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艺术品拍卖市场与艺术市场发展策略的思考_艺术品论文

关于当前艺术品拍卖市场与艺术市场发展策略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市场论文,艺术品论文,策略论文,艺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国内艺术市场的发展已近十年,从最初的私下交易,到店铺、画廊的明码标价,直到拍卖业的兴起,一步一步浮出海平面,逐渐成为社会生活中备受注目的热点之一。它是否能够成为继地产、股票之后的又一个投资领域或新兴产业?答案是肯定的,但尚存在很大的距离,就当今中国艺术市场的现状而言,仅仅是巨大的帷幕刚刚掀起一角。

拍卖业发展现状

让我们来观察一下近年来发展得如火如荼的艺术市场之龙头——拍卖业。拍卖行的成立是中国大陆艺术市场真正步入社会、浮出水面、公开化的标志。在经历了三、四年的火爆与热闹之后,97年却迎来了滑坡。一方面是拍卖公司大量出现(国内注册拍卖公司已达千家,仅北京一地便聚集着30家),另一方面却是市场的低迷与停滞不前。造成滑坡的原因:除了受宏观经济发展状况、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以外,拍卖市场中价格的混乱、真伪难辨、炒作之风兴盛,使风险性增大,也阻止了一部分社会资金的投入。拍卖业并不是简单的“空手道”生意,而更多是依靠专业知识、专业人才、高质量的货源以及客户的培育与开发。所以,缺乏充分准备、专业性较差的公司,在目前的状况下很难有所作为,相信在这几年中,将是拍卖业优胜劣汰的局面。

还有一点也值得注意,拍卖行毕竟是二级市场(即收藏家或经纪人、中介机构、收藏家),它需要有一级市场(即艺术家、中介人、收藏家)的有力支撑,对货源的开发以及基础客户的培育与开发并不是其长项,没有一级市场的积极配合,二级市场终将成为空中楼阁;反过来,二级市场的繁荣又直接刺激着一级市场的发展,只有拥有了良好的互动关系,才能拥有真正健康的艺术市场。而目前国内艺术市场的发展正好是反向的,拍卖业首先兴起,画廊业则相对脆弱。当然,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我们需要通过热闹来引起关注、引入资金,然后再来调整,再进行基础建设。所以,目前市场的低迷也好、滑坡也好,并不是件坏事,它是市场发展规律的体现,虚火过后,真实的一面方才显露,这也使我们从业者有时间进行思索,多做些基础工作。

虽然,拍卖市场面临诸多问题,有着种种不完善之处,但这毕竟是新兴“行当”,我们没有现成的老师。拍卖业经过几年的发展已成规模,并取得了一些很好的成绩,尤其是97年到今年上半年期间,在大局并不乐观的情况下仍取得一些可喜进步:一、中国书画已成为市场主流、趋向稳定和精品化,收藏家也更加成熟、更专业也更挑剔。从嘉德拍卖公司98年春拍中便可看到如下的数字统计:书画拍卖总成交额为2800万,成交率为78.8%,其中在50万元以上的精品成交率为100%,5万元以上的作品成交率为80%,只要是真迹,品格好的精品绝不会出现无人识货而受冷落的局面。作为整场拍卖的最后一幅作品——清代宫廷画家张为邦的《乾隆御骑图》便是最好的例证,估价仅为3万至4万元,从2万元起拍,经过二十多个回合的竟拍,最终以120万元成交,令人咋舌。二,国内买家不断成长。拍卖行的客户主要是国内经济效益较好的大企业、海外华人大收藏家、国内经纪人,有较强经济实力的国内个人收藏家还是极少数。当今拍卖中最大买家已从最初的港台海外集团转向为国内人士,'98嘉德春拍书画专场,国内买家已占70%,这是一个令人鼓舞的数字,表明大陆市场正在不断拓展、潜力巨大。三,当代中青年国画家开始进入拍卖,是一个可喜的变化。改变一味追逐过世大师作品的审美趣味,增添了活力,拓展出新的空间,无论是对艺术市场还是对当代文化建设都将产生深远影响。一方面由于文化艺术品这种不能再生产的特殊商品,经过几年的流动,货源稀缺;另一方面,大师级艺术作品的价格已经稳定、日趋顶峰,升值空间不大,所以买卖双方均不约而同地作出尝试,向当代中青年艺术家作品靠拢,选择某些“绩优股”。最先是嘉德公司在97秋拍中推出当代中青年艺术家专场,随后在98年嘉德、荣宝、翰海春拍中均推出中青年画家作品、中青年艺术家作品(包括国画、油画,油画已先于国画启动)的入市,虽然在总成交额中所占比例微乎其微,对过世大师的作品尚不能形成冲击,但它的出现对年轻的中国艺术市场的培育有四大益处:1.使收藏者以及关心中国艺术发展者集中看到了建国以来,艺术风格的传承、延续与变化,使我们有机会了解到当代艺术家在建构具有当代性的中国绘画的审美图式上所作的努力,并力图在经济价值上予以肯定;2.投资正处于上升时期的中青年艺术家的市场潜力与增值前景巨大。参看发展成熟的西方艺术市场,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成熟的市场核心是对当代艺术品的收藏,而带来的回报也是巨大的,这一点我们刚*

起步;3.市场的发展促使我们更加认真总结近、现代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历程,关注当代文化艺术的建设,梳理当代艺术发展脉络,进而能够为市场发展提供明晰的参考体系以及建立博物馆等公共收藏体制,这是艺术市场要得到充分发展的一个前提,也是艺术市场趋向成熟的另一重要标志。这需要国家政府、文化管理部门的引导,相关政策的扶持,学者专家的研究以及经营机构、从业人员的共同努力,方可实现。虽然,路途艰辛而遥远,但这正是我们所应具备的文化责任感与历史责任感,即为新兴市场,又为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4.正是由于当代艺术市场的发展,促使与其紧密联系的专业画廊和专业经纪人走上历史舞台。在今天的中国艺术市场的发展历程中这一点显得尤为迫切与现实,如何为老客户提供长期而又有效的专业服务,如何为新客户提供准确而有序的投资咨询,又如何发掘富有才华的新艺术家,推荐富有新意的创作作品,从而努力开拓市场,形成良性循环。目前艺术市场发展中最欠缺与薄弱的正是这一关键环节。

中国艺术市场的发展策略与步骤

前文对近年拍卖业的现状予以简单勾勒,目的是让大家知道我们的市场尚处于初级阶段,中国艺术市场要想得以全面启动、健康而有序地发展,应当具备以下几个必要条件:

1.国家宏观经济运行状况良好,保持快速而稳健的增长速度。西方工业国家自50年代初就进入史无前例的经济腾飞,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通货膨胀总是一个如期而至的副产品,货币贬值,艺术品就成为一种有引吸力的投资,作为抑制膨胀的屏障。从历史上看,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总是循环不断,维持信誉和提高财产价值都会推动艺术品价格的上扬。所以艺术市场的波动与大经济环境息息相关,近年来国内拍卖业的火爆与迅速发展,正是我国经济处于快速增长时期,而97年和98年由于宏观调控,地产、股市的相对低迷,加之东南亚金融危机的不期而至,使目前的市场呈现徘徊不前的局面。但中国经济的稳步发展及国力的不断增加,为艺术市场的全面启动提供着发展背景。

2.鼓励艺术投资的政策出台,尤其是税收制度。我们可以以美国为例,只要捐赠艺术品,便可以免税。如果10年前,你以1万美元购买一幅画,在今天如果此画已增值为10万美元,这时你将它捐赠给博物馆,就可按目前的10万美元的市场价值得到税收信誉卡。也许你投资非常准确或者投入较多,那么你就有可能免去数目可观的所得税。这是企业、个人购买艺术品非常重要的原因。当然,在我国目前实行类似制度尚有难度,需要依赖配套措施的出台以及文化艺术产业自身的发展程度。

3.银行、保险业等金融机构对艺术品的认同,艺术品交易实际上与金融业密不可分,例如日本经济鼎盛期,购买梵高《加歇医生肖像》等艺术作品,创造了一系列惊人的世界记录,均是在银行贷款帮助下得以实现的。另外,世界各大著名银行、金融债券公司、保险公司都参与艺术品交易。这实际上在为促进艺术品的再流通、在社会上对其价值的肯定,树起可靠的保障。目前,我国金融业对此项目的了解以及关注点并不在此,这需要一个过程:从认识、到入市、再到操作。但国内已有个别银行、证券公司开始购画,寻找新的投资点,进入实质运作阶段尚要等待。

4.大企业的收藏与公共收藏机制的确立。以上几个条件的确立,促使大企业、财团无论从投资还是减免税收的角度,有条件得以积极参与艺术市场,只有雄厚资金的投入,才可能使市场全面启动,博物馆等公共收藏体制便得以确立,才能使艺术市场真正能够健康地发展。

5.画廊业的崛起。市场需求的扩大势必要求专门机构的专业化服务,那么画廊的繁荣才能成为可能,艺术市场中的坚实基础便得以确立。在80年代,美国纽约就拥有3000多家画廊,日本东京银座仅一条街上就有360多家画廊。我国的画廊从数量上与质量上与西方发达国家相去甚远,据说,北京现有画廊300家,但绝大多数是充数的画店、旅游纪念品商店,无力也无职责对艺术家进行发掘、宣传,也不可能对国内市场进行培育工作,所以,对艺术品的市场与文化价值的定位只能由专业画廊来完成。只有实行完善代理制,并有专业人员储备的画廊,才能称其为真正的画廊,提供更专业化的服务。目前在北京具备如此能力的不过三、四家而已,上海情况类似,虽然它们数量极少,但其建设意义却是不言而喻的。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寻找差距并提出相应对策,艺术产业问题已经提上日程。虽然路途漫漫、步履维艰,需要我们付很多的努力,但艺术产业毕竟是一步步走向成熟,无论对整个市场而言,还是对从业人员,条件正在逐渐具备,对我们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面对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对此充满信心,时不我待!

标签:;  ;  ;  

对当前艺术品拍卖市场与艺术市场发展策略的思考_艺术品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