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数学教学之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洛技能了,加强学生对空间图形的理解能力,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运用多元化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数学;空间观念;数学思维;培养措施;方式方法
中图分类号:G65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7-2826(2019)06-071-01
一、与生活实际联系
学生的空间观念是在其成长过程中逐步发展的。在小学阶段,学生对空间和图形已有一定的认识。空间观念是从现实生活中积累的丰富的几何知识经验出发,从经验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我们应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创设形象具体的教学情境,根据实际物体的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引导学生善于观察和想象的能力,通过生活中的实物来演示,以加强学生对于这些空间图形的理解深度,这样让学生能将对生活中数学现象的主观思维经验与数学逻辑化的空间观念密切地联系起来,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对于实际问题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运用实物开展教学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顺序的知觉活动。进行空间与图形教学,对实物和模型进行认真、有序的观察是使学生形成空间观念的关键。如在认识长方体时,先须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观察粉笔盒、方砖等实物图形,然后呈现长方体教具模型,最后再观察长方体图形,以期形成“实物表象→模型表象→图形表象”逐级提升,以丰富的表象作为建立空间观念的坚实载体。在对长方体进行观察时,要按照面、棱、顶点的顺序让学生逐一观察,特别在让学生认识比较抽象的“棱”时,还可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直观地对12条棱分组进行观察,逐步抽象出长方体棱的特征。再如在进行“观察物体”单元“观察讲台”教学时,在观察讲台的活动中,教师可引导学生按照图中人物位置从不同的位置进行实地观察体验,最后得出“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物体时,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这一结论,并能正确辨认从上面、正面、侧面看到的形状。通过仔细的观察,使学生顺利掌握规律,加深学生的体验和理解。用教具让学生在实际观察中,亲身经历,亲身体会,得到相关表象,建立空间观念,经历从对实物模型的直观观察到对图形的直观观察,逐步形成空间观念,从而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促进直觉思维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学生的空间观念的培养,成为新课程的一大特色。《新课程标准》把“空间观念”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学习内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空间观念是创新精神所必需的基本要素,没有空间观念几乎谈不上任何发明创造。因为许许多多的发明创造都是以实物的形态呈现的,作为设计者要先从自己的想象出发画出设计图,然后根据设计图做出实物模型,再根据模型修改设计,直至最终完善成型。这是一个充满丰富想象力和创造性的探求过程,这个过程也是人的思维不断在二维和三维空间之间转换、利用直观进行思考的过程,空间观念在这个过程中起着至关生要的作用。所以,明确空间观念的意义、认识空间观念的特点、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对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十分重要的。这就是《标准》把“空间观念”作为义务教育阶段重要学习内容的原因。例如,在开展正方体表面展开的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先观察正方体,再想象它的展开图,并把脑子里所想的图形画出来,然后再来进行动手操作,这样能充分验证学生对图形的空间想象力。
四、运用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技术运用在数学教学中,特别在培养空间观念方面,真是如虎添翼。信息技术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感兴趣的信息资源,再现真实的情境,使学生在轻松、活泼的良好氛围中自主、积极地学习,而且也拓宽了学生的眼界,增强了学生探索知识的强烈欲望,促使学生产生学习几何形体的兴趣。例如Flash、几何画板等软件不但可使图形进行形状、大小、位置的变化,而且可使图形平移、旋转、展开、折叠、组合,甚至添加阴影或进行图案欣赏与设计等,这些都是手工制作图较难达到的效果。在教学中可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提供的丰富的感知材料,让学生多观察,获取丰富的感性认识,建立起形体特征、形体大小和形体相互关系的表象,从而获得初步的空间观念。此外,在教学中,还可以应用计算机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猜想,让学生真实地经历数学几何问题的产生和解决的全过程。这样既为思维的展开创造了良好条件,也为空间观念的顺利发展打开了大门。
五、开展实践学习
空间观念与现实生活结合紧密,通过给予学生生活中丰富的关于空间和图形的素材,让学生实践操作,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也是非常有帮助的。例如,在学习圆锥体的表面展开图时,学生对于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转化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而在教学工作中,应该从学生容易理解的角度入手,通过实践动手操作来体验从立体图形转化为平面图形的过程,让学生去剪开圆锥体纸片并展开,从而自主发现其中的变化规律,并总结为自身的思考经验,从而使这些比较难懂的知识具体化,也加速了学生的理解,并提高了学生对于立体图形的认知能力和空间思考能力。
总之,空间观念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调查研究表明,我国的学生尽管掌握了大量的基础知识,但是空间想象力仍然远远不够,这直接导致了学生对于知识不能够举一反三地灵活运用。然而新课程要求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因此我们要转变教学观念,要通过多种方式方法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地激活学生的想象力,拓宽他们的想象空间,群策群力,拿出最适应素质教育的全新教学方式方法,继而在提高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华丽萍.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初探[J].才智.2008年12期
[2]周友文.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J].教师.2013年16期
论文作者:曹德鸿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6月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2
标签:空间论文; 学生论文; 观念论文; 图形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长方体论文; 表象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6月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