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脾脏的多重内涵性论文_狄舒男1,桑希生2,王涛(通讯作者)

中医脾脏的多重内涵性论文_狄舒男1,桑希生2,王涛(通讯作者)

狄舒男1 桑希生2 王涛(通讯作者)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150040)

【摘 要】通过对中医脾脏功能的探讨,以及哲学文化的层面对于脾脏的认识,来说明中医脾脏多重内涵性。中医藏象所指之脾已然是一种泛化概念,其包涵了现在医学中部分肝脏、胰腺、小肠等消化系统以及部分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功能。从而指出中医的脏腑对于功能体系的突出,而非简单指代解剖位置的器官。因此,要更好的认识中医脾脏的生理功能,必须从多个层面对其进行研究。

【关键词】中医基础理论;藏象学说;脾脏;多重内涵性

【中图分类号】R223.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5028(2015)8-0413-02

藏象学说历来都是中医基础理论的核心内容,我们对于人体的认识也是以五脏为核心,在五脏基础之上推及出与其相关联的六腑、形体、官窍等的联系。五脏之中,脾是人体的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因此所居地位很高。其主运化,统血,升清,散精的功能包涵了现代医学中消化系统、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诸多功能,而现代解剖学当中所提及之脾的功能与之相比,可谓“名不符实”,甚至从功能上而言几乎没有相关性。这种偏差的造成可能是中西汇通之时互相之间错误的理解,亦或是古人在解剖位置认识之时就有偏差。中医藏象对于脾脏的认识一部分来源于医生的临床经验,但还有很大一部分来源于中国的哲学文化,因此要很好的了解中医之脾脏的实际内涵,我们必须辩证的去看待,从不同的层面来认识中医之脾。

1 血肉之脾

1.1位置

现代谈论脾脏大多所指现代医学中之脾,是位于人体左侧腹腔中,胃之后下方,质地脆,具有参与人体第三道免疫防线以及储血和造血在的功能,属于西医淋巴系统中的一个器官。而中医我们对于脾脏的描述如何呢?《难经》中对于脾积症的描述:“脾之积,名曰痞气,在胃脘,腹大如盘,久不愈,令人四肢不及,发黄疸,饮食不为肌肤”,不难看出,脾脏应当位于胃脘附近,或左或右。《难经.五十六难》曰:“肝之积,名曰肥气,在左胁下。”李炯的《黄帝八十一难纂图句解》正面背面图均示肝左脾右[1]。《难经》中:“脾重二斤三两,扁广三寸,长三寸,有散膏半斤”,这段对于脾形态的描述也更近似对于胰腺的描述,而非脾脏,所以中医古代之脾与现代医学之脾位置相差甚远,其位居于右,从解剖位置来看应该与现代医学中肝脏的位置一致。

后世亦有对脾脏位置的很多讨论,例如脾脏居于中,《灵枢?经水》当中就提出“脾主中央,以灌四旁”之说[2],但笔者认为这一说来源于五行理论,脾主中央。而这一理论的运用在临床中是没有实际意义的。

1.2生理功能

1.2.1 主运化:中医的传统观念中我们把人体的最主要的消化功能都赋予给了脾胃,因此中医的脾胃是人体消化中枢,尤其脾脏既能够将饮食物消化为水谷精微,“脾气散精”,又能将精微物质转输于全身,转化为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气血精津液。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相当于将西医中人体对于饮食物和水液的消化吸收,以及营养物质的合成和转化功能都集于一体,而这些步骤的完成现代医学要靠多个脏器去完成,消化主要靠肝脏、胆囊、胰腺等分泌出的各种消化酶和胆汁来完成,吸收主要是在小肠。因此不难看出,仅一个消化功能,中医藏象之脾就涵盖了西医的多个器官的功能。

1.2.2 主统血:《内经》曰:“脾主裹血,温四肢”,中医之脾有统血之功,指能够控制血液不逸出脉外之功。因此,脾气虚衰,可能会导致人体有出血倾向。而现代医学中将这一功能归为凝血功能,在这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中必须要有凝血因子的参与。在目前已知的12个凝血因子中只有凝血因子人体的大多数的凝血因子都是在肝脏中进行合成的[3],因此中医之脾的统血功能与西医肝脏凝血之功不谋而合。

2 情志之脾

《素问.宣明五气》曰:“五脏所藏:心藏神,肝藏魂,肺藏魄,脾藏意 ,肾藏志, 谓五脏之所藏也。”因此在《内经》中便有指出脾藏意主思。之后的一些论著也有医家指出这一观念,如《难经?三十四难》日:“五脏有七神,各何所藏耶……脾藏意与智……”。《三因方》曰:“脾主意与思,意者,记所往事,思则兼心之所为也。”因此中医藏象脾藏意主思,意即意志,思即思虑,思考。这一功能无疑是现代解剖学的器官所不具备的。人类的情感也好,思维也好,实际都是我们大脑皮层的活动,因此中医的藏象脾具有了现代医学中大脑神经的功能,及部分的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功能。

3 脾系

由于古代“轻解剖,重思辨”的观念,我们没有完整的解剖理论体系,因此人体就是以五脏为核心的体系,形体官窍都归于五脏所属,这些归属一部分是临床经验所得,但很大一部分是根据五行理论推导而来。按五行归类,脾属土行,因其具备了土行应有的受纳、生化的能力。因此根据五行理论我们推导出来相关的形窍志液时及五色五味五方归属方面的理论。这些理论有些是符合临床实际,但有些却缺乏相关的临床生理病理的支持。

从以上论述我们可以看出,中医脾脏内涵及其丰富,不同层面的脾脏的生理病理是不相同的,其包涵了现在医学中部分肝脏、胰腺、小肠等消化系统以及部分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因此在临床上对其进行探讨时一定要清晰的把握好其所指。并且在对这些理论进行运用时,不能机械的去一一对应,必须去了解疾病的根源以及发病机制。随着临床疾病的多样化以及复杂化,我们应该对中医藏象的多重内涵进行进一步的归纳,这样在面对现代医学诊断的相关疾病时,我们能够明了的辨析出中医的对应,而不会发生混淆与概念不清。

参考文献:

[1]宋.李炯著,王立点校.黄帝八十一难纂图句解【M】.第一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9.

[2]灵枢经【M】.第一版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134

[3]曾志勇,论中医“脏腑脾”与西医“解剖肝”的相关性和同一性【J】.陕西:陕西中医,2004,25(10):904

作者简介:

狄舒男,(1987-),女,江苏如皋人,讲师,医学硕士,2014级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专业博士在读,主要从事中医病因理论及藏象理论方面的研究。

通讯作者:

王涛,(1980- ),男,讲师,医学博士,主要从事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

基金项目:

2014年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教育教学研究基金项目“中医藏象学说理论体系的构建”编号:XJJ2014038

论文作者:狄舒男1,桑希生2,王涛(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河南中医》2015年8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22

标签:;  ;  ;  ;  ;  ;  ;  ;  

中医脾脏的多重内涵性论文_狄舒男1,桑希生2,王涛(通讯作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