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的构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创新能力论文,哲学社会科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能力实质上是主体在对象性活动中改变现存事物、创造新的事物的本质力量在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上的表现,主要指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主体为适应社会时代需要和理论自身发展的需要,对已有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与体系的推进和发展,这是一种系统整合而非与某种具体能力并列的一种能力,主要表征为提出新理论、发展新方法、发现新材料和完善既有理论等,也即实现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对于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提到的“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①。随着全球化、社会化的高度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自身的发展也是高度分化与日趋交叉融合,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与创新如何把握或创造社会需求、回应时代吁求,引领社会潮流和舆论导向日益提上议程。在此背景之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主体已经无法像过去那样仅凭个体研究者兴趣来担当,机构(企业和科研单位)和国家(政府)尤其在资源整合和制度保障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故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的主体囊括这三种层次的主体。科学研究的本质就在于创新,而江泽民同志早在1995年就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②,将之上升到民族、国家进步发展的战略高度,任何创新的关键都在于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由于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主要是理论创新或者说创新的最终成果绝大多数以理论形态方式来呈现,所以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的构成主要由创新主体取得创新理论成就的知识转化能力、人格品性素质、思想观念意识以及社会体制机制构成,前三者是从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个体研究者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和素质,而社会体制机制则是创新主体中机构和国家应该具有的保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创新的充分条件。
就目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现状而言,较之过去,哲学社会科学相关论著和论文的数量都有大幅增加,而质量却堪忧。根据教育部的统计,全国高校2006年共出版各类学术著作24731部,发表论文282039篇,其中,在国外刊物发表3996篇;向有关部门提供咨询报告22659篇。③从数据上看,成就确实有目共睹让人欣慰,这说明高校教师在科研工作中更加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为政府和社会服务的能力显著提高,科研的国际化水平也有很大地增强。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在国际上发表甚至产生一定影响的创新成果,与庞大的总基数相比仍极不成比例,绝大多数都沦为“速朽”之作。国内外有识之士对其消极后果早有清醒认识,“平庸学识的过度产生是当代学术生活最夸大其词的做法;它会因单纯的篇幅而隐匿了真正重要的著作;它浪费了时间和宝贵资源。”④诚然,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如果继续“缺位”,不突破创新能力的瓶颈,是极不适应中国目前的发展和建设,时代在呼唤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取得一些能够解释中国现实、引领中国发展的创新成果,甚至出现一批类似西方洛克、卢梭、孟德斯鸠那样为文明确定形态样式、为文化确立基本价值的大师,为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奠定基础和指明航向。
一、知识转化能力
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意味着创新主体要对旧有的学科体系、学术观点和科研方法的突破和推进,而创新主体要实现这种创新的首要前提就必须具备关于创新对象的全面、广博的知识,并能够对这些知识和现实的、理论的重大课题相结合实行创造性转化的能力。这里的知识是从广义上来说的,不仅包括充分占有理论书本知识,还包括丰富的实践经验(直接的和间接的)和深刻独特的人生体悟。唯有如此才能蓄积能量,融会贯通,厚积薄发。
首先,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充分占有创新所需的理论书本知识。这就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善于向今人学习,向前人学习;向国人学习,向国外学者学习;向实践学习,向书本学习,吸取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精华。总之,要虚心学习与创新相关的一切理论知识,充分占有和消化这些知识,奠定坚实的学术功底。不仅要注重本学科知识的积累,也要广泛吸纳其他学科的营养;不仅要注重哲学社会科学知识的学习,也要注重自然科学知识的吸收。随着科学的发展,学科分工日趋精细和深化,创新通常在一些边缘和横断学科之间更容易产生。只有把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联姻,吐故纳新,博采众长,厚积薄发,完成这些所需知识的创造性转化,才能具备运用综合眼光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繁荣科学和文化,解决社会赋予的问题。
其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这就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生活、深入时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当然,由于专业分工和条件所限,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不可能事必躬亲,但是全面掌握有关创新的直接和间接的实践经验却必不可少。人类的社会实践是理论创新的源泉,不了解实践,闭门造车,就不可能感知时代的脉搏、体验实践的呼唤,比如费尔巴哈,他晚年的哲学研究与时代逐渐脱节,很大原因就是由于他离群索居在闭塞的乡间。⑤“实践出真知”,“实践出新知”,实践也是检验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最终标准,关注现实、理论联系实际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所需要的重要能力和素质。理论的源头活水只能是各式各样的社会实践——广大人民群众改造自然的实践、改造社会的实践、人的自我改造的实践——而决非书斋中的冥想和空想。就目前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而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一定要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创新,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赋予动力,由实践来修正,由实践来检验,不离开实践谈创新,不丧失创新的生存之根、立足之本和动力之源。
再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有深刻独特的人生体悟。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个人的独特人生经历为创新提供了特殊的视角,他们的创新和探索以自身特定的人生经历和事件为突破口和着力点,创新主体的独特人生体悟一旦与自身具有的知识结构融合,往往就成为具有个性烙印创新活动的策源地。每个人的人生阅历和境遇都是不同的,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之所以具有创新主体鲜明的个性色彩就与主体这种不同的人生经历和体悟有莫大的关系,即便有着相同的知识背景也是如此。马克思后来自述研究政治经济学的原委时,就提到过最初是由于在作为《莱茵报》的编辑“第一次遇到要对所谓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事”⑥,这是他在以往理论知识学习和研究中解决不了的“难事”,从而也促使他由最初的法律专业转为哲学、历史最后转到政治经济学研究。结果马克思人生最后几十年的主要精力都投入到了政治经济学研究,最伟大的成果就是巨著《资本论》。就《资本论》所体现出来的创新成就而言,贝尔纳就公正地指出:“在《资本论》的一般结构上,而且几乎在每一页上面,都有着运用一种新方法的例子,这个方法对于各门历史科学和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性就和17世纪自然科学的实验方法一样。”⑦
二、人格品性素质
从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是一项艰苦卓绝的工作,一方面要承担常人难以想象的政治和社会风险,另一方面理论创新本身也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没有坚韧不拔的为科学和事业献身的精神,没有挑战权威的勇气和专注如一的恒心毅力,没有虚怀若谷的气度、团结协作的精神和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是不可能实现的。这里的人格品性素质是指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在创新过程中,品性和心理素质方面需要具备的系统能力,包含有自信、毅力、勤奋、胆识、魄力、责任感等,自卑、盲从肯定都与创新无缘,所以黑格尔说“品格是行为的要素,一个有品格的人即是一个有理智的人。由于他心目中有确定的目标,并且坚定不移地以求达到他的目标”⑧。
首先,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具备勤奋刻苦的精神和矢志不移的毅力。古今中外有许多名言警句来形容从事为学求知、锐意创新者要具备这种精神和毅力,像“文章千古事,甘苦寸心知”、“十年寒窗无人问”、“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和百分之一的机遇”等等,都是意在要求做学问、求创新者甘于寂寞,耐得清贫,要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扎扎实实做学问。因为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决定了创新主体必须具有理论创新执着追求的恒心和毅力。要完成理论上的突破,绝非易事,往往需要长期不懈地努力,有些理论的突破甚至需要几代人的努力。理论上的懒汉永远不会实现任何理论上的补充、丰富、发展和突破。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是一项艰苦卓绝的事情,没有始终如一的专注与深钻精神就想奢言创新,无异痴人说梦。恩格斯就深谙其中三昧,语重心长地告诫那些动辄自称创造出思想“新体系”的年轻人说,“即使只是在一个单独的历史事例上发展唯物主义的观点,也是一项要求多年冷静钻研的科学工作。”⑨只有立足现实、不懈创新、不怕困难、专注如一的思想者,才能在理论创新的道路上不断迈出尝试性的步伐,最终才能出精品、出上品,出经得起时间考验和实践检验的传世之作、经典之作。
其次,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具备坚持真理的科学献身精神和笑看成败的理论勇气。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任务的艰巨性决定了创新主体必须具有理论创新的果敢和决绝勇气,突破人们熟悉的传统理论甚至触动既定的利益格局必定阻力重重,突破者往往要付出高昂的代价,有时甚至是生命的代价。创新通常由挑战和超越权威开始,往往由那些“不信邪”、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年轻人肇始。毛泽东1958年在成都会议上讲解放思想时曾列举了古今中外许多成就大业的年轻人,指出:“从古以来,创立新思想、新学派、新教派的人,都是学问不足的青年人,他们一眼看去就抓起新东西,向老古董战斗,博学家老古董总是压迫他们,而他们总是能战而胜之,难道不是吗?”⑩凯恩斯也在他的大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收尾从另一角度颇为感慨地写到:“在经济学和政治哲学的领域中,在25岁或30岁以后还受新理论影响的人是不多的,因此,公职人员、政客、甚至煽动者所应用的思想不大可能是最新的。”(11)同样,库恩在论述科学研究和革命时,也指出“获得新范式、做出这些基本发明的人,几乎总是非常年轻的人”(12)。可以想象,只有少了诸多既得利益的牵扯而又有“虎气”的年轻人而非那些理论上的懦夫才敢想前人之未想,言前人之未言,才容易生发为创新而献出一切的大无畏精神,才能够不辱时代所赋予的创新使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更不能急功近利、哗众取宠,不能把急功近利冒充为与时俱进。正如马克思在叙述自己研究政治经济学后所表明的心迹那样,他说:“我的见解,不管人们对它怎样评论,不管它多么不合乎统治阶级的自私的偏见,确实是多年诚实研究的结果”。(13)所有那些学问大家、大师,他们所具有的伟大人格力量都是其作品中的思想性、真理性中体现出来的,而不是来自时人和自我的吹嘘。因此要进行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就需要创新主体在学术上要树立为真理献身的精神,正如马克思将“科学的入口处”比作“地狱的入口处”,要培育“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舍我其谁的勇气;在行动上要敢于挑战权威,打破条条框框,勇辟蹊径。
再次,要求哲学科学工作者具备协作精神和虚怀若谷的气度以及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一方面,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科学建制的严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过去人们仅凭一己兴趣和努力就能支撑研究和创新的单打独斗状况。另一方面,全球化时代人们面临的问题都是以复杂形态、放大效应的情况出现,时代在召唤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予以回答,运用单一学科、背景的知识加以解决必然捉襟见肘。所以,现在学科知识越分越细,越来越精微,单个人所知又不可能全面,而问题又都是复杂地牵涉方方面面,只有通过协作和集体攻关,才能避免因个人知识和能力的不足所造成的局限性。集思广益,发扬团队精神,充分依靠团结的力量、集体的智慧,才能在一些重大课题的研究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由于创新是一个破旧立新的过程,肯定有阻力和风险,可能会遇到挫折甚至失败。因此,要创新,就应有一种不满足于现状的进取精神,有为求真知、求新知而敢闯、敢试、敢冒风险的大无畏勇气。邓小平同志曾反复指出,“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一番新的事业;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14)。不断进取的精神和勇气从何而来?来自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来自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时代紧迫感。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没有创新的理论勇气,没有创新的探索和实践,没有创新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既不可能创造传世的精品,更不可能产生大家名家。有一些将学术创新定位为追名逐利的捷径者也可能做出某种创新,但这与学术事业和创新活动在思想上仍是格格不入的。如果人人都把追名逐利作为学术事业的最终目的,学术事业只能畸形发展,会从根本上败坏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的基础。
三、思想观念意识
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作为一项理论性、学术性、创造性的研究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解放思想,具备创新意识和问题意识,才能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的形成开辟道路。
第一,创新意识要以解放思想为前提。创新意识的形成是一个启动创新需求、激发创新兴趣、产生创新动机和形成创新思维的过程。一个民族要兴旺发达,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能没有创新的意识和思维方式,这是人类文明发展史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改革开放的伟大战略为我国人民的创造性事业营造了宽松的社会政治环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是释放了以前由于屡次的政治运动给人们造成的精神压抑,这一点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来说尤为重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有所作为,使自己的创新研究成果真正成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成为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力量,就必须首先牢固树立创新的意识,以新的视野和新的方法研究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这实质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是一个追求真理、认识真理、弘扬真理的过程,它意味着对自我、对过去的某种否定。没有观念上的解放思想,就没有实践的创新,因循守旧、思想僵化、思维惰性、观念保守,只想拾人牙慧、走别人走过的路,就不可能摘取创新的硕果。只有冲破落后的传统观念和主观偏见的束缚,与时代特点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对前人的基本理论观点进行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做出符合时代和实践要求的新的阐释和说明,才能不断开拓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新境界,提高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新水平,取得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新成就。
第二,问题意识和思考的力量。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主体在创新过程中必须具有一个善于思想、勤于思想的大脑,真正把自己思考的力量和独到之处从时代和理论中凝练出来,而又时时撞击自己心灵的问题之中。对于创新的头脑而言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问题。维特根斯坦在剑桥引起罗素的注意并结为忘年交,罗素说就是因为他课前课后总是有满脑子问不完的问题;而罗素晚年在哲学上的创造力有所减退,有人问维特根斯坦原因,维氏说那是因为他脑子中已经没有问题了。“机遇总是偏爱有准备的头脑”,头脑中没有长期萦怀的问题意识是不可能有创新的,即便其他条件具备,创新的机会还是会溜走。纵观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史,凡是经过时间和实践检验过并流芳后世的创新成果,其中大多具有创新主体充满时代感的问题意识和震撼人心的思考的力量。“问题意识”首先要求是“反思”。《论语》中“吾日三省吾身”的训诫,其核心思想就在于人要勤于反思。黑格尔更是将“反思”作为获得对象真实本性的必要阶段和中介,因为只有“凡是经过反思作用而产生出来的就是思维的产物”(15)。只有勤于反思才能知不足而后有所增益,做学问者人云亦云是无法创新的,在既定的事实和结论中寻找问题、发现问题,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反思。实际上人类总是在不断的反思中发现问题,找到现有认识的缺陷,从而总结规律着手加以改进,这也是理论进步的源泉。哲学社会科学要获得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就必须始终关注社会生活,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要善于反思,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没有问题意识,就没有反思;没有反思,就不可能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不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就不可能有创新意识。布尔迪厄对此有深切的体会,他指出:“社会科学领域的科学家,或更广义一点说,所有科学家的一项重要职责,就是悉心留意一些有待提出的问题。……过去从来不成问题的问题,就是向人民提问题。”(16)其次要求是“三思”。三思即再三考虑之意。“三思”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过程中十分重要,体现的是一种严谨意识和治学态度,它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既要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又要有严谨的治学思维方法,作为一种思想的力量,这里更主要是强调学术思维上的深刻、精益求精。这里又不能不提马克思做出的光辉榜样,诚如恩格斯所言的“正是这种自我批评精神,使他的论述很少能够做到在形式上和内容上都适应他的由于不断进行新的研究而日益扩大的眼界”(17),马克思对于自己的著作总是一改再改、力臻完美,这种严谨的认真态度让人动容,不说《资本论》手稿、草稿的卷帙浩繁,就连给查苏利奇的一封复信就曾五易其稿!
四、社会体制机制
这里将社会体制机制作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的重要构成,是因为任何创新以及创新能力的形成都是在一定的社会体制机制下运行的,而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又是直接介入到一定的社会体制机制的形成、塑造和更替的过程之中,或强化或分化着社会体制机制,二者其实是一个双向的互动过程。由于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这种特性,所以一定的社会体制机制环境对于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的形成至关重要。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作为一种复杂的心智活动和理论研究,与人的思想境界和精神状态密切相关,相对而言不是与物质条件的支撑而是与创新的社会环境、社会机制关系更紧密。就一个组织甚至一个国家而言,能够营造出一种能够宽容创新、鼓励创新和保护创新的社会体制机制是比较重要的“能力”。就具体的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主体而言,对一定社会体制机制的适应以及最终将自己的创新汇入到一定的社会体制机制的整个改造之中,也是其创新能力的体现和实现。
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是创新主体在一定社会体制机制之下的“产品”。首先,要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环境和氛围,以利于创新主体形成和发挥创新能力。尤其在科学研究领域,创新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人们只有在前人知识的基础上才能“创造”后来的知识。从某种意义上说,重视知识才会有创意;重视人才就是重视创新,整个社会要形成一个发展个性、鼓励冒尖,激励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的生动活泼的氛围。许多创新和创新成果在刚开始时通常被人们认为是“思路怪僻”、“思维独特”的人所拥有,为此,不能用常规的思维模式轻易地否定他人的创新火花,要承认思维的多样性。还需建立一种鼓励和保护开拓创新者的机制,其中包括:对创新过程中失误和挫折的“容忍”,纠正对创新成果的吹毛求疵和过分苛求。在有些人的眼里,成功是理所当然的事,一旦出现错误或招致失败,就会埋怨指责、讽刺挖苦,而这往往成为扼杀创新精神和创造热情的重要原因。这就需要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氛围,特别是在鼓励和保护创新的机制上要有新的突破,要鼓励理论研究中的敢想、敢说、敢闯的创新精神,牢记和恪守在学术争鸣、理论创新中的“三不主义”,彻底解放那些因政治原因束缚的条条框框。
其次,还要加大创新体制机制本身建设的力度。如果说“双百”方针是赋予理论创新以政治上的保证,那么体制机制创新则是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在导向和动力上的保证。体制机制创新的原则,应是既要符合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自身规律,又要适应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既有利于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和发展,又能促进人才的培养和提高。在当今时代,多数哲学社会科学创新都需要团队协作来进行,如何使这些看起来“怪僻”、“特立独行”的人在一个组织或机构内协调攻关,为共同的创新目标而工作,发挥出整合的最大作用,这也是考验和体现组织或机构能力的重要方面,其实也就是要有一套既符合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规律又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体制机制。诚如布尔迪厄指出的“科学领域其实也是如此,大的进步往往与组织的创造(就像实验室和学术会议)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特定的情况下,还涉及如何通过新方式把兴趣爱好大相径庭的研究员全部召集到一起工作”(18)。
现行的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评价机制由于量化主导的操作模式还存在着较大弊端,所以我们要在研究项目的设置招标、课题的管理鉴定、成果的评价奖励、职称的晋升聘任和考核等方面继续摸索和研究,尽早建立起一套导向正确、科学规范、充满创新活力和发展动力,能为科学决策和现代化建设提供理论支持与智力服务的体制机制。这既是实现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客观前提,形成和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的重要保证,更是推动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题中应有之义。胡锦涛同志在不到一年之内先后两次谈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先是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指出:要“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激发各类人才创造活力和创业热情,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新局面。”(19)随后他又在2008年5月3日视察北京大学时,强调指出:“要进一步完善科研体制机制,尊重学术自由,营造宽松环境,切实把广大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出来”。(20)足见对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而言的这种体制机制的极端重要性,这是孵化和培养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的重要推动剂和成长因素。也只有具备了这种条件,才能真正实现胡锦涛同志提出的殷切期望,使哲学社会科学界为“党和人民事业发挥思想库作用”,哲学社会科学的优秀成果和优秀人才“走向世界”。
注释:
①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07年。
②江泽民:《论科学技术》,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
③中国高等教育学会:《2006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统计报告》,《中国教育科研参考》2007年第24期。
④里茨尔:《社会的麦当劳化》,顾建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第112页。
⑤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30页。
⑥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411页。
⑦贝尔纳:《历史上的科学》,伍况甫等译,科学出版社,1959年,第604~605页。
⑧黑格尔:《小逻辑》,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174页。
⑨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9页。
⑩毛泽东:《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7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第116页。
(11)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重译本),高鸿业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397页。
(12)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83页。
(13)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415页。
(1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72页。
(15)黑格尔:《小逻辑》,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76页。
(16)布尔迪厄:《科学的社会用途——写给科学场的临床社会学》,刘成富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67页。
(17)恩格斯:《资本论》第2卷序言(单行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7页。
(18)布尔迪厄:《科学的社会用途——写给科学场的临床社会学》,刘成富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57页。
(19)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53页。
(20)胡锦涛:《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8年5月4日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