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工程中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探讨论文_任洋1,黄敦远2

关于建筑工程中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探讨论文_任洋1,黄敦远2

1.身份证号 41138119910912****;2.身份证号 41132119900415****

摘要:随着社会整体的进步,建筑行业也在不断发展,并且在长期间的经验积累中,建筑领域的许多施工技术已经基本发展成熟。清水混凝土是混凝土工程中的一种施工技术,也是现阶段我国建设施工中的重要施工手段。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的運用会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最终的完成质量,因此施工单位应该重视使用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研究。本文从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概述出发,探究了清水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的问题以及技术研究。

关键词: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建筑工程

引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因此对建筑工程的质量要求也就严格。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建筑企业应该着力于提高自身的施工技术水平,进而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只有满足居民对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需求才能在激烈的竞争市场占有一席之地。清水混凝土施工记住作为混凝土工程的一种,是目前我国建筑施工行业的最受欢迎的施工技术之一,符合当今时代的需求。但是在实际工程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在不断的经验积累中解决这一问题,以便达到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最大效果。

1 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概述

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是在施工过程中一次成型的混凝土工程,并且不再进行二次整理与修饰,混凝土直接成型的自然造型作为饰面效果。清水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将施工过程由繁化为简,在提高施工效率的同时还能降低工程成本,工程质量不能得到保证。因为清水混凝土技术的一次成型,因此不需要进行再次施工修饰,就节省了建筑材料和施工时间。一般的施工过程都需要将第一次成型的墙面进行抹灰装饰工作,但是这一施工步骤处理不合格时往往会造成墙面出现缝隙或者空鼓等现象,从而造成明显的质量问题,但是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就不需要担心这部分的问题。但是在进行清水混凝土施工时,对施工人员的专业要求比较高,施工人员必须考虑需要的材料、接口位置以及尺寸、选择合适的加固方法等方面的内容,以便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能有最好的施工效果。

2 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

一般情况下,在使用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时,施工人员一般会使用木胶合板制作清水混凝土施工需要的模板,但由于技术原因,木胶合板用于实践的过程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主要原因是清水混凝土需要的模板夹板材料各有不同,一不注意就会影响清水混凝土的性能,主要表现是建筑工程的墙体表面颜色分布不均匀,而且色差严重,对建筑的美观性造成极大的影响。出现这一类问题时,施工人员应该注意检查胶合板,需要对其进行防水处理,才能保证不会出现色彩不均匀的情况。在完成一段时间后,由于外部环境的影响,混凝土仍然会出现问题,主要原因是胶合板的厚度异常,并且连接口的位置发生变化,造成严重的质量问题。[2]针对这一问题,施工人员应该在施工前将胶合板的边缘设置成半开孔,才能在不平整的地方仍能够维持平衡,才能保障施工质量。针对在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运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可以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

3 建筑工程中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探究

3.1施工测量

测量放线是清水混凝土施工的重要环节,其尺寸、位置是否准确将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结构外形尺寸、结构表面平整度等。因此,在施工测量环节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1)根据设计院提供的原设测控点,引射到永久性建筑物上,并做好保护工作,同时对这些控制点、中心线进行复测控制,保证这些点的准确性。

(2)对于建筑物控制点的放样定位,平面控制网采用三角形网进行布量,控制板中轴线作为三角网的一边。板底板上部立模的点位放样,直接以轴线控制点测放出底板和孔中心线,误差小于2mm。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模板工程

(1)模板选材和设计

模板是直接与外部混凝土接触的部位,需要对面板材料进行严格控制,常用的面板材料厚度≥5mm,型号不得低于Q235A;对于钢板切割后应该进行抛边处理。

模板的设计尽量保证拼缝最小,尽量不要采用明缝,除了梁、板底模板外,模板应该设计成整体式大模板或拼装大模板。对于模板的背部应该根据拉螺栓的布置和混凝土浇筑情况合理计算确定。

(2)模板安装

模板安装前,需要在面板上涂刷吸水率适中的无色轻机油,涂抹的厚度要均匀,反复擦拭直到模板表面不出现流状液体为止,并在模板拼缝之间设置15mm×2mm的双面泡沫胶带,不得让胶带露出面板,从而确保模板接缝严密;模板按照放样图进行编号,安装时对号入座,定位使用,相邻两板之间的高差不得≤1mm;为了避免柱、墙模板脚下出现漏浆,应该在周边用12:2的水泥砂浆进行找平,找平层顶面位于同一标高处,不得形成落差,然后在找平层上铺垫弹性塑料;模板安装前还需要在模板底部布置下脚限位,可以将50mm长的L50×5限位角钢焊接在预留短钢筋上,每边不少于2块。

(3)模板拆除

模板的拆除需要根据气温条件,在混凝土浇筑完成18-24h后可以拆除模板,在拆除模板前,需要对混凝土的强度进行检测,同时制定模板拆除转向方案,严格执行;模板拆除后应该涂刷养护剂进行养护。对于墙体、梁侧模板应该在混凝土浇筑完成7d后拆除模板;模板拆除后,应该尽快清理表面的混凝土浆液,或清洗表面的油污。

3.3钢筋工程

要保证构件的几何尺寸满足设计要求,就应该保证钢筋位置的准确,做好钢筋的绑扎,需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严格控制钢筋的配料尺寸:为了保证各种钢筋和箍筋能够顺利绑扎到位,应该做好钢筋配料关,安排有经验的人负责配料,并实行定期抽检制度,如果出现不合格情况,应该立即进行返工;

(2)做好保护层厚度的设置:钢筋保护层按设计规范室外环境要求取值,一般板、墙、壳≥25mm;梁、柱≥35mm,当梁、柱保护层厚度超过40mm时应采取有效的防裂措施。保护层垫块选用与模板点接触的塑料垫块,垫块颜色与混凝土表面颜色接近。当柱保护层较大时可在采取措施后不用垫块。外露钢筋可采用塑料薄膜缠绕包裹的方式进行保护。在梁、板钢筋绑扎和预埋、预留电焊施工时采取措施保护底模板。

3.4混凝土工程

(1)混凝土配制

为了保证混凝土外观、颜色一致,应该尽量选用同一规格的水泥产品,优先选用安定性好、强度好的水泥,对于砂石材料也按照规定选取,对于混凝土的添加剂,应该根据设计要求合理选用,合适的外加剂不仅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也能提高混凝土的内在质量和外观效果。

(2)混凝土浇捣

在混凝土浇筑前,施工人员应该对模板内部的杂物进行清理,然后浇水湿润,待模板表面没有浮水后方可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在墙、柱的根部需要将混凝土分两次浇筑,对于接缝处先用相同成分的水泥砂浆进行打底,然后浇筑混凝土,这样既能够保证根部、顶部混凝土的强度,又能保证材质均匀一致。

(3)清水混凝土拆模与养护

混凝土的后期养护对于混凝土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施工技术人员应该做好以下控制:①对混凝土的拆模时间进行严格控制,可以根据相同条件养护混凝土试块试压强度结果合理安排拆模时间;②在清水混凝土构件拆模后,不可以立即用冷水进行浇喷,防止出现温差裂缝。应该利用麻袋进行覆盖,用温水进行养护。

结语

综上所述,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我国建筑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且占有重要地位,该项技术不仅满足了人们对建筑质量的要求,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程度的美观性。施工单位在采用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时一定要严格按照施工要求进行,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不断探索更有效的施工技术,为我国建筑行业未来的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勍.对建筑工程中清水混凝土模板施工技术的探讨[J].科学技术创新,2014(12):216.

[2]常银东.建筑工程中清水混凝土模板施工技术探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7(32):215.

论文作者:任洋1,黄敦远2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8

标签:;  ;  ;  ;  ;  ;  ;  ;  

关于建筑工程中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探讨论文_任洋1,黄敦远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