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类社会的繁衍离不开农业的发展,作为各种产业的基础,农业的发展状况时刻关乎着社会的稳定与安宁。虽然我国经济的发展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绩,但所付出的代价也是沉重的。近年来,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农产品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因此,国家对农业发展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由于在经济建设时期对环境的破坏,我国农业的发展环境不容乐观,对此,我国一直将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发展视为一项国家的重点工程。自古以来,农田的水利工程就是关乎农业发展的一项重大工程,如何将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生态系统相协调起来,成为促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生态系统;协调发展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农业经济的发展水平也在不断地提升,但是农田的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这些问题起初并未引起国家的重视,直到生态问题持续恶化,严重威胁到了我国农业的发展,国家相关部门才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认识到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要与生态系统相协调,不能因为建设农田水利工程就破坏周围的生态系统。所以,如何保证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同时兼顾生态环境的保护,是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我国农田水利工程的现状
1.农田灌溉方式不科学
目前,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农田的灌溉主要是采取大面积灌溉的方式,通过供水渠将水流引入各块农田,对一整块农田进行灌溉作业。尤其是华北平原地区,一年需要灌溉土地数次,入冬后,如果遇到没有大面积降雪的情况,播种冬小麦的土地也要使用这种灌溉方式进行灌溉。但是这种依旧属于传统灌溉方式的浇灌方式,已经逐渐不能跟上现代农业发展的节奏。
2.大量石头和混凝土的使用
在我国,科技的进步为农业的高效生产带来了技术保障,农业生产机械化越来越普遍,这种情况也反映在了水利工程的建设方面。在古代,生产力低下的时候,人们兴修水利,通常只是挖一条河、一条沟引导水流,还要时常对其进行疏通。而在现代,随着各种工程机械的投入和使用,人们在建设农田水利工程时大量使用石头和混凝土,工程的建设效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工程的质量也得到了一定的保障。
在我国很多地区的田野里,都会使用混凝土来修建供水渠和排水渠。这种混凝土修建的水渠质量非常好,在使用过程中不用担心水资源的流失问题,也不需要人们的频繁维护和疏通,极大的便利了农业生产活动中对水资源的使用。
3.地下水资源的过度开采
在我国农村田地中有很多随处可见的井口,井口不宽却很深,这些小井就是我们常说的灌溉用的机井。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灌溉方式还很传统,在灌溉时需要使用到大量的水资源。为了满足这一需要,我国农村修建了大量的水利机井,使用水泵将地下水抽取上来,再通过田地间联通的沟渠,将水资源送到各块田地。日积月累之下,大量的水资源被从地下抽取上来,直接导致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出现地下水资源短缺,甚至出现地下水资源枯竭的严重情况。
二、农田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我国部分地区的农田水利工程在修建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对当地的生态环境产生了一些不利的影响。
1.传统的大水漫灌式的灌溉方式虽然方便快捷,有效节约了灌溉的成本,但却是非常的不科学。使用大水漫灌式的灌溉方式,水资源无法得到充分的利用,还会伴随着水土流失问题、田地土壤养分流失等问题。
由于大水漫灌式的灌溉方式在进行浇灌作业时需要使用到大量水资源。因此在灌溉过程中,农作物残留的农药成分会被水流冲刷,随着水的流向和渗透,流向附近水域或渗透到深层土壤,甚至地下水域。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就会对农田附近的环境带来极为严重的影响,对农作物的健康生长产生阻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而大规模的使用化肥,也使得农田里残留大量的化肥元素。在大水漫溉时,这些化肥元素会随波逐流,一旦流入附近的河流湖泊,就会引起水域的富养化,进而直接造成水域污染,打破了当地水域的生态平衡,直接影响到当地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
2.大量使用混凝土进行工程建设,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使得地表水不能很好的进行渗透,地下水不能得到充分的补充。在建设过程中,大量的沙石原料会直接影响周围土壤的组成,降低了土壤的养分含量,直接影响着农作物的生长。
3.过度地开采地下水资源,造成地下水资源濒临枯竭,这一后果严重地影响了当地正常的生态环境,阻碍了当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当地农业的发展增加了成本与难度。
总之,随着我国的农业生产的不断扩大,对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一旦因兴修农田水利等工程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那么生态环境恶化的恶果也必将作用到农业发展上。如果当地有关部门要想将生态环境恢复如初,就要消耗大量的资源。所以在发展农田水利工程时不仅仅要着眼于促进农业的生产,还要兼顾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时刻注意保持农田水利工程与生态系统的平衡,才能有效避免因为工程建设而造成的各种不良影响。
三、农田水利工程与生态系统协调发展的目的
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生态系统能否协调发展直接影响着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修建农田水利工程的基本目标就是建立较为完善的灌溉体系,使水渠通道便捷、高效、安全、经久耐用,使水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达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为土壤提升肥力的同时,还可以有效促进当地生态系统健康良好的发展。
四、如何保证农田水利工程与生态系统协调发展
解决生态系统的污染问题是一项艰难的任务,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就需要将水利工程的建设与周边生态系统的保护合理有效的连接起来,才能在确保农业得到发展的同时,也保护自然生态系统不被破坏,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保的兼顾。
1.合理规划与利用农田周边的水资源
我国地域辽阔,水资源非常丰富,存在着许许多多的江河湖泊,地下水资源更是丰富。这些江河湖泊中拥有多种多样的生物,具有良好的平衡生态系统,对周围的环境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由于河湖周围的土壤含水量高、土壤肥力高,人们大量地进行填湖造田活动。虽然扩大了耕地面积,增加了农作物的产量,但是却打破了原有的生态平衡,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水土流失、土壤盐碱化、土壤肥力下降等各种问题纷至沓来,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农业生产活动。所以,为了农业能够良好的发展,在利用当地水资源的时候,先要进行合理的规划,必要时要退耕还湖,增加人工湖泊,保持当地生态平衡。
2.优化排水灌溉工程
大水漫灌式的灌溉方式是极其浪费水资源的,因此,我国要改善和优化这种浪费水资源的排水灌溉方式,根据当地水资源情况,建设合理优良的排水灌溉系统,大力发展节水型农业,合理地利用当地水资源,减少工程建设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结束语:
“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这一信念已经深入人心,保护自然环境已经成为了大家的共识。由于有些时候生态系统的破坏是不可逆的,所以在发展农业,尤其是兴修农田水利工程时,要特别注意对当地环境的保护,在建设过程中,不能因为一味的追求经济效益,而做出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
参考文献:
[1]刘忠宝.浅谈农田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J].中国农业信息,2016(23):36.
[2]邵冬梅,尤江.创建高效管理机制 实现农田水利工程与生态系统协调共进[J].吉林农业,2016(09):91.
[3]张爱梅.简析农田水利工程与生态系统的关系影响与协调发展[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4(11):55-56.
[4]贺祺彦.浅议农田水利工程与农业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J].湖南水利水电,2012(04):12-13+18.
论文作者:路燕飞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7
标签:农田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水资源论文; 生态系统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农业论文; 方式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