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原则的解读与马克思历史观的反思_费尔巴哈论文

“以人为本”原则的解读与马克思历史观的反思_费尔巴哈论文

“以人为本”原则的解读和马克思历史观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马克思论文,历史观论文,以人为本论文,原则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917(2004)03-0008-07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以来,“以人为本”的原则已经成为党和政府活动的一项基本原 则,并且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中国的语言历来简短、有力,四字组成的词组经常 被引用和强调。但正因为简短,用单字词作为概念,概念间关系单纯,它又常常难以概 括现代复杂的社会生活,揭示同样复杂的决策内涵,并且引发解读的任意性,造成各言 其是的表面统一、其实分歧的思想状态。这就需要界定与解释。“以人为本”原则提出 了许多哲学问题,带动着我们对马克思历史观的思考。这样做,既能深化学理,反过来 也将帮助我们更加全面准确地理解“以人为本”的原则。

1 “以人为本”的实指和马克思历史观的论释

为了把握“以人为本”原则所蕴含的学理,本文首先按照中央领导人的论述,说明作 为政策理念的“以人为本”的实指,然后讨论它的思想资源,它同马克思历史观的关系 。

1.1 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原则的本意

正确解读“以人为本”应当首先考察中央提出的这一原则的本真含义。胡锦涛对此作 了明确的解释:“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 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 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1]这段论述颇多引 人注目之处:第一,“人”、“人民群众”、“全体人民”这三个概念是并提的,外延 基本相同。第二,对于当代中国人,作了三个方面的承诺,即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保障 人的各种权益、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第三,“以人为本”是同“科学发展观”联 系在一起的。其语境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其精神是以人为中心来实现社会的全 面发展,其意义在于为社会发展规定导向,全部发展都以人为目的。由此可见,党中央 所提的“以人为本”,具有极强的时代性和学理性。它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为理论基 础,又给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发展以新的推动。

1.2 “以人为本”原则的思想资源

“以人为本”之说古已有之。《管子》中说:“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 国固。”[2]其他诸子,虽未明提“以人为本”,但类似的意思也是有的。孔子的一以 贯之之道是“仁”,他把“仁”解释为“仁者爱人”。这里“人”出场了,并且要求达 到“人”之“和”。荀子把“人”视为至高,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 ,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3]“义”者“宜” 也,即建立适宜于生活的人际关系,“义”同“仁”是联系着的,人因有“义”而最贵 。荀子还强调“人”对于“天”的主体能动作用。说:“大天而思之,孰与物蓄而制之 ?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4]这里蕴含着人类社会以人的能动性实践为基础 的思想。总之,春秋战国时先进的学术思想,第一是崇尚天人关系中人的主体地位;第 二是强调人超越万物的价值;第三是致力于人际关系的协调、和谐,强调“和为贵”。 这些,都是现在的“以人为本”思想的重要资源。

近代以来,在破坏人分贵贱的封建等级制和神在人上的宗教崇拜之后,“人”的地位 获得更高的承认。西方的哲学家历史地再解了“人”与“本”。这种再解,是通过神学 批判和封建制度批判实现的。费尔巴哈向神学作了这样的提问:你们说,世界是由神创 造的,那么,按照你们也承认的因果律,神又是谁创造的呢?批判地思考的结论是:神 是人对自然界的威怖与感恩的体验,是人对自身无力的一种总体的超越,神原来是人创 造的。“神学就是人本学和自然学”。[5](P523)费尔巴哈的哲学是以唯物主义为前提 的人本主义的哲学。这里的唯物主义是指:费尔巴哈认为,自然界是无始无终的存在, 是原初的、第一的、最终的存在物;这里的人本主义是指:费尔巴哈认为,人是哲学的 最高对象;而二者的联结在于:人是从属于自然界的。正如马克思所评价的:“费尔巴 哈把形而上学的绝对精神归结为‘以自然为基础的现实的人’,从而完成了对宗教的批 判。”[6](P177)后来马克思进一步指出:费尔巴哈把人只了解为感性的对象,他不了 解人所从事的感性的活动。就是说,费尔巴哈不懂得人的实践本性、人的历史发展,更 不懂得人是作为“社会关系的总和”的存在物。费尔巴哈的人本思想达到了那时的最高 水平;对它的抽象性的扬弃即是马克思人学的诞生。

1.3 由“以人为本”引起的对马克思历史观的思考

马克思哲学在扬弃费尔巴哈人本论的基础上建构了全新的大厦。马克思学说的中心依 然是“人”。但是,他以从事实践活动的“现实的人”为出发点,并指出“全部社会生 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在其现实性上,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7]马 克思扬弃了费尔巴哈的人本论唯物主义,达到了实践论唯物主义。马克思的人学是“实 践的具体的人学”。他认为:“人是历史的创造者”,历史既不是黑格尔的“自由”理 念所创造的,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客观规律”所支配的,“历史不过是有目的的人 的活动”;“历史规律不过是人的活动的规律”而已。马克思的历史学是“现实的人及 其历史发展的科学”。他认为:历史的现状是人对人的压迫、剥削,是市场经济意义上 的人的自由的发展;历史的未来则是通过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而消灭人的异化,消灭一切 不合理的社会差别,达到“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8 ](P649)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的历史学又是“实现人的完全解放和自由的科学”。马 克思的历史学就是马克思的人学。

党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是以马克思历史观为基础的。这里的“人”是“现实的 人”,是马克思的“实践的具体的人学”、“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人的 完全解放和自由的科学”中的“人”。对这一点,在我国哲学界是有共识的。但是,如 何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解读“以人为本”之“本”的本真含义,却有不同的认识。一种 认为:“以人为本”只是一种价值观,指明主体活动是以人为目的的;在中国,实现现 代化,只是为了谋取人的富裕和幸福。另一种认为,虽然中央所提原则的语境规定此项 原则重点是讲价值观,但作为马克思历史观之体现的“以人为本”却不仅是价值观,它 同时也是本体论。对于后一“论”,“以人为本”是指历史创造者是人。两“论”结合 指明:人是目的,又是实现目的的手段;历史是合规律的,又是合目的的。按此种理解 ,“以人为本”的“本”,一为“本体”之意,社会历史在本来的意义上是由人及其实 践所构成的,人是历史的创造者、历史的主人。马克思主义者首先是在这样的意义上来 尊重人的。二为“本根”之意,社会发展归根到底依靠人的力量,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 性是治国兴邦的根本之举。三为“本位”之意,社会历史的全部成果应当是为了人的, 人是价值主体和价值本位。这个“应当”不是抽象的价值期待,而是人类发展到今天, 已经或正在扬弃非人的价值观,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成为社会运动的明晰指向。当 代的中国人,按其具体性而言,仍处在马克思所说的“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 性”的历史大阶段。[9]市场经济使人们陷入商品拜物教与货币拜物教,人为物役,人 没有获得真正的自由。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提出的“以人为本”,既不是重复管仲,也 不是重复费尔巴哈,而是试图超越“物役”,在本体论意义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 人自觉地创造自己的新历史;在本根论意义上,充分尊重和调动人的积极性,实现人际 关系的和谐和团结,形成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在价值论意义上,努力为实现人的普遍 美好的生活而不懈奋斗。

应该指出:这里出现的争论不是字面之争,而具有实质性的意义。这就是马克思主义 的历史观含不含价值观?我认为:是必须含有价值观的。因为马克思的历史观是以它的 实践论为基础的。历史是人的实践史;社会历史规律是人的活动的规律。作为实践,它 一方面必须从既成条件出发,把握这一客观条件系统,这就必须有真理论;另一方面必 须满足人的需要,把握主体行为的价值准则,这就必须有价值论;真理论和价值论之统 一才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论,才能导出它的唯物主义历史观。主张历史观不含价值论的 学者,把历史规律看作是与人的有意识活动无关的绝对客观的规律,要求人的活动和人 的价值选择服从这样的规律。这是对于马克思主义历史规律观的误释,也是对真理论和 价值论关系的误释。实际上,人始终抱着自己的目的去创造历史,“目的”和体现“目 的”的价值选择始终是历史的内在因素,因而也是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内在因素。

2 “以人为本”的非指和非马克思历史观的批判

斯宾诺莎说:肯定即否定。欲知此物是什么,便须了解此物不是什么。把“不是”认 作“是”,那就完全弄拧了。那么,“以人为本”的差异物和对立物是什么,这些差异 物和对立物的历史观基础又是什么?这需要认真分析。

2.1 “以人为本”与“以人民为本”:校正对马克思历史观的理解

“以人为本”不同于“以人民为本”。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辞汇中,“人”与“人民” 有区别。在历史观上,马克思有两个论点,第一个:“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10] (P588),创造历史的“正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这一论点是以神创历史、理念 创造历史、一切非人力量创造历史的唯心史观或机械的唯物史观为对立物的。第二个: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用马克思的话说,“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 ,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11][6](P104,118)这两个论点中,第一个论点历史在先 。它是由意大利哲学家维柯提出来的,马克思在维柯所说的“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8](P409~410)的论点之后,加上了“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而只能在既得条件制约 下创造”[10](P585)的论点,使之成为历史唯物主义的论点。正因为历史在先,它也逻 辑在先。假如不承认人是历史创造者,那就谈不上人民群众的历史创造作用。我们过去 的哲学教科书,不谈及历史在先、又逻辑在先的“人创造历史”之论,而直接讨论人民 群众创造历史的问题。这是不合马克思学说的本有的,需要借中央提出“以人为本”之 机予以校正。需要说明的是:马克思恩格斯他们那个时候不太讲“人民”,他们强调无 产阶级的历史作用,认为除它以外的其他中间阶级将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而灭亡。 “人民”的概念是列宁强调的,因为俄国的民主革命依靠的是无产阶级和农民。他说过 :“只有人民,即无产阶级和农民,才是能够取得‘对沙皇制度的彻底胜利’的力量” ,城乡小资产阶级“也是‘人民’”。[11](P562)中国共产党更突出地强调人民,指明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的 出发点”。[12](P1031~1095)因为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以各革命阶 级为动力,在总体上称为“人民”。“人民”的对立面不是“物”也不是“神”,而是 代表腐朽生产关系的敌人。严格地说,“以人为本”是总体上肯定人的历史主体地位和 人的价值本位地位,这个口号是反对“神役”、“物役”的。“以人民为本”则是肯定 人民的历史主体地位和价值本位地位的,这个口号是反对不分敌我、甚至站在敌对势力 方面为少数人谋利益的。所以,在阶级斗争尖锐、敌我矛盾是主要矛盾的时候,共产党 人不提“以人为本”。在革命和革命战争时期,党的领导人也谈“人”。一是在与物对 比的意义上谈,例如说:“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在共产党领导下, 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也可以创造出来”。[13](P1512)二是在面向人类未来的意 义上谈,例如说:“真正的人类之爱是会有的……阶级消灭后,那时就有了整个的人类 之爱”。[14](P871)社会主义建立以后,阶级斗争基本结束,敌我矛盾逐渐淡出,“人 ”和“人民”在外延上基本相同,这时才提“以人为本”。作为对象来说,人的类和人 民基本同其外延,而在内涵上人是对非人而言,人民是对非人民而言,二者存在着差异 。在当代中国的具体语境中,我们才可以说“以人为本”同依靠人民、为人民的根本利 益服务的“以人民为本”是统一的。

2.2 “以人为本”与“以民为本”:超越封建的民本思想

“以人为本”也不同于“以民为本”,而“以民为本”同“以人民为本”也有历史的 差别。在中国古代,“民”字有多种训诂。一称“民”为“盲”、为“瞑”、为“懵懵 无知”;一称“民”为“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左传》)[1 5]。但有一点是统一的,即“民”是对应于“君”而规定的。“民”为受统治者群体, 此意是确定无疑的。《尚书·五子之歌》(传世本)曰:“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这讲 的是统治者中的一种认识:“民”是物质财富的生产者,不可伤之[15]。《国语·周语 》记载,虢文公对周宣王说:“夫民之大事在农,上帝之粢盛于是乎出,民之蕃蔗于是 乎生,事之供给于是乎在,和协辑睦于是乎兴,财用蓄殖于是乎始。”[15]这是真知灼 见。但总体上说:“君”与“民”的对立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的。“以人为本”是超越 古代文化的原则和口号。这里的“人”是在人类克服封建主义和神学统治,实行市场经 济,获得了对物依赖条件下的独立性之后站立起来的。这同古代的“民”不是一回事。 古代的“民”是被治之“民”,他们不是作为历史动力来对待,也不是作为历史目的来 生活。他们是唯心史观视野中的“工具”。今天中国讲“人”和讲“人民”是大体同一 的,讲“民”就是指的“人民”。人民是中国当代历史的伟大动力,又是全部历史活动 的目的所在。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解释“执政为民”应当是:第一,“执政”之权是人 民赋予、人民选举确认的,执政之事必须使用民主方法,接受人民监督,人民握有选举 、罢免之权。第二,这样的人民政权完全是为人民谋利益的,人民的利益是人民自己奋 斗、辛劳获得的,执政者只能起到集中人民意志、实行科学决策、组织人民为实现自己 的利益而奋斗的作用。执政者如果想起比这更大的作用,就意味着他正走向歧途。

2.3 “以人为本”与非人为本:超越市场经济的狭隘眼界

“以人为本”的真正对立物是以非人的东西为本。在古代,有以“天”为本者。老庄 哲学近似于此。老子的最高范畴是“道”。他解释“道”时说:“人法地,地法天,天 法道,道法自然”,[16](P44)“自然”是无为的,因而他的“道”也是自然无为之道 。这个思想有其尊重自然的合理性,但他把天道无为的思想提到了绝对化的程度,延伸 到政治上。老子倡导无为而治,这又是消极的。庄子继承了老子“天道无为”的思想, 把它延伸为一种宿命论。庄子说:“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17](P40) 荀子评论庄子的哲学时说他“蔽于天而不知人”[18](P231),将导致只能因循、不能创 造的后果(“由天谓之,道尽因矣”)。

在中古,有以神为本者。在欧洲漫长的中世纪,宗教及其神学居于政治、思想、文化 的统治地位。“神”不但是世界和历史的创造者,而且是人类一切活动的价值归宿。恩 格斯对此写道:“宗教按其本质说就是剥夺人和大自然的全部内容,把它转给彼岸之神 的幻影,然后彼岸之神大发慈悲把一部分恩典还给人和大自然。”[19](P647~648)这 种神学本体论和神学价值观在宗教批判之后,仍以别的形式表现出来。中国在“文革” 中发生的对领袖的狂热崇拜就是如此。这种崇拜把中国人民英勇奋斗所创造的全部业绩 “剥夺”并赋予了领袖个人;把人民自己对自己的价值关怀,视作领袖的“恩赐”和“ 大发慈悲”。直到今天,在我们的少数领导干部中,仍有这种社会意识的影子。一个城 市发展的成就被赋予当地的领导,而他们该做的许多事则视作他们对百姓的恩赐,百姓 也就对他们千恩万谢。甚至我们的某些哲学工作者也陷入这种迷茫。近年来,大量出现 所谓“价值关怀”、“终极关怀”的论述。问题是:到底谁关怀谁?如果认为“受苦” 的百姓、“愚盲”的人民,我们在关怀着你们啊!那关怀者自己至少已经是半神了。

近代以来,在市场经济的汪洋大海中,物的关系支配着人的关系;物的力量掌控着人 的生活。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从而兴起、到处风行,就像“神”本来是人的头脑的 产物却被人顶礼,“商品和货币”本来是人手的产物却被人膜拜。“神”曾支配人的命 运,而在市场经济中“钱”在支配人的命运。于是“以人为本”让位给“以金钱为本” 。人们以为自己完全“自由”了,其实,他们却无一例外地接受着“物役”。在历史进 步的问题上,市场经济被描述为根本的动力,人只是市场的工具。生产的发展被理解为 是资本提供者的功劳,而雇佣劳动被看作是历史的惰性力量。市场经济的运动规律支配 着竞争者的命运,偶然性让付出了努力的人们或许一下子就陷入失败,于是,市场的神 秘力量被奉为“神”。在价值观念的问题上,人们把金钱当作追逐的目标,一切为了钱 ,钱把人变成奴隶。金钱多少成为人的社会价值的衡量标准。对于这一切,马克思立足 于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给以高屋建瓴的批判。马克思指出:在人类发展的长河中 ,首先经历了漫长的“人对人依赖”的历史大阶段;其后出现了对物依赖之下的人的独 立性的阶段。对于第一大阶段来说,这是伟大的历史进步;但是,人被物所统制,为物 而沉浮,独立的人之间,资本占有者和劳动力占有者天差地远,这又是历史的局限。把 市场经济当作社会的终极状态,把市场经济意义上的“自由”当作人类最高形式的自由 。这种“顶峰论”是唯心史观在当代的典型表现。

当代中国,除了“以钱为本”之外,还存在着“以权为本”的异化观念。商品拜物教 和权力拜物教同时作祟。这是封建权力体制的遗毒,是权力高度集中年代的余音,是计 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尚未完成的表现,也是“权力”可以作为“商品”出 售,从而进入商品拜物教的殿堂的产物。所谓“以权为本”,就是把“权力”的获得、 扩大、提升当作人生的基础、价值的目标。执政为权,而不是为民。“以权为本”同“ 以钱为本”是相通的,因为“权”与“钱”之间可以等价交换。马克思在《资本论》中 就看到,价格的形式,“能够包藏一个质的矛盾,以致货币虽然只是商品的价值形式, 但价格可以完全不是价值的表现。有些东西本身并不是商品,例如良心、名誉等等,但 是也可以被它们的所有者出卖以换取金钱,并通过它们的价格,取得商品的形式。”[8 ](P121)马克思没有谈到“权力”可成为商品,因为他不是生活在东方,没有看到中国 这样的权钱交易。“以权为本”在中国有许多表现,值得把它当作“以人为本”的对立 物加以批判和克服。

3 “以人为本”的贯彻和马克思人学观念的确立

上面,我们考察了“以人为本”原则的真实含义,研究了由“以人为本”原则的提出 所引发的马克思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研究这些问题是为了在实践中贯彻“以人为本”原 则。从我国党政领导干部的实际状况看,必须遵循马克思的人学观,确立以下的基本观 念。

3.1 确立关注现实的人的务实观念

把“以人为本”原则同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的枢纽,在于这里的“人”不是 抽象的一个一个人的简单加和体,也不是这个简单加和体的内涵的抽象。如果这样理解 ,那就会把所有的现实的人的关系,所有的涉及的社会问题——生态问题,贫困问题, 就业问题,失学问题都淹没在对抽象“人”的抽象“关怀”之中,实际上解决不了任何 一个问题。作这样理解的“以人为本”,只是一种苍白无力的承诺,甚或至于是一种社 会的欺骗。邓小平在20世纪80年代初谈论“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有一个观点无疑是 正确的:“不但在资本主义社会,就是在社会主义社会,也不可能抽象地讲人的价值和 人道主义”,社会主义阶段的种种社会问题,“不能靠谈论人的价值和人道主义来解决 。主要地只能依靠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来解决。离开了这些具体情况和具体任务而 谈人,这就不是谈现实的人,而是谈抽象的人,就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就会把青年 引入歧途。”[20](P41)

中央在论述“以人为本”的原则的落实时,都是提的解决现实的人的问题的方针、政 策。当代中国“人”的大问题包括:人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质不高、不全面;人和 自然的关系不协调、不和谐,自然环境在人的活动中被片面索取、日趋恶化的局面并未 根本改观,危害人自身的生存状态;人的发展严重不平衡,处在各种社会关系中的人, 他们的生活状况的差异有进一步扩大之势。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大政策有两项:一项是 “明显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形成全民学习 、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另一项是确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 展的发展观,“统筹”涉及“人”的5个方面的关系,“城乡”、“区域”、“经济社 会”、“人和自然”、“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使人的利益和生存状况全面而协调地 得到改善。

3.2 确立人为目的的绩效观念

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是通过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工作去实现的;而党政领 导干部的工作又是以谋得确定的绩效(Performance)为导向的。管理科学的所谓“绩效 ”,许多领导干部把它同自己的人生追求和切身利益联结在一起,变成了自己的“政绩 ”。因此,领导干部的实践观念的核心是他们的绩效观即政绩观。按照“以人为本”的 原则,领导者全部活动的目的都是为了满足人的要求,实现人的富裕和幸福,为当地人 民的生产、生活提供最真诚、最良好的服务。现在,领导干部的政绩观普遍存在着离开 “人是目的”的偏差。其一,许多人仍然仅仅重视本地经济的发展,而对文化的发展、 政治的改革、精神文明的建设往往没有真心实意地去重视、去抓紧。一些领导干部抓经 济是主动的,向部属向群众主动发出各种号召、各种指示,驱使部属、群众去做;抓文 化、教育、科技等等则是被动的,常常要由群众提许多的意见,部属打许多的报告,跑 许多次的腿,才写批示,作决定,有的则是久拖不决。其二,就经济发展而言,一些人 仍然仅仅重视GDP的增长,而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混乱经济秩序的整顿,则是口头重视 ,实际放任,因为抓这些事情,就要禁某些项目的开工,就要影响本地一时的税收,就 要减低GDP的统计值。其三,少数领导干部仍然仅仅重视向老百姓要东西,要他们拆迁 ,要他们交地,要他们下岗,要他们交税,而很少甚至从来不想给老百姓东西。该补偿 的不补偿或少补偿,该帮助就业的不帮助或少帮助,该给老百姓解决的难题——投资借 贷、社会保障、医疗保险等等,则能拖即拖,能躲即躲。一些领导干部脱离本地实际, 对城市建设、基础设施投入提出过高指标,热衷于建大广场,造超高楼,做那些华而不 实的形象工程,劳民伤财,坑害百姓。总之,在党政领导干部中,那种GDP挂帅,赢得 上司好感,获取升迁本钱的“以利为本”、“以权为本”的价值观仍很吃香。持这种价 值观的官员,“以人为本”同他们的“内心独白”是格格不入的。不把以权为本、以利 为本的错误思想赶跑,“以人为本”就只是漂亮的口号,虚伪的承诺,而决不会在他们 头脑中生根的。

3.3 确立人是动力的发展观念

在马克思的历史观看来,人是目的,同时人又是历史的动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 者。当前许多领导干部在经济发展的各种力量中迷信市场经济的魔力,在各种所有制形 式中崇拜私有制的功效,在众多生产要素的评价中独尊资本投入的作用。当然,我们理 应根据社会历史的规律,懂得市场经济的不可逾越的性质,相信市场对于资源配置和驱 动人的积极性的历史作用;懂得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客观必然性,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不 足的条件下强调放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懂得资本要素是生产发展的最基本的条件,改 革投资体制,促进资本的汇聚;但是,决不要忽视人的历史动力作用。市场经济运行、 所有制改革、生产要素汇聚,归根到底依靠人的素质的提高。我们必须在经济体制改革 和经济发展的全过程中,始终重视教育的普及和提高、人才的培养和使用、人际关系的 协调和人力资源的开发。对于目前处于弱势地位的一部分人民群众,要从人是历史的根 本动力的观点出发,帮助他们确立自信、自强、自立的观念,要求他们依靠自己的努力 ,逐步摆脱弱势地位。决不能用恩赐的观点对待他们。

收稿日期:2004-05-10

标签:;  ;  ;  ;  

“以人为本”原则的解读与马克思历史观的反思_费尔巴哈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