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体育产业,转换运行机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运行机制论文,体育产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笔者总结了近年广州市发展体育产业的基本做法和初步体会,提出了一些值得注意的新问题和对策。
关键词 体育产业,运行机制,职业体育
Developing Sports Business and Reforming Lmanagement Mechanism
Zhao Guoxiong
(Guang Zhou Research Institute of Sports Science Guang ZhouCity 510620)
Abstract Summarying the basic solution and the elementry comprehesion of developing sports business in Guang Zhou City recently years.The author offered some new noticable problems and provided the strategic solution.
Key words sports businese,dynamic mechanism,professional sports
1993年初,中共广州市委、市政府提出力争用15年(1991-2005年)左右时间把广州市建设成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总体规划,对体育事业(包括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的发展提出具体要求。其中体育产业发展的总目标是:充分利用广州某些体育项目和场馆的优势,通过政府投资、社会资助和引进外资,逐步建成与国际大都市相称、符合现代体育运动规律、结构布局合理、门类相应齐全的体育产业体系,形成依托社会、取之于民、用之于体、为民服务、自我积累、自我发展、充满生机的体育运行机制。广州市体委根据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按照1993年全国体委主任会议提出的适应市场经济要求、深化体育改革的大思路,在加快体育产业发展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果。到1995年2月为止,已批准立项、签定合同、协议的体育场馆和训练基地建设、改造项目共10大项,其中4项已开始施工,合同协议金额近10亿元。另外原广州体育馆产权出让,将得补偿金5.35亿元,目前已到位1亿元。市属体育场馆经营创收连年增长,1994年增至3400万元。
1 基本做法
1.1 通过引进外资和内部融资,兴办健身娱乐体育设施,开拓体育健身娱乐市场
体育场馆是体育产业的主要载体。发展体育产业,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开拓体育场馆的功能,特别是健身娱乐方面的功能,以发展群众喜爱的体育娱乐活动,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体育的需求。广州市体育场馆数量不少,市属的对外开放场馆就有20个。但在商品经济日益发展的新形势下,五、六十年代修建的体育场馆,由于功能单一和设备水平相应落后,已不适应群众需求。如1954年兴建的越秀游泳场,以前每年进场游客达200万人次以上。近年因仅有游泳项目而无其它活动和服务设施,致使游客锐减,到1994年全年进场人数15万人次。天河体育中心虽然设施不错,但由于配套服务设施较少,整体布局没有特色,群众活动项目少,加上距离闹市较远,除有重大体育赛事和演唱会外,平常游客也日趋减少。这使广州市体委意识到: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文化体育需求的品味和档次也相应提高,过去受欢迎的体育场所,也需随着形势的发展适时改造,提高使用功能,以适应人民群众的需要。市体委党委经过讨论确定“一手抓体育运动、一手抓体育经济”“一手抓人才,一手抓生财”的两手抓方针,在市政府和有关部门支持下,积极引进资金改造旧场馆。台湾北轩集团,看到越秀游泳场的地缘优势,投资1亿元,改造该场地,增加体育娱乐设施和饮食服务场所,使之成为集健身娱乐消闲为一体的现代化水上乐园,现该项目已立项,正着手前期工作。加拿大中侨集团率先投资近2千万元,把天河体育中心露天游泳池的底层改造成有餐馆和桌球、健身、桑拿浴等设施的体育会所,已于1994年6月开始营业。已在天河体育中心投资建立网球运动学校的港商陈湖昌先生,再签合同建造一座可容1200名观众的网球馆和供网球运动员住宿、身体训练及办公的4层综合楼。台湾继丰集团与天河体育中心合作兴建可供国际比赛使用的标准保龄球馆。香港中海集团出资将天河体育中心体育场底层部份改造成南海渔村(海鲜酒楼)分店,方便游客进餐。广东省惠州市嘉乐集团也在天河体育中心棒球场边开设了一个微型高尔夫球练习场。这些项目竣工后,天河体育中心将成为更富吸引力的体育游乐公园。
1.2 通过房地产开发筹集资金,改造现有场馆,增加使用功能,提高创收养护能力
以往修建体育场馆,大都选址于偏远空旷地区,占地面积较多。近年随着广州经济开发,土地价值日益增升。建于六十年代的珠江游泳场和航海俱乐部相连位,于珠江南岸东侧,占地6.5万平方米,30多年场容场貌没有什么变化,生活用地及闲地较多。为了更好地利用这块地,市体委与外商达成协议,并经市规划局批准,提供3万平方米的土地供外商兴建13座总面积约28万平方米的商品楼宇,境外出售,我方利用分得的利润,投资作体育场地改造,建设一个现代化的水上乐园,包括可提供训练使用和群众活动的标准游泳池、室内温水池和航海模型训练池,以及满足游乐健身需要的儿童游乐池、冲浪戏水池、网球场、高尔夫球练习场、壁球室、保龄球馆、桌球室等,并拥有超级商场、酒楼、宾馆和游艇俱乐部。该方案经过多次可行性论证后,已于1994年5月动工。竣工后这里将成为广州新的景点海珠广场花园。
摩托车俱乐部有7千平方米训练场,因产生噪音和污染环境,要搬迁。市体委征得规划部门同意,将这块地出让给外商开发成商品住房,我方再以分得的利润易地来建设适合教学训练使用的体育设施,现前期工作进展顺利,1995年可动工。
有些体育场馆的“老大难”问题,结合房地产开发也得到了解决。越秀山体育场是1950年时广州市市长叶剑英提议修建的,正门门楼高20米,当初甚为雄伟壮观,40年后成了危楼,不拆有危险,要拆又需一笔经费。门楼前面的大片空地,因没有附设服务和保安措施难以利用。有个单位提出,将门楼和空地统筹使用,拆掉门楼建一幢8层高的综合大楼,空地为地下室内4层停车场。该项目现已施工。
1.3 发展职业化体育俱乐部,走体育与社会相结合的道路,开发体育竞赛表演市场
足球是个试点项目。1984年广州市体委与白云山制药厂合办市足球一队,开创了体育部门与企业合办高水平运动队的先例。1993年,广州市足球协会向职业性实体化方向迈出新的步伐,将每年62万元足球专项训练经费、两个优秀足球队(市一、二队)以及天河体育中心的两个足球训练场、运动员宿舍和越秀山体育场,作为股份与太阳神集团合作,由该集团每年出资300万元,双方派员共同组成太阳神足球俱乐部,将全市男子足球队从少年儿童业余训练到优秀运动队全部管起来,以越秀山体育场为主场,把足球推向市场。在两年实践中,合作双方尽管出现过一些矛盾,爆发过类似“周穗安事件”的机制碰撞,但合作双方能互相尊重,最后开诚布公、合理地解决了问题。足球职业化促进了广州足球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市一队获两届全国甲级联赛A组亚军,市二队进入全国甲级联赛B组前三名。先后为国家队和国奥队输送过12名运动员。最近,从广州市足球发展出发,考虑到一个俱乐部拥有两支甲级队不利于竞争机制的形成和障碍后备人才的成长,在征得太阳神集团同意后,又把二队推向市场,与跨国企业松日电器国际集团合作,成立了一个新的职业足球俱乐部。
航海模型协会也在尝试走自我发展的道路,航海模型队除进行竞技训练外,还以航海俱乐部名义在社会上承揽建筑模型制作工程,仅1994年就创收48万元。
下一步,广州市体委拟在航空模型、武术以及篮球、排球、网球和棋类等7个项目进行组建实体性俱乐部,实行有偿训练和竞赛的尝试,走自我发展道路。同时抓紧已批准立项的黄金海岸游艇会和华南枪会两个体育会所的建设,通过收取会费,提供各种有偿训练、竞赛和服务。
1.4 大力扶持体育系统内部的经营服务单位,为发展体育产业增强“内动力”
经过几年努力,广州市体委内部成立了51个经营服务的独立经济核算单位,提高它们的经营效益和服务质量,是发展体育产业不可忽视的一环。例如,市体委抓住市体育发展公司这个重点来带动其它经营单位,在商品经济迅猛发展的形势下,创造条件让该公司发挥熟悉摩托车配件及维修的专长,突出重点,与日本生产厂家密切联系,取得该厂家在中国的配件销售代理权,保证每年都有3000万元以上的营业额,1994年盈利450万元。1994年,广州市体委系统创收超过百万元的基层单位已达12个。
2 初步体会
通过近几年实践,广州市体委深深感到,发展体育产业必须解放思想,把握机遇,实事求是地从本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出发制定体育产业的发展目标,以及采取对策。
2.1 抓住机遇,抓紧加速发展体育产业
广州市体委抓住前几年广州市兴起的房地产热,争取规划部门批准了航海俱乐部和珠江游泳场的开发,为改造这两个场地筹集了上亿元的资金。1994年,又通过转让广州体育馆场地,解决了新建万人体育馆和新建市体育运动学校的资金。广州市委、市政府提出广州15年内建成国际大都市总体要求后,市体委及时提出了广州市的体育设施必须与国际大都市相适应,旧有场馆要改造,天河体育中心要建成大型体育游乐公园等具体的开发项目和详尽的开发方案,并进行多方案比较和可行性分析,最后取得了规划部门的支持。
2.2 明确方向,坚持两个效益一起抓
发展体育产业的目的是为了筹集更多的资金发展体育事业,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体育的需求。因此,在抓经营创收时经济效益固然要讲,但决不能以牺牲社会效益为代价。特别是在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还不很高,群众消费能力还很有限的情况下,体育仍具有一定程度的福利和公益性,发展体育产业时不能背离这些基本国情。为此,广州市体委制定了体育场馆向群众开放的14条规定,其中有:全市公共体育场每天上班时间前,免费让群众进场进行体育锻炼活动;市属的露天体育场每年要有15天(室内体育馆10天)免费提供给各单项运动体育协会,安排市级青少年体育竞赛使用;全市公共体育场馆应坚持向中小学生和残疾人优惠开放等,并把上述规定和措施在《广州日报》上公开刊登,发动群众监督实施,收到了良好效果。
2.3 用好政策,依法经营,保证体育产业健康稳步发展
2.3.1 增强体育系统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 申请体育系统经营服务单位进行非盈利活动免征所得税;争取税务部门返还体育系统缴纳的营业税,用于填补事业费的不足。市体委对全系统30个基层单位在经济上实行争取工商部门对体育竞赛广告的支持等优惠措施,以增强体育系统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
2.3.2 建立发展体育产业的激励机制 市体委对全额预算、差额预算、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等4种不同管理形式的基层单位,只控制场地总收入中的上缴资金和发展基金的比例,业务开支和奖金福利则由场馆或基层单位控制使用。这种政策实施的结果,使场馆经营创收从1992年的1700万元升到1994年的3400万元,场馆增收后,市体委又根据每个场馆创收的不同情况,从总收入中多提取2~5%作为训练基金,用于弥补训练费的不足。
2.3.3 建立和健全监督机制 除了加强审计监督、严格财务管理、坚持守法经营、防止经济犯罪、坚决反腐反贪之外,还从1993年度开始,在市体委系统实施全员岗位责任评估考核,根据各类岗位各种人员的不同职责,提出各项量化考核标准,分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4个档次。不称职者解聘,教育后视改进程度再考虑是否续聘或除名。优秀者按市体委规定的奖励金额另行加奖。考评制度的建立,对于提高全体人员的素质起到良好作用。
2.4 实事求是地向市委、市政府反映情况,争取市领导和各有关部门的支持
为迎接第6届全国运动会在广东省和广州市举行,80年代前期,省、市政府投资10亿元建设了天河体育中心等一批体育场馆。在这种情况下,广州市体委知道向政府伸手要钱改造场馆将十分困难,但体育场馆破旧,又必须改造更新,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为此,市体委如实向市政府及有关主管部门作汇报,并积极提出许多建议,终于向市政府要到了外引内联开发改造体育场馆的政策,才使广州市的体育场馆建设进入了第二个发展期。
3 结语
广州市发展体育产业已经拉开了序幕,在转换运行机制方面进行了一些工作,但这还仅仅是起步,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和现实矛盾,有些项目虽然签了合同,可仍未动工;有几个区还没有自己的体育场馆;市体委还缺乏经营创收管理人才;个别项目开发也有过决策失误之处。上述问题均需认真解决。
(收稿日期:1995-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