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培养初中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创新思维能力论文_蒋海浪

浅析如何培养初中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创新思维能力论文_蒋海浪

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

摘要: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已成为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主流。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与实践。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路人,应当重视在现代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文章从创新能力入手,以体育教学的特有优势,对新时期体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进行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体育教学;创新能力;培养体系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学生是创新教育的承担者与体现者,是创新教育的主体,长期以来,我国教育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培养一直是一个薄弱环节。教学观念落后,不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教学模式单一,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教学方法过死,“满堂灌”、“注入式”的现象依然存在;对学生的评价单一死板……这些严重束缚了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创造能力的发展。为适应未来知识经济的发展,培养和造就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树立创新思想,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挖掘他们的学习潜能,使每个学生的良好个性得到全面张扬,使他们的创造思维得到发展,从而培养一大批高素质,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的人才。

一、建立以素质教育为核心,注重创新能力培养的人才模式

以素质教育为核心,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实现观念的转变,努力构建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因此,初中体育教学要适应未来知识经济社会的需要,我们在思想上必须要重视授技与育人相结合、强身与需求相结合、教学与服务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努力构建“知识、能力、创新”协调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真正实现科教兴国。

二、实施创新教育,必须提高体育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

体育教师应明确创新教育的目的,具要有突出的超前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应启发学生,激励学生,给学生提供探索新理论、新技术、新规律的机会。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建立新的评价方式。教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有意地推迟评判。因为教学过程中过早的向学生讲授问题的答案或结果都会使学生以为无需进行探索和研究,会阻碍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提出问题,缓下结论或评价能够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分析问题,积极去创新。由此可见,要进行创新教育必须有创新型的教师,创新型教育要求每位体育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增强自身创新能力,懂得教育规律,了解世界教育发展趋势,热爱创新教育和创造活动,自身也要不断提高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主动地成为创新教育的主体因素,积极投入到教育改革中,用自身的创新精神来影响学生。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指导学生创新思维方法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1、发散思维法发散思维在创造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十分重要,它是从一个思维对象出发,充分展开想象、联想、类比等具体思维形式。它具有变通性、独特性和流畅性,能突破常规和经验的限制,摆脱思维定式的束缚,提出超乎寻常的新观念。

2、逆向思维也叫求异思维,它是对司空见惯的似乎已成定论的事物或观点反过来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敢于“反其道而思之”,让思维向对立面的方向发展,从问题的相反面深入,从而发现新的理论、新的规律、新的结论,达到新的高度。

3、移接法现代知识的综合运用程度越来越高,新的成果大量涌现,知识的渗透力愈来愈强,综合聚变效应也愈来愈强,体育教师要善于将其他学科中的原理、规律、方法等移接到体育教育理论体系中去,进行巧妙的衔接,创造出新的高效的教学原理、规律、方法等。移接法能够快捷地、高效地、间接性地创造出更多的新东西达到“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的目的。

4、极限思维法一种极限假设,把所思考的问题及其条件进行理想化假设。当假设被一步步地推到极限时,问题的实质就凸显出来。大家都知道苹果掉到牛顿头上的故事,可是好多人都不知道牛顿是怎么想的,我从牛顿的传记中知道牛顿是怎么想的:苹果为什么会掉到地球上面而不是飞上天呢?如果苹果树有100英尺高,苹果还会掉到地球上来吗?1000英尺高、10000英尺高呢?假如苹果树有一天长到月球那么高,苹果还会落到地球上吗?•••从而发明了万有引力定律。

四、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需要遵循的原则

1 计划性原则创新能力与技能不同,并非一朝一夕培养出来的。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项具有长远性和计划性的工作。因此,需要体育教师制定科学、合理的阶段性目标和培养计划,并根据相应的计划,分阶段,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2 渐进性原则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须遵循渐进性原则。

3 实践性原则体育教师要多组织一些有意义的体育创新活动,让学生的创新能力在体育实践活动中得到应用、锻炼和提高。

4 结合性原则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如果局限于有限的课堂时间是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体育教师可根据学校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培养工程从课堂延伸到课外活动和大课间活动中,使之有机结合起来,一定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5 个体性原则学生的个性、心理、生理状况各不相同,因此体育教师要因材施教,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引导方法,选择适合他们个性特点的方式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五、注重学生个性培养,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体育课程内容大多来源生活,与学生现实生活与可能生活有着紧密联系,学生课程学习活动以前,对现知对象已经建立起了各自的认知结构,这是他们的学习活动具有选择性与批判性的前提基础。体育教育活动必须调动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主动地对各自原有的认知结构进行整合,自觉地同化新知识和新技能,从而建立起更为完善的新的认知结构。这一过程是学生主动参与下的“身体性体验”过程,是体育知识、技能和个性充分完善和发展的过程,只有体育课程去主动适应学生,才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同时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得到激发,学生的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创新精神是学生健康个性内涵的应有之意,个性是创新的策源地,一个没有个性的人谈何创新。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发展水平和教学目标安排创设情境,提出引起思考的问题,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分析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我们培养跨世纪人才的基础。在教学中应因材施教,多渠道多层次地启发学生的思想,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同时塑造创新意识,开发创新潜能,使他们的创新能力逐步得以培养。

参考文献:

[4] 苏会欣.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J].中国科技信息,2009,(09)

[5] 缪志琼.论体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2).

论文作者:蒋海浪

论文发表刊物:《成长读本》2017年8月总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7

标签:;  ;  ;  ;  ;  ;  ;  ;  

浅析如何培养初中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创新思维能力论文_蒋海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