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目标的制定与比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语文论文,课程目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226(2007)01-0038-03
语文课程目标是语文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各个改革环节的重要指导原则。它既是教师施教的重要依据,也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实践指南。笔者在学习语文课程总目标时注意到它所体现出的创新精神,但也发现它存在着一些问题。在此,笔者试给以简要的分析。
一、问题的表象
(一)三维课程目标的内部翻转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语文课程标准在设计思路中也落实了上述精神,但具体到语文课程总目标时,并未把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平移,而是做了一定的调整,“根据对语文课程性质与地位的理解,以及课程改革的新理念,经过综合、梳理,总目标归纳为十条,这十条并不是随意排列的,有一定的逻辑顺序。大致而言,前五条目标从语文素养的宏观方面着眼,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和“过程和方法”两个维度上有所侧重……后五条目标从具体的语文能力培养方面着眼,侧重在“知识和能力”这个维度……”[1]46这样就突出强调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并前移放在首位,把知识与技能维度后置,放在末位。这是我们所说的内部翻转。
(二)个别条目内容的外部超越
笔者从语文课程标准、历史课程标准、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中抽取部分条目作为比较的样本:
热爱祖国,珍视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尊重不同国家和人民的文化差异,初步具有开放的国际意识。(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学习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逐步形成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历史课程标准)
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语文课程标准)
如果没有提示,我们很难辨别出哪一条是语文课程目标。通过比较会发现:认同民族文化传统、汲取人类文明成果、尊重多样文化是三者共同的要件;从民族文化到人类文明,再到国际意识,体现了三者思维路向的一致。把这样的条目列入语文课程目标,使语文课程担负了品德与社会课程、历史课程应该承担的任务,这不仅未能突现语文课程的特殊性,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语文课程目标的规限。
二、问题的分析
对于语文课程总目标的设计,有关专家是这样解释的:“从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理念出发,加强了课程目标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重要维度。也就是说,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而不是外在的附加任务。”[1]44-45这段话的内在理路是,因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而不是外在的附加任务”,所以“加强了”。据此,我们可以类推,因为“知识和技能”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不是外在的附加任务”,所以“加强了”。而在语文课程总目标的实然状态下,“知识和技能”不但未被加强,相反,却被弱化了。表面看来,这是论述过程中的逻辑问题,实质的问题是把“知识和技能”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本末倒置了,这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的各科课程标准的三维课程目标设计的内在逻辑是相悖的,也不符合语文能力生成的一般规律,致使语文课程目标虚化,在教学实践中难以操作。其实,“课程表现为一种知识体系,课程研制的核心内容也就主要表现为对知识的选择与组织,因而,知识是课程的最直接的一级制约因素,而其他因素诸如社会或学生是通过赋予知识以某种价值取向及方法的方式来影响、制约课程的,是以知识为中介的二级制约因素,抛脱了知识,课程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2]由此看来,知识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得以生成的基础。离开语文知识,语文课程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就无法实现。应该说“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同时,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以有利于其他目标的实现为前提。”[3]因此,必须把“知识和技能”作为语文课程的根本目标,而不能舍本逐末。
另外,有关专家阐述确定语文课程目标的出发点时,认为“语文课程目标,则是从语文学科的角度规定人才培养的具体规格和质量要求”[1]44。但在后文具体阐述三维课程目标的构成与确定时分别讲了三点:
“首先,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理念出发,加强了课程目标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重要维度……其次,从语文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出发,应突出课程目标的实践性,将‘过程和方法’这一维度也作为目标的组成部分……再次,从现代社会对未来公民素质的要求出发,对语文的‘知识和能力’这一维度也有新的理解。……”[1]44-45如果说,第一条和第二条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视为是“从语文学科的角度”规定人才培养的具体规格和质量要求的话,那么,第三条,“从现代社会对未来公民素质的要求出发……”,显然是从社会的角度不是从语文学科的角度,对学生的语文素质提出的要求。这表明人们在确定语文课程目标时,并没有真正做到从语文学科出发,致使个别条目出现了外部跨越。
三、在参照中的启示
笔者把此次语文课程改革放在世界各国母语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中来考察,虽然各国在课程政策、改革目标、历史文化等方面存在差异,但是面对来自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共同挑战,决定了这些富有特色的课程改革在某些方面有着共同的价值取向和时代内涵。笔者选取部分国家母语课程目标进行横向比照,寻求隐藏在特色背后的共性。
韩国语文课程目标:
概括地了解语言活动与语言和文学的本质,综合考虑语言活动的脉络、目的、对象和内容,同时把国语使用的正确和适当,正确了解国语文化,致力于国语的发展和民族语言文化的创造发展。
a.熟悉语言活动与语言和文学的基本知识,用它来培养在各种各样的国语使用状况之下活用的能力。
b.熟悉正确有效的国语使用原理和作用状态,从批判的角度了解多种类型的国语资料,培养创造性的表达思想和情绪的能力。
c.怀着对国语世界的兴趣,继续探求语言现象,培养致力于国语发展和国语文化创造的态度[4]502。
日本初中国语教学目标:
培养正确地理解和恰当地使用国语的能力。使学生在提高交流能力的同时,养成思考能力和想象能力,以及丰富的语言感受能力。加深对国语的认识,培养尊重国语的态度。[4]397
新加坡中学华文教学总目标:
中学华文教学的总目标有两个:(一)通过听、说、读、写等语文技能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二)通过华文教学,传授华族文化与传统价值观[5]。
通过对比,这些课程总目标尽管在表述上略有差异,但是都不约而同地把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作为语文课程的基本任务。如韩国语文课程目标首先要求:“熟悉语言活动与语言和文学的基本知识,用它来培养在各种各样的国语使用状况之下活用的能力。”日本初中国语教学目标指出:“培养正确地理解和恰当地使用国语的能力。”新加坡中学华文课程标准则开宗明义地把培养语文能力作为首要目标。虽然三者的文化背景迥异,但对语文课程基本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的认识却表现出高度的一致。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此次世界范围内的母语课程目标改革的共同取向。
在横向对比中,我们知道了世界各国都把语文能力的培养作为语文课程的首要目标。我们简要回顾一下语文课程目标的历年演变,纵向考察其发展轨迹。从《中学校令施行规则》(1912年)提出“国文要旨在通解普通语言文字,能自由发表思想,并使略解高深文字,涵养文学之兴趣,兼以启发智德”,到《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1963年)规定“中学语文教学的目的,使学生能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具有初步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再到《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2000年)要求:“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提高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感和思维,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可见,“语文课程与教学旨在培养学生以听说读写能力为核心的语文素养,而听说读写能力主要有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构成,也就是培养学生怎么听、怎么说、怎么读、怎么写,这个‘道理’应该说人人都懂,语文教师也懂。”[6]
通过横向比照和纵向考察,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语文知识与技能的培养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目标,是实现其他目标的基础。语文课程总目标三个维度的内部翻转是不合适的。
在语文课程的范畴内制定相应的课程目标,合理定位语文课程在培养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作用。在前述的横向比照中,我们也注意到世界各国也很注重发挥母语教育传承文化的特殊功能。如韩国语文课程“培养致力于国语发展和国语文化创造的态度”;日本初中国语课程“培养尊重国语的态度”;新加坡中学华文课程把传授华族文化与传统价值观作为两个总目标之一。这些目标的提出都是以语文能力的培养为前提的,也是与语文学科的具体任务相一致的。其实,“中小学各科课程都有各自的独特任务,正是基于这些独特的任务,才划分为这一门一门的学科。语文课的独特任务就是培养语文能力,而且语文能力的培养只有靠语文课来完成,别的课只能稍有辅助,但绝不能代替。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各科不同程度地都承担一些,但以思想政治任务为独特任务的,只有政治课一门。诚然,语文课的政治性很强,这的确与数理化等不同,应该注意这个特点,充分发挥语文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但是,政治思想性强并不能改变它的独特任务。历史课也是政治性很强的一门课程,我们不能因此就说思想政治教育是历史课的主要任务,或者说,思想政治教育与传授历史知识是历史课的双重任务。”[7]这段话很清楚地说明了语文课程与情感态度的培养和价值观教育(包含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要求各科课程目标按照三维来设计,这表明各科都能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发挥作用,只是不同的课程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程度地以不同方式发挥各自的作用。
[收稿日期]2006-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