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水环境污染的问题变得越发的严峻起来,怎样开展水环境的治理以及修复工作成为了社会各界所关注的焦点,需要分析城市水环境发展现状以及水环境污染的成因,制定出高效的水环境修复以及治理的措施。大力开展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以及生态系统修复等工程项目,构建绿色生态化的生活环境,处理好城市水资源供需矛盾等问题,切实提升人们的日常生活水平质量,让城市社会经济可以始终维持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状态。
关键词:城市水环境;修复;综合治理;措施
引言:
水是人们的赖以生存的重要源泉,其是用来控制环境的重要元素,且无法对其进行取代。在当今社会时代发展背景下,水资源以及水环境的矛盾问题较为严重,水已经逐渐成为了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会影响到人类的正常生活。特别是近些年来的旱灾等事件,给人们造成了极为重大的经济损失,其在无形之中彰显出了水资源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以及效用。随着城市人口数量的增加,其地下水环境面临着恶化等问题,必须要加快开展城市水环境修复以及综合治理的工作。全面分析城市水环境的变化趋势,有针对性的制定综合政治措施,让城市水环境可以维持一个可持续使用的良好状态。
1城市水环境状况以及形成原因
首先,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的水体污染问题都比较严重,没有及时有效的调控好一些营养类的污染物,这会让水库中产生不同程度的超富营养化问题,排放大量的污染物会影响到水环境的自洁效果,大量排放工业废水以及生活污水,会让COD排放量严重超标。其次,城市气候干旱问题给饮水带来了不良的影响。最后,水生态失衡问题,水体开始呈现出退化的变化趋势,水体面积不断的缩小。
1.1供水水量不足
随着我国工业化的发展,城市人口数量急剧增多,这就使得人们的用水需求量不断增大,城市供水供需矛盾问题凸显。除此之外,城市水环境开发使用时,没有就城市供水水源以及规划年供水能力进行更为精准的预测。在河流的上流位置,修建蓄水工程项目,并安装一些水利设施,在枯水期,人为的去修建各类水工建筑设施会产生一系列的隔阻、拦截等问题。城市水流的水循环遭受到人为的破坏,这会让其河流下流的位置无法正常的使用水源,且河流水环境所受到的破坏问题会比较严重。这会在无形之中影响到城市的美观程度,增加了河道生态环境的修复难度。城市河道生物群落的多样性等受到了影响,河道自身的净化能力削弱,一些城市会注重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肆意的去破坏河道生态系统,使用填河等方式,影响到了河道的正常蓄洪等性能。
1.2与水争地,水体面积缩小
近些年来,我国城市建筑行业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其会和水争地,过渡开发水环境用地,致使水体面积不断的缩小,这就在无形之中给城市的运行埋设了安全隐患,让其城市无法维持一个稳定的运行状态。
1.3城市污水乱排问题
首先,在规划过程中,城市水环境的规划没有符合可持续发展观的理念。在对水污染进行控制时,没有认识到水环境与当地经济以及社会之间的关系,对水环境的功能以及效益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这样一来就导致该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为了获得最大化的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经济增长对环境所带来的破坏。城市排污系统规划设计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城市居民水环境的保护意识低下,这就使得城市河水水质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其会构成一种恶性的循环体系,这拉低了人们的用水安全水平,同时还提升了城市水环境综合治理以及修复工作开展的难度。城市中的水质不能达到相关水质技术标准,加重了城市水环境的污染问题。
图1 我国各地区水资源稀缺程度分布
2城市水环境修复以及综合治理措施
2.1依法保护环境
怎样加快水利的发展进程已经成为了当今社会发展的重心,需要不断强化水资源的管理力度,让其更好的提供给人们生活层面上的帮助。处理好城乡饮水等的安全性问题,同时设定好水利工作的目标,真正做到城乡水利统筹协调性的发展,完善城镇防洪体系,建立更为高新的水利信息化体系,并在我国的西部地区优先发展城乡水利统筹格局,依法保护好水环境。
2.2加快城市供水水利设施的构建
需要对该城市河流以及周期区域之中的河系变化状况进行分析,构建重点骨干水利工程项目,处理好城市水资源供需矛盾、紧张等问题,尽可能的降低其矛盾程度。实时开展城市供水水利设施的建设工作,全面性的排查各个系统,完善相关的配套改造工程项目,高效且合理的发展小微型水利工程建设,不断提升并巩固城市的水利工程设施运行的效益,让其水资源的利用率得到提升。调动起人们保护水环境的积极性,定期开展街村河道整治工作。全方位的进行河塘疏浚整治。设定好整治工作开展的思路,进一步推动我国城市水环境整治中自发开展的进程。构建较为完整的城市污水收集系统,进一步提升并恢复城市水环境自身的修复能力,科学合理的使用雨水等来涵养城市地下水源,增大土壤中的含水量数值,让其水环境生态调节修复可以进展的更为顺畅,调整好该城市的气候环境。
2.3缓冲区生态系统修复
缓冲区是城市河流以及陆地之间的交界位置,该类型的河流带有极强的分蓄等性能,通过开展缓冲区生态系统的修复工作,丰富城市河流物种,并提高河流的生态性能。对该区域的地质水文条件等进行分析,合理开展植物的规划种植工作,调控好城市河流缓冲区的水土流失状况以及问题。防止或降低洪水等对河道河岸冲刷,同时通过河流水生环境的自净能力对河流中的部分污染物起到一定过滤和净化作用,进而为鸟类、水生生物等提供栖息场所,改善城市河流缓冲区的水生环境。
2.4植被恢复
植被恢复是城市河流生态系统修复工程中广泛采用的技术之一,它是利用植被来影响城市河流中河水的流动性能,提高河岸抗冲刷强度,降低城市河道泥沙沉积程度等。同时合理规划布置植被带,有助于构建城市河流生态廊道,进而改善河流中的水生环境和城市局部环境性能,保护城市河流中的生物种群的多样性,减轻洪涝灾害。另外,植被修复措施可以有效改善城市河流的水体水质,进而为城市景观绿化提供丰富的水资源供应,提供城市绿化景观休闲场所和多种生态服务功能,为城市建设绿色环保家园提供丰富的水资源。对于城市河流生态修复的植被搭配,应遵循植物进化法,为城市营造出丰富的绿色环境景观空间,同时也可以为其它生物种群提供栖息、繁殖等场所。通过植被修复,长期保障城市河道的生态水质,确保城市河流生态系统安全健康的生长发展。生物-生态修复通过合理的规划设计和搭配形成的河流水环境综合整治及生态系统修复重建系统,可以有效去除城市河道中的营养盐和有机物,进而达到修复城市河流水生环境的目的。
结语:
城市水环境综合治理以及生态系统修复工作的开展十分的重要,该项工作具有极强的系统性,其所涉及到的部门以及层面会比较广泛,需要社会各界通力合作,努力构建出一个高品质的水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直视城市水环境存在的问题,以该城市的实际水环境状况选择相对应的修复重建等技术,构建较为完整的城市水环境管理模式,营造出一个更为和谐的城市空间氛围,加大对水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完善水环境保护管理制度,提升水体自净能力。
参考文献:
[1]朱金华;张耀华;朱喜;;太湖清淤与资源化利用[J];水利发展研究;2015年04期
[2]张耀华;朱金华;朱喜;王震;;太湖水环境演变及继续治理思路[J];人民珠江;2015年04期
[3]朱金华;张耀华;朱喜;王震;;五里湖深度治理思路与措施[J];水利发展研究;2015年09期
[4]袁萍;朱喜;;中国淡水湖泊水环境现状及其治理对策[J];珠江现代建设;2014年05期
[5]施孟杰;;慈溪市灵湖水库污染现状与防治对策[J];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15年01期
论文作者:鲁娜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4
标签:城市论文; 水环境论文; 河流论文; 河道论文; 水利论文; 水资源论文; 水体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