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出版工作“微观管理”刍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刍议论文,微观论文,新闻出版论文,工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问题的提出与界定
我国新闻出版工作的管理,从体制上讲,可分为三个层次,即:国家——新闻出版署;省、直辖市、自治区——新闻出版局;地(市)、州及县(市)、旗——新闻出版(文化)局。从隶属关系上讲,业务上为纵向领导,一级管一级,行政及党务上为横向领导,向当地党委、政府负责。从工作范畴讲,国家新闻出版署负责全国新闻出版及其管理工作的方针、政策的制定,规划全国新闻出版工作整体蓝图,统辖全国新闻出版的业务管理以及重点管理署直各单位。省、直辖市、自治区新闻出版局负责本辖区内对出版署业务工作方针、政策的传达与执行,并结合本地实际,补充制定某些业务工作的具体政策,实行本辖区内的业务管理,重点管理直属各单位。地(市)、州以及县(市)、旗的新闻出版部门与国家、省、直辖市、自治区有着明显的不同。首先表现在机构上,至今在地(市)、州及县(市)、旗的政府中,新闻出版局并不健全,从全国范围看,未设新闻出版局的尚有许多。其次,新闻出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的出版权在此一级终止,基本上没有出版社(极个别地方除外)。那么,作为城乡结合部最广大的地区,作为所有出版物巨大的消费市场,此级新闻出版部门主要的工作或者说全部的工作则是“管理”。据此,我们有理由提出并界定我国新闻出版工作的这样一个框架:国家新闻出版署——宏观管理部门;省、直辖市、自治区新闻出版局——中观管理部门;地(市)、州以及地(市)、州以下的新闻出版(文化)局——微观管理部门。
本文仅就“微观管理”作一些探讨。
微观管理与宏观管理的关系及重要性
微观管理是相对宏观管理而言。简单地说,宏观管理是一种政策管理、导向管理,微观管理则是一种执行管理、行为管理。宏观管理把握全局工作的走向,协调、规范诸方面、诸因素之间的平衡关系,微观管理则把某一领域、某一方面的工作,通过具体部门、具体人员的行为,纳入宏观管理要求的、有序的、健康的状态中。
新闻出版工作的微观管理在地(市)、州及县(市)、旗一级表现尤为具象和重要。
其一,微观管理是贯彻执行“阶段性转移方针”的具体体现。实现“由规模数量向优质高效阶段转移”,不仅是指导全国新闻出版业健康发展的战略性口号,也是国家对整个新闻出版工作进行宏观调控、宏观管理的重大举措。只有把这一战略思路从中央到省、市、自治区,再到地市州及县市旗,都化为具体的行动和现实,那么,这个“转移”才算完成。
其二,书报刊市场的形成与发展迫切需要加强微观管理。虽然地市州以下的出版社数量极少,但是,书报刊的发行量却非常巨大。全国2000多个建制县,几百个地市州盟是我国出版物的巨大市场。据统计,全国出版物总量的近2/3主要销往这些地区。只有地市州以及县市旗这一级的新闻出版部门,加强“微观管理”,方能管好书报刊市场。
其三,知识产权保护呼唤着加强微观管理。知识产权保护暨版权管理是新闻出版部门责无旁贷的本职工作。无须讳言,此项工作在我国进行得并不理想,在地市州及县市旗就显得更加苍白、单薄。对于目前社会上许多盗版盗印图书的问题,音像市场上(包括CD影碟、视盘等)的盗版或者非法复制问题,只有通过加强“微观管理”才能解决。
“微观管理”的范畴与内容
目前我国新闻出版管理工作,在地(市)、州以及县(市)、旗的职责范围大体有如下方面:
(一)国营新华书店的领导管理。根据工作性质和社会分工,各级新华书店作为各级新闻出版局的二级单位是极自然的事。这种领导和被领导的隶属关系,给微观管理带来了较强的直接性和具体性(纵向的业务关系以及组建的各类图书发行集团并不妨碍这种管理)。目前地(市)、州以及县(市)、旗的新华书店在归口问题上呈现很不统一的局面,有的归当地党委宣传部直接管理,有的归上一级出版总社领导,有的则归同级文化局所辖。这样把并不复杂的事情搞得很复杂,使新闻出版管理部门的微观管理处于颇尴尬的境地,也给当地图书发行工作带来困难。因此,理顺当地新华书店与当地新闻出版部门的关系,是“微观管理”反映在新华书店方面的最佳选择。
(二)社会、行业书店及图书批发单位的政策管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书店、行业书店、个体书商和个体书摊大量涌现。新闻出版的微观管理不仅增大了工作量,更重要的是给此类现象的定性、定量管理带来新的课题。对其进行政策管理,确保其沿着正确轨道发展,是微观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
(三)个体书商、书报刊摊点的直接管理。个体书商是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的一个衍生物,通常有国营、集体单位的外衣,全国书报刊市场上出现的反动、淫秽、盗版书刊,绝大部分都出于他们之手。对个体书商的管理,一是运用法律、政策的武器,直接地限制和规范其行动,引马入槽,向好的方面发展;二是把住印刷关,防止非法出版物进入本辖区的印刷厂;三是一经发现以上印刷品在书刊市场出现,即予查封,立案侦查,根据情节轻重,依法进行惩处。此项工作是微观管理中工作量最大、最繁杂、琐碎的工作。第一,所有书报刊摊贩必须经过当地新闻出版部门的审查,合格的持证经营;第二,所经营的社会科学、文化艺术类图书、报刊必须经审查同意后方可出售;第三,只能零售,不能批发;第四,由当地新闻出版部门组成稽查队,监督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四)报纸、杂志的监督管理。地(市)、州以下的报纸、刊物一般都有各自的主办单位和主管部门,并不隶属于新闻出版局,所载稿件亦无需新闻出版部门审看。对他们的管理,从实际意义上讲是一种监督管理。报刊出版后新闻出版部门进行审读,定期写出具有指导作用的审读报告,总结经验,找出不足,提出改进措施,提高报刊质量。倘若报纸、杂志在内容上出了问题,新闻出版部门则进行查处。当然,这种监督管理应力争作得主动些、超前些。比如经常组织编辑人员培训、学习,定期对报刊进行评比分级等。
(五)印刷企业的行业管理。印刷企业在我国属“特种行业”,管理部门有四个:主管部门、公安部门、工商部门、新闻出版部门。目前新闻出版部门对印刷企业的行业管理分类为:国营书刊定点厂、省级书刊定点厂、一般书刊印刷厂和其他厂。政策规定新闻出版部门重点管理书刊印刷厂,同时对其他厂进行监督。实际上随着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现代印刷科技的发展,以上分类和管理范围早有“履不适足”之感,况且“监督”的含义也不明确。不少原没有印刷书刊能力的厂家受利益的驱动,没有办理有关手续即从事书刊的印制业务,其中大多又是非法出版物。因而,对印刷企业的微观管理,既要根据情况适时调整印刷厂的分类,又要调整政策,加大管理力度(如换证、验证、收缴管理费等),还要随时进行检查,防止非法出版物进入这类印刷厂。另外,由于宏观失控,盲目上马,我国印刷企业数量已经过多,加之纸张价格飞涨,效益不好的比重很大。在相当一段时期内停止审批新的印刷企业是非常必要的。但在市场经济建立的初期,真正理顺关系,规范行为,做到优胜劣汰尚需有个过程。
(六)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的版权管理。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的出现,给新闻出版的管理带来了新的课题。国务院《音像制品管理条例》规定:“国务院新闻出版行政部门主管全国音像制品的出版、复制和进口工作;国务院文化行政部门和广播电影电视行政部门共同组成音像制品内容审核机构主管全国音像制品内容的审核工作;国务院文化行政部门主管全国音像制品的批发、零售、出租和放映工作。”以上分工在中央以及省、市、自治区一级的实施执行似乎不存在问题,但在地(市)、州以下的地方则是另一回事。目前,音像市场的管理在基层是“三分天下,多头管理”的局面。广播电视局、文化局、新闻出版局,三家同是政府职能部门,各有自身的权力和利益,你管的范围中有我,我管的范围中有你,互不服气,互不买帐,管理中掌握的宽严标准也不尽统一,音像市场比较混乱。其实,解决这个“老大难”问题并不难,只要把音像制品,包括电子出版物的版权管住,明确新闻出版部门的职责和权力,音像市场混乱的问题即可解决。
微观管理的途径
综上所述,新闻出版工作的微观管理十分广泛和具体。为了达到“管住、管活”的目的,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思想上重视。首先应是领导思想的重视,也就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视。新闻出版的管理工作作为一项专项工作在地(市)、州以及县(市)一级的历史并不算长,有个逐步加深认识、引起重视的过程。其次是全社会都应重视此项工作,特别是公安、工商、文化、广电等部门,与此项工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也是自己责无旁贷的责任。只有思想上重视,行动上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新闻出版的管理工作才能真正做好。
(二)机构上健全。目前,我国新闻出版这条“线”的机构并不健全,作为政府职能部门的作用行使得很不够。特别对基层管理工作的业务领导、行政指导、职权划分、经济政策等均显得零碎,不明确具体,并且缺乏主动性。这样势必影响各级新闻出版机构在全国的设立和发展,自然也影响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笔者认为,系统本身的最高领导机关,要对基层的新闻出版事业和其微观管理予以高度的重视,考虑它的特点,从政策、管理规范、手段上给基层创造条件。地(市)、州这一级应健全新闻出版局这一机构,将其列入政府序列,发挥其职能作用。县级市也应设立新闻出版局,县、盟这一级可以与文化局合署办公,挂两个牌子,一套班子,但局内要设一专门科室。
(三)经费上保证。按我国行政机关几十年的惯例,同一部门的上级每年给下级拨一定量的经费(事业费等),而新闻出版系统却没有,这应该说是国家政策上的缺陷,需加以调整。地(市)、州及县(市)、旗政府每年拨给新闻出版部门的人头费以及少量业务费,实在难以支付日益加重的工作费用的开支。为数不少的新闻出版局在“贫困”线上苦苦挣扎。因此,不断加大对新闻出版部门的投入,保证工作正常开展,逐步达到同级类似局的水平则是不过分的要求。
(四)加强自身队伍的建设。基层新闻出版部门的管理人员多是从文化、广电部门抽调而来,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和经验,同时具有进一步做好新闻出版管理工作的实力和潜力。新闻出版管理队伍,一是作风要过硬,人员要经过考核挑选,“先天”不能差,要守纪、公正、廉洁,思想品德端正,恪守职业道德,注意公众形象,不以手中的权力谋取个人利益。特别要有较敏锐的政治头脑和较高的文化水平,对反动的出版物态度鲜明,坚决打击;对淫秽的出版物有较强的免疫力,勇于查处。二是执法要严,以法行政,以法管理,这是搞好新闻出版工作微观管理的保证。新闻出版工作管理人员要学法、知法、懂法,然后正确执法,文明执法,开创本辖区新闻出版工作微观管理的大好局面。
标签:工作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