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何为脑供血不足?
国际医学界将因各种原因导致大脑出现慢性、广泛的供血不足,导致脑部缺血、缺氧,而引发的一系列脑部功能障碍临床表现的疾病,称之为慢性脑供血不足。
据统计,中老年人群中有三分之二的人均患有慢性脑供血不足,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而且国内外的医学家通过诸多的研究还发现,在老年痴呆症以及脑梗死的发病前期,都曾有慢性脑供血不足的长期存在。
二、为何中老年人会出现脑供血不足
脑供血不足是中老年人群的多发病、常见病之一,通常在45岁以后,特别是60岁以上的人群最为多见。据研究表明,儿童时期的脑血流量大约为100毫升(100毫升/100克脑组织),成年人为5毫升,而健康中老年只有35毫升,也就说明,随着年龄的增长,脑部的血流量是会逐渐减少的。
现代医学认为,引发脑供血不足的原因主要是脑部大动脉、中动脉的粥样硬化。而引发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又包括很多,除了年龄外,还有比较常见的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肥胖等等。如果是患有三高的人群(高血糖、高血压以及高血脂),那么其血液粘稠度则会增高,会加速脑血管的硬化、狭窄,导致脑血流受阻,脑血流量更少。另外,某些不良的生活习惯也会引发动脉粥样硬化,例如:嗜酒、吸烟、喜食高糖、高热量的食物等。
近年来,还有一个主要的危险因素被大家所认知,那就是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早高血压中,有一类为H型高血压,此类高血压患者还同时伴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通过研究显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引发脑卒中的一个常见的独立因素,如果是高血压患者同时还伴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话,会比其他人更容易发生脑卒中。另外,颈椎病以及颈项软组织病变(例如肌筋膜炎)也属引发脑供血不足的常见原因之一。
此外,血液成分的改变以及血流动力学的改变也会引发脑供血不足,例如:颅内主要动脉、椎基底动脉、颈动脉痉挛、狭窄以及血压变化等均可导致血流动力出现异常。
除了中老年人群外,肥胖人群在夏季也需小心脑供血不足。尤其夏季高温燥热,是很多疾病的高发季节,也是肥胖人群比较难挨的季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脑供血不足的症状
1、年龄:多见中老年人群,平均年龄在45岁左右,且老年人比中年更为多见。
2、眼部:眼睛胀痛、懒睁眼、眼花等。
3、脑部:头昏眼花,有时可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头部胀痛、沉重、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耳鸣等,严重时步态不稳。
4、耳部:耳鸣及听力减退等。
5、平衡问题:早期正确不明显,导致中晚期可出现行走缓慢、步态不稳等。
6、睡眠问题:多数患者均出现多梦、早醒、入睡困难、白天乏力等,也有少数患者比较贪睡。
四、脑供血不足可预防、可逆转吗?
答案是“可以”。其实,只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护自己,远离高危因素,如:嗜酒、吸烟、熬夜等,是可以始终保持健康活力的,哪怕已是八九十岁,仍然思维敏捷、记忆清晰,这就表明,人老不一定就会出现脑供血不足;但是生活习惯不良,患有“三高”的中年人,多数都早早的伴有反应迟钝、丢三落四等脑供血不足的症状,如后者可以及早进行治疗,则可逆转脑供血不足。
1、及早治疗:及早治疗的目的,主要是通过扩张脑部微小血管来改善脑血液循环,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采取扩血管的药物等。
2、早期预防:针对脑供血不足的防治重点在于预防脑血管疾病,除了要严格控制血压、血糖外,还需对血脂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进行对症处理。
3、良好的饮食习惯:脑供血不足患者要保持饮食的营养均衡,饮食以豆制品、豆类、粗粮、植物油、水果、蔬菜为主,适量的进食牛奶、瘦肉等优质蛋白。严控每日饮食中的油、盐以及糖的摄入量,特别是动物油的摄入。
4、合理运动: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应加强体育锻炼。经常锻炼不仅可以增强免疫力,还可增强心肺功能,加强对脑部的供血量,从而冲破轻微血栓块,缓解脑供血不足的情况。建议患者每天进行适当的户外运动,例如:散步、慢跑、快走、打太极、登山等,每次半小时以上,每周至少5次。适当的运动不仅是预防肥胖的最佳途径,还可减少脂肪的存积量,降低致病性血脂。
5、良好心态:日常生活中可以多看看报纸、电视,适当的做些家务、手工劳作等,多参加一些文体活动,例如:跳舞、常规、打球、书法等,以增强脑的思维活动,避免多度疲劳以及情绪激动。
上述就是关于慢性脑供血不足的相关知识啦,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要多加锻炼,以增强身体免疫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饮食习惯,并保持愉悦的心情。最后,祝大家都有一个健健康康的身体。
论文作者:胡敬辉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20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8
标签:供血不足论文; 脑部论文; 中老年论文; 半胱氨酸论文; 人群论文; 动脉论文; 高血压论文; 《健康世界》2020年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