缬沙坦/氨氯地平与氨氯地平单药治疗高危原发性高血压临床对比研究论文_蒋志明

蒋志明湖南省长沙市第四医院 心血管科 410000

【摘 要】目的:探讨缬沙坦/氨氯地平与氨氯地平单药治疗高危原发性高血压临床效果差异。方法:以我院2013 年1 月-2014 年6 月收治高危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共140 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70 例)和观察组(70 例),分别采用氨氯地平单药和缬沙坦/氨氯地平复方制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压控制率,治疗前后24h 动态血压,左室质量指数(LVMI)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水平等。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血压控制率分别为62.86%(44/70),88.57%(62/70);观察组患者血压控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24h 动态血压、LVMI 及颈动脉IMT 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氨氯地平治疗高危原发性高血压可有效提高血压控制效果,发挥明确心血管保护作用,疗效优于氨氯地平单药治疗。

【关键词】泽泻钩藤方;缬沙坦氢氯噻嗪;原发性高血压

本次研究以我院2013年1月-2014年6月收治高危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共14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氨氯地平单药和缬沙坦/氨氯地平复方制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压控制率,治疗前后24h动态血压,LVMI及颈动脉IMT水平等,探讨缬沙坦/氨氯地平与氨氯地平单药治疗高危原发性高血压临床效果差异。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以我院2013 年1 月-2014 年6 月收治高危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共140 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0 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54 例,女性16 例,平均年龄(62.74±5.13)岁,按照高血压分级划分,1 级4 例,2 级59 例,3 级7例,按照合并基础疾病划分,高血脂病23 例,脑卒中13 例,糖尿病16 例,冠心病40 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52 例,女性18 例,平均年龄(62.91±5.17)岁,按照高血压分级划分,1 级6 例,2级58 例,3 级6 例,按照合并基础疾病划分,高血脂病25 例,脑卒中14 例,糖尿病15 例,冠心病42 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高血压分级及合并基础疾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1.1 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制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2010》诊断及分级标准[1];②年龄>18 岁;③近两周未服用降压药物;④研究方案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⑤患者签署知情同意。

1.1.2 排除标准①收缩压/舒张压>200/120mmHg;②中度肾功能不全;③瓣膜性心脏病;④不稳定性心绞痛。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氨氯地平单药治疗,每次1 片(5mg),2 次/d;观察组患者采用缬沙坦/氨氯地平复方制剂治疗,每次1 片(80mg/5mg),1 次/d;治疗过程中根据血压控制情况可酌情增加,最大剂量为2 片/d;两组患者均以4 周为一疗程,共行6 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①血压控制判定标准:收缩压/舒张压<150/90mmHg[2];②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24 周进24h 动态血压、LVMI 及颈动脉IMT水平检测;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进行左心室后壁厚度、室间隔厚度、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及颈动脉IMT 检测,并计算左心室质量指数。

1.4 统计学处理本次研究数据录入分析软件分别采用Epidata 3.02 和SPSS18.0;其中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 检验,以百分比(%)表示;p<0.05 判定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两组患者血压控制率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血压控制率分别为62.86%(44/70),88.57%(62/70);观察组患者血压控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压控制率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p<0.05;※与治疗前相比,p<0.053 讨论已有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我国门诊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仅为30%[3];寻找一种方便有效及依从性好的药物治疗方案对于改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特别是合并多种并发症高危患者意义重大。

目前WHO 原发性高血压防治指南明确指出联用不同机制降压药物具有改善血压控制效果和降低药物毒副作用双重作用;已有研究显示,高危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超过70%需降压药物联合应用才可实现血压控制达标[4-5]。氨氯地平、缬沙坦均属于临床一线降压药物,联合应用可通过阻断诱发血压升高不同环节发挥显著降压作用,其中氨氯地平可有效扩张外周血管,而其激活交感神经系统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作用可被缬沙坦明显抑制[6]。已有研究显示,缬沙坦/氨氯地平复方制剂血压控制时间可达24h,有助于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风险[7];同时两种药物所具有左室肥厚逆转、颈动脉粥样斑块缩小作用亦被广泛证实[8]。

本次研究结果中,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血压控制率分别为62.86%(44/70),88.57%(62/70);观察组患者血压控制率和治疗后24h 动态血压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缬沙坦/氨氯地平治疗高危原发性高血压有助于持续降低血压水平,提高血压控制效果;而观察组患者治疗后LVMI和颈动脉IMT 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则证实缬沙坦/氨氯地平复方制剂在保护高危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功能,预防意外事件发生方面优势明显。

综上所述,缬沙坦/氨氯地平治疗高危原发性高血压可有效提高血压控制效果,发挥明确心血管保护作用,疗效优于氨氯地平单药治疗。

参考文献:[1]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2010[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1,19(8):701-743.[2]胡大一,刘力生,余金明,等.中国门诊高血压患者治疗现状登记研究[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0,38(3):230-238.[3]杨政杰,秦娴,全文超,等.奥美沙坦联合氢氯噻嗪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左心室肥厚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11,18(22):3033-3034.[4]新型单片联合制剂治疗老年高血压中国专家共识写作组.新型单片联合制剂治疗老年高血压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2,20(4):325-329.[5]吴桥,陈多学,江荣炎,等.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和心率变异性的影响[J].安徽医药,2012,16(10):1514-1515.[6]孙曙平.不同剂量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4):81-83.[7]鲍贵峰,王幼亮,林艺.缬沙坦与氨氯地平联用对老年高血压合并2 型糖尿病患者肾功能的保护作用[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14(1):51-52.[8]朱清夏.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龄老年高血压疗效及肾脏保护作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10(33):4833-4834.

论文作者:蒋志明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5年第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22

标签:;  ;  ;  ;  ;  ;  ;  ;  

缬沙坦/氨氯地平与氨氯地平单药治疗高危原发性高血压临床对比研究论文_蒋志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