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岩土工程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这就对勘察工作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岩土勘察工作是工程建设施工的关键前提,具有重大的意义。现阶段,在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仍然存在大量问题,还需要工程勘察人员给予高度的重视,特别是采取先进的综合勘察技术,提升岩土工程勘察的质量,为开展岩土工程建设奠定牢固的基础。
关键词:综合勘查技术;岩土工程
1综合勘察技术在岩土工程勘察中应用的意义
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具有极强的复杂性和专业性,因此,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难度相来说较高。在以往,岩土工程勘察通常都是使用传统的勘察方法,受技术及设备等方面的原因限制,传统的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精确性较低,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发展。因此,需要运用综合勘察技术,综合勘察技术包含了大地电场岩性检测技术、多瞬面波技术及高密度电阻率技术等多种技术。通过综合勘察技术,能够结合不同岩土工程的不同实际特征进行更加全面、深入的勘测,从而客观、真实的反应出岩土工程现场的各种实际地质状况,让勘察的结果更加精确和细致。随着当前我国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快速发展,综合勘察技术已经在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取得了广泛的应用,受到了越来越多岩土工程企业的重视,因此,研究综合勘察技术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应用,无论是对于企业还是工程的发展来说,都有着非常必要的实际意义。
2我国的岩土工程勘察现状
2.1勘察人员的能力不足
勘察人员的能力不足是制约勘察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不少勘察人员缺乏专业的技术和良好的自身素养。首先在现场勘察的过程中,由于专业知识的不足、实践能力缺乏,导致了勘察人员之间不能进行良好的沟通,相互之间的技术交流不能很好的进行,在遇到工程中的些许问题或者情况比较复杂的时候不能尽快、合理的解决。其次在分析阶段,由于相关知识的了解不完善,对许多需要注意的事项没有进行充分、完善的处理,导致在资料的整合过程中会出现误差,进而影响勘察效果。
2.2勘察水平的不足
我国注重科学发展,近年来我国的岩土勘察技术取得了显著的发展。但是由于体制和技术等因素的制约,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还很大。在许多企业中,人员由于思想和其他因素的影响,不能够很好的进行技术革新、设备革新,在方法、技术、效果等方面得不到改善。在勘察过程中,仍然采用较为传统的勘察技术和方法,勘察设备老旧,在勘察报告中的着重点有所偏离。
2.3勘察效果的不尽人意
今年来,我国积极进行了社会经济体制改革,岩土工程勘察方面也进行了改革,允许勘察团体能够进行自负盈亏的经营模式,可以主动的进行岩土工程勘察。因为是自负盈亏,那么问题就来了,是按照以往的勘察过程来勘察还是选择利益最大化,所以不少勘察人员着重了经济利益,在勘察过程中降低了科学、严密和完善的管理;有的还在预算时进行故意的压价,进而降低了工作量,许多工作没有充分的进行甚至不做。其次是勘察过程中的对当地和周边的勘察不足。在深入了解周边地域特征后,能够明晰当地的地质特征,进而能够合理的探讨当地的地基土质。有的勘察报告中缺少的周边地域特性,导致设计不合理,影响勘察质量。在许多工作中,由于没有结合当地地质特征,在施工中会出现多余施工的现象,从而延长了施工工期,浪费了资源和财力。最后是勘察报告的内容欠缺,缺少必要的建议。多数勘察人员的勘察报告结果多遵循传统报告形式,结论笼统,内容简略,缺少必要性的建议。这样会导致施工中出现不必要的工作,不能保证施工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综合勘察技术在岩土工程勘察的应用
3.1大地电场岩性探测技术
该勘察技术作为创新型物探科学方法,该技术的核心原理是,通过岩石深度不一,还有其他介质所产生的电磁波,无论是速度,还是幅度均存在不同,这样可以对深度不一的储层性质及岩性状况进行有效判别。实际工作中主要对于太阳风作用的电磁波实施接收,当地下深度不一的介质界面受作用,会产生低频反射电磁场信息,然后深入分析,可以有效判别地下的介质界面。正常情况下,可采用大地电场岩性勘察技术有效识别出岩层的断层、介质界面、含水层以及油气层。当前该技术方法已经普遍应用于岩土工程勘探工作中,突出的优势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点。一是方便携带与操作:通常状况下,大地电场岩性勘察技术,选择的探测仪体积比较小,重量比较轻,个体就能够轻松携带,加上这样的仪器操作难度低,个体就可以独立操作,在采用该仪器过程中不会产生噪音污染或者是废弃物,更不会破坏自然生态环境。在实际探测运作中,勘测的面积比较大,远远超过了10000m,而且勘察的种类比较多样化,不论属于什么介质,均可以对实施大范围探测,还可以保证所获得的勘察信息具备真实性及完整性。二是勘察偏差比较小,并且准确度比较高,分析该探测技术的工作原理我们可以得出,如果选择探测仪设备,仅能接收大地电磁波信号,同时不易受到地下水、电缆以及管道的影响,鉴于此状况,岩土工程勘察结果的精确度较高。
3.2多瞬面波技术
通过物理学分析,介质不一能够传播出速度不一的面波,如果通过震动作用,还可以持续产生面波。针对波动展开搜集与处理,可判断震动的幅度。多瞬面波技术正是建于该原理基础上,在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震动的源头可选择瞬态冲击力,然后传递出面波,利用传感器对面波分布状况深入分析,将获得的数据制作成曲线图,通过观察曲线图的变化规律,可以勘察到岩土的性质与地质条件。
3.3高密度电阻率技术
经过传统电法的演变,诞生了创新型高密度电阻率技术,广泛运用于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该技术的工作原理是,不同的岩土有所差异,在开展勘察活动时,要求利用电场针对岩土差异性进行分析,从而判断出岩土的性质。高密度电阻率技术的工作内容是,选择供电机输送大量的直流电流至地下,在测试现场设立电场,更换供电装置相关位置与排序,转变地下电流分布情况,最后有效判断出岩土的性质;该技术最明显的优点有:①在布置电极时能够一次性完成,有效突破了传统勘察技术,电极容易受到影响,同时可以自动化勘探数据,所得的数据准确度相当高;②实现自动化搜集数据,这样在数据采集过程中,既能提高收集效率,还能提升准确度。另外,在收集数据之后,还能做出相应的处理,有效分析出探测的结果;③探测方法多样化,可以获得不同岩层潜在不同信息。
3.4横波反射技术
横波反射技术的使用原理,类似于多瞬面波技术工作原理。通过物理学方法,加上横波的特点开展探测工作,不同介质的地震波,其传播速度不一样,潜在的显著差异性会引发反射波。鉴于此,通过在地表安装检波器,收集反射的横波信号,分析反射波的长短变化,以及速度与时间数据,就能够了解到岩土的性质与地质特征条件。横波反射技术与纵波反射技术比较,前者的反射波较明显,垂直分辨率比较高。此外,横波反射技术传播速度较快,可以迅速获得探测结果,并且探查结果更具准确性。
4结论
综上所述,在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要想精确勘探岩土的分布情况、性质等,必须做好岩土工程勘察工作,要求勘察工作人员从实际情况出发,在已有的勘察技术上,将GPS感应系统信息采集法、大地电场岩性检测技术、多瞬息态面波技术、横波反射技术和高密度电阻率技术等勘察技术结合起来,以此全面勘探岩土性质,确保获得的数据信息完整、精确,从而为下一步工作奠定扎实基础。
参考文献
[1]仝存孝.建筑岩土工程勘查中综合勘查技术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6,17:247-248.
论文作者:姚宝慧,陈诚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1
标签:岩土论文; 技术论文; 工程勘察论文; 工作论文; 反射论文; 电场论文; 电阻率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