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外向型产业集群吸收国际产业转移质量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产业集群论文,产业转移论文,质量论文,国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目前我国外向型产业集群版图已初步形成,包括从辽中南的装备制造和京津的高新技术,经山东和江苏的加工制造、上海的服务业和装备制造、浙江和福建的加工制造,再到广东的加工制造产业集群。在中西部地区如武汉、重庆和西安等地也出现了集中在一些产业的外向型产业集群。我国作为当前国际产业转移的一个主要接受国,如何将被动地接受发达国家的生产能力转移和自身产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以提高外向型产业集群质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一 外向型产业集群的内涵
产业集群是指相同的产业高度集中于某个特定地区的一种产业成长现象。我国外向型产业集群发展迅速,究其原因无不与国际产业转移密切相关。国际产业转移是指产业在国家或地区之间移动,表现为资金、设备、技术等生产要素的国际转移,主要是通过国际直接投资和资本国际流动实现的[1]。在国际产业转移中,由于生产上的前后相联系,当某一产品转移到某一地区时可能会引起其供应商跟进,从而使该产品的原材料或零部件及产品本身的生产都集中于该地区;如果该产品只是中间产品,那么该地区还可能吸引产业价值链下游环节的跟进,从而产生转移形成供应链群体搬迁模式;另外采取追随战略的企业在竞争者实施产业转移时也会随之运动,尤其是许多大型跨国公司加大零部件筹供当地化战略的实施,积极地带动其海外供货商到东道国投资、发展已有产业并建立起产业群[2]。由此可见,外向型产业集群基本含义可以表述为:在经济开放、产业发展过程中,在一定区域内形成的以外资企业为核心、集群内部与外部相互关联的企业与机构协调发展,具有完整产业链和价值链的经济空间组织形式。外向型产业集群不仅具有普遍意义上产业集群的特征,而且还有其具体特征:
1.开放的本地生产系统
高度的开放性是外向型产业集群的突出特征和成功的首要条件。近20年来发达国家和地区陆续将一些丧失比较优势的制造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尤以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为主。在国际产业转移中,生产能力转移不再是个别企业的孤立行为,而是在国际生产网络或体系的基础上形成的以领导企业为核心,全球范围内相互协调与合作的企业组织框架。大量的外资涌入有效地拉动产业集群地区经济的增长,同时也衍生了大量专门为外资企业提供零部件的下游企业。
2.产业空间地缘性聚集现象突出
纵观世界各地的外向型产业集群,诸如墨西哥北部的产业集群,台湾新竹及东莞的IT产业集群,与普遍意义上的产业集群相同,都呈现出企业及相关服务支持机构高度集中的特征,与此同时在集群的地理位置上,由于开放政策、对外联系、运输成本等因素,外向型产业集群大多集中在沿海或者与发达国家临近的地区。
3.产业集群度较高的地区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吸引因素
产业集群度是指在一定的区域的产业集群内,各企业及相关部门机构之间功能互补、信息及技术共享并相互促进的程度。较高的产业集群度通常意味着由完整的内外部物流供应链、价值链、生产链、信息链及良性竞争机制形成的企业生态系统。成本区位或市场区位是吸引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因素,然而《The World Investment Report,2001》指出,除了各地的生产要素禀赋,区域经济产业聚集也成为吸引国际产业转移的一大因素[3]。
4.集群内的主导产业与外资的国外相关产业具有联动效应
外向型产业集群常由大量相互关联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金融机构、相互产业的厂商及其他机构构成,其中尤以外商投资的加工制造业为主干,而加工制造业的产品或服务在生产上具有垂直分离的特征,产业内各企业的专业化分工高度深化,形成大量由生产链、价值链组织起来的国内与国外相互连接的工序型企业和中间产品交易市场,与国外相关产业构成全球生产体系或全球供应链。
二 外向型产业集群形成的机理
(一)外向型产业集群形成的理论基础
上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学家提出各种理论解释产业集群这一现象。第一个较系统研究产业集群的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从新古典经济学角度,通过研究工业组织,间接表明了企业为追求外部规模经济而集聚。他曾把经济规模划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产业发展的规模,这和专业的地区性集中有很大的关系;第二类则取决于从事工业的单个企业和资源、它们的组织以及管理的效率。他把第一类的经济规模称为外部规模经济,把第二类的经济规模称为内部规模经济。马歇尔发现了外部规模经济与产业集群之间的密切关系,他认为产业集群是因为外部规模经济所导致的[4]。阿尔弗雷德·韦伯是工业区位理论的创立者,他把产业集群归结为4个方面的因素:第一个因素是技术设备的发展。随着技术设备专业化的整体功能加强,技术设备相互依存会促使地方集中化。第二个因素是劳动力组织的发展。韦伯把一个充分发展的、新颖的、综合的劳动力组织看作是一定意义上的设备,由于其专业化,因而促进了产业集群化。第三个因素是市场化因素。产业集群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批量购买和出售的规模,得到成本更为低廉的信用。第四个因素是经常性开支成本[5]。产业集群会引发煤气、自来水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从而减少经常性开支成本。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则是从竞争经济学角度去研究产业集群问题,他认为产业集群是在某一特定领域内互相联系的、在地理位置上集中的公司和机构集合,产业集群包括一批对竞争起重要作用的、相互联系的产业和其他实体。波特认为产业集群对企业竞争是高度重要的,这可以使企业更好地接近劳动者和公共物品以及相关机构的服务,同时有利于企业创新和产品出口[6]。
保罗·克鲁格曼第一个把产业集聚与国际贸易因素紧密联系起来研究[7][8]。他认为产品的贸易活动实际上间接地起到了生产要素贸易的作用,无论生产要素最初的分配状态如何,通过贸易活动,总会使某些产品的生产集中于某些工业区。产业集群中的外部规模经济因素在克鲁格曼看来是一种开放经济的状态,是各个国家产业选择和取得优势的决定性因素。这一点和他的“新贸易理论”是吻合的,即各国的贸易优势并不来自于国与国的产业区别以及由此引起的比较优势,而是来自于各国内部的地区产业分工和在此基础上所能达到的规模经济的程度。按克鲁格曼的观点,通过贸易活动,总会使某些产品的生产集中于某些工业区。生产要素的国际转移其实是在各国科技发展不平衡的状态下,按照国际生产要素禀赋对全球产业结构的重新规划。在生产条件较为理想的区域,必然会出现相关产业国内外企业的聚集,在地区产业分工的基础上形成一定程度的规模经济,而基于地区产业分工组织起来的产业价值链或产业链以及规模经济正是产业集群最显著的两大特征。
(二)外向型产业集群形成的逻辑分析
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外向型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与国际产业的转移密切相关。假设世界上只有A,B两个国家,A为发达国家,B为发展中国家;两个国家均存在Ⅰ,Ⅱ,Ⅲ三个不同的产业,在A国,三个产业均成熟产业,在B国,Ⅰ产业为空白,Ⅱ产业形成了内生型产业集群,Ⅲ产业出现一定程度产业聚集,但未形成产业集群;由于这三个产业在A国失去比较优势,产品进入成熟期或标准化阶段,出于生产成本和效率的考虑,A国将这三个产业分别转移至表1中B国三个地区。这三个产业的国际转移实际上代表了国际产业转移地域选择的三种情形:1)在Ⅰ产业由A国向B国的转移过程中,因为B国没有Ⅰ产业的相关厂商和机构,A国已经存在的Ⅰ产业集群通过各种方式自行在B国特定区域内复制,并且依靠产业聚集优势和市场机会的诱导使B国该区域内出现了该产业的国内厂商和相关机构的建立,在产业链、价值链和信息链的作用下,B国该区域形成了以Ⅰ产业为主导产业的外向型产业集群;2)B国已经形成Ⅱ产业的产业集群,在Ⅱ产业向B国转移过程中,由于集聚效应的吸引,国际产业转移优先流向产业集聚的区域。产业转移对原来的产业集群产生优化效应、扩大效应和发展效应,导致B国Ⅱ产业形成了产业集群度更高的外向型产业集群;3)Ⅲ产业在B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产业聚集,但由于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价值链,集群内各企业处于相对独立的生产状态,这种聚集不是真正的产业集群。发生国际产业转移尤其是大型跨国公司注入后,由于其有较强的资源整合能力和市场优势,能够促使相关企业向其产业链和价值链靠拢,在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B国开始形成Ⅲ产业的外向型产业集群。
表1 B国外向型产业集群的形成及特征
国际产业转移 Ⅰ Ⅱ Ⅲ
国际产业转移前无产业集群 有产业集群 有产业聚集
(无特征) (特征:内生型产业集群)(特征:产业集群特征不明显)
国际产业转移后外向型产业集群 外向型产业集群 外向型产业集群
(特征:A国Ⅰ产业的复制)
(特征:产业集群度更高)(特征:开始形成产业集群)
从我国的现实情况看,这个结论实际上包括三个方面:其一,国际产业转移直接促进了外向型产业集群的形成,这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如B国Ⅰ);其二,内生型产业集群吸引了国外生产要素的进入,并且在其作用下向外向型产业集群转变(如B国Ⅱ);其三,在不具备产业集群特征、但有一定的内生产业聚集程度的地区,由于国外生产要素的进入促进了外向型产业集群的形成(如B国Ⅲ)。
基于国际产业转移与外向型产业集群的相互联系,从外向型产业集群的产生和发展动因的角度考虑,可以将我国外向型产业集群划分为两个类型,即国际产业转移主导型产业集群和国际产业转移促进型产业集群。国际产业转移主导型产业集群是指由于国外产业移入本国某一区域导致区域内该产业的产生和发展,从而带动相关产业和相关机构、组织的进入,在该区域内形成的以该产业为主导产业,相关产业和机构协调发展的产业集群。上述逻辑分析中外向型产业集群(B国Ⅰ,B国Ⅲ)的形成揭示了国际产业转移主导型产业集群的产生原因,如我国东莞及苏州的IT产业集群就是属于国际产业转移主导型产业集群。国际产业转移促进型产业集群可以这样定义,即由于国际产业转移,外国企业以一定规模选择进入本国已经存在的产业集群或潜在的产业集群,加入产业集群的生产链和价值链,从而整合集群内的生产要素,进一步提高规模经济,这样的产业集群就是国际产业转移促进型产业集群(B国Ⅱ)。如我国湖北、北京的汽车产业集群属于这种类型。
三 建立产业集群吸收国际转移产业质量衡量标准的基本原则和指标体系
我国外向型产业集群虽然历经20多年的发展,但总体上还处于初级阶段。主要表现为集群竞争优势仍主要是低成本优势、集群内缺乏科学的产业规划以及集群整体技术创新动力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也反映出我们在吸收国际产业转移时带有较大的盲目性以及产业集群质量不高。对外向型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一环在于与国际产业转移相伴随而建立起来的生产基地能否进一步整合区域内生产要素、生产主体和其他相关支持机构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因而吸收高质量的国际产业转移对集群自身的发展显得相当重要。因此,非常有必要建立产业集群吸收国际转移产业质量衡量标准的基本原则和指标体系。
(一)符合产业集群发展产业规划的原则
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区域中,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且在地理上集中,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金融机构、相关产业的厂商及其他相关机构等组成的群体,还延伸包括了销售渠道、顾客、辅助产品制造商、专业化基础设施供应商等,政府及其他提供专业化培训、信息、研究开发、标准制定等的机构,以及同业公会和其他相关的民间团体。[9] 在规模经济下,任何一个产业集群都有着严格的产业结构规划,在核心产业的周围,以一个比例规模存在着一定数目的关联产业以及其他相关机构。为最大限度节约成本、提高效率,在市场规律及宏观政策的引导下,核心企业及为之服务的关联企业和其他相关机构的数目以及其所能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在一定的比例下才能形成区域经济的效率,其中,这个比例是由产业特征所决定的。因此,一方面,与产业集群的相关产业无关联或关联度较低的国际产业转移不适合进入集群发展,它不仅不能融入集群的生产链、价值链和信息链,不能为集群带来好处,反而占用了产业集群内有限的资源,虽然,这类产业能够为政府带来可观的税收收入,有利于解决就业问题,但从产业集群的长远发展考虑,吸纳这类产业得不偿失。况且对其自身而言,本身也是一个不经济的选择;另一方面,在一定时期内,集群内的各种类型企业的数目相对稳定,国际产业转移单一类型企业的大规模进入势必导致资源紧张,配套服务和供应供不应求,企业之间关系紧张,影响产业集群的整体发展。再一方面,在市场规模一定的情况下,要避免新移入企业与原有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产品要有一定的差异化,包括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差异化,这样才不至于产业集群内的企业陷入价格竞争的恶性循环。
(二)有利于提高产业集群技术水平的原则
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是发展中国家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的良好途径,但有的产业转移使承接地陷入一种被动局面:国际产业转移不能自发地推动技术进步,并会拉大转出国与承接地之间的技术差距。对于产业集群而言,技术外溢、信息共享是其优势之一。因此,有必要对是否有利于提高集群技术水平进行分析。衡量国际产业转移是否有利于产业集群技术水平需要结合技术外溢理论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第一,该产业在产业转出国的整体技术水平。产业转出国的该产业整体技术高于集群内该产业技术水平,由移入企业流向集群内企业的知识及技术外溢才具备可能性,水平差距越大,技术及知识外溢的价值越大。如上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日本、欧洲等汽车产业水平较高的地区纷纷将汽车产业转移至我国汽车产业密集地区,使这些地区的汽车制造、研发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第二,移入产业的国际分工类型及在全球产业链中所处的位置。国际分工类型可以分为水平型国际分工和垂直型国际分工。处于水平型国际分工的移入产业往往将核心企业及相关支持企业一并移入东道国,这类产业和企业会将包括核心生产环节在内的所有生产环节转移至东道国,技术含量比垂直型更高,其中的核心技术也是东道国最缺乏的;其次,移入产业在全球产业链中所处的位置直接决定了产业转移的价值。近半个世纪以来,低成本是促使制造业转移的一个重要诱发因素,跨国公司掌握着主动权,处于技术、资本密集的垂直型分工的高端,承接处于劳动密集型的产业链下端,通过国际产业转移提高技术水平的作用是极其有限的,只有占据产业链的高端才能与国外产业共享科技进步带来的利益。第三,移入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企业自主研发能力是企业产品创新的源泉,同时也是经济区域内产业技术进步的内在动力。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产业更新升级速度明显加快,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是产业集群技术创新、带动整体技术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当各企业在集群内发生有机聚集时,新移入企业的自主研发成果会通过临近效应和社会化效应在关联企业之间传播和共享,从而带动产业集群的整体技术创新,这也是各国争相吸引发达国家大型企业研究机构进入的主要动因。第四,新移入企业与产业集群内其他企业的关联程度。这个意义上的关联是指新移入企业由于其产业特征和经营模式在生产链、价值链和信息链的层面上与其他同类型企业及相关企业的产业分工关系,而由这种分工关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企业间联系程度构成了产生技术外溢、信息传递的前提条件之一。新移入企业与集群内其他企业没有产业上的关联,处于相对封闭的生产状态,即使其技术再先进,对集群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也毫无益处。
(三)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原则
集群在吸收国际产业转移的过程中要着眼于集群的长远发展,不能为了暂时的利益对国际产业转移不加选择地吸收,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目前国内外学术界把目光更多地集中在环境生态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事实上,对产业集群而言,其本身就是一个有机的企业生态系统,在系统论的维度上,它与环境生态系统具备同样的主体互动机制,经济及产业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同样具有重要的探讨研究价值,主要表现为:第一,环境生态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原则。环境生态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经济发展与保护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协调一致,是为了让子孙后代能够享有充分的资源和良好的自然环境。它已经成为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中非常注重的一个问题。每一个产业集群所拥有的用于生产的自然资源和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在一定时期内都是有一定承受限度的,任何破坏资源及生态环境的短期行为都会导致产业集群内的资源紧张、生产条件恶化,只要生产链上的一个或几个环节受到影响,整个生产链将发生连锁反应,单个企业较容易采取办法对应这种状况,相比之下,产业集群会因此丧失集群赖以存在和发展的优势。产业集群承接国际生产转移、依靠国际产业转移新建立产业集群,要注重生态环保,树立循环经济理念,应该有所选择,区别对待。对污染严重、难以治理的企业要限制引进、禁止开设;对一般污染可以采取措施有效治理的企业,应制定专门的应对及治理方案,将污染带来的损失控制在最低程度;对于“低耗”、“低污”、有利于产业升级的“绿色制造”产业及企业,可以设立优惠政策鼓励、欢迎其进入。第二,经济及产业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原则。经济及产业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主要是从产业链的稳定性以及生产要素投向的有效性两方面考察。对产业集群而言,产业链上任何一环的缺失、过度膨胀和萎缩都会导致整个产业链从而产业集群的动荡,影响正常有序的经济循环,严重的甚至给集群带来毁灭性打击。上世纪90年代珠三角地区在改革开放进程中较早的成为了港台产业转移地,并以此为契机形成了多个地方产业集群。但这些产业转移中相当一部分是因为小资本的逐利性产生的,利用低价土地和廉价劳动力赚取大量剩余价值。当土地价格走高、工资上涨、利润下降后,只好跳出珠三角寻找其他地区,造成部分集群出现产业链中断、资源闲置的后果。这类游移性产业(footloose industry)本身就不利于产业链的稳定,再者,低质量、低效率的小资本大量挤占资源,生产要素投入低效率,导致产业集群对大资本的吸引力下降。虽然,在市场经济规律的作用下,这种状况会得到一定程度的纠正,但这个过程是以牺牲资源和发展时间为代价的,另外,严重的打击对产业集群的作用是不可逆的。因此,外向型产业集群应更慎重面对国际产业转移,分清良莠,对根植性较强、对产业链及投资环境要求严格的产业和游移性产业区别对待。
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将以上三个原则细化为九个拟移入产业或企业的特征,并以此作为衡量产业集群吸收国际产业转移的质量衡量尺度。同时,将依该尺度划分出的国际产业转移分为三个类别,分别是:最佳选择,适宜选择和应避免的选择。其中,外向型产业集群所在地的经济政策制定部门应该制定鼓励或优惠政策吸引评为最佳的国际产业转移,同时,要根据产业集群的整体产业规划,勇于拒绝应避免的选择。如表2所示:
表2 产业集群吸收国际产业转移的质量衡量体系
拟移入产业或企业特征 最佳选择 适宜选择 应避免的选择
与集群相关产业关联度 高中低
集群内完全同质企业数目少或无较少 多
转出国该产业整体技术水平 高较高 低
国际分工类型 水平型分工垂直型分工上游垂直型分工下游
在产业链中的位置 高端 中端 低端
企业自主研发能力 强较强 弱或无
耗能及污梁类型低耗、绿色制造中耗、轻污染可治理高耗、高污
对产业链及经济环境的依赖性强较强 低
引导生产要素投入的有效性 高较高 低或负向引导
四 结论
1.外向型产业集群是在经济全球化下生产要素重新配置的产物,生产要素在空间上分配的国际间不平衡而引发的国际产业转移是其外向型的重要前提,而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外部经济是促使集群形成的关键力量。纵观国内外形形色色的集群理论,隐藏在差异下的实质乃是在经济活动逐利性的引导下,各种生产要素在一定区域内的重新组合配置,而国际生产要素的跨国组合配置构成了外向型产业集群的本质。
2.对一国或一地区来说,外向型产业集群作为一种经济空间组织形式,在短期内能充分利用地区的比较优势,通过外部力量弥补其劣势和不足,促进经济的发展;从长远来看,科学地发展外向型产业集群却是不断培育新的比较优势、增强国家或地区竞争力的一条便捷途径。
3.在高度开放的条件下,国际产业转移会流向产业效率最高和要素回报最高的地区,虽然发达国家会“挑选”最具有优势的产业来集聚,然而在集群中通过科学地制定集群吸收国际产业质量的衡量原则和标准,可以促使外资企业根植于集群之中,为我所用。
4.外向型产业集群内的经济发展为非孤立系统,外界的产品流、资金流、人才流、信息流和知识流成为当地知识学习和创新的重要源泉,对集群的动态可持续发展发挥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集群质量衡量体系的研究要有动态战略观。
基金项目:教育部社会科基金项目(05JA790024)
湖南省自科基金项目(05JJ3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