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设全过程造价管理论文_曹成佳

工程建设全过程造价管理论文_曹成佳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摘要:工程造价和管理工作覆盖整个项目建设过程。工程 建设的全过程造价管理大体可以分为决策、设计、发承包和施工四个阶段。本文就决策、设计、发承包和施工四个阶段分别阐述工程造价管理的内容和方法。

关键词:全过程、造价管理

一、决策阶段的造价管理

建设项目投资决策是选择和决定投资行动方案的过程,是对拟建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对不同建设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选择及做出判断和决定的过程。项目投资决策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项目建设的成败,关系到工程造价的高低及投资效果的好坏,正确的投资决策是合理确定与控制工程造价的前提。

决策阶段的项目决策内容是决定工程造价的基础,它直接体现在各个建设阶段工程造价在确定与控制上是否科学化、合理化,在此阶段进行造价控制的工作就是进行投资估算,投资估算是指在投资决策过程中,依据现有的资源和一定的方法,对建设项目未来发生的全部费用进行预测和估算。它是工程建设前期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决策性的成果,是研究、分析建设项目的经济指标的重要依据。在可靠性研究报告批准后,估算就作为设计任务下达的投资限额,对初步设计概算起控制作用,并作为向银行贷款的依据。由于投资估算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项目的投资方案、建设规模、工程设计方案、投资经济效果,并直接影响到项目建设能否顺利进行,因此,在编制投资估算应该实事求是地反映整个设计内容,建设地区的经济状况、地产材料的价格情况和可利用的地理资源等,即从估算开始就要正确完整地反映工程项目建设的总投资。

在投资估算中,工程造价人员就要提前介入,从建设方案的优选开始,就应该参与到设计的全过程中去,要求设计人员从工程规模和项目内容上真实反映设计意图,通过对主要工艺要进行多方案优化比较,确定出最佳设计方案,做到设计方案技术上先进,而且经济合理。对影响投资估算的各种因素,如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和可调性等,进行合理预测各种动态因素的变化,尽可能把问题解决在前期,降低对后期的影响。对工程概算报批前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和市场调查进行审查,对不可预见的情况及所要发生的费用事先估算,并对工程概算进行调整,使施工图超概算的现象尽量减少。主装置按合同规定的概算切块下浮一定比例的承包方式进行施工费的控制,由施工单位对施工费进行包干使用。造价人员严格审核材料数量,避免“跑、冒、滴、漏”现象,对施工单位超领材料的情况进行严格处罚。

二、设计阶段造价管理

二、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

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表现为设计概算,在不同设计阶段确定建设项目的全部建设费用。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不同阶段影响工程造价投资的规律表明,影响工程造价最大的阶段是项目建设开始至初步设计结束的阶段,尽管其时间只占建设期的1/4,但其影响投资的程度为75%。很显然,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在于施工以前的投资决策和设计阶段,而在建设项目出投资决策后,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就在于设计。

设计费一般只相当于建设工程全寿命费用的1%以下,但正是这小于1%的费用对投资的影响却高达70%以上。单项工程设计中,通过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使建设项目的模型暴露出来。因此,这一阶段控制造价比较具体、直观,似乎有看得见、摸得着的感觉,在设计过程中,可利用价值工程原理对多个设计方案进行经济比较,使建筑和结构的形式和建筑材料等趋于合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在此阶段的造价控制过程中,造价管理人员应注意从以下几方面途径来提高设计的经济性,从而保证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效果。

1.执行设计标准。各类建设的设计部门制定与执行相应的不同层次的设计标准规范,对于提高设计阶段的投资控制水平是十分必要的。

2.推行标准设计。在工程设计中采用标准设计可促进工业化水平,加快工程进度、节约材料、降低建设投资。据统计,采用标准设计一般可加快设计进度1~2倍,节约建设投资10%~15%。

3.推行限额设计。限额设计就是按照批准的估算控制初步设计,按批准的初步设计总概算控制施工图设计。即将上一阶段设计审定的投资额和工程量先分解到各专业,然后再分解到和单位工程和分部工程。各专业在保证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按分配的投资限额控制设计,严格控制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的不合理变更,以保证总投资额不被突破,从而做到有效控制该阶段的工程造价。推行限额设计主要是重视初步设计的方案选择、严格控制施工图预算,加强设计变更管理。

三、发承包阶段造价管理

我国工程施工招标是开展较早的领域,也是范围最广、最成熟的领域。招投标阶段工程造价管理的任务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在批准的概算、预算限额之内,在满足工程质量和工期要求的条件下,确定出合理的业主标底。

(2)根据工程的性质和特点,制定出评标办法。

(3)与工程造价有关的合同条款的制定。

三者之间互相联系、应综合考虑,以达到相对最优效。

四、施工阶段造价管理

1.重视图纸会审,参建各方在拿到设计图纸之后,应认真熟悉图纸。由于目前设计单位追求经济效益缩短设计周期,图纸难免会存在各种问题,这时最好在图纸会审时发现,尽量减少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变更或签证,从而增加费用。

2.控制工程变更,严格现场签证管理。在建设项目的施工过程中,由于多方面情况的变更,经常出现工程量变化、施工进度变化、以及建设方和承包方在执行合同中的争执等问题。工程变更所引起的工程量的变化和承包方的索赔等,都有可能使项目建设成本支出超出原来的预算成本。建设单位的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必须参与控制工程变更管理,严格控制工程变更签证操作,做到不准随意变更批准的设计图纸,不准随意增加项目,不准随意提高设计标准。即使是确实需要进行的变更,也必须严格按照程序进行,避免发生工程施工管理人员只管签证,不管经济帐而造成成本失控的严重后果。

3、深入现场及时了解、收集相关信息资料

造价管理人员要深入现场,及时了解情况,收集可能会引起造价调整的各类资料。要重视原始资料的积累,特别是一些隐蔽工程,和容易引起争议和扯皮的部位节点要及时掌握第一手资料,如图像图片和文档等资料,不要等结算时造成“死无对证”、说不清理还乱的被动局面。

4、加强工程造价的动态跟踪控制

建设工程的施工周期一般较长,而市场的变化(譬如:利率、汇率、在施工中所需的人工、材料、机械等价格的变动)和工程本身的变更,对工程造价都将产生影响,为保证整个工程造价控制在合同范围内,造价工程师及时根据市场和现场的情况,综合已发生和将发生的费用现状,对工程造价进行跟踪,及时调整合同价款,这样使决策者在工程管理中在造价方面始终能处于主动地位。

5、竣工结算审计阶段的造价管理

竣工决算如何能忠实地反映整个工程的实际造价,也反映看发包方和承包方对工程造价管理的能力,及时办好工程竣工决算必须收集、整理竣工结算资料,包括工程竣工图、设计变更通知,各种签证材料等。这些资料的收集和取证还必须注意其有效性,如设计变更通知书必须有原设计单位下达的有关设计人员的签名和相关印鉴,现场监理的签证必须有甲方工地负责人的签章并征得竣工结算时,施工承包方在竣工结算书中普遍多算,发包方千方百计乱砍一通,扯皮现象严重,工程结算一拖再拖,有的一拖就是几年,大大影响工程建设项目的使用和建设工程造价的确认。

结语

建筑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行业竞争局势不断激化,建筑施工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必须要加紧完善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采取全过程的造价管理模式,对于项目投资决策、设计环节、施工环节、竣工结算环节等造价进行精细化的管理控制,确保各个阶段的造价控制到位,切实减低工程造价,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耿京海.工程项目结算全过程跟踪审计造价控制的重点及对策[J].住宅与房地产,2017(24):40.

[2]貌信光.清单模式下铁路建设项目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和管理[J].中国铁路,2016(07):115-118.

论文作者:曹成佳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8

标签:;  ;  ;  ;  ;  ;  ;  ;  

工程建设全过程造价管理论文_曹成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