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阳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 四川成都 641400
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在急诊急救中治疗急性左心衰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急性左心衰患者为对象进行研究,利用电脑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静脉滴注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以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56%(43/45),明显高于对照组80.0%(36/45),且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病症好转时间为(11.8±4.2)h,并发症发生率为4.44%(2/45),与对照组(21.3±5.2)h、15.56%(7/45)相比显著较好且组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在急诊急救中治疗急性左心衰的效果非常显著,即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并缩短治疗时间,因而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急诊急救;急性左心衰;治疗效果
急性左心衰属于急症疾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而急性肺水肿是其主要的临床症状,病情严重时还会出现心源性休克以及心脏暂停,因而会对患者的生命产生十分严重的威胁【1】。而近些年,我国发生急性左心衰的几率逐渐增加,且在老年群体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2】。据已有临床研究表明,针对急性左心衰患者采用无创呼吸机进行治疗,对于其心肺功能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且疗效十分理想【3】。因此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急性左心衰患者为对象进行研究,对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在急诊急救中治疗急性左心衰的效果进行了研究与分析,现具体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急性左心衰患者为对象进行研究,利用电脑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男23例,女22例,年龄为50-73岁,平均年龄为(67.12±3.18)岁。观察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为52-76岁,平均年龄为(68.23±4.27)岁。两组一般临床资料对比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静脉滴注治疗,即采用扩张血管药物、利尿剂等对患者实施静脉滴注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即采用BiPAP呼吸机,将潮气量控制在8-10mL/kg之间,呼吸频率控制在14-20次/min之间,氧浓度控制在40%-60%之间,以对患者实施无创双水平气道正通气治疗。在治疗的过程中,需对患者临床病症以及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监测,并结合患者动脉血气情况做相应调整。
1.3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以及预后情况。(1)疗效判定:显效:患者各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呼吸频率等恢复正常,湿性啰音、两肺哮鸣音、呼吸困难等症状完全消失;有效:患者各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呼吸频率等有所改善,湿性啰音、两肺哮鸣音、呼吸困难等症状有所改善;无效:患者各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呼吸频率等、湿性啰音、两肺哮鸣音、呼吸困难等症状无变化。(2)预后情况,即并发症以及病症好转时间等。并发症如心律失常、低血压等。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处理研究所得的最后数据。卡方检验计数资料,t值检验计量资料,组间差异经P值判定,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56%(43/45),明显高于对照组80.0%(36/45),且组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1。
2.2两组预后情况对比
观察组病症好转时间为(11.8±4.2)h,并发症为2例,即1例心律失常,1例低血压,发生率为4.44%(2/45),而病症好转时间为(21.3±5.2)h,并发症为7例,即4例心律失常、3例低血压,发生率为15.56%(7/4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显著较好且组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在临床上,急性左心衰属于严重病症,而患者常见的症状为呼吸衰竭,而如果患者治疗不及时,就会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此类患者发病时,由于心肌收缩力骤然减弱,显著抑制了机体中的心肌排血,再加上左心室出现急性瓣膜性反流,增加了肺静脉压以及舒张压,从而使得肺部组织中渗入血管中的液体,进而导致了急性肺水肿【4】。而在急诊急救中治疗急性左心衰患者的过程中,采用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后,既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并有效减少并发症,从而促使患者病情快速恢复【5】。
本文的研究中,对照组实施静脉滴注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56%(43/45),明显高于对照组80.0%(36/45),且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病症好转时间以及并发症等预后情况,与对照组相比显著较好且组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因此可以看出,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在急诊急救中治疗急性左心衰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和意义。
综上所述,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在急诊急救中治疗急性左心衰的效果非常显著,即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并缩短治疗时间,因而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袁晓光,李煜. 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在急诊急救中治疗急性左心衰的疗效评价[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19:3811-3812.
[2]李素青,马宪荣,郄俊兰. 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在急诊急救中治疗急性左心衰的疗效观察[J]. 中国医学创新,2011,18:23-24.
[3]邓志辉. BiPAP无创通气辅助治疗急性左心衰的疗效评价[D].南方医科大学,2011.
[4]钟钿. 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的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1.
[5]韦琪,谭奕东,陆业升. 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重度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J]. 医疗装备,2017,02:21-22.
论文作者:王俊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8
标签:心衰论文; 正压论文; 患者论文; 气道论文; 水平论文; 急诊论文; 对照组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