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时代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升,对建筑的整体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加强对电气工程的应用与创新,实现智能化与自动化发展,保证建筑质量与安全性。防雷接地技术的应用可以从根本上降低雷击事故,消除雷电产生的影响,保证电气设备的安全。
关键词:防雷接地技术;建筑电气工程
引言
建筑电气安装中防雷接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关系到建筑物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也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在防雷接地施工过程中一定要严格遵照设计以及施工方面的标准规范进行,要加强接地装置和防雷装置的安装施工质量。
1建筑电气防雷接地系统的重要性
在建筑工程中安装防雷界接地装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该系统的安装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建筑电气防雷接地系统的安装能够有效的保护建筑物,近些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建筑,建筑工程中所述使用的电气设备越来越多了,其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较大的便利。而雷电作为三大自然灾害之一,在生活中是无法避免的,如果雷电一旦击中建筑物,所带来的经济损失时无法估量的,在建筑物上安装防雷接地系统,能够有效的对雷电进行感应和预防,这样也能够减小对房屋建筑的破坏。其次,建筑不仅是人们物质生活的基础,雷电自然灾害发生之后,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较大的不便。因此,在经济和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做好建筑电气防雷接地工作,能够有效的预防的雷电,降低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2防雷电技术与接地技术
2.1建筑外墙装置
防雷电措施实际上是系统性工程,在建筑外部安装外部装置,将雷电引流至地下保护建筑物,外墙装置包括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体。接闪器安装在建筑物的顶部,由金属材料制成,可以导电,避雷针属于接闪器的一种,除此之外接闪器还包括避雷带、避雷网、避雷线和金属物件等。避雷针作为针形安装在建筑物顶部,在工业与民用建筑中较为常见,雷电通过避雷针传入大地中。避雷网和避雷带一般由镀锌圆钢(圆钢直径需大于12mm)或铜材支撑,铺在建筑物房顶上,用途与避雷针相近。金属元件作为接闪器时,其厚度和截面大小需要符合国家的规范要求。引下线顾名思义,与避雷针、避雷网相连接,用于导电。接闪器接到的电流,通过引下线,向大地扩散。引下线由可导电的金属材料制成,其直径大于10mm,接闪器接入的电流分散至每股引下线上,其承受的电流越小,引下线的数量越多,越可以分散电力,感应到的雷电流越少,达到的保护作用越大。一般引下线可以铺靠在房屋外墙,也可以设置在混凝土里面,通过暗敷方式,埋入墙内。接地体同样由金属材料制成,一般将各种钢材埋入土壤中,将雷电流导出。在工业与民用建筑中,对接地体规模标准国家都已出台相关标准和规范,在施工建设中要按照规范实施。在建筑物施工中,也要进行防腐处理,做好相应的防腐措施。
2.2建筑内部防雷电措施与装置
内部装置一般是将多余的雷电进行弱化,减少电磁感应阈值,保护建筑和设备安全。一般方法是通过等电位连接的方法,将建筑中含有的金属材料和导电部分与接地体相连,形成一个等电位,防止电位差的产生。根据相关标准和要求,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进行防雷电装置施工,并在监管和验收环节,重视工业与民用建筑物防雷电措施与接地技术,确保等电位的连接成形。
2.3接地技术设计
接地技术主要用于将雷电导入地下,一般采用的技术有人工铺设或根据地面环境情况进行设置,优先选用镀锌钢管等较为实惠可导电装置。
3防雷接地技术在建筑电气安装中的应用分析
3.1合理进行施工准备
工作人员在建筑电气安装中应用防雷接地技术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施工准备工作,为后续的施工奠定良好的基础,提升整体施工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首先,对接地体进行分析,常见的接地体包括深基础接地体、人工型接地体以及板钢筋接地体,不同的接地体的处理方式不同。例如,板钢筋接地体在应用过程中,应保证地板钢筋与柱钢筋进行合理的连接,连接位置整体性能提升,同样深基础同样进行处理。针对人工型接地来说,应保证工作人员及时做好清理工作,保证现场的安全性与整体性。其次,积极进行防雷引下线控制,充分利用脚手架优势为工作人员提供上下服务,保证结构的柱筋绑扎合理。最后,在进行防雷设备装置安装过程中,还应从整体上进行完善,保证所有的步骤符合现阶段的标准要求,以满足当前的施工要求。
3.2明确接地方法
在进行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从整体上进行完善,优化现阶段的应用方法,以保证其整体性。建筑电气安装防雷与接地技术在应用过程中还应合理选择相同的接地方法,从整体上进行完善,严格按照现阶段的需求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例如,在施工中可以选择人工接地极方式进行应用,使其达到规定的标准,实现合理的优化。焊接过程中,应保证其机械强度合理,避免出现焊缝情况,消除传统施工中存在的虚焊、夹渣、裂纹等情况,消除建筑中存在的质量问题,提升施工效率与质量。与此同时,工作人员还应合理进行防腐处理,选择最佳的方式提升其整体性能,满足当前的需求,例如常见的喷漆方式、电弧喷锌工艺等,避免其整体性性能满足施工要求。
3.3等位线处理技术
防雷接地技术属于电气安装工作中的重点内容,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工作人员应有效应用现阶段的先进技术,提升建筑的整体防雷性能。对于当前的建筑来说,大量的高层建筑与超高层建筑逐渐出现,建筑高度的提升促使建筑的整体变得更为复杂,电气设备装置数量也逐渐增多,需要承受大量的电力能量,进而增大火灾、雷击等事故的发生几率,造成严重的影响。灵活应用等位线技术,将建筑中的钢筋、自来水管、金属设备、电缆金属屏蔽层、电缆金属、电力设备以及金属物质等,进行合理的连接,将所有的部分形成一个优良的等位电体,提升建筑的安全性。将电器设备的附近端口与等电位避雷线相连接,灵活利用其技术优势达到防雷效果,合理消除雷电脉冲电流,实现有效的避雷。灵活利用等位线处理技术,可以促使建筑内部实现电位平衡,保证电气设备的每一个端口实现电位差为零,从根不本上预防雷击。
3.4接线处理技术
接地系统是建筑工程电气设备防雷的重要环节,它可以有效的避免直击雷、感应雷等通过防雷接地系统进入到大地。由于建筑工程内部安装了大量的金属设备,如果这些金属设备绝缘体破裂,受到自然以及自身因素的影响,很容易发生漏电现象。所以建筑工程内部的金属设备必须接地,降低接地装置接地电阻,防止电流外泄。常用的接地方式有TN-S系统、TN-C系统、TN-C-S系统。TN-S系统将保护接地线PE和中性线N严格分开,它是一个三相四线的另外加PE线的接地系统。可以保护建筑设备的电子设备路线、机房交换机、防静电等接地线;TN-C-S系统由两个接地系统组合而成,一个TN-C系统,另外一个TN-S系统,这两个系统的分界面主要是在PE线与N线的连接点上,它可以提高建筑电气设备的安全性;交流工作接地指变压器的中性点或中性线(N线)接地。交流工作接地能够及时消除单相电弧过电压现象,控制零序电压位移,对配电低压系统十分重要。
结束语
在整个建筑工程中建筑电气安装防雷接地工作是极其重要的,能够直接影响该建筑物功能的后期使用性。在防雷接地工作进行期间必须遵循设计与施工方面的相关准则,注意接地体、支架、避雷网等环节的制作及安装质量,一步一个脚印的去实现防雷功效,是推动建筑领域智能化、电气化建设的重要基础。
参考文献
[1]吕建君.防雷接地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探讨[J].河南科技,2014(16):156.
[2]王栋.建筑防雷接地技术及其应用实践研究[J].科技视界,2014(18):91+329.
[3]杨福双.防雷与接地技术在建筑电气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J].民营科技,2014(06):201.
论文作者:龚武文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实践》2019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5
标签:防雷论文; 雷电论文; 建筑论文; 技术论文; 建筑物论文; 系统论文; 装置论文; 《建筑实践》2019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