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与发展与可持续发展_生态破坏论文

生存与发展与可持续发展_生态破坏论文

生存发展问题与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可持续发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0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889(2002)01-0001-06

一、发展中求生存

发展是一个从物质世界到精神世界普遍存在的现象。例如自然界有没有发展,当然有 。自然界如果没有发展便不会出现人了,虽然人不能归结为自然发展的结果。因为,谁 都无法否认,人是从自然界发展而来的;不过仅从自然的发展中走出来的,还不是严格 意义上的人。

但自然界的发展过程是一个自在的过程,你思考它,它是这样的过程;你不思考它, 它也是这样的过程。它不是一个有待讨论的问题。一旦当人们去讨论它时,总是因为把 它和人的活动相互联在了一起,想利用它或限制它,因而才成了问题。所以,对发展问 题的哲学思考,实际上是要去思考人的活动的方式、作用和意义等问题。生存和发展问 题,在人这里是二而一、一而二的问题。

大家都熟悉,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他能主动地去改造自然。人就是由于改造自然的 历史实践活动,才使自己从自然动物中分化了出来,上升成了社会的文明的动物——人 的。所以,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是人的最基本的生存方式或存在方式。一旦这种改造 自然的生产活动停顿了,那么人类便难以生存下去,人类便会灭亡或退化为自然动物。 其实灭亡是必然的,退化为自然动物只是一种逻辑的可能性而已。因为历史是不可能倒 退的。所以,上面说,生存和发展问题,是无法分开的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或者说, 两个方面实际上讨论的是同一个问题。

而且,生产实践的发展,不是一种匀速运动,而是一种不断加速的运动,虽然在人类 历史活动的早期,这种加速的性质还很难看得出来。特别是在自足自给的自然经济时代 ,父辈生产什么、怎样生产,儿孙辈仍然是生产这些,并如此生产。但是,自从机器工 业和商品经济发展起来以后,情况便大变了。无论从质的方面看,还是从量的方面看, 生产活动的加速运动的性质便日益强烈的表现了出来。不管人们愿意还是不愿意,人类 正在日益广泛和深入地改造着自然。不要说不再改造自然了、不再生产了是不可能的; 甚至放慢点步伐都难以做到。

为什么会是如此呢?大家从生产和消费的辩证关系这一个侧面便能看到,这种加速运动 是生产活动的本性,它不是人们愿不愿意所能决定的,人类为什么要进行生产,当然是 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所以只有在满足需要的消费活动中,生产才能最终实现自己的目 的。因此马克思说,消费是生产的完成。但是,这种完成不是消极意义上的,即生产已 经完成任务了,可以不生产了。而是积极意义上的,生产得到了消费的认可,可以大规 模地继续下去了。即有条件去改进这种生产,以便生产出更多更好的这类产品来。从这 个侧面看,生产不仅在满足消费,而且在生产着新的消费需要。也就是说,生产在满足 需要的同时,又生产了新的不满足,即生产了迫使自己加速发展的新的动力。或者说, 消费在完成生产的同时,又推动着生产的进一步发展。这就是我们平常熟悉的所谓生产 与需要的辩证法,即生产在满足需要的同时又生产着新的需要;需要在完成生产的同时 又推动着生产的进一步发展。

实际上,这也就是人的生存方式的特点,即只能在发展中求生存;不发展便是自取灭 亡。所以停顿是不可能的,后退更不可能。

但是近代以来,由于人类改造自然界的手段日益强大,改造自然界的深度和广度日益 扩大,所以,人类在庆贺自己在自然界面前的伟大胜利的同时,也越来越清楚地看到, 我们为这些胜利所付出的代价也是十分惨重的,即我们正在全面地破坏着自己的生存环 境,以至联合国的有关机构,在上世纪80年代发出呼吁说,如果我们目前的生产方式, 仍如此继续下去的话,那么人类在地球上可以生活的年月将屈指可数了。所以,保护我 们的生存环境、批判盲目崇拜现代科技的思潮也就发展了起来。

在我国,生产和经济离现代化的目标虽然还很远,但现代化的消极后果却也尝到了。 所以环保意识、生态意识等等,在我国也正在日益广泛地得到全社会的关注。在这个过 程中,有的朋友提出,现代科技之所以会产生如此严重的消极影响,根源于西方思维方 式的一个错误,他们的先人强调天人之分或人与自然的对立所引起的,如果像我们的先 人那样主张天人合一便不会有这些问题了。我以为,这是一种十分有害的错误观点,本 质上是站在落后的立场上来批判先进的东西。

把天人之分强调过头了,肯定是不对的。但是我们总得面对事实。西方从天人之分中 发展出了现代科技总是无法否认的。我国科技落后,原因可能很多,我以为与天人不分 的思维方式有着内在的联系。因为,天人之分、物我之分、人我之分,是思维得以产生 发展的必要条件。不懂得这种区分,理论思维便发展不起来,科学思维便发展不起来。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问一个刚刚咿呀学语的孩子:“你手中的玩具是谁的?”他一 定不会说“我的”,而只会说“宝宝的”,因为,这是他还没有抽象的逻辑思维。一旦 当他有了正常的逻辑思维后,他一定不再说“宝宝的”,而是说“我的”了。“宝宝” 和“我”有什么区别呢?前者还没有明确的自我意识,后者有了明确的自我意识了。什 么叫自我意识,就是以自己为对象的意识。黑格尔有一句名言,“思想的简称就叫我” ,这是非常深刻的。自我意识是思维活动的必不可少的前提,没有自我意识便不可能有 正常的思维活动。在自我意识中,本来统一的“我”便被分裂成了主体的我和作为对象 的我。这就清楚地表明了在统一中做出区分(一分为二)是思维活动的本质特征,失去了 这个本质,思维也就不成其为思维了。而且,从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中我们更为明显地看 到,随着人的认识能力的提高和对外部世界认识的不断深入,思维活动的这种辩证矛盾 的本质便表现得更为清楚更为突出。

所以,如果永远处在物我不分、人我不分的混沌未开状态,理论思维能发展得起来吗? 科学思维能发展得起来吗?肯定发展不了。由此可见,问题不是要反对物我之分、人我 之分,一句话,人与自然之分,而在于如何看待及理解这种分。即不是要形而上地来看 待和理解这种分,以至把这种由分形成的对立看成是究竟至极的;而是要辩证地看待与 理解这种分,即是要在统一中看到对立,在对立中看到统一。具体一点说,这种分是为 了更深刻更正确地理解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而不是为了把人从自然界中割裂出来,孤立 起来。欧洲人犯有一个错误,即把人从自然界中割裂了出来,因而将自然当成了可以任 意掠夺的对象。这是应当克服的。

人类大约还处在他青年时代,他还得继续生存下去;要生存下去,便不可能不继续改 造自然。要改造自然,便不得不面对人与自然的矛盾。这个矛盾,大体上可以概括如下 :自然界的无目的的合目的性与人类的合目的的无目的性的矛盾。

大自然是一个无限的整体,它是无意识的,所以它的活动与发展当然无目的可言。但 这个无限整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并不是没有内在的联系的诸多现象的机械的堆积 物,所以它的一切活动和发展都表现得那么有序和合目的性。人是有意识的,他的活动 当然是有目的的。在反复的实践活动中,人类认识到要使自己的目的得以实现,便得服 从自然界的内在规律。但是,暂时的胜利并没有能掩盖人类实践活动所引起的种种消极 后果。所以,从发展的观点来看,人类的有目的实践活动的后果常常表现出是反目的的 ,因为人不是神,他所认识到的客观规律,只是就极其有限的局部世界而言的;可是, 谁都知道,这个局部是无限整体的一个部分。它并不是完全独立的。它的任何一点变化 ,对无限的整体,不能不产生或深或浅、或近或远的影响;而这些影响,人们在实践以 前,即使做过最充分的估计,也是难以全部预测到的。我们今天所面临的环境问题、生 态问题,很大程度上即是由此而产生的。

所以,要生存、要发展,人类便得勇敢地面对发展中必然要出现的内在矛盾,善于利 用这些矛盾,而不是回避矛盾。不要一遇到矛盾了,便以为遇到了洪水猛兽,而是要对 之进行实事求是地分析。有的矛盾是客观事物发展过程中必然要产生的内在的矛盾,是 前进中的矛盾,积极的矛盾;有的矛盾是由于人们实践活动的不当与错误所造成的外在 的破坏性的矛盾,是消极的矛盾。所以克服矛盾,并不是简单地消解矛盾,追求什么无 矛盾状态,而是要消解消极的矛盾、扬弃积极的矛盾,使事物(或事情)得到进一步的发 展。

因此,以为在人与自然之间可以建立起一种无矛盾的和谐关系,这是一种十分有害的 幻想,这是建立在经验主义基础上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所造成的偏见,以为和谐的即无 矛盾的。其实恰恰相反,正因为有矛盾才有和谐不和谐问题,如果无矛盾了,各方面都 直接同一了,也就无所谓和谐不和谐了。乐曲中正因为有高音的和低音的对立,才有了 和谐美妙的乐章,如果只有高音或只有低音,便不会有美妙动人的乐章了。

二、对发展观的一点历史反思

人是存在在发展中的,在发展中求得生存的。从有人的那天开始,便有了发展问题。 只不过在人类历史的早期阶段上,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自耕自给、温饱为足,还 没有意识到有什么“进步和发展”的问题,似乎祖辈怎么生产与生活,后辈当然也是如 此生产与生活。所谓进步和发展是在自发的遵守传统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极其缓慢地实 现的。

到了近代工业兴起后,情况便大变了。近代工业是在商品经济的发展中发展起来的。 在商品交换中,只有价廉物美的商品才能排挤对手,占领市场。但是,怎么才能使自己 的商品价廉物美呢?最主要的就是要改进生产技术,以便在同样的时间内,生产出比别 人更多更好的商品来。于是,人们才逐渐意识到进步和发展是自身存在的重大问题。

法兰西斯·培根的著名口号“知识就是力量”,可以说是近代以来要求进步和发展这 一时代精神的集中表现。在这种口号下,人们所追求的进步和发展是什么样的进步和发 展呢?即发展日益强大的技术手段,以便更有效地改造自然界,利用自然界。正是在这 种思想指导下,在三四百年的时间内,人类在征服自然的道路上取得了令人头晕目眩的 成就,似乎人类正在实现文艺复兴时期一些先进思想家的口号:人就是上帝,上帝是万 能的。今天的人类似乎也真的无所不能了。有的人甚至说,对于人来说,没有做不到的 ,只有想不到的。这当然是夸张过头了。但是,今天在技术上的成就比之《封神榜》、 《西游记》中号称无边的法力不知要强大多少倍了。

但是,正是在人类陶醉于自己的伟大成就的同时,却发现这些成就也带来了一系列十 分严重的灾难,什么生态问题、污染问题等等一系列灾难性的后果,正在大规模地破坏 着人的生存环境,人还能不能在地球上生存下去都成了人类面临的紧迫问题。

可是在思想理论界,不能不反思以往的发展有什么不当与错误,因而出现了上述提到 的批判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同时又提出要批判人类中心主义。据说造成生态失衡、环 境恶化的根本原因是人类以自我为中心,否定了自然的内在价值,所以要解决上述矛盾 ,就必须批判和否定人类中心主义。

人类中心主义作为一种世界观,有一致命的错误,即把无限的世界当成是有限的了。 因为无限的世界是无所谓中心主义的;中心是相对于边界而言的。只要把这个世界理解 为有限的,那就会把人类在局部实践中所取得的成功当作究竟之极的真理。因而必然会 发展成不顾无限自然界的内在规律、无所顾忌地向自然界索取。这当然就会造成对自然 界的严重破坏,对自身生存环境的严重破坏。

但是,人们在批判人类中心主义的时候,提出了人类不应该从自身的利益和需要出发 来认识和改造自然界,而应根据自然发展本身的要求来对待自然。这种看法和提法,当 然是错误的。因为它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只是取消问题。如果真要尊重所谓自然的内 在价值,按自然发展自身的要求来对待自然,这不就等于说,人应如自然动物一样,不 要去改造自然,只要适应自然就行了。这当然无所谓人类中心主义了。但同时,也即剥 夺了人之为人的权利了。人是在改造自然中成人的,如果剥夺了他改造自然的权利,就 是要他倒退到自然动物的水平上去,这在实践上,有这种可能性吗?

以上种种,一方面表明,人类的确在自觉地反思以往发展观中的不当与错误,但是, 另一方面又反映出人们对以往发展观的不当与错误究竟何在尚缺乏充分的认识。

这种情况,从目前大家赞同的可持续发展理论中也可以看出。针对目前的破坏环境的 严重情况,提出了不能只顾眼前,而是要可持续发展。显然问题是提得很准确很深刻。 但是如何才能做到可持续发展呢?目前人们关注的,主要是保护问题,如保护生态的平 衡,保护物种的多样性等等。这对吗?

在目前的情况下,保护重要不重要?十分重要。但是仅靠保护或主要靠保护,便能达到 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吗?我看不能。保护的结果,大部分是保不住的。因为要保护一种物 种,一定要为它创造有利的生存条件。而人类为它创造的生存条件越好,那么它们自身 的生命力便越弱。这就是为什么不少物种保护到最后仍然消失了的原因,当然也有一些 是保住了。不过,通过人的保护办法保护下来的物种,已经不是严格意义下的原来的物 种,因为他们的野性全没有了,如果把他们放回自然界的话,一般说来,他们都活不了 的。

显然把保护看得如此重要,是因为在人们的思想深入有一个没有说出来的前提,即认 为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生存条件是给定的。传统中的由因到果的直线式的思维方式就是如 此。按这种思维方式,人类为什么能生活在地球上呢?就是因为地球上有水、有空气, 高空有过滤阳光过强紫外光线的臭氧层等等。这种说法有没有点道理呢?如果是因为地 球上有了如此等等的条件,所以才有了人,那么,为什么地球上会具备如此这般的条件 呢?……这样的提问,可能追到无穷。如果想要不至于陷入这种毫无结果的无穷追问的 话,那结论只能有一个:即一切是万能的造物主安排的。这种结论,对地球上为什么会 有人这一事实的认识,有了一丝一毫的加深吗?没有。

其实早已有一些科学家,自觉不自觉地提出了一些新观念,即原因和结果之间的作用 不是单方向的,而是相互的。即原因不仅是结果的原因,同时原因也是结果的结果;反 之,结果不仅是原因的结果,同时也是原因的原因。所以他们认为,地球表层现有的种 种条件,是生命体直接与间接参与的地质历史过程的结果。地球是一个靠生命活动来实 现能量转换和物质元素循环的星球,所以,地球表层的现有状态,是靠生命活动来保护 其远离天体物理学平衡的开放系统。

从这种观点来看人类的生存条件,那么,显然它不是先验给定的、永远不变的,而是 在人类生命活动的过程中生成的。就如我们说,人是从自然界中发展而来的,但仅有自 然的发展还不会有人;人是人的产物。所以,人和人的生存条件之间存在着相互生成的 关系。也就是说,人们在谴责人类的实践活动造成了对自然界的破坏的同时,仍然不要 忘了,实践也能成为一支建设力量。人类的生存条件并不全部都是靠自然恩赐的,还要 靠他自己来创造和建设。

所以,要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问题不在简单地保护原有的生存条件,而在于改造自 然界的实践活动,同时也是建设更人性的自然界的活动。或者说,人类不是要再追求永 恒不变的生存条件,而是要再创造更好的生存条件和生存环境。当然,“更好”的生存 条件和生存环境,不是单靠改造自然界便能实现的。

三、改造人和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生产发展的早期阶段上,为什么它对自然的破坏微乎其微,甚至可以略而不计呢?通 常总以为第一是当时改造自然界的能力还很薄弱。所以由此造成的危害当然也就不大; 其次是自然界自身有某种补偿能力,对那些不大的危害,它自身能纠正,正如人身上某 处割破了,过几天便长好了。其实最主要的是:因为当时生产的都是直接满足人的生存 需要的,后来生产发展了,满足了人类生存的直接需要以后,产品尚有剩余。于是,各 式各样非生存直接的需要便发展起来了。这些需要的满足,在一定范围内可能有助于生 活质量的提高,但超过了一定的限度,便适得其反,变成有害的了。其中特别是积累财 富的需求,它既是改善人的生存环境、提高人的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它也可以是破坏 人的生存环境、降低人的生活品位的催化剂。总之,生存的直接需要、生理的需要,永 远是一个有限量,非生存的直接需要,如积累财富的需要却是个无限量。显然,在这些 新的社会需要的推动下,大规模掠夺自然的手段也就发展起来了。人类自觉不自觉地破 坏着自己生存环境的蠢事也就日益加剧了起来。所以,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应满足什 么需要,如何去满足,这绝不仅仅是个技术问题,同时,甚至更多的是个价值问题。因 此,人们必须认真反思人类目前的存在方式,怎么才能使它更合理,更有价值,更符合 人性发展的内在要求。

所谓反思人类目前的存在方式,其实,首先是要反思人类目前的生产方式。因为生产 方式是人类最基本的和首要的存在方式。例如,我们在上面说,人类的需要便是生产方 式生产出来的,至于如何满足需要,更是取决于生产了。不过,我们在这里所说的反思 ,不是指如何把浪费资源、生产污染、破坏环境的生产过程改造为节约资源、循环生产 、保护环境的生产过程。因为这不是个哲学问题,而是科学技术问题,是要讨论体现在 生产方式中的改造自然与改造人的关系问题。

人是从自然界中发展来的,但他又是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成为人的。他要服从自然, 又要超越自然;不服从自然,人类的实践便不可能成功,不超越自然的束缚,便无所谓 实践,只是简单地适应自然而已。所以,服从和超越的辩证矛盾,便是实践活动的内在 规律,也就是人性发展的内在规律。只服从自然,人便不成其为人,而只是一种自然动 物;超越背离了服从的前提,就会造成对自然的破坏,对人的生存环境的破坏。所以, 在生产的安排中,不能就生产论生产,必须认真考虑到如此安排在社会需要和社会思潮 上可能引起的变化,看看这些变化是不是使人的生存更健康更合理更有价值。

这种主、客观的辩证关系,可以暂时简化为生产与需要的辩证关系。以往人类的进步 ,只是盲目地服从了生产与需要之间的辩证规律,没有自觉地利用这一规律来促进人类 文明和进步。所谓自觉利用生产与需要之间的辩证关系,就是要善于用生产来引导消费 ,而不是盲目地让需要和消费牵着生产走。

当然利用生产来引导消费和需要是有条件的,如果生产还满足不了人们日常生活的需 要,引导一说也就无从谈起。但是,如果生产已经能够满足人们的基本需要了,引导问 题也就发生了。也就是生产应如何发展、朝什么方向发展才真正是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和 生活品位便成了大问题。大家只要回忆一下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社会生活的状况,便 不难发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人民的经济生活是得到了很大的 提高,但在社会生活中,制假贩假、坑蒙拐骗、贪污受贿等现象,在中国历史上大概是 创纪录的。

为什么会如此?就是因为以敛财为目的的需要成了社会的第一需要,所以有毒的大米生 产出来了,有毒的猪肉生产出来了……谋财害命都在所不惜,怎么还会想着如何去保护 自然,如何建设更人性化的环境呢?可持续发展岂不要成了空洞的口号。

我们在生产上,的确花了不少脑子,努力提高技术、改进管理,以便为社会增加更多 的物质财富,以便使人们生活得安逸舒适,却很少考虑,如何生产、生产什么才能使人 们生活得更有价值更有意义。

有人说,后一个问题是推动文明建设的问题,要靠思想理论教育来解决。是的,是精 神文明建设的问题,的确应加强思想理论教育。但是,思想教育不是万能的。存在决定 意识,如果人们的物质生活在引导他走向金钱拜物,那么,一切批判金钱拜物教的思想 理论教育都将是苍白无力的。

我们天天在说,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但是在诸多特色中,有一点是不应 该忽视的,即应努力克服改造自然界与改造人的关系、生产和需要关系问题上的盲目性 。只有克服了这种盲目性,我们才有根据说自己找到了一条不同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走过的现代化道路,才有可能建立起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道路。

收稿日期:2001-12-20

标签:;  

生存与发展与可持续发展_生态破坏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