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手术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因素并探讨临床相应护理措施论文_田宪荣

(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 山西晋中 030600)

【摘要】目的:针对手术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探讨临床相应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到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268例患者。根据护理措施的差异,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134)和对照组(n=134),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加强切口感染预防。结果:观察组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3h、非层流室、有参观人员、接台手术、急诊手术的手术切口感染风险更高(P<0.05)。结论:根据手术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因素,加强护理干预,能够降低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关键词】感染;手术室;因素;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0-0233-02

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较高,会引起手术切口裂开,影响切口的愈合,增加患者的痛苦,严重可能引起患者病情恶化,危及患者生命。研究发现[1],手术切口感染还可能诱发其他并发症,需要引起医护人员的重视。本文将针对手术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探讨临床相应护理措施,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到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268例患者。男性144例,女性124例,年龄22~60岁,平均年龄(40.25±5.57)岁,其中,普外科患者74例,骨科患者84例,妇产科患者86例,胸外科患者24例。根据护理措施的差异,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134)和对照组(n=134),进行对照研究。对不符合本次研究的患者,例如合并肝肾功能障碍患者等,已进行排除。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加强切口感染预防,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1.2.1完善手术室护理管理 分析患者的身体状况、既让病史等,确定手术创口感染的风险因素, 制定护理干预对策。 组建安全监督管理小组,由护士长带队,进行组内讨论,反思护理工作中的不足,积极查阅资料,改进护理工作。对切口感染进行针对性干预,落实手术室的相关规章制度,做好消毒及清洁工作,加强护理工作监督和考核。

1.2.2加强护理人员技能培训 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技能培训,要求护理人员熟练操作,提高专业理论水平,提高患者的重视程度,预防切口感染。护理质量对手术质量的影响较大,需要护理人员做好主治医师的配合工作。要求器械护士加强手术器械的清洁工作,做好消毒灭菌工作,坚持无菌覆盖原则。

1.2.3要求护理人员树立无菌意识 强化护理人员的无菌化理念,护理人员应自觉坚持无菌操作,术前应清洗消毒双手,严格控制进出手术室的人员及器具,控制参观人员数量,按照手术室要求穿戴,营造良好的无菌环境。

1.2.4完善手术室护理措施 术前评估患者的免疫能力,对可能引起患者抵抗力下降的因素进行严格把控,在进行备皮准备时,应尽量减小对患者皮肤的伤害。患者术前应进行抗菌淋浴,进行彻底的全面消毒,处理患者手术部位的毛发。术前2d,指导患者进行沐浴,要求患者做好清洁卫生工作,减少皮肤菌落数量,要求患者尽量使用抗菌药液沐浴。患者不方便沐浴时,应对患者进行局部消毒除菌。在手术无特殊要求时,应尽量使用层流手术室,减少环境中细菌的数量。对耐高温的手术器械,应使用湿压法进行灭菌处理。不耐高温的器具,应使用低温等离子进行灭菌。优先安排相对复杂的手术,每台手术完成后,应进行30min的消毒,再安排下一台手术。

1.3 评价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切口感染情况,表浅手术切口感染:出现红肿以及热痛,可能出现脓性分泌物,细菌培养阳性;深部感染:切口有脓性分泌物,穿刺或者引流时能抽到脓液,切口部位压痛或疼痛,影像学检查或病理检查显示感染。

1.4 统计学方法

采取SPSS21.0进行数据统计,计数资料以(%)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切口感染发生情况

加强切口感染预防护理后,观察组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切口感染发生情况比较[n(%)]

3.讨论

手术切口感染是影响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重要因素,会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给患者带来较大的身心痛苦,一旦处理不当,可能引发炎症或败血症,威胁患者生命安全。据相关调查显示[2],手术切口感染在感染类患者中占比高达20%,且感染患者的死亡率是未感染者的2倍以上。本次研究发现,手术时间≥3h、非层流室、有参观人员、接台手术、急诊手术的手术切口感染风险更高(P<0.05),要求手术室护理人员必须树立无菌操作意识,加强切口感染预防工作。

研究表明,手术室空气中的细菌含量是引起术后切口感染的一个重要因素,细菌含量与感染风险呈正相关。在手术前,应对手术室进行消毒处理,但在手术开始后,空气中细菌含量上升,患者切口部位容易被外界细菌侵入,影响患者的预后。研究发现[3],急诊手术患者的手术切口感染风险明显上升,可能与术前准备不充分有关,缺少有效的术前干预,或对患者隐藏的疾病未能及时发现。在进行手术操作时,医师缺少充足的时间用于患者皮肤清洁和视野选择,对临床经验和专业判断依赖性较大,增加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从手术时间上看,手术时间越长,切口暴露时间也越长,受到细菌侵犯的风险也越高,且长时间的暴露创口组织,还会损伤患者生命器官,影响患者术后免疫系统的恢复,要求医师加强对时间的控制。有研究显示[4],手术时间<2h,患者术 后切口感染的风险较低,随着时间的增加,感染风险也直线上升。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应完善手术室护理管理,加强护理人员技能培训,要求护理人员树立无菌意识,完善手术室护理措施,减少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

综上所述,根据手术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因素,加强护理干预,能够降低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

[1]戴银伟.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5):144-146+150.

[2]刘梅丽,梁水珍.分析影响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因素及预防护理对策[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6(11):99-101.

[3]赵国良,张在保.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6,35(08):1912-1915.

[4]何群英.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24):266+270.

论文作者:田宪荣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9

标签:;  ;  ;  ;  ;  ;  ;  ;  

分析手术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因素并探讨临床相应护理措施论文_田宪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