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例化脓性骨髓炎的临床护理分析论文_刘竹

20例化脓性骨髓炎的临床护理分析论文_刘竹

刘竹

(黑龙江省森工总医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

【摘要】目的:探讨化脓性骨髓炎的临床护理要点。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化脓性骨髓炎的患者20例的临床护理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例化脓性骨髓炎患者经过手术治疗之后顺利完成,治疗效果满意。结论:对于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的临床一般护理、手术前后护理及心理护理,提高其治疗效果。

【关键词】化脓性骨髓炎;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07-0060-02

化脓性骨髓炎是化脓性细菌感染引起的骨膜、骨密质、骨松质及骨髓的炎症。可分为急性和慢性骨髓炎。其中最常见的是血行感染,好发于儿童长管骨的干骺端,最常见的致病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是乙型链球菌[1]。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化脓性骨髓炎的患者20例的临床护理方法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收治的化脓性骨炎患者20例,其中男11例,女性9例,年龄30~64岁,平均年龄46±2.5岁。病变部位:股骨14例,胫骨3例,跖趾骨3例。感染10例,外伤9例,其它1例。

1.2 方法

加强全身支持疗法,选用有效的抗生素。若抗生素治疗3~4天仍不能控制症状,应及时作骨钻孔或开窗减压引流手术,术中伤口内置二根导管的冲洗装置,一根供术后骨髓腔冲洗、另一根用作骨髓腔引流。患肢用石膏托固定,防止畸形和病理性骨折。慢性骨髓炎患者应作病灶清除术,清除死骨,必要时植骨。

2.护理

2.1 护理评估

2.1.1健康史 急性骨髓炎发病前大多有原发性感染病灶,如皮肤病灶、咽喉炎、扁桃体炎、中耳炎或尿路感染、开放性损伤的伤口感染等,化脓性致病菌即由病灶进入血流而引起。慢性骨髓炎主要是因急性骨髓炎治疗不及时、不彻底而致。

2.1.2身体状况

2.1.2.1急性骨髓炎表现 起病急,寒战、高热,体温39℃以上,脉搏加快,全身不适,食欲减退,儿童可表现为烦躁不安,嗜睡,重者出现昏迷。严重者可出现中毒性心肌炎、脓毒症的表现[2]。疼痛是突出的局部症状。患肢呈持续性、进行性加重的疼痛,肢体半屈曲状,周围肌痉挛,活动受限,呈“假性瘫痪状”。局部皮肤温度升高,有局限性深压痛,骨膜下脓肿形成时出现局部肿胀,疼痛加剧。形成软组织脓肿时,局部出现红、肿、热、痛及波动感[3]。脓肿穿破皮肤时,局部形成窦道疼痛可减轻。起病1~2周后,可能并发病理性骨折。

2.1.2.2慢性骨髓炎表现 多数有急性骨髓炎病史,呈慢性消耗性疾病表现,如面色苍白、消瘦等。患处窦道形成,窦道处反复流出脓液或偶可流出小块死骨,经久不愈。肢体增粗、变形,皮肤菲薄色素沉着,有多处瘢痕,稍有破损即引起经久不愈的溃疡。有肌肉萎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急性发作时,可有发热、畏寒等症状,静止期无全身症状。病变破坏骺板可影响肢体发育,出现患肢变短[4]。因肌痉挛出现邻近关节畸形,窦道口皮肤反复受到脓液的刺激会癌变。

2.1.3辅助检查 急性期患者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血沉加快,血细菌培养可能阳性。血沉加快。细针分层穿刺抽出脓液即可明确诊断,同时作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CT线检查急性骨髓炎早期X线检查无明显异常,发病2周后,X线片上出现干骺端骨质破坏,周围有广泛骨质脱钙,有骨膜反应,出现虫蛀样改变,骨密质变薄,逐渐出现内层与外层不规则[5]。用过抗生素的病例出现X线表现的时间可以延迟至1个月左右。慢性骨髓炎时,病骨增粗、骨质硬化、轮廓不规则。常伴有包壳、死骨和死腔。X线检查急性骨髓炎可早期发现骨膜下脓肿;慢性骨髓炎可显示脓腔及小型死骨。核素骨显像病灶部位的血管扩张和增多,使“锝”早期浓聚于干骺端的病变部位,一般于发病后48h即可有阳性结果。MRI检查可以早期发现局限于骨内的炎性病灶,并能观察到病灶的范围,病灶内炎性水肿的程度和有无脓肿形成,具有早期诊断价值。

2.2 一般护理

卧床休息,限制患肢活动,抬高患肢,尽量减少物理刺激,搬运肢体时支托上、下关节,动作轻柔,床上安置护架,避免棉被直接压迫患处而加重疼痛。教会患者运用放松疗法缓解疼痛。做好以物理降温为主的降温措施。

2.3 患肢护理

急性期时,患者为减轻疼痛,患肢常长时间采取屈曲位,易造成肢体挛缩、关节僵硬畸形[6]。可用石膏托、软枕等支托肢体,使其固定在功能位。移动或搬运患者时,患肢要给予适当支托,动作要轻柔,避免发生病理性骨折。慢性期时,护士应指导患者进行各种功能锻炼,以保持肢体的正常功能,预防畸形的发生,有窦道形成者,需加强局部皮肤的护理。

2.4 应用抗生素

对疑有骨髓炎的病例应立即足量抗生素治疗。抗生素应现配现用,以免降低疗效;注意药物配伍禁忌;按计划滴入,以保持血液中抗生素的浓度。注意观察有无药物过敏的反应及毒副作用。待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后作相应调整。

2.5 手术护理

2.5.1术前准备 窦道口周围皮肤要保持清洁,手术部位备皮要彻底。手术前增加营养,以增强患者抵抗力,必要时给输血。

2.5.2手术后骨髓腔冲洗和引流管的护理 保持引流系统无菌、引流通畅、冲洗滴入管高出床面60~70cm,引流瓶应低于患肢50cm,防止逆流。术后早期(12~24h)加快冲洗速度,渗血减少后减慢至50~60滴/min,避免凝块堵塞引流管,冲洗液用生理盐水或加有效抗生素。观察引流液的量和性质,记录每小时冲洗液量和流出量。患者体温正常、流出液清晰,可以拔管。先拔滴注管,1~2天后再拔引流管。检查伤口敷料,创面分泌物较多时,应及时更换敷料,保持床单位清洁。

2.6 心理护理

急性骨髓炎患者起病急,发展快,并伴有疼痛、肿胀、行动不便,自理能力下降,影响生活、学习,患者思想负担较重,表现为紧张、恐惧等心理反应。慢性骨髓炎患者因病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担心肢体残疾,并给家庭造成经济负担,出现悲观、失望及焦虑等消极情绪[7]。关心患者,耐心解释引流液的恶臭味是感染的常见症状,使用除臭剂维持清新空气,可减少患者的不安。倾听患者的倾诉,鼓励患者与病友接触,提供娱乐活动以分散其对疾病的过度注意力。

3.健康教育

向患者介绍疾病的治疗方法、出院后需继续遵医嘱应用抗生素,增加营养等。患肢制动期间应加强功能锻炼,但需注意锻炼强度,防止发生病理性骨折[8]。X线片提示包壳已坚固形成,被破坏的骨质已修复正常时,可逐渐进行负重锻炼。

【参考文献】

[1]史亚男.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的术后护理[J].中国保健营养旬刊,2014,(1):125-126.

[2]朱琦珍.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术后观察及护理分析[J].特别健康:下,2014(6):207-207.

[3]汪小琴,任慧琳.化脓性骨髓炎术后的护理[J].心理医生:下,2011.(7):521-522.

[4]刘昌凤,杨建英.小儿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术后护理体会[J].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01(01):60-61.

[5]刘凤华,杨运良.36例化脓性骨髓炎病人的术后护理体会[J]. 中国实用医刊,2005,32(21):39-39.

[6]韩杰,李清华.化脓性骨髓炎病灶清除术后冲洗疗法的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02):338-338.

[7] 李徽,张青.急性化脓性骨髓炎髓内冲洗29例护理体会[J]. 青海医药杂志,2006,36(10):44-45.

[8] 刘昌凤,杨建英.小儿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术后护理体会[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01(01):60-61.

论文作者:刘竹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8

标签:;  ;  ;  ;  ;  ;  ;  ;  

20例化脓性骨髓炎的临床护理分析论文_刘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