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建设论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学科建设论文,马克思主义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2826(2013)04-0079-0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所属的二级学科,是在2005年设立的。几年来,学界围绕学科设立的意义、学科内涵与特点、学科研究方向与范围、人才培养、队伍建设以及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等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研究,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但是,也应该看到,这毕竟是一个新设立的学科,其学科边界还不够明晰,研究方法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学科规范有待于进一步加强。深入探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学科内涵、研究对象,划清学科边界,明确学科研究内容,对学科研究的重大问题、学科建设的原则和方法、学科研究史以及学科文献等问题进行系统分析,无论对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研究,还是对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建设,都是有重要学术价值的。
一、关于研究对象问题
一门新学科的创建首先要有明确的研究对象,这是学科安家之本,也是衡量一门学科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只有这个问题解决了,才能处理好它跟相关学科的关系,才能进一步解决学科的性质与定位问题。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简介》(以下简称《简介》)中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是专门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基本规律,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学科。根据这一界定,概括地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就是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是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基本规律和理论成果,包括理论来源、思想理论发展史、理论创新成果等,核心内容就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些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的问题,同时又使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且同中国的历史传统、中国的优秀文化相结合,不断赋予中国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在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许多具有独创性的实践经验,通过对这些经验的总结和提炼,就会创造出新的理论成果,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从而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从这一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也就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发展轨迹。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是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现实面临的挑战,包括马克思主义怎样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有哪些经验,有什么教训,基本规律是什么,如何用马克思主义解决现实中的重大问题,在实践中如何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是关起门来搞纯粹的理论工作,而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它的基础是广大人民群众的丰富的实践活动。只有结合实践才能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基本规律,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只有结合这一实践过程才能增强理论说服力,讲好、讲清楚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才能使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真正进大学生头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大学生,达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的教学目的。所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的研究对象应该包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的重大实践问题,直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遇到的机遇和挑战。
二、关于学科的研究内容
学科研究对象决定着学科研究内容。一般来说,学科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象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结构;二是对象的运动及其规律。《简介》中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的研究和建设,将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主题,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为重点,密切结合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所进行的艰苦实践和理论总结,深入研究中共中央几代领导集体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深刻揭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的基本规律。因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作为一门理论性、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要根据时代需要和社会发展来确立研究思路、内容和重点。我们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的研究内容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不能离开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和实践过程,要从实践发展的视角来研究马克思主义是怎样中国化的。从历史的角度,以时间顺序考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的传播,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开辟中国革命道路,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进程;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及经历严重曲折的历史进程;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历程。研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中运用、发展、创新的过程。
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验和规律。研究中国共产党在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包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挫折及其历史教训;总结概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规律。
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也就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从理论和逻辑的视野考察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及其内在逻辑结构;研究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精神实质、基本特征、历史地位、指导意义;研究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整体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把它们放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整个历史进程中来看待和评价。
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中的重大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必须着眼时代特征,立足不断发展的实践,回答现实提出的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的许多问题,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更是重大的实践问题。当前要深入研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重点关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实践问题,如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研究,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马克思主义信仰等问题的研究,更好地服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任务。
五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和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概论”课的关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设置的依据之一是为高校“概论”课提供学科支撑,更好地服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如何凝练学科研究方向,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新成果支撑教学,更好地为“概论”课教学服务,同时将“概论”课教学中的重大问题纳入学科建设规划,以“概论”课教学需求促进学科建设,使二者相互促进、共同提高,都应是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
三、关于学科建设的基本原则和研究方法
一门学科存在的前提和依据,除了有独特的研究对象之外,还要有独特的研究方法、范畴体系、逻辑体系和话语体系。而方法论的建立必须确定以什么原则作为指导。“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具有科学性、政治性、理论性、现实性等特点,因此,学科建设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第一,坚持政治性与学术性相结合的原则。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基本任务是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服务。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因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是一个具有鲜明意识形态色彩的学科,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在立场和方向问题上不能含糊,防止以学术探讨之名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作为一个学科,学术性是学科建设的生命线所在。没有学术底蕴的学科是没有长久生命力的,也不会发挥预期的作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科学的理论,具有科学性和学术性。因此,在学科建设中,要坚持其学术性,从多视角、多领域、多维度进行研究,逐渐强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学术品格,增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学术含量,不能因其政治性强而忽视自由的学术探讨,应坚持研究无禁区,宣传和课堂讲授有纪律的原则。坚持政治性与学术性的有机统一,更好地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服务。
第二,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既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又是一门现实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根据这一学科的性质和特点,必须要把握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在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的联系中着重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基本规律,认真总结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近百年来的历史经验,分析其重大理论成果及其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着重研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同时更加关注现实,回答现实提出的问题,更多地关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的研究,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解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实践中的重大问题,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的任务之一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大学生头脑,坚定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信念,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因此,必须在理论与实践的互动中开展研究,才能增强理论说服力,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取得良好效果。
第三,坚持以问题为中心的原则。所谓“问题意识”,是指在科学研究中,自觉有意识地提出所要研究的问题,从而使研究目标更明确、更有针对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就是解决中国问题的过程,以问题为中心或者从问题出发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一个重要原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动力之一就是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最终目的是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马克思说过,每个时代总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而所谓问题,“就是公开的、无畏的、左右一切个人的时代声音。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1](P289-290)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要着眼于时代特征和中国实际,去研究和解决时代提出的重大课题。
巴甫洛夫说过,“科学是随着研究方法所获得的成就而前进的”。[2](P344)方法是学科健全和发展的关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建设,同样要注意方法的研究和运用。
一是系统分析的研究方法。系统分析的研究方法是指把事物或现象视为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体,在辩证地处理内部各要素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整体性研究和综合性分析的一种方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具有整体性特点,学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把研究视角上升到系统性、整体性、综合性的高度,才能把握学科建设的科学内涵和体系。
二是跨学科的研究方法。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是指超越以往分门别类的研究方式,实现对问题的整合性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是一个开放的综合性学科,只有开展跨学科研究,才能发挥学科作用,拓展学科领域,发展学科内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涉及哲学、政治学、文化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多个相关方面,需要从跨学科的角度,综合运用多种学科的相关理论、方法和成果,通过交叉学科之间的互补,全面揭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规律,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及其内在关系。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五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涉及经济学、政治学、文化学、生态学等多方面的内容,只有加强跨学科研究才能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创新,更好地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三是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深入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活动中去考察,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进行阐述,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基本规律、理论成果各个组成部分,放到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具体的分析和评价,并进行逻辑上的归纳与分析,史论结合、论从史出,逻辑地分析和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基本规律、理论成果。坚持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历程和逻辑线索,把握其中的规律性、逻辑性。从历史和逻辑统一的起点建构起内容丰富、结构严谨、条理清晰、特色优势明显的学科体系。
四是比较分析研究方法。比较研究是历史研究、理论研究的一种基本方法,是指通过找出研究对象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以便进一步认识研究对象特征和本质的逻辑方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不同时期面临不同的问题,因而也就有不同的诠释。运用纵向比较研究可以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不同时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中寻找可资借鉴的规律性东西。如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历史上其他外来思想和信仰体系中国化的比较研究,分析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原因和背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中不同阶段之间的比较研究;民主革命时期与改革开放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比较;新中国成立以来前后两个30年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比较等等。马克思主义在不同地域的不同语境中可以有不同的诠释和不同的表现形态,进一步开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比较与对话,分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与西方马克思主义不同语境以及在全球化背景中的异同和视界融合问题,加深我们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际历史进程与其理论形态的学理认识,从而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和学术研究寻找一个新的参照系和新的视界融合生长点。比如,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同马克思主义苏俄化、东欧化、朝鲜化、越南化进行比较研究,不仅可以为我们揭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规律提供外部参照,而且能够帮助我们认清哪些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特殊规律、哪些是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普遍规律。
四、关于学科建设的学术史
每一门学科都有自身的研究历史。比如文学有文学史,哲学有哲学史,教育学有教育学史,政治学有政治学史,马克思主义理论有马克思主义研究史,等等。每一门学科的发展都是以其自身的“研究史”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建设也应该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史。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也是一部厚重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史。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进程中的重要成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和实践做进一步的追溯和梳理,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提供资料和线索,可以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实践的过程,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研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这是由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和实践特点所决定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因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学术史主要体现为对这两大理论体系的研究过程。
1938年,毛泽东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概念,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有了新的理论自觉。在中国革命的实践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逐步形成。1945年4月,扩大的中共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系统地记述和阐发了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革命基本问题上的主要观点,以及从政治、军事、组织、思想等各方面创造性地提出的一整套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从而勾画出了毛泽东思想的基本轮廓。1945年,中共七大上,在刘少奇所作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第一次较为系统地总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基本规律,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所形成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即毛泽东思想,强调“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就是中国的共产主义,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指针,反对任何教条主义的与经验主义的偏向。”[3](P332)这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
1981年6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是中共中央对毛泽东思想的第二次概括。新的《历史决议》在继承发展1945年《决议》基本精神的基础上,深刻阐述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新的《历史决议》既是指导全党正确认识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政治文献,也是毛泽东思想科学研究的一个重大理论成果,又为此后毛泽东思想研究的突破性进展开拓了道路。
改革开放以来,学术界对毛泽东思想研究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积累了丰富资料。《毛泽东选集》(第2版)、《毛泽东文集》(8卷本)、《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13卷本)、《毛泽东军事文集》(6卷本)等一系列著作,《毛泽东书信选集》、《毛泽东诗词选集》、《毛泽东哲学批注集》等文集的出版以及《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等文献的出版;胡绳主编的《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薄一波撰写的《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胡乔木发表的《中国共产党怎样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等著作或论文;《毛泽东传》(1893—1949)、《毛泽东年谱》(1893—1949)等一系列权威性研究著作的相继出版,《胡乔木回忆毛泽东》等一系列回忆文集的出版发行,等等,都反映了对毛泽东思想研究深度和广度的拓展,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有利的客观条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共十七大首次提出的科学命题,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近年来,学术界非常重视对它的研究,发表了大量的理论文章,并对一系列重要问题展开了深入的探讨,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成果。代表性的著作主要有顾海良主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秦刚主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述评》。代表性的论文主要有:李君如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若干问题研究》、石仲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的最新概括》、严书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几个问题》、包心鉴的《改革开放新时期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飞跃——兼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科学内涵和本质特征》、赵曜的《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秦宣的《解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作为二级学科设立以来,学科建设问题已经日益引起理论界的关注和思考,国内理论界围绕学科设立的意义、学科内涵、研究方向和领域、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等问题展开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取得了一些优秀成果。目前,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的学术论文有30余篇。代表性的论文主要有:陈占安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学科地位及研究领域》[《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顾钰民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建设中的四个关系》[《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二级学科建设》(《理论学刊》,2009年第8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建设研究综述》(《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年第11期);田克勤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设立的意义》[《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杨凤城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建设》(《思想理论教育》,2007年第7期);程美东的《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发展若干问题》(《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等等。这些成果,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的学术史内容。了解这一学术史,有助于把握学术动态,在继承的基础上实现创新,推动学科的发展。
五、关于学科建设的文献资料
文献资料是人们认识历史的“媒介”和“载体”,对文献资料研究的深入程度直接影响着人们对于某一事物认识的高度。恩格斯说过:一个人如果想要研究一个科学问题,首先要在利用原著的时候学会从作者写的原样中去阅读这些著作,并在阅读时不把著作中原来没有的东西塞进去;根据原著研究这个理论,而不是根据第二手材料来研究;“对于那些希望真正理解它的人来说,最重要的却正好是原著本身”。[4](P1005)
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构建需要正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进一步梳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文献中的精辟论述,熟读经典著作、中共中央的文献资料,科学理解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总结概括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发展规律。因此文献资料研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基础,对于构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体系具有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文献资料应包括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领袖著作、中共中央重要文件选编、报刊资料等。
第一,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经典著作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源泉,是经典作家对时代特征的理论把握和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把握,是人类实现自我解放的思想武器。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不但要理清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原则和根本方法的理论渊源、本真意义和历史发展,理解基本原理的内在逻辑体系和丰富意蕴,而且要正确区分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和发展的理论判断,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教条式理解,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习近平指出:“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有利于从源头上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也有利于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解和运用。”[5]这方面的经典著作主要有:《共产党宣言》、《德意志意识形态》、《哲学的贫困》、《资本论》、《反杜林论》、《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哥达纲领批判》、《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等等。
第二,研读中共领袖的著作。中国共产党领袖的著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重要文献资料。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的著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的集中体现,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重视这些文献资料的研究,才能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神实质。研究领袖著作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一部分,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建设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通过对各种版本的文献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并从中探索其规律。因此,《毛泽东选集》、《周恩来选集》、《刘少奇选集》、《朱德选集》、《邓小平文选》、《陈云文选》、《江泽民文集》等领袖著作,是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必须精读的文献资料。
第三,研读中共中央重要文献。中共中央重要文献是对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的真实记录。如《六大以前》、《六大以来》、新近出版的《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9—1949)》(共26册),改革开放以来历次党代会后也都编辑出版了重要文献选编,还有《改革开放三十年重要文献选编》等。这些文献应该是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读资料。如《六大以来》分上下卷,汇集了从1928年6月党的第六次代表大会到1941年11月期间党的历史文献519篇,包括党的会议纪要、决议、通告、声明、电报、指示以及党报社论、主要领导人文章、信件等,共约280多万字。按照“专题—时间”的体例对收集到的文献进行编排,共分为政治问题、组织问题、军事问题、锄奸问题、职工运动、青年运动、妇女运动、宣传教育八个专题,每个专题内再按文献发布时间先后进行排列。这些文献既包括王明“左”右倾机会主义路线产生、形成、危害及其被纠正的文献,也是党在这一时期一系列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特别是关于全面抗战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政策的制定与形成的文献。研究这些文献对于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艰辛历程,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验教训有重要意义。而《改革开放三十年重要文献选编》则集中反映了改革开放30多年波澜壮阔的历史,集中反映了党和国家推进改革开放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集中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研读这些文献资料,帮助人们深入了解改革开放的历史,充分认识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伟大成就、成功经验,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通过文献研读,更好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如何实现中国化,如何化中国,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际问题,总结基本经验和基本规律,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除此之外,报刊资料也是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一种比较重要的文献资料。
研读文献的目的是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对实践的认识、对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把握。通过对文献的研读,更好地理解中国共产党是如何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的,如何发展马克思主义的。
[收稿日期]2013-02-22
标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论文;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毛泽东思想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历史主义论文; 历史规律论文; 文献回顾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