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股票市场过度投机现象分析及对策_股票论文

我国股票市场过度投机现象分析及对策_股票论文

中国股市过度投机的分析及治理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对策论文,股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股票市场(指流通市场)从1990年11月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成立至今已有6年了,在这段时期,股市经历了一个从小到大, 从不规范到趋向规范的发展历程。然而时至今日,过度投机仍然笼罩着股市,阻碍着股市的健康发展。为此,笔者就中国股市过度投机危害及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并谈一点粗浅看法。

一、股市过度投机的危害

1、一定程度上助长了经济的不稳定性。 股市升降被看作经济的晴雨表。股市上升,意味着经济的繁荣和发展,股市持续下降,就可能预示着经济的不景气或衰退的开始。正因为这样,股票市场对经济也会产生一种反作用。股市过度投机、暴涨暴跌,往往会对国民经济产生很大冲击,导致和加剧经济的波动。

2、造成社会不安定的因素。中国股市80%的投资者是居民个人,由于个人缺乏股票投资方面的业务知识,风险意识较差,在股市中盲目跟入跟出,往往损失惨重,从而成为股市过度投机的牺牲品。而居民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又相当弱,在股市低迷或损失严重时又往往依赖政府救市或采取过激行动,从而造成社会的不安定。

3、使股市失去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在一个成熟的股市上, 股票价格与企业经营状况紧密联系。经营状况好的企业,其股票在市场上畅销,价格看涨;经营业绩差的企业,其股票在市场上滞销,价格看跌。通过这种机制,股市可以促进社会资金的经济效益好,有发展前途的企业流动,从而实现社会资源优化配置,对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起到自动调节的作用。但在我国股市,股票价格基本上不反映企业经营业绩,股价结构不合理。小盘股由于易于炒作,股价较高;大盘股则价位相对较低,价位与企业经营实力呈负相关。由此导致资金流动不合理,起不到优化资源配置作用。

4、银行、企业资金进入股市,影响了经济的健康发展。 股市过度投机导致的暴涨暴跌,使大机构投资者能通过操纵股市获取巨额利润。因此银行和企业倾向于把自己的信贷资金、生产资金以高利率(一般高于贷款利率或企业利润率)贷给或拆借给这些机构,以取得高额利息。根据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如果借贷资本利率定得过高,大家就会倾向于借款给别人,而不干实业,这样,社会上就会有大量游资充斥,到处寻找获取暴利的机会。从我国目前情况看,分析一下1996年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可以发现,有一部分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下降,但证券投资尤其是股票投资一项却收益颇丰,甚至高于主营业务收入,由此不难看出端倪。据调查,有一些企业借款给机构甚至直接炒自己股票使股价大幅上升,从中获取高额利润,反过来又以投资收益支撑股价,导致股市表面上的繁荣。然而这种繁荣是没有物质基础的,只是资金的再分配,不利于经济健康发展。

二、中国股市过度投机原因的综合分析

(一)股市客体

作为股市客体的股票,其收益证券和支配证券的功能不能发挥出来,则持有股票的动机便只有获取买卖利益,这是中国股市过度投机的内在原因。

1、股票收益率过低,使股票缺乏投资价值, 无法发挥收益证券职能,投资人持有股票是为了获得发行公司利润分配的权利。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分配源泉的利润就成为判断投资的基准,股价收益率(PER )成为影响是否持有股票的主要因素。当PER 小于放弃持有其它金融资产的机会成本(如银行存款利率、国债收益率等),则股票就会失去投资价值,购买股票就不再为了投资,而是为了投机或其它目的。我国上市股票收益率普遍偏低,年收益率一般远低于同期银行存款年利率,以上海股市A股为例,93年至96年平均年收益率为2.38%、3.57%、4.55 %、3.06%,而1993年至1995年银行存款平均年利率为11.05%。 其结果,任何理性投资者都不会以获取股票收益为目的而拥有企业股票。

2、股权结构不合理,使股票作为支配证券的性质不能体现。 股票是所有权证券,当投资者拥有一个股份公司足够的股票,他就可以在股东大会上行使决议权来表达自己的意志,从而达到支配和控制企业的目的,但这要以企业股票有足够流通比例为前提条件。在我国,由于意识形态和体制等因素的影响,国有企业在股份制改造时,人为地划分为国家股、法人股、内部职工股和社会公众股,国家股、法人股为国家所有,占企业总股本70%以上,不能上市流通,可以上市流通的只有社会公众股及部分内部职工股,但这部分只占20%到30%。国有股在股本结构中占绝对优势和不能上市流通的内在规定,保证了国家永远是上市公司中最大的控股股东,投资者即使拥有了所有的流通股份,也无法对企业经营决策行为发挥支配作用,结果使股票作为支配证券的性质无法体现,通过股市来实现收购、兼并等资产重组、从而达到优化资源配置的职能也无法发挥。

(二)股市主体

我国股票市场缺乏长期投资者,这是导致我国股市过度投机的重要原因。

1、机构投资者错位,引发股市过度投机。 机构投资者本来应成为稳定股市的主要力量,但由于我国股市中引进的机构投资者大多为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它们本身自有资金并不充裕,投入股市的资金很大一部分靠拆借或开展国债回购业务变相拆借进来,成本高且期限短,因而让它们进行长期投资根本是不可能的。这些机构为获取高额收益,往往借助各类消息传闻,发掘各种题材、概念,并操纵股价,以此造成股价的大幅振荡,自己从中低吸高抛,获取资本得利,从而导致股市的高度投机性。

2、投资基金数量少,规模小,起不到稳定股市的应有作用。 在西方发达的国家,投资基金是股票市场的主要投资者,是稳定股市的中流砥柱。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有2000多个上市股票,相应就有2000多个基金公司,基金投资占股票投资的55%,由于基金是长期投资者,从而从根本上保障了股市的长期平稳发展。 但在我国, 投资基金总共才有75家,总容量只有73亿元,平均规模不足1亿元,仅相当于A股流通股市值的3.12%,而且75家基金中有相当一部分属实业基金,投资于股票的比重相当小,平均只有20%到30%,即只有15亿至20亿投资基金的资金投入股市,面对流通市值就2千多亿的股市,无异于杯水车薪, 根本起不列稳定股市的作用。

3、中小散户加剧了股市的过度投机。 有人认为中国股市过度投机,是由于中小散户过多、机构投资者过少造成的,笔者不同意这种看法,虽然中国股市的散户很多(达2000多万户),资金集中起来很庞大,但由于其分散性,成不了影响股市的龙头资金,起不了主导作用,根本无法左右股市。但是一方面,我们应认识到,我国股民由于投资意识,风险意识还有待提高,缺乏理性投资,往往只直观地追涨杀跌,陷入非理性操作的“泥潭”中,客观上为机构大户的兴风作浪推波助澜,助长了股市的暴涨暴跌。如96年两次降息,使股市大幅上涨,导致1 千亿居民储蓄投入股市,助长了股市的节节攀升。在96年12月16日之后股市暴跌时,许多中小散户又不惜血本抛股票造成股市进一步下跌。

(三)股市环境

中国股票市场仅在几年时间内就体验了世界几大股票市场百余年间的部份历程,然而股票市场发展速度之快与股票市场法规建设的严重滞后形成了强烈的反差。直至1993年4 月国务院才颁布《股票发行与管理暂行条例》,该条例实施后,对股市的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时至今日,股市已发生重大变化,而条例并未随股市发展变化作出必要的修改和完善,作为规范股票市场的根本大法《证券法》,以及《证券交易法》、《投资保障法》等法律,虽千呼万唤,但仍然迟迟未出台,这使股市过度投机有了宽松的环境。法律法规不健全产生以下两方面负面影响。

1、政府频频运用行政方式干涉股市。 限于我国股票市场整体发展阶段的制约,配套法规体系尚未完全形成,政府及主管部门为了加强对股市的管理,频繁对股市进行干预。在现实中突出表现为多种政策消息的公布。伴随着每项政策消息的公布都会发生股市的波动,致使我国股市很大程度上成了“政策市”、“消息市”。如1994年6月, 政府为改变股市长期低迷状态,公布“三大政策”,实行“政策救市”,导致股指三天连涨200多点。1996年12月16日,为了抑制股市过度投机, 制止股市非理性暴涨,《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导致股市暴跌过20%。据测算,政府方面因素对股价影响占股价总波动的59.45 %(资料来源:上海证交所)。

2、股市行为严重不规范。主要表现为:(1)缺乏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上市公司与上市推荐人、会计师事务所等串通,在招股说明书、上市公告书、公司财务报告等文件中信息披露不实,误导投资者。 (2)对市场操纵监管措施不力,机构大户和内幕人员(指上市公司和证券公司等)利用资金、信息优势操纵市场、制造假象,使股价异常波动,导致投资者无法把握市场脉搏、正确进行投资。

三、抑制股市过度投机的对策

1、改善上市公司经营管理,提高股票收益率, 还原股票收益证券的性质。严把上市公司质量标准,调整上市公司结构,把上市公司重点放在经营机制好、经营效益高、发展潜力大、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和需要重点发展而又缺乏资金的基础产业上来。

2、推进国家股和法人股的上市流通,优化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恢复股票支配证券的性质。发展国家股基金、法人股基金,使国家股、法人股首先在大机构之间自由流通,待时机成熟再向个人开放,以解决国家股、法人股上市和保持股市稳定的双重难题。

3、加快立法进程,逐步实现由政府治市向依法治市的转变。 尽快推出《证券法》、《证券交易法》、《证券投资者权益保护法》等,对股票交易所包括的上市交易、清算以及信息披露等各个环节给予统一的法律规范。同时,对各种股票欺诈行为和赌搏性投机作出明确界定,以便制定相应惩处规定。

4、大力发展投资基金,培育股票市场机构投资者、 投资基金具有专家管理、理性投资、追求长期回报的特点,因此,如果在我国过度投机的股市上,大力发展投资基金,发挥其资金雄厚、专家管理的优势,可大大加强股市的稳定性,并逐步引导股价依据企业的业绩、前景变化,抑制过度投机,同时还可使大量不具备股票投资知识和经验的散户投资者通过投资基金实现低风险、高收益的目标;最终使资金通过理性选择流向最合理领域。目前,我国发展投资基金,一方面应不断扩大现有基金规模,另一方面组建新的投资基金,使投资基金规模足以起到抑制过度投机、稳定股市的作用。

标签:;  ;  ;  ;  ;  ;  ;  

我国股票市场过度投机现象分析及对策_股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