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情感引领千千万万个结--对沂水春风教学案例的思考_教学案例论文

课堂,情感引领千千万万个结--对沂水春风教学案例的思考_教学案例论文

课堂,情牵千千结——《沂水春风》教学案例反思,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课堂论文,教学案例论文,千千结论文,沂水春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聆听了本校教师范晓静执教的公开课《沂水春风》后,颇有感触。这堂课给我们呈现了一堂《论语》教学的常态课,同时也表现出教师立足于新课程进行教学设计的尝试和实践。下面围绕这一课堂的几个环节,粗浅地谈谈它给我们的思考与启示。

一、寻找切入点,“牵”出课堂的亮点

[实录节选]

(教师课件投影隶书体课文题目“沂水春风”,古典韵味裹挟着大气而来。教师以标题导入课文)

师:今天我们继续感受孔子的魅力。题目是“沂水春风”,但下面还有一个标题“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大家更喜欢哪个题目?

生(异口同声):沂水春风。

师(微笑):为什么啊?

生1:有诗意。

生2:有春天的气息。

师:是啊,仅仅从标题看,春天,在沂水边,多浪漫啊……这句话出自哪里?

生:这是曾皙的原话。

师:好,那我们就来齐读一下曾皙的原话。

(生齐声朗读,声音响亮但不带任何感情色彩。读罢,师微笑不评,又叫一女生单独朗读。女生清脆欢快地朗读。)

师:请问你读的时候是什么感觉啊?

生3:轻快,愉快。

师(颔首微笑):很好,现在请同学们用轻快的语调再读一遍。

(生齐声朗读,声音变得轻快、愉悦、轻松。)

师:那这到底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呢?请你用文字描述一下,100字左右。

(4分钟过后。)

生4:当暮春时节悄然而至,我们换上春季的薄纱,相约几个友人,徜徉于沂水河畔,放下世俗,洗一洗尘埃,脱下包袱,浸一浸衣衫,沐浴春华,享受甘甜的流水淌过肌肤的感觉。在舞雩坛上,任凭柔风的洗涤,听随微风的洗礼,然后便悠然唱歌而归,那又何尝不是一件美事啊!

(寂静,俄而,掌声)

师:美不美?

生齐声:美!

生5:暮春时节飘然而至,人们换上春服,与友人相约,在沂水里洗一洗,当如丝线般润滑的溪水滑过肌肤,带来阵阵清爽和凉意。当人们洗完澡,在舞雩坛上吹吹风,任凭风的轻抚,与风共舞,然后唱着歌回家。一天的烦恼顿时如云过天际,面向蓝天,春暖花开……

师:好一个“面向蓝天,春暖花开”!

生6:遇到暮春三月的时节,新缝的单夹衣上了身。或绿水高台,或远山如黛,春风骀荡。约着五六个成年人及六七个童子,结伴而行,欢声笑语,去沂水边涉水而过,一路谈笑风生,歌咏一番,然后取道回家,不尽之意翩然而至于脑际。

师:“春风骀荡”,妙哉妙哉!

[思考与启示]

一堂成功的课,一个好的切入点必不可缺。好的切入口、好的导语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点燃学生走进文本的好奇心和激情。一个好的开头也可以成为带动整个精彩课堂的亮点。可以说,执教者这个切入口找得既合理又确切。课文《沂水春风》的教学重点之一就是曾点所描绘的这幅暮春咏归图,扣住了这部分内容自然就等于提挈了文章的“纲”。课堂教学由此就可以由表及里,由浅到深,逐步理解孔子“与点”的原因;从而触及孔子的内心。本堂课的教学设计就是以“沂水春风”为切入点的,可见执教者独运之匠心。而且执教者将“沂水春风”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两个标题加以对比,迅速地引领学生感受沂水春风场景之飘逸自然的气息,更能激发学生深入体会这一动人心魄的情景。经过这层层铺垫,当执教者要求学生用100字描述这幅画面时,学生表达的欲望就得以充分释放。因此,学生展示出来的语段,不但把“沂水春风”这个场景描绘得非常优美,而且使场景中人物的俊逸形象跃然纸上。倘若没有教师之前的情境创设,学生就不能置身其中,感受画中之味,也不可能达到这样的理解。而这些也为教师自然而然地引导学生意识到曾点的“沂水春风”图是课文的重点打下良好的基础。在结合读本理解“浴乎沂”句时,学生都能结合读本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人认为是象征性地洗洗,有人反驳,认为是涉水而过,也有人认为是一种仪式,还有人认为只是在游玩。看法不一,但是可见学生参与的热情。

这些我们不能不说是这个“结”解得好。

二、寻找领悟点,“牵”出学生的主体性

[实录节选]

……

师:小结一下,同学们的理解大致有这样三种:

1.在沂水中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

2.在沂水中涉水而过,像龙从水中出来,在舞雩台上唱歌祭祀;

3.在沂水中象征性地洗一洗,以除灾祈福。

师:其实,解释不同,包含的思想也是不一样的,请同学们讨论一下,其中包含了什么思想?

(生讨论)

生1:我觉得解释1体现的是道家思想,解释2、3体现的是儒家思想,因为2、3更注重的是礼。

生2:我觉得1、2体现的是道家思想,两个都是指在水中玩耍,而3体现的是儒家思想,因为它只是象征一种仪式。

师:这种仪式更像是献给神灵的一首歌。但是第2点怎么会是道家思想呢?涉水而过,那肯定是儒家的思想。应该说2、3两点更能体现礼,这是儒家的思想,第1种体现的是道家思想。

师:那么曾皙的“志”是什么呢?这三种解释各体现了哪一种“志”?

(投影:探究一:曾皙的“志”是什么?)

生2:我觉得解释1展现的是天下大同的景象,2、3更多是表现克己复礼,做好自己的本分。

师: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可见,大同是儒家的,道家追求的是无拘无束的生活,是一种自由自在的隐士生活。

(投影:曾点描绘了一种超然的“世外桃源”,无拘无束,自由快乐,即隐士的生活景象,表现了淡泊宁静的心态。……)

[思考与启示]

新课程强调要让学生成为主体,教师成为主导。但在课堂的真正实施中,经常出现着教师的“话语霸权”现象。虽然课堂上也出现了学生讨论的环节,但学生却少有自主阅读的机会,而只能被动地围绕教师所提的问题寻找答案。教师在课堂上惯常用各种方式牵引着学生进入自己的预设中。曾听过一位教师执教《念奴娇·赤壁怀古》,讲解中有个细节:教师让学生比较文中“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一句和张孝祥的“勋业故悠游”句。很多同学立刻回答前者更能体现周瑜的镇定自若、成竹在胸、从容不迫等。从听课者的角度看,学生概括得已经很不错了,但教师还在引导学生寻找更恰当的词语来概括,还特别提示是一个成语,直到最后学生终究答不上教师预设的答案,教师只能无奈地点出是“举重若轻”。为什么学生提出的成语不能达到教学要求?为什么教师只钟情于自己的那个词语?这是因为教师心中只有一个“自我”。从这个细节我们可以看出,大多数时候教师总在牵着学生的鼻子走,不认可学生的那个“自我”解读,甚至连一个细微的鼓励都不给学生。

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就不能拘泥于让学生回答问题时说出教师预设的答案,而要让师生共同阅读、共同探讨问题。《沂水春风》一文最难的一点就是对曾皙“志”的理解,本堂课教师先由“沂水春风……”这段话的字面意思入手,然后体会图画美,再到探讨画面背后蕴藏的“理想”来理解曾皙的“志”,由浅入深,课堂的维度把握得很合理,也符合人们的认知特点。

教师在这里找到了本文的领悟点,但是在让学生成为主体这个层面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从这段课堂实录中,我们发现,教师是按着自己的备课思路走的,学生只是起了配合的作用。在小结学生的理解时,教师立刻就很强制地把话题拉到了“思想”这个点上。当有学生认为1和2这两种理解都体现道家思想时,教师没有给学生讨论的空间,而是用一句“第2点怎么会是道家思想呢,涉水而过,那肯定是儒家的思想”就带过了。同样,接下来在探究曾皙的“志”时,生2回答,“解释1展现的是天下大同的景象”,学生还是把道家思想和儒家思想混淆了。而在这里教师还是没有重视,只用“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可见,大同是儒家的,道家追求的是无拘无束的生活,是一种自由自在的隐士生活”来纠正,并随即投影显示对曾皙“志”的理解的内容。可以说,这一环节是整堂课的一大败笔:虽有学生的讨论,却抹杀了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和思考,从侧面凸显了教师的“霸权”。教师的课堂节奏如期推进了,但我想这个疑问可能会成为学生永远的心结。据执教教师说,第二天就该环节内容进行提问,结果发现学生还是一问三不知。

江苏扬州学院的华耀祥教授曾指出:“课堂教学的活力之源就在于师生对文本理解的差异上。”所以教师不应避开学生与自己不一样的观点,而应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也只有让学生“说”出来,教师才能通过对话走进学生的心里,达到教学上的共鸣。假如在课堂上,教师抓住这个契机,让学生利用读本和书本,对三种理解展开交流,思维的火花就会得到绽放,而因为课堂前面的有效过渡,我们没有理由怀疑学生通过辩论能得出教师需要的答案——只要教师给他们提供一个自主学习的平台。

三、寻找迁移点,“牵”出学习的动情处

[实录节选]

师:大家都在讲礼乐治国,为何对其他三人没有肯定,独“与点”?难道是孔子偏心?请参考《语文读本》的说法,进行讨论。

(投影 思考:孔子的其他三个弟子也都讲到了“礼乐治国”,但是为什么孔子仅仅对点的看法发出“喟然长叹”?)

生1:前三人谈理想,大而空洞,不贴近实际,曾点较实际。

生2:曾点表现的是天下太平的景象,是真正的自由民族。

生3:曾点强调的是治理后的结果,前三位讲的是过程。

(师肯定“结果”和“过程”的说法。并结合南怀瑾的说法进一步补充:前三位更注重个人英雄主义,是用政治手段,而曾点用礼乐教化熏陶民众,以达到大同之世。

师进一步引申:其实还有一层很隐晦的意思。投影:成功的职业不一定就是你心中的理想——于丹《〈论语〉心得》)

师:其实每个人都有理想,有人说,我要开个厂,赚大钱;有人说,我要当白领,做一个集团的CEO;也有人说,我要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你觉得孔子会赞同哪一种?

生(齐声):最后一种。

师继续:在座的同学们可能也有理想,有的同学说要考个好大学,有的同学想得远一点,说要找一个好一点的工作,也有同学说我的一生就是要不断完善自我。哪一种最好?

生(齐声):最后一种。

师小结:(投影)曾点的理想是礼乐教化的成功,是人生理想;而前三者只是个人的成功,只是成功的职业。

[思考与启示]

细读《学科指导意见》,我们不难发现编者选编《论语》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学生从中批判地继承我国的文化遗产,从《论语》中汲取为人、交友、学习、处事等各方面的营养。而这就要求教师在教的过程中不能只抓“言”而忘“文”,更要联系现实去论“文”。所以,联系现实是学习《〈论语〉选读》必不可少的一个过程。那么如何联系现实呢?这就需要教师在文本和现实间找到一个合适的迁移点。好的迁移点,能引发学生对文本的再深入阅读,同时也能引发学生对自身及所处时代的反思。该课堂是立足于于丹教授《〈论语〉心得》中的“成功的职业不一定就是你心中的理想”这个迁移点展开的。从内容上分析,四子各自言志的内容中,其他三人都是以彰显自我的能力为重心的,这就是一种职业的成功,只有曾皙把主体扩大到了百姓,描绘了一幅百姓安居乐业的画面,这可以称得上是社会的理想。从孔子“与点”的态度,我们也可以延伸到现实社会中人们忙忙碌碌为了职位而奔波,却忘记了内心最真实的呼声这一层面,进而可以发出“生活是不是只剩下为职业发展而可以不惜一切”的叩问。也可以由此引导学生考虑把自己的理想放在什么位置的问题。执教者在迁移时也提到高中生学习的目标是高考、工作、还是终身道德修养这几个境界不一的问题。可以说这个迁移很恰当地链接了文本和现实,凸显了课文在语文教学中的现实教育意义,为学生提升人生追求的境界搭设了台阶。相信这点对学生内心的触动是最大的,而且是极真实的。

当然,此环节,执教者还是有点流于形式。从教学实录中,我们还是发现教师“灌”得多,给学生“嚼”的机会少,这就必然使学生倾注的情思和智慧的“量”不多,那么学生又如何能收获颇丰呢!毕竟迁移只是一个点,只是教师种下的一粒种子,如何让它在学生的心灵里发芽、开花,则要求让学生作为主体去反思,在互相辩驳中提高自己的认识和思想水平。有一位教师在执教《周而不比》时,就很好地用一个问题将文本和现实结合起来:如果选其中的某句送给社会上的某种人,你会选哪一句,送给谁?请说明理由。这个迁移点一抛出,学生都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送给官员、律师、警察、教师、父母、同学等等,并且都很真诚而详细地阐述了理由。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乐于参与,并且都是用心参与的,这就有效地实现了《〈论语〉选读》教学所应达到的迁移层面上的目标。

因此,只要教师精心找准教材与现实的迁移点,让学生站在文本理解与生活体验之间,才能真正学有所思,情有所动,学有所得,才能真正收获知识,真正形成健全的现代化人格。

标签:;  ;  ;  

课堂,情感引领千千万万个结--对沂水春风教学案例的思考_教学案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