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白城市一次罕见的沙尘暴天气过程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贾雪霏[1](2020)在《通榆县兴隆山镇小城镇建设问题研究》文中认为城镇化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高低、社会发展进步快慢、人民生活质量高低的关键标志,小城镇作为独立于城市与农村之外的存在,发挥着连接城市和农村的桥梁作用,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解决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关键举措,是推动我国经济均衡发展的重要法宝。推动大中城市和小城镇共同建设、同步发展,提高小城镇的整体带动能力和吸收能力,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合理规划、科学安排,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建设,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城市进步大有裨益。本文主要是针对兴隆山镇小城镇建设情况,致力于找到解决兴隆山镇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遇到的瓶颈问题,从而促进兴隆山镇的小城镇建设又好又快的发展。为实现这一目标,通过文献研究法、实地调查法,深入研究兴隆山镇小城镇建设的现状,通过对遇到的问题进行仔细研究剖析,找到真正困扰小城镇建设的实质因素,在此基础上运用大量统计数据,基于灰色关联分析对经济系统、社会系统、生态系统三个一级指标及10个二级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得出不同指标对兴隆山镇小城镇建设的影响程度。通过研究发现,对小城镇建设具有直接且重要影响的即为经济系统,简言之,经济系统与小城镇建设水平呈正相关,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其次则为社会系统,小城镇建设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社会系统相关因素建设越完善则代表小城镇程度越高,二者也是正相关;最后则为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可以为社会系统打好基础,生态环境也是小城镇建设的一项重要指标。通过上述研究对兴隆山镇小城镇建设提出意见建议,在经济发展方面,通过建立以市场为主导的经济体系、合理引进项目,发挥集群效果、侧重二、三产业发展,采取多元化发展模式和注重培育优质企业,形成良好发展的产业链为主要抓手;在社会建设方面,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公共服务建设和增强服务水平和质量,逐步发挥城镇功能;在生态环保方面,通过转变领导意识,增强其重视程度、提高居民文化素质和多渠道宣传、加强管理,营造生态环保的浓厚氛围等方式,加快兴隆山镇的小城镇建设进程,促进兴隆山镇小城镇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池梦雪[2](2020)在《东亚沙尘源区土地利用类型的遥感分析》文中认为沙尘天气是指强风把细小的土壤颗粒物携带到大气中的一种天气现象,是干旱、半干旱地区一种常见的气象灾害。沙尘天气严重危害着生态环境,同时也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与文明。东亚是全球沙尘的主要源区。近年来,随着世界各国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东亚沙尘排放量有逐年减少的趋势;为了进一步明确沙尘天气的发生规律与起尘地,沙尘源区的空间分布及尘源类型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研究将东亚分为蒙古国、青藏高原、塔里木盆地、河西走廊、黄土高原、锡林郭勒草原及科尔沁沙地七个研究分区。利用19年(20002018)MODIS(Moderate 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L1B(Level 1B)数据对东亚沙尘天气过程进行遥感监测与分析,以探究东亚沙尘天气发生的时空规律;通过MODIS L1B数据与Landsat数据的叠置分析,明确东亚地区的沙尘源类型。研究表明,20002002年、2004年和2006年为东亚地区沙尘天气发生最频繁的年份。20002018年19年间,蒙古国、青藏高原、塔里木盆地、河西走廊、黄土高原、锡林郭勒草原以及科尔沁沙地七个研究分区分别发生沙尘天气86次、60次、399次、140次、102次、85次和63次,共发生沙尘天气935次;以上研究分区4月份发生沙尘次数分别占沙尘天气总次数的36%、45%、18.3%、27.9%、23.5%、38.8%和34.9%;春季发生沙尘次数分别占沙尘天气总次数的82.6%、86.7%、52.6%、58.6%、49.0%、81.2%和79.4%。由此可见,春季(35月)是东亚地区沙尘频发的季节,4月是沙尘频发的月份。除塔里木盆地外,其余地区冬季沙尘天气发生频次仅次于春季,塔里木盆地则表现为夏季(28.3%)次于春季。近些年来,沙尘频次年际变化呈总体下降趋势与植树造林、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等绿化工程有关,增加地表植被覆盖度可以对沙尘暴的发生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东亚的沙尘源地主要分布在蒙古国与中国西北地区,位于沙漠、戈壁、农牧交错带以及绿洲荒漠交错带等生态环境脆弱地带。包括蒙古南部、青藏高原西北部、塔里木盆地塔克拉玛干沙漠西北边缘、河西走廊西部入口处地区北部及东部、黄土高原西北部、锡林郭勒盟浑善达克沙地、科尔沁沙地西北部,共涉及53个旗县区。东亚地区沙尘源的类型主要有干涸湖泊、盐湖、河道、湖床沉积物、山前冲积物、洪积物、活动沙丘、盐碱化土地以及资源开发、农业开发用地等。其中,干涸湖泊、盐湖、水体、河道及河床是东亚共同、普遍的沙尘源类型。由此可见,沙尘源的形成主要与水文条件有关。沙尘源的研究表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导致沙尘天气频繁发生。影响沙尘源形成的自然因素包括气候特征、地形地貌特点、土质条件以及地表植被覆盖状况等;然而多数沙尘源的形成与人口压力剧增、人类频繁的经济活动以及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导致的生态环境破坏有关。沙尘天气的遥感监测捕捉了东亚地区沙尘活动的时间变化规律和空间分布特征,高效地识别了沙尘源地、解析了尘源类型,对东亚沙尘源地的生态环境整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黄建文,韩露露,刘腾姣[3](2018)在《金昌市气候特征及气象灾害风险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利用1991—2016年金昌市气象观测资料,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研究该市气候特征及农业气象灾害风险。结果表明,金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光能资源丰富,年均日照时数为2 745.4 h;温度适宜,年平均温度为9.5℃,四季分明,3个不同特征气候区气温垂直变化差异大;降水稀少,年平均降水量122.3 mm,主要降雨集中在7—8月,12月降雨量最少;影响金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的气象灾害主要有干旱、大风、沙尘暴、暴雨、冰雹、连阴雨等。
王航,田家,王乙汀[4](2016)在《气象条件对白城市主要公路交通事故的影响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利用2008年至2012年间发生在白城市境内302国道和207省道的日交通事故资料和逐日气象资料,分析天气现象及其所造成的灾害与交通事故之间的关系,为交通气象服务提供客观的参考价值。分析表明:各类气象条件中雾对交通的影响最大,伤亡事故的概率最高;交通事故的频次并不是随着能见度的降低而增加,轻雾高于雾;大风对交通安全影响频次最长;冰雪路面也是影响交通安全的重要因素。
杨哲,段有,李艳明,蔡丽丽[5](2015)在《白城市春季沙尘天气特征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利用2002—2013年白城市5个气象站的春季沙尘观测资料,分析了沙尘天气的特征。结果表明:区域沙尘天气、局地沙尘天气出现的次数呈现波动起伏状态,区域浮尘天气的次数较少,仅出现过3次,出现浮尘天气较多的年份正是区域沙尘天气和局地沙尘天气较少的年份;3月区域沙尘天气出现的次数最多,4月、5月局地沙尘天气出现的次数最多;各站平均每年出现沙尘天气的次数基本上呈现西南多东北少的分布,通榆出现的次数最多。
刘俊蓉[6](2015)在《中国北方地区沙尘天气演变特征及起沙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沙尘暴是一种灾害性天气现象,有着巨大的破坏力。每年由于沙尘暴所带来的经济损失是巨大和难以估量的,沙尘暴作为一种气象灾害和生态环境问题早已引起世界各国科学家和有关部门的关注。随着沙尘天气研究的不断深化,目前的科学研究已逐步明确了沙尘天气的时空分布特征、沙尘源地和传输路径、沙尘天气日变化特征以及沙尘起沙机制,基于上述研究,沙尘天气预报、预警和防治措施等方面也取得很大的进展。进行中国北方沙尘天气演变特征和起沙因素的对比研究,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深一步了解我国沙尘天气的历史演变情况、变化发展趋势、不同地区的沙尘起沙机制,还可以为政策决策部门制定合理有效的沙尘暴减缓和防治措施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该研究通过对20002014年全国以及新疆、甘肃、内蒙、宁夏、辽宁5个省份的沙尘天气发生发展趋势进行综合阐述,以及对2014年1至5月份新疆、甘肃、内蒙、宁夏、辽宁5个省份沙尘天气情况的综合分析,明确我国沙尘天气历史演变特征,以及不同沙尘源区沙尘天气的现状;此外,还分析了2014年1至5月份期间,乌鲁木齐、哈密、敦煌、民勤、呼和浩特、阿拉善右旗典型沙尘暴天气过程中风速与悬浮颗粒物(TSP)浓度之间的关系,探讨不同沙源区起沙特征及起沙风速。研究结果表明:(1)20002014期间,我国沙尘天气演变状态复杂,总体呈下降趋势。其中,2000-2010期间,我国沙尘天气频繁,沙尘暴爆发次数频率普遍较高,2010年后,我国沙尘天气发生频率骤降,表明我国沙尘暴防治措施初见成效;(2)2014年15月份中国北方沙尘监测站监测数据统计分析表明,2014年沙尘天气发生最频繁的地区为南疆的和田、喀什和阿克苏;甘肃的敦煌和民勤;4月份为我国多地区沙尘天气的高发期,其次为3月份和5月份;(3)在沙尘天气过程中,风速与TSP浓度的相关性与沙尘天气过程发生在沙尘源区、沙尘影响区及沙尘加强源区密切相关。发生在沙尘源区的沙尘天气过程中,无论在起沙阶段和风沙消失阶段,风速与TSP浓度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尤其是在起沙阶段,两者具有很高的相关性;发生在沙尘加强源区的沙尘天气过程中,无论在起沙阶段和风沙消失阶段,风速与TSP浓度总体相关性较好;发生于沙尘影响区的沙尘天气过程中,风速与TSP浓度总体相关性一般。(4)沙尘天气过程中,风速不是决定TSP浓度的唯一因素,风速高不一定TSP浓度值也高,TSP浓度值还受下垫面条件、温度、湿度、气压、扩散条件等多重因素的影响。(5)不同地区沙尘天气起沙过程中,风速和TSP浓度的相关关系因当地下垫面条件、风速、温度、湿度、气象等气象条件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拟合关系。中国北方地区沙尘天气过程中风速和TSP浓度通过拟合关系为:y=0.42 e0。44 x。
荣丽华[7](2015)在《内蒙古锡盟南部区域中心城市空间发展研究》文中指出“扩大内陆沿边开放”和“桥头堡”战略背景下,我国对外开放格局正在由沿海向沿边和内陆延伸。内蒙古因借区位和资源优势,在国家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备受关注。内蒙古空间广阔,地域狭长,城镇规模小,布局松散,一体化网络较难形成,均衡发展投入大见效慢。针对这一独特的地域特征,为了在区域竞争和协作中取得优势地位,论文研究认为,内蒙古应打破行政界域,以跨区域的视角,重新审视区域空间发展条件,选择具有优势条件的地区优先发展,优化区域中心城市体系,空间上培育战略门户节点和区域联动轴线,构筑外向型空间格局,通过区域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和发展轴线的扩散效应,融入周边省份和地区的发展网络。锡林郭勒盟(以下简称“锡盟”)资源富集,锡盟南部地区近邻“京津冀”,具有参与“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优势条件,同时也是我国打通中蒙国际通道、内蒙古连接东西的战略节点。论文研究从国家宏观发展战略、内蒙古区域空间布局、锡盟自身发展诉求三个层面,以区域中心城市生成理论、区域空间结构理论、区域协调发展理论为理论基础,提出“培育锡盟南部区域中心城市”这一论题,并围绕这一论题对该区域中心城市的必要性、适宜性选址、途径与策略展开论述。首先,论文研究通过对内蒙古区域中心城市生长环境、空间布局特征和发展现状的分析,对地级以上城市中心性和县级以上城市综合规模的量化测度,认为亟需在锡盟南部培育区域中心城市。其次,论文研究针对内蒙古地域特征,提出符合内蒙古区情的区域中心城市构建条件,对比分析锡盟南部空间发展条件,初判选址可能,选取适宜性评价因子量化校核,遴选锡盟南部区域中心城市合宜选址。再次,论文研究认为这个“将有的”的区域中心城市具有“生长型”特征,并以“生长型”规划理念和方法,从产业发展、人口与城镇化、区域交通和城市空间布局等角度,探讨传统草原城镇生长为区域中心城市的途径与策略。论文研究认为,培育锡盟南部区域中心城市,锡盟南部可以以这个“将有的”区域中心城市为门户和节点,打通区际联系通道,融入“京津冀”乃至更大区域的发展网络,实现“洼地崛起”。论文研究有助于内蒙古优化区域中心城市体系,完善城镇规模结构;利于内蒙古打通国际性通道和区域联系走廊,构筑外向型空间格局;通过探讨典型草原城镇“生长”为区域中心城市的途径与策略,拓展了区域中心城市和城市空间发展研究的层次性和地域性。
孙钦宏,王宁,幕秀香[8](2012)在《亚洲沙尘暴数值预报模式(CUACE-Dust)对吉林省主要城市预报能力检验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利用亚洲沙尘暴数值预报模式(CUACE-Dust)近地面层沙尘浓度GRADS格式产品和文本格式城市最高浓度和最高沙尘暴等级产品,结合吉林省主要城市长春、白城、延吉地面观测资料,通过有无检验和分级检验两种方式,利用TS评分、预报偏差、预报效率等检验统计量对最终检验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得到该模式对吉林省沙尘天气预报能力的结论及相关原因分析,为吉林省沙尘暴天气预报方法试着做出初步探索。
杨健儿[9](2011)在《上海市近地表大气颗粒物污染特征及来源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气颗粒物是指分散在大气中的固态或液态颗粒状物体,是影响城市空气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研究表明,空气中的细颗粒物质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富集在颗粒物上的有毒和有害组分,不仅对环境空气质量,而且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会造成很大的威胁,重金属是其中一类主要污染物质。重金属一旦进入环境体系就成为永久性潜在污染物质。掌握大气颗粒物在城市近地表环境的时空分布特征及扩散机制十分必要。研究近地表大气颗粒物中吸附的重金属元素的累积、迁移规律,对相关部门采取措施防治大气颗粒物及其吸附重金属污染,改善和净化城市生活环境,保护城市居民身体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论文选取华东师范大学普陀校区、闵行校区、青浦香花桥水利技术推广站设立近地表大气颗粒物采样点,分别代表上海市生活居住区、工业区、农业区。分析上海市近地表大气悬浮颗粒物(PM2.5、PM10、TSP)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颗粒物中重金属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探讨特殊大气事件如沙尘暴等对上海市大气颗粒污染的影响。并利用CMB模型结合扫描电镜观察和能谱测试,对上海市大气颗粒物来源做出初步判断。得出以下结论:(1)2009-201O年上海市TSP浓度符合二类区的空气质量标准,总体空气质量较好。PM10和PM25浓度与2001-2005年的浓度相比有所下降,说明上海市近些年来针对大气颗粒物污染的防治措施有所见效。上海市冬季和春季颗粒物浓度明显高于夏季和秋季,这是由于受到冬季特殊的天气系统和春季沙尘暴天气的影响。(2)与其他城市的监测结果相比,上海市大气中的Cu、Zn、Pb等重金属浓度并不高,因此来自燃煤、燃油及工业污染等来源的人为污染相对较轻。2009年-2010年上海市Pb的年平均浓度值下降十分明显,自1997年上海市停止使用含铅汽油以后,大气中的Pb排放得到较好的控制,以及之后的一系列措施确实起到了降低大气中Pb浓度的作用。(3)PM2.5、PM10、TSP中的所有元素都在冬季最高,这是由于冬季特殊的气象条件导致污染物不易扩散。大多数重金属元素的最低浓度值都出现在夏秋季节,这是由于夏季降水丰富。降雨通过冲刷、雨除等机制使大气颗粒物中各元素的浓度大大降低。Ca、K、Fe、Mn、Al、Mg等元素的春季浓度都较高。这是由于春季受到北方沙尘暴天气的影响,上海地区风沙较大,携带的地壳元素也较多。与地壳元素相比,春季的多次沙尘暴及浮尘天气对人为元素的影响相对较小。(4)重金属元素Cu、Mn、Cr、Ni、Zn、Pb在颗粒物中的富集因子PM2.5>PM10>TSP,说明重金属元素在细颗粒中的富集效应更明显,产生的危害也更大。Ni、Zn、Pb在PM2.5、PM10、TSP中的富集因子都大于10,发生元素富集。(5)三个采样点的第一主成分主要来自Zn、Cu、K、Fe、Mn、Cr、Pb等金属元素,多为亲气元素,主要来自人为污染排放。第二主成分主要来自Mg、Ca、Al等金属元素,代表亲石元素,主要为自然源排放。(6)采用CMB模型对上海市大气颗粒物来源进行判断,结果表明PM2.5、PM10前三个排放源依次为燃煤排放、水泥排放和土壤尘排放,TSP前三个排放源依次为水泥排放、土壤尘排放和汽车尾气排放。各个采样点的源解析结果基本相近。同时,不同的采样点的源解析结果还存在差异。说明上海市大气颗粒物同时受到共同的区域影响和局地排放的影响,总体来说具有同源性。(7)根据对采样点颗粒物扫描电镜的观察,得出上海市大气颗粒物主要有以下几类:①燃煤飞灰;②链状烟尘集合体;③蓬松的团状烟尘集合体;④规则矿物颗粒;⑤不规则矿物颗粒;⑥海盐颗粒;⑦形态独特的不明颗粒物。结合能谱分析得出,燃煤属于上海市大气的常见污染源之一。土壤尘排放是上海市大气重要的排放源。能谱测试显示上海市大气颗粒物中存在一定浓度的S元素,可能与上海市大气中的SO2浓度偏高,导致颗粒物表面酸化有关。(8)对上海市沙尘暴天气期间作后向气流轨迹分析表明,3月中下旬的上海市地区大气污染极大程度上受到内陆沙尘暴的影响。发生在4月末的沙尘暴天气,则受到内陆地区沙尘暴天气的影响以及高压过境后的反吹气流的影响。
凌肖露,张镭,郭维栋,张仁健[10](2010)在《沙尘气溶胶对半干旱区微气象学特征影响的初步研究》文中指出沙尘气溶胶通过改变地表—大气间的短波及长波辐射从而对地气间热量传输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地表能量收支平衡以及近地面层气象要素的分布。半干旱区是我国干旱化表现最为剧烈的地区,也是沙尘暴频发地区和主要源区之一。本文利用吉林通榆半干旱区国际协调强化观测计划基准站2006年4~6月近地层微气象、地表辐射通量和沙尘气溶胶浓度观测资料,对比分析了该地区在典型沙尘暴天气、扬沙天气和晴朗天气等不同天气状况下近地层各气象要素、地表能量平衡及辐射收支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沙尘气溶胶对半干旱地区地面微气象学特征及辐射收支具有明显的影响,且表现出不同于干旱区的若干特性:半干旱区沙尘天气下的平均风速比晴天高约2m.s-1,而相对湿度则降低了约35%。相对而言,气温和浅层地温的变化对沙尘的影响响应较弱。半干旱区在沙尘天气时地表净辐射小于晴天,感热/潜热通量分别约占净辐射的55%和30%,分别远大于/远小于晴天时的情形。该地区气溶胶质量浓度与日均感热、相对湿度、潜热等要素具有明显的相关,相关系数分别高达0.70、-0.75和-0.62。相比之下,干旱区沙尘天气时的感热通量要小于晴天时的值,而且气象要素的响应更加剧烈。
二、白城市一次罕见的沙尘暴天气过程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白城市一次罕见的沙尘暴天气过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通榆县兴隆山镇小城镇建设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概念界定 |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兴隆山镇小城镇发展条件与现状分析 |
2.1 兴隆山镇概况 |
2.2 兴隆山镇小城镇建设的发展历程 |
2.3 兴隆山镇小城镇建设现状 |
第三章 兴隆山镇小城镇建设存在问题 |
3.1 兴隆山镇小城镇建设中经济建设存在的问题 |
3.2 兴隆山镇小城镇建设中社会发展存在的问题 |
3.3 兴隆山镇小城镇建设中生态环保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的兴隆山镇小城镇建设影响因素分析 |
4.1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
4.2 基于灰色关联的实证分析 |
4.3 结果分析 |
第五章 结论与对策建议 |
5.1 结论 |
5.2 对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2)东亚沙尘源区土地利用类型的遥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目的及可行性分析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1 国外研究进展 |
1.3.2 国内研究进展 |
2 研究内容及研究区概况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2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2.1 研究内容 |
2.2.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3 数据与方法 |
3.1 沙尘天气研究方法 |
3.2 沙尘天气遥感 |
3.2.1 沙尘天气遥感原理 |
3.2.2 影像来源与预处理 |
3.3 方法有效性验证 |
3.3.1 沙尘天气对气溶胶光学厚度的影响 |
3.3.2 沙尘天气对能见度的影响 |
3.3.3 沙尘天气对PM_(2.5)、PM_(10) 及空气质量指数的影响 |
4 沙尘天气时空变化特征 |
4.1 2000 ~2018 年沙尘天气统计及时间分布特征 |
4.2 沙尘天气空间分布特征 |
4.3 小结 |
5 沙尘源区下垫面类型解析 |
5.1 蒙古沙尘源区下垫面类型解析 |
5.2 青藏高原沙尘源区下垫面类型解析 |
5.3 塔里木盆地沙尘源区下垫面类型解析 |
5.4 河西走廊沙尘源区下垫面类型解析 |
5.5 黄土高原沙尘源区下垫面类型解析 |
5.6 锡林郭勒草原沙尘源区下垫面类型解析 |
5.7 科尔沁沙地沙尘源区下垫面类型解析 |
5.8 小结 |
6 沙尘源变化及其成因 |
6.1 沙尘源区土地利用类型变化 |
6.2 沙尘源成因分析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与讨论 |
7.2 创新点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科研项目情况 |
(3)金昌市气候特征及气象灾害风险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区概况 |
1.2 资料来源 |
2 气候资源 |
2.1 气温与地温 |
2.2 降水 |
2.3 光照条件 |
2.4 气压与风 |
3 四季气候特征 |
3.1 冬季 |
3.2 春季 |
3.3 夏季 |
3.4 秋季 |
4 分区气候 |
4.1 平川气候区 |
4.2浅山气候区 |
4.3 高山气候区 |
5 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分析 |
5.1 干旱 |
5.2 大风、沙尘暴 |
5.3 局地暴雨、冰雹 |
5.4 连阴雨 |
6 结论 |
(5)白城市春季沙尘天气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沙尘天气的时间分布特征 |
2.1.1 年分布特征。 |
2.1.2 月分布特征。 |
2.2 沙尘天气的空间分布特征 |
3 结论 |
(6)中国北方地区沙尘天气演变特征及起沙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沙尘暴研究进展 |
1.2.2. 沙尘源地及传输路径 |
1.2.3. 沙尘起沙机制研究 |
第2章 研究资料和方法 |
2.1. 研究资料 |
2.1.1. 监测站点介绍 |
2.1.2. 沙尘统计年鉴 |
2.2. 研究方法 |
2.3. 研究内容 |
第3章 2014年中国北方沙尘天气过程演变特征 |
3.1. 全国沙尘天气概况 |
3.2. 沙尘暴天气过程演变特征分析 |
3.2.1. 新疆 |
3.2.2. 甘肃 |
3.2.3. 内蒙 |
3.2.4. 宁夏 |
3.2.5. 辽宁 |
本章小结 |
第4章 沙尘天气过程影响因素分析 |
4.1. 典型沙尘源区沙尘天气过程TSP浓度与气象要素分析 |
4.1.1. 新疆 |
4.1.2. 甘肃 |
4.1.3. 内蒙古 |
4.2. 起沙风速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7)内蒙古锡盟南部区域中心城市空间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全方位开放背景下,内蒙古构筑外向型空间发展格局 |
1.1.2 桥头堡战略背景下,锡盟南部地区由边缘向桥梁转变 |
1.1.3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草原城镇构筑城乡发展新格局 |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2.1 国家宏观战略层面 |
1.2.2 内蒙古区域空间布局 |
1.2.3 锡盟自身发展诉求 |
1.3 题目及相关概念释义 |
1.3.1 锡盟南部地区 |
1.3.2 区域中心城市 |
1.3.3 城市空间发展 |
1.4 研究内容 |
1.4.1 必要性和重要性 |
1.4.2 适宜性选址 |
1.4.3 途径与策略 |
1.5 研究目的、意义及方法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意义 |
1.5.3 研究方法 |
1.6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1.1 区域中心城市生成理论 |
2.1.2 区域空间结构理论 |
2.1.3 区域协调发展理论 |
2.1.4 城市空间布局方法 |
2.2 既有相关研究综述 |
2.2.1 关于区域中心城市研究综述 |
2.2.2 关于城市空间发展研究综述 |
2.2.3 关于城市中心性研究综述 |
2.3 典型案例分析 |
2.3.1 深圳市跨越式发展经验 |
2.3.2 榆林构建省际边界区域中心城市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内蒙古区域中心城市发展 |
3.1 内蒙古区域中心城市形成与空间布局 |
3.1.1 区域中心城市的形成与演进 |
3.1.2 区域中心城市的生长环境 |
3.1.3 区域中心城市空间布局 |
3.1.4 城镇空间布局特征 |
3.2 内蒙古区域中心城市发展现状 |
3.2.1 区位与交通 |
3.2.2 自然与生态 |
3.2.3 经济与社会 |
3.2.4 资源与产业 |
3.3 内蒙古区域中心城市中心性分析 |
3.3.1 地级以上城市中心性分析 |
3.3.2 县级以上城镇场强格局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适宜性选址与构建条件 |
4.1 区域中心城市的构建条件 |
4.1.1 辐射带动能力 |
4.1.2 适宜的城市规模 |
4.1.3 交通通达能力 |
4.1.4 综合服务功能 |
4.1.5 良好的生态环境 |
4.2 锡盟南部及周边区域概况 |
4.2.1 锡林郭勒盟城镇空间布局分析 |
4.2.2 锡盟南部与冀北六县比较分析 |
4.2.3 锡盟南部区域概况 |
4.3 培育区域中心城市的条件评价 |
4.3.1 评价因子选择及数据获取 |
4.3.2 培育区域中心城市的综合适宜性指数 |
4.3.3 区域中心城市适宜性选址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产业发展与布局 |
5.1 多伦诺尔产业发展基础及发展环境分析 |
5.1.1 城市产业发展一般规律 |
5.1.2 多伦诺尔产业发展基础 |
5.1.3 锡盟产业经济发展环境 |
5.1.4 首都经济圈产业协同发展和北京产业外迁趋势分析 |
5.2 构建多伦诺尔多元产业体系 |
5.2.1 多伦诺尔未来产业层次划分 |
5.2.2 多伦诺尔未来产业发展选择 |
5.3 多伦诺尔产业空间布局 |
5.3.1 产业空间布局的内涵及影响因素 |
5.3.2 多伦诺尔地区产业空间布局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人.与城镇化途径 |
6.1 中心城市适宜人.规模 |
6.1.1 适宜人.规模下限 |
6.1.2 适宜人.规模上限 |
6.2 区域人.发展趋势与多伦诺尔人.现状 |
6.2.1 区域人.发展变化趋势 |
6.2.2 多伦诺尔人.发展特征 |
6.2.3 多伦诺尔人.发展趋势 |
6.3 多伦诺尔人.与城镇化途径 |
6.3.1 产业发展带动人.聚集 |
6.3.2 宜居城市吸引人.聚集 |
6.3.3 新型城镇化引导人.回流 |
6.3.4 承接生态移民迁入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区域交通一体化发展 |
7.1 交通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
7.1.1 区域交通与城市形成及发展 |
7.1.2 城市交通与城市空间结构交互作用 |
7.2 区域交通基础及发展趋势 |
7.2.1 区域公路交通现状 |
7.2.2 区域铁路交通现状 |
7.2.3 区域航空交通现状 |
7.2.4 锡盟南部交通通达性分析 |
7.3 锡盟南部区域交通需求及主要流向分析 |
7.3.1 锡盟南部区域交通需求分析 |
7.3.2 锡盟南部区域交通主要流向分析 |
7.3.3 区域综合交通发展趋势与前景 |
7.4 区域交通一体化发展策略 |
7.4.1 构建通疆达海区域性通道 |
7.4.2 构建多蓝综合交通枢纽 |
7.4.3 建立便捷高效的内外交通网络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生长型”规划理念下城市空间布局 |
8.1 城市空间格局的形成与演变 |
8.1.1 多伦诺尔城市发展历程回顾 |
8.1.2 多伦诺尔城市空间形态演变 |
8.1.3 多伦诺尔城市空间布局影响因素 |
8.2 “生态导向”空间拓展条件评价 |
8.2.1 适宜性建设用地评价 |
8.2.2 城市发展方向选择 |
8.2.3 城市空间增长边界 |
8.3 多伦诺尔构建区域中心城市空间布局 |
8.3.1 多伦诺尔城市空间布局特征 |
8.3.2 多伦诺尔城市空间结构与形态 |
8.3.3 多伦诺尔城市空间布局 |
8.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
9.1.1 主要结论 |
9.1.2 创新点 |
9.2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
9.2.1 研究不足 |
9.2.2 未来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在读期间科研及发表论文情况 |
附录-Ⅱ图录 |
附录-Ⅲ表录 |
附录-Ⅳ城镇综合规模指数计算附表 |
(9)上海市近地表大气颗粒物污染特征及来源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研究的整体思路和框架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
2.1 上海的自然环境 |
2.2 上海的人文环境 |
2.3 上海的能源结构 |
2.4 上海大气污染状况及相应的防治措施 |
第三章 样品采集与室内分析 |
3.1 样品采集 |
3.2 室内分析与测定 |
3.3 数据处理 |
第四章 上海市近地表大气颗粒物浓度特征研究 |
4.1 上海市近地表大气颗粒物空间分布特征 |
4.2 上海市近地表大气颗粒物季节分布特征 |
4.3 TSP、PM_(10)、PM_(2.5)浓度相关性分析 |
4.4 色度与颗粒物浓度 |
4.5 结论 |
第五章 上海市近地表大气颗粒物重金属地球化学特征 |
5.1 上海市近地表大气颗粒物重金属污染空间分布特征及原因 |
5.2 上海市近地表大气颗粒物重金属污染季节变化特征及原因 |
5.3 上海市近地表大气颗粒物重金属富集情况 |
5.4 上海市近地表大气颗粒物重金属元素浓度主成分分析 |
5.5 结论 |
第六章 上海市近地表大气颗粒物污染源解析 |
6.1 采用CMB模型判断上海市近地表大气颗粒物污染来源 |
6.2 通过SEM-EDX判断上海市近地表大气颗粒物污染来源 |
6.3 利用后向轨迹模式研究沙尘暴期间上海市近地表大气颗粒物污染来源 |
6.4 结论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沙尘气溶胶对半干旱区微气象学特征影响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资料来源和数据处理 |
2.1 资料来源 |
2.2 数据处理 |
3 不同天气状况下各气象要素及辐射收支的对比分析 |
3.1 天气分类 |
3.2 地面气象要素的差别 |
3.3 地面能量收支的差异 |
4 气溶胶质量浓度和各气象要素及辐射收支的相关性 |
4.1 数据处理 |
4.2 相关分析 |
5 典型天气个例分析 |
5.1 天气实况 |
5.2 地面气象要素的变化 |
5.3 地面辐射收支和能量平衡的变化 |
6 结论和讨论 |
四、白城市一次罕见的沙尘暴天气过程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通榆县兴隆山镇小城镇建设问题研究[D]. 贾雪霏. 吉林农业大学, 2020(04)
- [2]东亚沙尘源区土地利用类型的遥感分析[D]. 池梦雪.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3]金昌市气候特征及气象灾害风险分析[J]. 黄建文,韩露露,刘腾姣. 安徽农业科学, 2018(27)
- [4]气象条件对白城市主要公路交通事故的影响分析[J]. 王航,田家,王乙汀. 气象灾害防御, 2016(01)
- [5]白城市春季沙尘天气特征分析[J]. 杨哲,段有,李艳明,蔡丽丽. 现代农业科技, 2015(17)
- [6]中国北方地区沙尘天气演变特征及起沙机制研究[D]. 刘俊蓉. 甘肃农业大学, 2015(04)
- [7]内蒙古锡盟南部区域中心城市空间发展研究[D]. 荣丽华.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5(01)
- [8]亚洲沙尘暴数值预报模式(CUACE-Dust)对吉林省主要城市预报能力检验分析[J]. 孙钦宏,王宁,幕秀香. 吉林气象, 2012(02)
- [9]上海市近地表大气颗粒物污染特征及来源分析研究[D]. 杨健儿. 华东师范大学, 2011(10)
- [10]沙尘气溶胶对半干旱区微气象学特征影响的初步研究[J]. 凌肖露,张镭,郭维栋,张仁健.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