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路桥施工技术对软土地基处理方法论文_王溢东

试析路桥施工技术对软土地基处理方法论文_王溢东

宁波甬金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浙江宁波 315502

摘要: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社会主义经济得良好的发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我国也加大了对路桥工程的建设。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的市政路桥建设环节比较薄弱,因此我国的交通运输业发展比较缓慢。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形势的不断变化,我国加快了对路桥工程的建设。众所周知,由于路桥工程在施工建设中涉及到的流程和环节比较多,尤其是对施工起到一定阻碍的环节,例如软土地基的处理。在我国的路桥施工过程中,软土地基结构还是较多的,一般的软土地基的土层比较柔软,而且含水较多,这样就给施工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但是路桥工程中软土地基不但是基础性环节还是关键性环节,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在进行施工软土地基过程中必须要采用多种措施,处理软土地基的施工。下面针对我国路桥施工现场的实际软基处理情况来看,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必须做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减少施工的技术难度。

关键词:路桥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方法;

前言:近些年来我国的经济到了良好的发展,各个产业都为我国家良好的经济效益。发展的过程中交通作为我国的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因此近些年来我国加大了对路桥工程的建设力度。通过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为我国带来更高的经济收入。由于我国地下水资源比较丰富,因此我的地质层含水量比较大,结合现在我国的路桥施工情况来看,软土地基是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比较常见的问题,也是不容易解决的问题。由于软土地基土质松软那么就会导致路面造成塌陷、硬化,破坏了公路桥梁的使用效率,增加了安全事故的隐患。因此,在日后的路桥工程建设中必须加大对软土地基的处理,通过不断的技术措施有效的改善软土地基的土壤。

1软土地基的概况

(1)众所周知,任何建筑物都是建造在土地上的,因此土地是最基础的部分,它支撑着整座建筑物。在我国有多种土质层:岩石、沙土、人工粘土等等,但是地基基本上都是通过后天建筑完成的,所以这些地质层都需要进行人工加固。一般的建筑中主要采用夯实地基、混合灰土回填等方式进行加固地基层。确保最后的建筑物坚固耐用。尤其是软土地基,由于软土地基土壤密度小,含水量大,松软压缩量大,所以更要进行必要加固措施。

(2)软土地基的不利之处。

地基是整个建筑工程的基本环节,只有打下良好的地基之后,才能进行上层的建筑,因此地基的优劣决定了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一旦在进行施工过程中,遇到软土地基,在无形当中就增加了施工的不确定性,尤其是在前期的勘察不详细的情况下,容易导致对后期的地基处理出现不准确的情况,影响地基的建筑质量,并且引发更大的安全事故。如果在施工之初已经知道本次工程的地基施工状况属于软土地基的情况下,没有做好处理,也会影响此段路程的质量。在处理软土地基时填土速度过快或者过慢,都容易破坏硬质层,减小了土地的应力,降低了地基的承重能力,危害整个建筑安全。

(3)软土地基的处理要点。

一般的软土地基普遍的含水量高、压缩空间大、变化性能强、渗透性差、土层扰动性大。因此在进行处理时,必须按照其地质特性进行处理。主要的处理原则就是增加其稳定性能。通过有效的增加地基的紧实度提高其稳定性能,这种处理方式资本投入较少,而且工序操作简单。其次是技术工程处理,通过运用科学的技术手段进行技术上的处理保证工程质量。

2路桥工程软土地基的施工准则

2.1经济实用原则

任何一个建筑单位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主要遵循的建筑原则就是确保工程质量,降低建筑成本。因此,在进行路桥地基施工过程中,可以通过选择适当的倒流技术,废物利用的几率,就地取材,降低经济成本投入。

2.2安全稳固原则

由于路桥地基工程,是整个工程建设中最基础的环节,因此必须要保证其安全稳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整个工程质量安全。由于我国的交通运输业发展的飞快,因此路桥承担重要的道路运输作用。所以为了确保交通运输安全,必须加大对软土地基的施工管理,尤其是晚上排水性差、抗剪性低、承重能力下得问题,避免周围的水文条件影响地基的稳定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经久耐用原则

由于道路桥梁都属于大型的户外工程,因此一年四季遭受风吹日晒,雨水冰雹,以及极端恶劣的天气情况,就加速了路桥地基以及表面的老化速度。因此在进行施工设计中必须考虑到天气对路桥工程的影响,选择施工材料以及施工工艺时进行仔细的探讨和研究,提高建筑工程的使用寿命。

3路桥施工技术对软土地基处理方法

3.1浅层软土地基处理方法

一般情况下地基的自然荷载承受都是比较差,尤其是在浅层软土、低洼或者浅挖施工段,因此必须加大对这些地质断的路基结构和承载强度的设计,进行科学的处理。主要处理方式有:换填法、浅层加固法、抛石挤淤法。

(1)根据地基浅层软土的深度进行选择,在施工路段小于三米时,可以选择使用排水垫层并且结合换填法或是浅层加固法进行处理。在进行填充材料选择时尽量选择透水性较好的沙砾或碎石;进行加固。

(2)在遇到路基填土小于两米时或是浅挖路段的软土地基时,需要采取排水垫层以及浅层加固法进行处理;排水垫层厚度按照标准范围值进行确定,同样需要选择透水性好的沙砾或碎石进行填充,最后的铺设范围也要按照标准范围值进行最后的确定一般情况下为50厘米~100厘米。

(3)当路基填土高度较高,浅层软土深度小于或是等于三米时,可采用全部换填的浅层处理方法。

3.2中层软土地基处理方法

中层软度地基得范围是指埋深3米至15米范围内,需要处理的地基,一般情况下路桥施工段软土较厚的情况下比较适合使用,在较深的部位进行处理较好,能够增加处理的效果质量。传统的处理方式有五种,但是随着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后还会有更多先进的处理方式的。

3.3深层软土地基处理方法

深层软土地基处理主要是针对深度大雨15米的软土层其难度也是最大的。一般软度地基厚度较大的路段比较适合使用深层软土地基处理。一般情况下主要采取CFG桩、PHC管桩、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等三种较为常用的方法进行处理。

3.4施工之前进行严格的实地考察

在进行路桥建筑施工设计之前,必须加大对施工现场的考察力度,尤其是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周围环境,以及土质层分析,充分了解施工路段的土壤层的成分和物理特性,并且做出详细的记录分析,及时反馈到路桥施工设计单位。对于可能是软土地基或是其它需要特殊施工条件的情况,通过技术研究部门及时进行施工可行性的技术分析,提前做出有针对性的预防解决措施,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并且抱枕最后的安全质量。

3.5进行相关的实验保证施工质量

虽然现在的软土地基处理方式较多,效果也不错,但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技术困难,以及施工阻碍。因此,还需要不断加大对软土地基的分析研究,并且通过进行不断的实验,确定解决的方案,最终保证施工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路桥工程已经是我国经济发展不可获取的基础性保障,所以必须加大对路桥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众所周知,地基是路桥工程中的基础环节,所以必须加大对地基施工的管理,尤其是难度较大的软土地基。只有保证了基础环节的建筑质量,才能最终确保整个工程的建筑质量。虽然现在在软土地基处理中还存在一定的技术难度,但是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这些问题会迎刃而解的,为我国的路桥工程提供更高的质量保障,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玉春.探析路桥施工技术对软土地基处理方法[J].时代农机,2015,42(01):128-130.

[2]张志建.路桥工程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分析[J].交通世界,2016(03):26-27.

论文作者:王溢东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5

标签:;  ;  ;  ;  ;  ;  ;  ;  

试析路桥施工技术对软土地基处理方法论文_王溢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