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黑龙江牡丹江 157001
【摘 要】目的:探讨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以及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 年5月—2015 年 5 月在本院呼吸内科接受治疗的62 例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参照组 36 例,研究组36 例。参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研究组实施使用个体化的综合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St.George 呼吸疾病量表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总满意率分别为88%、9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讨论: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中实施个体化的综合护理措施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关键词】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临床护理;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767.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7-271-01
前言
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病情迁延反复,病程相对较长,对患者生存质量造成严重影响,且具有较高的死亡率。不少患者患病后表现出紧张、恐惧、意志消沉以及烦躁不安等不良情绪,病情严重者往往有呼吸困难、精神萎靡以及发绀等症状。若单纯采用药物治疗重症患者,倘若未及时控制病情,则会导致其快速恶化,甚至导致患者死亡。因此临床接受治疗时,配合具有针对性的高质量护理措施,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疾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主要分析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相应的临床护理措施,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呼吸内科2014 年5月—2015 年 5 月62 例接受治疗的重症患者进行分组实验,其中男性31例,女性31例;年龄 55 ~ 73 岁,平均(63. 5 ± 4. 2)岁;其中 15 例为慢性阻塞性肺炎,10例为支气管炎,5 例为慢性哮喘,27 例为支气管扩张,5例为肺癌。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50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基线资料相近而无较大差异(P > 0. 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参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主要内容是保证患者的体征稳定,对患者的各项体征指标进行详细的观察、监测,为患者做好卫生护理措施,并进行用药指导。对研究组实施使用个体化的综合护理模式,即为每位患者依据其病情情况制定具有个体化特点的临床综合护理措施。其包括了制定个体化护理措施、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情况、心理护理、环境护理、饮食护理、机械通气的护理和健康教育等。其中制定个体化护理措施指依据每种疾病类型及患者的具体严重程度制定好相应的病情监测措施,此外,对潜在风险进行预防性管理,制定好风险护理措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情况指对患者的咳痰、咳嗽情况进行观察例如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出现了咳浓痰的情况,这可能提示患者的感染情况更加严重如果患者咳出了粉红色泡沫痰,提示可能出现了肺水肿;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观察,主要观察指标有神志、血压、呼吸、脉搏、体温,另外还要定时检测尿量;对患者的呼吸进行观察,例如患者在夜间出现了阵发性端坐呼吸困难的情况,有可能是左心衰竭;对患者意识情况进行观察,主要观察患者是否由嗜睡转为意识模糊的情况,提示患者可能出现肺部感染。心理护理指护理人员可以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可以为患者讲解其病情状况,并为患者简单的介绍主治医师和以往经过治疗后取得较好疗效患者的信息,让患者有着战胜疾病的信心,更好的依从治疗和护理。环境护理指保证病房的空气能够流通,并对病房的空气情况监测,避免污染,如果出现污染,应及时消毒;定时开关门窗,确保室内空气清新,减少患者家属探访次数,杜绝闲杂人等打扰,为患者营造一个舒适整洁的病房环境,以便患者休养。饮食护理指给予高蛋白、高热量及高纤维素的食物,帮助补充机体所需营养,促进消化;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调整饮食计划,在确保食物可口的同时,增加食物的营养,以进一步增强患者的机体免疫能力,减少疾病的发生。机械通气的护理指对呼吸机检测,确保能够正常运行,再次是保证足够的氧气,另外还要避免感染,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需对患者的体征变化进行密切的监测,如发现异常或出现严重并发症等情况,及时通知医生进行救治。健康教育指对患者家属或待清醒时给予患者全面有效的健康教育,告知患者疾病的发病及治疗机制,提醒患者及患者家属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进一步增加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和了解度。
1.3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0软件对本研究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x ± s)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并应用 x2检验,以 P < 0. 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就两组患者满意度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总满意率分别为88%、9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52,P<0.05)。而两组患者SGRQ量表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症状情况、活动情况、对日常生活的影响、总体评分比较,研究组得分均比参照组得分理想,且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近些年来,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医学模式也在发生改变,传统的机械性护理服务方式已不能满足日渐提升的护理要求。临床实施护理措施的本质是为了满足患者的生理、心理需要,通过高质量的护理措施帮助患者更好地缓解病情,恢复健康。本文就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体会做出有关建议,呼吸系统重症疾病包括了肺炎、弥漫性间质性纤维化、肺梗死、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水肿以及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等,所以医护人员在工作前应充分了解此类重症疾病临床表现,提高日常护理工作水平。紧接着学习并运用好个体化综合护理模式,因为个个体化综合护理模式针对患者的不同疾病特征,实施的高质量护理措施模式。个体化综合护理依据每种疾病类型及患者的具体严重程度制定好相应的病情监测措施,并对患者在环境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上提供切实有效的护理措施,能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在对我院呼吸内科2014 年5月—2015 年 5 月62 例接受治疗的重症患者进行分组实验中可以看出,研究组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满意率高于参照组,SGRQ 评分低于参照组,主要是因为研究组经过个体化综合护理后其日常生活能力、运动能力明显提高,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综上所述,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采用个体化综合护理模式的效果优于常规护理效果,在临床运用中具有积极意义,指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肖少娴,曹燕春,周秋玲.舒适护理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41(9):1212 -1214.
[2]魏春莲,廖莲清,刘沛仪.ICU 转出过渡护理在重度 COPD 患者转至呼吸内科中的应用效果[J].护士进修杂志,2015,(12):1103-1105.
[3]赵波,刘红梅.责任制整体护理在呼吸内科优质护理服务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3):71- 73.
论文作者:王颖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第2卷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4
标签:患者论文; 个体化论文; 呼吸论文; 内科论文; 重症论文; 措施论文; 情况论文; 《系统医学》2016年第2卷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