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的未来_电子商务论文

透明的未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透明论文,未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消失的“羊”和“狼”

五年前,我在清华参加过一个有关3G时代移动互联网的研讨会,会上诺基亚、SK电信、搜狐等等各方领袖都发表了自己对行业未来的展望,现在看来,当时站在制高点上的人们,没有一个猜中今天的局面。有趣的是,那天所有人都意识到移动互联下一步的发展需要一个杀手级应用,只是没想到,这个杀手级应用虽是千呼万唤始出现,但一出手就轻而易举地掀翻了他们这些大佬们的统治地位。

这个杀手就是社交网络,比如微博,它把个人通信与获取社会新闻、与生意伙伴讨论专业问题、与朋友分享生活乐趣等等社会生活结合在一起,变成了一件事:上微博。当然,微博仅仅是社交网络的一部分,就在我写文章的时候,手机不断提醒我一个几年未见的老友在instagram上分享了一张照片,一位生意伙伴通过米聊询问我在不在北京,一位同行在Linkedin上邀请我推荐他一下……只要在有手机信号的地方,你就永远处于非常充分的人际社交状态中。

这种以智能手机及社交网络为特点的新环境,正在悄悄地改变商业社会中各种与“关系”高度相关的领域。

首当其冲的是客户关系模式的变化。我的朋友老董是个很好的例子,作为一个行业顶尖的咨询顾问,微博显著地促进了他的生意,因为很多时候,跟客户见面,该人已经关注他的见解和思想有一段时间了,评论、转发,几个来回的简单沟通已经让他和客户变得熟悉且有一定信任,往往第一次见面谈生意,大家就可以立即进入真实坦率的状态,以老董的专业水准,自然有更多的成功。然而,行业咨询的市场并未扩大,老董依赖平实沟通和专业水准获得更多的生意,必定是以那些依赖一两次讲演忽悠客户的顾问失去生意为代价。社会网络让客户得以轻易见证咨询顾问的“历史”,从而使短时间的销售沟通技巧的价值大为下降。

许多企业家曾经非常推崇的“狼文化”,大多是针对销售队伍的。狼文化号召销售们像狼一样凶猛快速地“拿下”客户。然而,狼存在的前提是很多笨羊可供猎杀。当社交网络把人们的信息、生活、思想多方位联系在一起后,你还能指望那只“羊”不能明白谁是可以长期交往的同类,谁是只想吃掉自己的狼呢。

如果羊变得无所不知,狼文化就没有了成功的基础。当相互发现和深入了解变得特别容易的时候,客户关系将回归它的本质:交换真实的价值。

所想即所得:消灭购物时间

最近的这5次购物,除了买那本书是因为不太敢在老师面前摆弄手机第二天在办公室下的单外,其他4次,都是在手机上完成的。而且,从想起要买,到比比价,完成下单平均肯定都不超过3分钟。加起来,全部4次手机购物的总时间也不过10分钟。

如果不是网络购物,想要完成这5次消费,乐观估计要用整整一天时间。如果不是一想到就能即刻用手机下单,也许事后不会记得打开电脑去买。

电影黑客帝国里有一个场景,Neo稍做冥想就身处数不清的武器长廊边,想拿什么就拿什么。这有点像在手机上安装了淘宝、京东、凡客之后,容纳着数千万种产品的商品货架就永远伴随着你了,想到什么,就可以立刻伸手拿到什么,所想即所得。

所想即所得,当然比在路上堵几个小时车,在卖场里挤在人群里老半天再手脚酸痛地拎着东西回家好太多了,也肯定比打开电脑,等三分钟开机,再联机进网站下单容易多了。我们生活中的大部分时间,如吃饭、聊天、坐车、候机,所有没办法稳稳当当坐下来摆放电脑的场景,除了上微博,还可以买些刚刚想到的东西。

今天每安装一个手机应用程序都会问我:该程序是否可以获取手机的位置。因为手机作为一个随身携带、一直开机的个人信息终端,只要获取了位置数据,就大概可以“知道”你在干什么,进而猜猜你在想什么。自然,也最终可以把想什么与购物直接联系起来。

所以,手机上的成功应用,无论是游戏、社交、音乐,还是导航、工具,大部分最终都会变成直接购物通道,所想即所得的体验,必定是推动网购比例上升的新一轮驱动力。

这终将改变我们的生活节奏。我们的生活计划表里,专门用于“购物”的时间将越来越少,因为我们无时无刻不在购物。那些以卖东西为主、点缀些餐饮娱乐服务的购物中心将消失,因为购物不再是个花时间出门的充分理由。

从精神交流到精神消费

大家都知道豆瓣是一个以书评和乐评为主的社交网站,人们在那里交流读书、听音乐和看电影的感想。尽管很成功,豆瓣在很多人眼中仍然是一群文艺小青年的小众乐园,而大家也认为豆瓣也不知道怎样赚钱。

不过,伴随着iPhone大行于市,“豆瓣电台”这样的手机应用看起来第一会让豆瓣变得更大众,第二会让豆瓣赚很多钱。

过去,当我们要在长途路上开车、独自写作之前,需要提前特别准备几张音乐光碟,如果是重要的聚会,甚至有人还要特别请一位DJ来捣鼓音乐,烘托气氛。而现在,我们只要打开手机上的豆瓣电台就可以了。你的个人信息以及在豆瓣上的历史,会告诉豆瓣你需要听什么。

当你的“私人”电台可以随时播放“私人"音乐的时候,豆瓣就捅破了从音乐交流到音乐消费的窗户纸。人们相互交流听郎朗弹钢琴的感受从来就不需要付费,但是听郎朗弹钢琴,就当然要付费,如果不能花1000元到现场,花1元在家里听也是很不错的。

听音乐是与音乐人的精神交流,看乐评是与听众的精神交流,这似乎是两件事情。现在,豆瓣和手机,又重新把这两件事联系在一起了。其实,大学时代,当我们半夜在大操场围坐在校园歌星周围,一边喝啤酒一边跟着哼哼的时候,这原本是一个事情的。

产品形态定义了产业形态。唱片作为最终产品的形态曾经定义了音乐产业。当我们逐渐用手机接上车载音响听音乐的时候,产业形态随之变化,豆瓣会逐渐成为你与音乐人,与其他听众精神交流的平台。

随之消失的,是音乐人与听众之间的所有其他中介。包括唱片发行公司、零售店、甚至当当网这样的唱片B2C网站。因为音乐这样的精神产品,根本就将不再需要一个“卖场”,无论是线上的还是线下的。如果当当仅仅在线销售数据化的音乐,而不能像豆瓣一样变成人们沟通思想和交流情感的社交平台,迟早也会随着时代消失。

通信:消失的一毛钱短信

前几日升级了自己的iPhone,最惊喜的是发现给同样用iPhone的人发短信的时候,输入框提升“imessage”,意味着这条短信无需向电信运营商支付那一毛钱“巨款”了。接下来的几天里,我几乎逢人便劝赶快升级,因为通讯录里每多一个升了级的,就少一个发短信还得付钱的朋友。

也许不是每个人都像我一样在乎这“一毛钱”,但是中国移动肯定在乎,500亿元年收入呢!不过,imessage字符框用可爱的蓝色告诉我,不管中国移动有多在乎,短信作为电信运营商定义的通信产品,正在消失。而且,显而易见,下一个要消失的运营商产品是电话。

这“一毛钱”的消失其实非常重要,因为个人通信原本就是我们沟通情感,朋友交际,商务消费等等社会生活的一部分,但传统电信服务方式,却把我们的通信信息锁在了它们的城堡中的一个个孤立房间里。而互联网的接管,让所有的通信有机会与原本的生活重新联系一起,并且,是以“免费”的方式。

更有力的“看不见的手”

前些天,在一个饭局上聊起电子商务10年的发展,快递业知名大秀才金任群提出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为什么卓越、当当、京东这些大B2C网站,有大资本、精英管理以及高水准自建物流,为什么只做几百亿元,而淘宝上“不靠谱”的小商小贩加上“三通一达”的野蛮分拣山寨快递,却可以做到几千亿元?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随时在线的信息环境极大提高了价值链环节间的相互寻找、评估、协作的效率,从而为人民群众提供了更大发挥创造力的空间。所以,淘宝只做平台,卖家只管自己的店和那几件宝贝产品,快递只管送出去,每个角色都只做自己擅长并能够迅速学习调整的事情,这种企业间的价值链合作比当当、京东的企业内部管理能够满足更多样的消费需求。

如果企业管理算“看得见的手”,市场机制算“看不见的手”的话,两只手都会因信息链接无处不在的“C时代”而变得更加灵活有力。那么,哪一只手会得到更多呢?

对两个服装企业的体验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对这两只手的判断。在我的印象中,收入数亿元的服装企业,是个大企业;通常必须有个非常强势的老板,有个能管控全国多种渠道网络的营销副总,有个搞得定上千工人的生产副总,有个懂ERP的CIO,比如10年前我拜访的李宁公司就是这个样子。所以,当我走进一家营业额超过两亿元的“淘品牌”企业的时候,稍稍被震撼了,因为里边没有强势的老板,只有恬静的创始人在埋头做设计,没有威震江湖的营销副总,只有十几个姑娘在“亲啊,亲呀”的线上客服,没有管控超强的生产副总,只有几个大妈在做样衣和一个摄影师在拍模特……

这个淘品牌叫做裂帛,以“民族风”的独特风格享誉网络。独特的设计风格是这个品牌存在的根本价值,也是这个团队唯一擅长的事情。因为网站平台、物流、生产等等都能够通过与其他企业在网上协作完成,他们可以只做自己最擅长的这一件事情,从而很成功。

像柳传志、任正非这样的雄才大略企业家当然很好,但是,磨砺到“走战略、拉班子、带队伍”样样都行,社会、政府、员工方方面面都搞得定的领导者其实很少。而像裂帛创始人这样只会一件事,也只爱一件事的人其实有很多,无处不连接的信息新环境,让各行各业这样的人有机会成为最优秀的企业家,创建最吸引人的品牌。

近几年,“云”兴起就是用各种各样可供链接的专业能力,替代原来需要企业设在内部进行投资或管理的资产及部门。而信息沟通越是充分,“云”的空间越大,诞生只有一件事的卓越的成功企业机会就越多。相反,那些控制更多资源,管理更长链条,经营更多业务的企业就越处于劣势。

所以,身处于这个让我们越来越连在一起的C时代,我们心中成功企业家的形象可能更多地会是许多丰富多彩的单项冠军,而不仅仅是那些老练成熟的全能英雄。我们心中卓越企业的形象,可能不再是千军万马管理严密的大帝国,而变成尽显绝活帅呆了的小乐队。

物流的反攻

电子商务正在重新塑造物流产业。网购虽然在中国刚刚起步,但是它对物流产业的改变就已经比过去20年传统产业还要大了:第一,电商需求培养出了第一批像顺丰这样的百亿元级物流企业;第二,现在物流行业的趋势是“快递化”,也就是电商物流的运营模式正在成为物流行业学习的榜样。

故事才刚刚开始。当网购从占零售份额2%逐步增加到15%以上的时候,电子商务带来的物流服务市场将超过5000亿元。与过去不同的是,巨大的新增需求将大部分由少数优秀的物流企业承载。因为只有达到两个起码的标准,物流企业才能在B2C市场中活下去并逐步成长:一、满足最终消费者对服务水平的苛刻要求;二、满足企业卖家对区域乃至全国网络覆盖的要求。达到这两个标准,即意味着有密集的高技术管理能力以及充足的资本投入能力。

所以,10年以内,我们将看到若干个数百亿元规模的物流企业。其中处于第一阵列的物流企业所承载的货物流量已经超过了国美、苏宁,以及任何一个连锁零售企业;他们的配送站点已经遍布每个人口密集的生活小区和商贸地段;他们的快递员已经是每个家庭最经常的“访客”,社区里大家都熟识的年轻人。

这样的物流企业,在拥有了消费者信任的服务品牌以及中性的供应链终端之后,就不再是今天这种任由大企业客户盘剥的小媳妇了。反过来,他们会利用移动互联的新环境改写零售业的游戏规则。

最近京东与一淘的口水战,给人感觉零售业被互联网搅得混乱不堪,前几日新来的坏孩子京东商城刚刚通过拼掉国美、苏宁的部分高毛利树立了自己的名号,这几日闯进来的小流氓一淘网竟然要端掉所有零售企业赖以生存的“差价”盈利模式。

抛开江湖恩怨,价格信息透明化的趋势是不可阻挡的。同样型号的海尔冰箱,同样在网上买,如果花几秒钟比比价就能找到最便宜的,消费者怎么会多花一块钱呢?然而,靠单品促销聚集流量,靠品类管理价格组合获得毛利额的运营手段是零售商,包括京东这样的线上零售商最重要的盈利模式之一。当客户获取价格信息以及在网上下单的成本接近为零的时候,无论你的网站流量有多大,无论你的店面离客户有多近,都只能挣到厂商所保护的基本利润。

这样的环境下,传统零售店与物流公司之间的“竞争”态势就越来越显著了:创造收入方面,零售店在吸引客户注意力方面不如手机购物;控制成本方面,货物流量不如物流公司的中性供应链规模大。此消彼长,迟早有一天,时装这样的感觉性消费,姑娘们会在聚会时在手机上完成,餐巾纸这样的标准日用品快递公司会每周自动补货到家。

零售、电子商务与物流本来就有一个共同的交集:供应链服务。只不过,时代不同,格局不同,30年河东30年河西。10年前是大型制造企业在讨论是自建物流还是外包物流,今天是电子商务企业在讨论自建物流还是外包物流,10年后也许物流企业会讨论是自建零售还是外包零售。

这也许有点夸张,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代表中性供应链通道的物流行业会从弱势走向强势,并最终反过来整合传统零售业。

标签:;  ;  ;  ;  

透明的未来_电子商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