进程,是我国解决新时代“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必由之路。做好这篇“大文章”,务必要围绕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发展现代农业,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健康有序进行。

1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建设美丽乡村的困境

1.1未能得到村民的广泛支持

科学的规划是推进城镇化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这不仅仅是村委会干部的使命,更需要得到广大村民的大力支持。土地作为城市经济活动的空间载体,无论是产业结构升级还是生产要素的集聚,均有赖于土地的重新配置来实现。由于宅基地制度的不完善,公共服务质量不达标,乡村规划建设过程中伤害到了一部分群众的利益,尤其是那些安土重迁的群众无法改变传统观念并一味地坚持己见,收到国家相应补助后仍觉得不足以弥补自己的损失,一再妨碍建设进程。因此,美丽乡村建设必须增强土地集约化并广征民意、顺应民心。

1.2缺乏特色

我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民族和风俗习惯,也有不同的地域文化。在进行美丽乡村规划的时候,就需要将地方特色体现出来,对一些传统文化和风俗实现传承。不过,从目前实际来讲,美丽乡村建设,存在同质化的问题,不同地区的乡村规划建设,在建筑风格、结构布局等方面存在雷同化的问题,没有将地方的特色融入其中。这不仅使美丽乡村规划效果不佳,同时也导致传统地域文化和风俗的传承断代。

1.3缺乏统筹协调

美丽乡村规划,需要遵循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根本原则,要确保乡村规划建设和城市形成统一,协调发展。但是,在目前的乡村规划中,一些地方的美丽乡村规划建设未能和城市统筹协调,一方面缺乏产业上的联动,乡村仍旧处在一个较为封闭的状态,另一方面则是对区域内各个不同乡村缺乏统筹关联,导致区域内的美丽乡村规划建设没有成为一个整体,未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2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美丽乡村规划建设的建议

2.1开发旅游模式

这一模式依托于乡村当地自然环境与人文景观,凭借当地的旅游产业,着力发展生态乡村旅游。通过建立农村社区,发展农家乐,完善相关旅游配套设施,带动景点周边餐饮、娱乐、商业、房地产等相关产业,有序引导农村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服务业转移。这一模式适用于城市周边的近郊地区,交通便捷,餐饮、住宿、休闲、娱乐等设施完善,旅游景点丰富多样,适合城市居民短途周边旅游度假,具有较大的经济利润和旅游发展潜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深化产业链改革,提升经济效益

现代农业不仅具有生产性功能,还兼备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功能。在保障国家基本农业安全的前提下,有效利用地方政府化解存量债务弊端的抓手——PPP模式,具体结合农村自有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产业优势”最优化处理风险应对与分担,并以农民为主体不断增添社区活力并进行有特色的开发和建设,可以有效缓解美丽乡村建设的资金压力。例如,可以充分发挥“工匠精神”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采取集约化管理和市场化运作的模式,降低农商成本并助力其获取最大的收益。在此过程中,应让股份制形式在混合所有制改革创新中得以充分发挥,进而最大限度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与质量,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2.3结合乡村地貌设计整体布局

对于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环节,应对乡村地形地貌形成深入地了解。而在规划设计方面,要对既有地形地貌进行充分利用,在美丽乡村规划设计当中融入乡村特有山川与河流,还有农作物与植被等诸多元素,突破既有的整体划一布局。在乡村建设的过程中,只有遵循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不断优化生态环境才能够构建生态村庄,如果乡村内部设有风景名胜,即可重点发展生态旅游行业。若乡村的历史文化浓郁,则可以以历史古镇的发展方向为目标,将历史文化底蕴展现出来。这样一来,乡村即可将自身特色充分发挥出来,也使得美丽乡村的规划与设计更具地方特色。

2.4强化对建筑的节能改造

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结合地区的一般性和特殊性影响因素,强化对空气、土壤和水资源问题的监督管理,可以有效的加快农村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建设过程中应秉承提升乡村活力与可持续性的理念,倡导其采取多样化的建筑技术。例如,可以在国家扶持的背景下,引进装配式建筑的施工工艺或绿色建筑的构建模式。具体来说就是,对于热量散失最高的门、窗部位,为减小其散热效率可采用新型材料以及空气腔等技术;墙体设计应提高保温防水能力,可以种植垂直绿化以及屋顶绿化,美化房屋增加绿化率的同时,一定程度上能减少建筑外围护结构的热量吸收与流失等。这不仅起到了节能环保、提高建筑安全水平的作用,更可以响应党中央号召落实国务院指导思想并持续推动供给侧改革的实施,可谓是一举多得之效。

2.5强化农村环境治理

很多地区的美丽乡村建设过于追求基础建设的统一化,乡村建设追求形式大于内容,村容村貌建设流于表面或热衷于大拆大建式的治理和整改。而且这种整改往往取决于政府财政资金的一次性扶持,一旦整改建设完毕,接下来的整改以及环境治理则后续乏力。且尽管大部分村民已经意识到了环境污染带来的危害,但还缺乏主动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为,难以改变既往的生活和生产方式。如部分乡村的污水处理装置,在建设完毕后,因为乡村具有排他性,也认为政府应该全权负责,导致污水处理设备长期无人管理和维护,最后成为了无用的装饰。因此,美丽乡村建设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拓展多元化资金筹措渠道,在增加政府专项财政拨款的基础上,寻求社会民间资源和其他融资渠道等。此外,因不同地区存在较为明显的经济物质水平差异,财政投入应因地制宜,先扶持环境恶劣以及经济落后的乡村,以实现真正意义的均等化。其次,政府和民间的环保组织应发挥自身优势,充分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以及广播电台、电视等进行环境宣传教育,提高村民环保意识和精神文明,尽可能减少农药使用及钱财的耗费,避免垃圾焚烧等,如此才能有效构建农村环境治理的长效机制。

结语

美丽乡村,是新时期新农村建设的全新阶段,尤其是在构建新型城镇化发展体系的背景下,打造美丽乡村已经成为各地农村发展的重头戏了。所以,对于有关人士来讲,就要认清目前美丽乡村规划建设存在的问题,然后通过有效手段优化相关工作,最大程度提升美丽乡村的规划建设效果。

参考文献

[1]韩喜平,孙贺.习近平“三农”发展的中国梦论[J].理论学刊,2015,(11):4-9.

[2]刘刚,张晓姗.中国高速增长的“半城市化”调节模式:布瓦耶和阿瑞吉的比较与补充[D].曲阜师范大学,2017.

论文作者:钟炘延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实践》2019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13

标签:;  ;  ;  ;  ;  ;  ;  ;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美丽乡村规划与建设探讨钟炘延论文_钟炘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